一篇日本論文與這兩天的買菜

一篇日本論文與這兩天的買菜

來自專欄 食育

前幾天在網上搜索一些日本的關於食育的論文,思考這周要給大家推點什麼內容,正好找到這篇《「食べる」行為の意味づけの検討 ―「幼児と食」をめぐる文獻の分析を通して》,然後感覺如獲至寶,簡單說就是關於兒童與吃這兩者,已有的研究到底都研究了什麼?當時就覺得很接地氣,然後打開就看到了這張圖——原來吃這個事和我們的生活有著這麼千絲萬縷的關係。

前陣子和一個朋友一起去買餐,我買菜喜歡挑選新鮮、飽滿的蔬菜,價格上倒也覺得差不多就可以,但是我這個朋友就覺得那些開車拉來的菜都是農藥、花費養大的,不安全。然後就拉我去那種一個大叔或者大媽,面前擺著幾小捆不同的菜,說是自家種的,所以賣價也是那種大車賣菜價格的幾倍。當時我覺得我朋友說的有道理,但是轉念一想也不對,當地的農民喜歡用自己廁所里的腐熟糞便來去澆地,而人類這樣位於食物鏈頂端的生物,肯定從下層各種生物積累了大量的毒素,而這些毒素並不是都能通過腐熟分解的,那用這些東西種的菜敢吃么?不知道,我是真不知道。因為像我這樣從小並非生活在農村的城市人,對於這樣接地氣的事半點經驗都沒有。這些東西能從學校里學到么?反正我是沒有學到。

這個事就讓我每次買菜,都覺得心裡挂念著點什麼,直到我發現也市場上會出售的一種與眾不同的菜——野菜。我覺得很難給野菜下一個定義,因為野菜也有很多種,薺菜、螞蚱菜、苦菜、蒲公英等等一大堆,雖然以前也跟著家裡人一起吃過,但真正自己第一次買、第一次自己做都是發生在最近。買野菜就沒有之前的那些苦惱,因為這些野菜大多是賣家上山挖的,所以頓覺安心了很多。但是野菜吃起來也確實麻煩點,雜質多(比如土、黃葉什麼的),吃之前要過熱水,吃起來纖維感也更重。但是突然在想是不是原始的植物大多都是這樣,而我們常吃的那些菜才是真正被改變過或者精選過的食物?不知道,這個我也不知道,因為城市供給了大量各種食物的選擇,但實際上就像我們現在在網頁上看到的廣告——看似雜亂無章,但實際上都已經是被人選擇過的東西。吃野菜給了一種與吃其他常見蔬菜不一樣的安全感。

對了,說起野菜不得不再提一下上次包餃子的槐花。那天也是在集市上,從集市頭到集市尾有不少賣這個槐花的,看到那白白的花瓣和綠梗,再加上野菜給我的那種特殊的安全感,讓我萌生了買意。但是每次去集市要採購不少東西,槐花嬌弱的身軀應該不耐壓,所以原本打算回去走到頭的時候再買。結果走到集市中段,就碰到一個面前有一小堆槐花的大叔,就上前詢價,結果比別人貴了幾分。覺得雖然新鮮幾分,但是也不值貴幾分價,打算往回走了。大叔就在我身後說「我們家這是花苞,採的是未開的槐花,這樣的好吃」,頓覺有理,上前稱了兩斤,遂有了上一期的槐花餃子。但其實想了想,還真是不知道這未開的槐花是不是多值這幾個錢,邊稱大叔還邊念叨著「這個我們就是賺個辛苦錢」。不說貴還是便宜,只是覺得從小吃到大的東西,竟然都不知道是未開好,還是開更佳。

回頭再回味一下這篇論文,把吃這事一分為二,一方面是滿足基本生命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一種社會文化的演替。就我已經經歷的人生來說,食物絕大多數扮演著前者的角色,只是一種維持我生命的工具。而最近研究了食育,認真的開始感受每一口味道、每一頓飯菜,甚至每一次買菜,才驚覺自己對這口腹之物的一無所知。所以寫到最後還真想再請教請教各位,上面的事你們都怎麼看?你們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么?

首發公眾號:Danna食驗室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不贊成數學只是刷題?(附素材)|ki媽蒙氏數學啟蒙系列之加法
為愛發聲丨只要精彩的活過,生死又何妨——《活了一百萬次的貓》
還在談屏幕色變?看看谷歌、蘋果等巨頭公司,用什麼方法解決兒童屏幕成癮的問題
給孩子講像《海的女兒》這樣的童話故事有什麼好處?
孩子應該報「興趣班」嗎?

TAG:食物 | 兒童教育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