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一種謙卑的智慧
真正的愛,應該是不求回饋的付出,無私地奉獻,希望對方能因為自己的付出,因為自己的愛而過得更好,因此真正的愛,往往把自己看得很卑微,而不是傲慢與自大,相反地,如果我們愛一個人,不能用謙卑的心態來看待的時候,自己反而很容易受傷,因為自尊心與高傲心態的作祟,往往會讓自己的愛變得自私與佔有,很多戀愛中的情侶,往往因為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因此對於自己付出的愛,就會變得是一種患得患失的心態,心裡想著自己付出的愛,應該要有所回報,這種有需求,有目的的愛,就是自私的。
自私的愛,往往造成對方沉重的壓力與困擾,我們看到很多父母,他們愛子女的方式,就是強迫子女接受自己的一切安排,要求子女按照自己的規劃來生活與成長,然而這種愛,往往讓子女無法獲得自由發展的空間,就像溫室裡的花朵,永遠無法像野生的花草,有著堅忍不拔的生命力量,過多的保護與照顧,反而剝奪了一個人接受失敗與跌倒再爬起來的機會,一個人沒有辦法從生活中慢慢體會人生的挫折與失敗乃人生常態,那麼人就很難真正的獲得成長,如果父母真心地愛子女,就不應該用高高在上的心態,替子女做太多的決定與安排,相反的學會尊重與謙卑才是愛子女最好的態度。
做父母的應該尊重子女們的想法,即使子女們的想法有偏見有錯誤,但是我們仍應該尊重他們,因為很多時候環境與時代在改變,我們所認為對的,好的觀念,有時未必真正適用於下一代子女,讓子女們擁有自由的選擇,即使有很多時候子女們違背自己的意願,我們也應該給予尊重,這才是愛子女最好的方式。真正的愛,是一種謙卑的智慧,也因為謙卑,才能讓愛真正地散發出魅力與溫暖,讓對方獲得真正的幸福與快樂。
但什麼才是真正的謙卑呢?我想,有一點中文程度的人,對謙卑這個詞語,應該是不陌生的,中國人常常會把「謙卑」掛在嘴邊告誡子女,為人處世要謙卑,甚至貴為一國元首,也都常常需要謙卑地傾聽人民的聲音,這樣才會被認為是一個好的領袖,但是在真正解釋謙卑的意義與精神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西方人怎麼解釋,西方人說一個人很誠懇,很老實的時候,會用到Humble這個字,Humble 這一詞,根據Cambridge劍橋字典或是Webster 字典的解釋: not proud or not believing that you are important, not thinking of
yourself as better than other people. 簡單的講Humble就是不認為自己很重要的一種心態,也就是不自大或是自滿,不過一個不自大,或不自滿的人,只能說他是Humble 老實的,但就中國人觀點來說,還不足以達到謙卑的程度,謙卑是除了不自大,不自滿,不認為自己比別人重要之外,還需要有一種超然的智慧,可以用平等的心態面對自己和別人,即使自己身居高位或是有什麼豐功偉業,也不應引以為自傲,對於身分卑微的人或是與自己意見相反的人,也能尊重每一個人的想法與意見,能有這樣的心態與作為才能稱得上謙卑。因此,對很多人來說,要真正做到謙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常看到的就是很多企業領導人,或是政治領袖,他們往往嘴巴上講的是謙卑,而事實上連謙虛都做不到,總是把自己的想法加諸於別人之上,利用職權來指揮別人,也因為自己位高權重,打從心底就認為別人應該聽自己的領導與管理,相反地也就聽不進去別人或是下屬的意見,遇到批評與反對意見時,除了憤怒或是不認同之外,並不能真正地站在別人的處境與角度來思考或是進一步了解問題的真正原因。因此謙卑,看似簡單理解,可是它是一種很少人可以做到的美德,也是很少人可以體會的一種智慧。
也有很多人會認為謙卑就是謙虛,但實際上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心態,也是不同的智慧,謙虛是一種不誇耀自己成就的一種修養,把自己的成就,地位或名望不輕易表現出來,除此之外,謙虛也有不自滿,肯接受別人批評,虛心受教的度量。一個人肯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與建議,才會有所進步與成長,反而不學無術,對事物和學問一知半解的人,卻常常驕傲自大,自以為是。因此謙虛是一種品德修養,也是為人處事進取和成功的必要條件,只不過謙虛,如果不是真心誠意地發自內心,有時候反而會變成壓抑以及虛偽的,有可能心態上還是存在著自負與自滿,甚至是一種刻意的掩飾,只是表面上做到了低調,不張揚自己成就或表現,但骨子裡卻有驕傲與自滿的心態,但所謂日久見人心,一個人若是不能打從心底放下身段,謙卑為懷,誠懇地待人處事,日子久了,反而會落到偽君子的名號。
