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歸端恐侍來生——《南渡北歸—北歸》有感

北歸端恐侍來生——《南渡北歸—北歸》有感

戰火在中原猛烈的燃燒著,偏南一隅的文人們一面繼續教書和研究,一面戰戰兢兢的躲避著隨時可能到來的轟炸。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美國宣布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的局勢逐漸逆轉,同時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角逐的苗頭也在漸漸顯露出來,不同理想和追求的文人們也紛紛戰隊,冥冥之中也註定了他們從此不同的命運。

書生意氣——劉文典和聞一多

在北返的大潮中,有兩位聯大教授未能隨師生同行,其中一位便是劉文典,劉文典留在雲南大學任教。」劉文典被稱為「國寶」,是一位才高學廣的「博雅之士」,也是一位恃才而驕的「狷介」之人,更是一位敢愛敢恨的耿直之人。劉文典青年時期熱心政治,留學日本,並且成為章太炎的得意門生,積極策劃煩請謀殺活動。辛亥革命爆發後,劉文典對袁世凱口誅筆伐,遇刺險些身亡,革命局勢發生變化後,劉文典決定以學問報國,不再過問政事。少年得志、中年成名的劉文典逐漸養成了狂狷孤傲的性格,一般人不放在眼裡,身上自然也沒有周作人等人的趨炎附勢的諂媚之態。北伐之後蔣介石意氣風發,因為一些衝突劉文典和蔣介石會面,蔣介石本來想懲劉文典一人以振自己在安徽的雄風,卻沒想到l劉文典也是一把「硬骨頭」,兩人竟動起手來。

劉文典身上是最有魏晉風骨的。周作人遊說劉文典到偽教育機構任職,劉文典大義凜然的說:『你有你的道理,但是國家民族是大義,氣節不可污!」字字鏗鏘鑒定,振聾發聵。劉文典逃出北平,一路歷盡波折,最終到達聯大的所在地——蒙自時竟然身邊只有一根棍子一個破包袱,竟然被人當作行乞之人。劉文典身上的始終保持著一個文人的瀟洒和韌性:他狂傲,不把一般教授放到眼裡,甚至多次對沈從文惡語相向,但是在躲避警報時卻不顧生自己的安危背著當時已經失明的陳寅恪;他瀟洒,可以為了酒肉到山寨中做一個「掛名先生」,也可以別出心裁的在月夜廣場中講授《月賦》,縱橫捭闔、快意人生;他最有風骨,寧可餓死也不為五斗米折腰。

而民國時期同樣有風骨的一位文人最後卻凄慘落幕的就是聞一多。聞一多出身書香門第,留美期間專攻美術,喜好詩歌,對藝術具有靈敏的感知力,是一個極具藝術氣息的人。其實,他對於藝術的追求造就了他性格中追求完美,理想主義的一面,而這種理想主義對於他來說未必完全是好事,在著名的一二一慘案中,他積極支持學生罷課,要求當局罷免李宗黃,梅貽琦在鎮壓整個事件的過程中多次找聞一多談話,但是聞一多不為所動,梅貽琦就曾經在自己的日記中抱怨過聞一多太過理想,不夠成熟,也正是因為這件事,聞一多被蔣介石政府盯上,為他的死埋下了伏筆。

聞一多是一個血性男兒,在政治上有著」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決斷,在一二一學運中一味的站在學生的一面,把學生推到政府的對立面去表達自己的政治主張,而他卻沒有看到背後蔣介石更大的謀劃,李宗黃是蔣介石挾制雲南軍閥雲龍的一步棋,怎麼會因為學生的流血犧牲而放棄整個雲南地區的控制權呢,而這時仍然堅持民主、自由等等學運的理念就使學生們的流血犧牲更加不值,從後來整個事件上來看可以說聞一多是不懂政治的。聞一多最後出席李公朴的追悼會上慷慨激昂的發表演講:李先生在昆明被殺,是李先生留給昆明的光榮,也是昆明人的光榮!」想不到一語成讖,就在當晚他也被刺殺,一場腥風血雨也就此拉開,「千古文章未盡才」的明星落幕。

劉文典和聞一多身上都帶著血性和風骨,但是在政治舞台上卻又有不同的表現,這與兩人的成長背景、政治立場有關,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性格的差異,這也是兩人交惡的主要原因吧,畢竟三觀不同沒法做朋友,但是兩人都在那燦若星輝的歷史長河中發光光亮,留下了永不消逝的光芒。

終於寫完了,拖延癌活不起了~~~~
推薦閱讀:

歷史上著名的金融危機:上篇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第三集簡介?
中蘇關係爭議話題②:旅蘇華人與大清洗
中華文化筆記20,秦朝以後的科技發展
歷史上的明朝到底有多強?

TAG:歷史 | 民國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