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的上流社會是如何偷偷摸摸吃蒜的?

羅馬的上流社會是如何偷偷摸摸吃蒜的?

來自專欄 地球研習社

義大利菜被譽為「西餐之母」,凡是吃慣了它的人,沒有一頓飯能真的離得開大蒜,但大蒜卻曾經為這個國家的上流社會帶來了難以啟齒的美食困境

(圖/avaticorp)

「La bella figura(穿著體面)」是義大利人最基本的生活理念。對衣食住行各種花樣講究,這是一群極度愛「面子」的人。

在文藝復興時期,晚宴是義大利貴族炫耀財富和威望的方式,就連醬汁他們都不惜進口世界上最昂貴的東方香料藏紅花來調製——每個人吃的東西都跟他的社會地位密切相關,比起「吃洋蔥的」和「吃蠶豆的」,「吃大蒜的」被認為是最低賤的

▲圖/probioticscenter

很不幸,大蒜偏偏是烹飪各種肉類的「點睛之筆」。而當年的義大利貴族每天都消耗著大量的肉食,甚至大大超出了現在美國人的食肉量

(圖/imgrum)

▲經典菜式:把一隻雞塞進一隻鴨子,然後把鴨子塞進一隻鵝,然後是一隻豬,一頭牛,最後把整個「東西」一起煮熟。

不僅如此,他們還常常沉迷於各種珍禽異獸,比如作為開胃菜的水母煎蛋卷,浸在蜂蜜里的睡鼠,火烈鳥舌頭被稱為是世界上「最精緻的味道」

▲圖/sandiegozoo

還好歐洲最熟練,最知名和最有創意的廚師就駐紮在義大利,他們通常會把磨成粉的調料加入到醬汁中,經過濾再重新澆在菜肴上。同理,他們也不著痕迹地將大蒜與「高貴」的食物「磨合」在一起,比如昂貴的香料和陳年乳酪

▲醬料。(圖/howsto)

(圖/sagritaly)

義大利最貴的乳酪 Extra old bitto,至少存放十年才會出售。

從此,斜躺在床上的羅馬貴族一邊翹著蘭花指(為了避免弄髒無名指和小指)用冷麵包蘸醬汁,一邊跟請來的藝術家高談闊論,隔空傳遞的嘴裡的淡淡「狐臭」,沒有人會承認自己吃了蒜。

(圖/historynotes)

真正懂得吃義大利菜的饕客,總是會把餐盤的醬汁吃得精光

(圖/quora)

無論是達芬奇、拉斐爾、還是米開朗基羅,不管你名望多高,都得按照王公貴族的要求來創作肖像,以便他們「永垂不朽」。但不會有人知道蒙娜麗莎一張嘴到底是什麼味兒。

現如今,即便你能在每一個義大利廚房找到大蒜,食譜里卻依然很少能見到它。

(圖/schrauthsweetsensations)

▲相對發達的義大利北方比南方更少吃蒜,食物階級依舊存在。

但對於外國食客來說,沒有哪種配料比大蒜更具有典型的義大利特色。似乎如果不是維蘇威火山(被譽為「歐洲最危險的火山」)般的大膽味道,義大利菜似乎就失去了價值。

(圖/sftravel)

▲在舊金山的小義大利甚至有一家餐廳叫做 The Stinking Rose(臭烘烘的玫瑰),就是一家大蒜餐廳。

(圖/keywordlister)

▲招牌菜:燉煮大蒜。

事實卻是,正宗的義大利菜很少有明顯的蒜味

(圖/woteat)

▲義大利當地也並沒有蒜香麵包,蒜腸這種食物。

即便義大利面醬,凱撒沙拉通常都是以大蒜和橄欖油為基礎,但差不多入味的時候大蒜就會被拿掉,這樣味道就不會太沖。同樣,即便大蒜在烹制烤土豆,羊肉,烤豬肉和麵包時都被認為是重要的成分,但它依然不會主宰整道菜。

(圖/Wallpaperstock)

▲意麵的傳統配料。

無論是西紅柿,土豆,義大利面,燴飯或是玉米,今天很多的羅馬美食都來自於貧窮的傳統。人們吃他們可以輕易得到的東西,而那些富人用來撐場面的玩意兒大都被扔掉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公曆2月只有28天?
羅馬美術學院
羅馬景點攻略:羅馬競技場 (Rome Colosseo)
尋師問築:溯源之旅 從羅馬到巴黎
羅馬的修路科技為什麼這麼牛

TAG:羅馬 | 旅行 | 大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