不過謙虛是謙卑的開始,如果一個人連謙虛的基本修養都做不到,那麼要做到更高境界的謙卑,那也是不可能的。真正的謙卑,是虛懷若谷的寬大胸襟,謙和的談吐,卑微的內心,把自己的能力和力量看得很小,把自己的地位看得很卑微,凡事不以自己為優先,反而先考慮別人的立場和利益得失,懂得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為人處事能不卑不亢,懂得顧全大局,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如此才是真正的謙卑。因此謙卑的人,必定是謙虛的,但謙虛的人,有時未必能真正做到謙卑。
因此,謙卑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懂得愛自己的智慧,相反的,謙卑也絕對不是自卑,自卑是一種看不起自己,不瞭解自己的一種心理病態,一個人如果看不起自己,不了解自己,那就不可能做到謙虛與謙卑,因為不論是謙虛或謙卑,一個人都必須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價值,才能把自己的價值放在對的位置,不過份的看重自己,變成一個過分自大與狂傲的人,相反地,也不刻意貶低自己,看輕自己,讓自己變得自卑與頹廢。
謙卑既然是一種美德,一種智慧,那麼這種美德又是怎麼形成的呢?其實道理很簡單,中國常說:「滿招損,謙受益。」[1],一個人如果喜歡把自己的成就或是豐功偉業掛在嘴邊來炫耀的時候,自然很容易引起別人的忌妒心,當別人對你有所厭惡,有所忌妒的時候,自己就很容易受到攻擊,招來無妄之災,相反地,一個人能夠不因為自己的權位,不因為自己的名望或是財富來臨駕別人,來攝服別人,同時對於身分卑微或是毫不重要的人,也能尊重與平常心對待,一視同仁,那麼自己將會是最終的受益者,因為樹大就招風,人一出名就容易惹上是非,一個人也只有虛懷若谷,謙卑為懷,才能廣納善言,廣結善緣。
老子就說:「上德若谷」他認為最高的「德」就像山谷那樣幽深遼闊,一個人唯有謙虛為懷,才能不斷進步,有所成就。但是一個人要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虛懷若谷,謙卑為懷呢?老子認為關鍵是要能戰勝自己。他認為「自勝者強。」[2],也就是隨時把改善自己,完善自己的目標擺在第一位,人往往因為有很多缺點,有很多弱點,所以常常會有很多困擾,比如說貪圖虛榮,就容易受到名利的誘惑,結黨營私,走上旁門左道,因此也很容易受到災難,一個人,只有學會謙卑,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的缺點,並進而戰勝這些缺點與弱點,人才能更上一層樓,真正的改變自己,而這一切的努力,就是一種愛自己的最佳表現,相反的,不懂得愛自己的人,往往是隨心所欲,狂妄與自大,不懂得修養自己的品德,有錢了就揮霍無度,奢侈炫耀,有名氣時,囂張跋扈,目中無人,如此都很容易受到無妄之災,最後自己倒楣遭殃,因此,懂得真愛的人,必定是懂得謙卑,懂得愛惜自己,戰勝自己弱點的人。
[1] 出自《尚書·大禹謨》原文:「惟德動天,無遠弗屆。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意思是說,只有仁厚的美德才能感動上天,這種力量是沒有什麼地方不可以到達的,一個人自滿,就容易招來損害,謙卑才能受到益處,這是很自然的道理。
[2] 出自老子《道德經》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意思是說能夠認識別人的長處就會學到很多事物,變得有智慧,能夠知道自己的缺點,才能看清楚真相,戰勝別人,只是代表有能力而已,能夠戰勝自己,才是真正的強者。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知乎用戶@Aldebaran?
※你會不會談戀愛
※什麼樣的女生最好追?
※怎麼樣才能做胡漸彪的女朋友?
※我是阿習的黑粉,鹹魚和錦鯉不能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