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的起源(干支曆法的來歷)
05-17
天干地支的起源(干支曆法的來歷)
推薦閱讀:
天干地支的起源,這是研究中國曆法的人,永遠繞不過去的一個問題。
可惜,在網上,並沒有什麼讓人信服的答案。我曾經寫過一些文章去闡述這個問題,但是最終被淹沒在無盡的神話故事的理論當中。於是,我不得不再一次提起筆。現在網上流傳著三種說法說法一: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曆之符號。
說法二:傳黃帝時代,因有蚩尤神擾亂,黃帝憂民之若,遂與蚩尤大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黃帝於是齋戒沐浴、築壇祀天、方丘禮地。天乃降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帝乃將十干圓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干為天,支為地,然後乃能治之。後有大撓氏將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並以黃來開國日定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此為天干地支之由來。說法三:源自於《山海經》,黃帝有倆老婆,一個常羲是月神,,生了十二個兒子,就是十二地支,一個是羲和是太陽之神,生了十個兒子,是十天干。你相信哪個,我是哪個都不信。我來講講這個天干地支產生的真正原因吧。在我國古代,有兩大部落,一個就是兩河流域的炎黃部落,一個就是西南地區的九黎部落。神農氏發明了農業以後,兩河流域的炎黃子孫們就從採摘為主的生活方式變成了農耕。對於農業生產來說,一部可靠的曆法非常重要。而萬物生長靠太陽,因此根據太陽光照的變化而確立的曆法,產生是必然的。我們做一個假設,如果讓你把一年等分,用每一份來表示太陽變化的強弱,你會分成幾份?答案顯然是五或者十。一開始一定是五份。因為我們有五個手指頭。所以我們可以很容易大致的把一年分成五份。第一份是萬物生長的時候,第二份就是炎熱耕作的時候,第三份是穀物結實,祭拜大地準備收割的時候,第四份是豐收以後各部落開始戰爭爭奪生產資料的時候,而第五份就是萬籟俱寂的嚴冬。因此就有了五季。但是這個氣候變化是個周而復始的過程,所以五個季節很難表示一個往複的過程。人們自然就想到了十。把一年分成了十份。方法很簡單,在地上設立一個很高的杆子,然後每一天記錄影子的長度,可以知道一年當中影子最短的地方和一年當中影子最長的地方,再均分,就得到了十份,也就是十個月(這個時候未必叫月)。
這個是有考古證實的。山西的陶唐氏遺址是大堯的都城,那裡的觀星台遺址是由十二根柱子組成的,其中兩根柱子是門,其他的是根柱子圍城一圈。十根柱子圍成一圈,就有十個縫隙,太陽出現在對應的縫隙之中,就代表著這個月的開始。這個已經得到了證實。 而且黃帝文化又叫羲和文化,羲和是太陽神,也是古代觀察太陽的官員的職位名稱,也證明了這一點。那麼我們如何稱呼這十個月呢?這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古人文化水平很低的,甲骨文當中,用來表示數量多少的數字只有一二三四五,從六開始就是虛數了。六在甲骨文當中是一個房子的樣子,表示一間屋子有六個面(前後左右上下),對古人來講,十是很大的數字了,他們沒辦法想像,換句話說,他們還沒辦法做十以上的加減法。而另一方面,他們也不需要知道十有多少,因為他們只需要有一個序數,來表示次序就可以了。因此人們就用生活中常用字來表示這個順序。甲在甲骨文裡面就是一個龜甲的樣子,而乙就是一個根繩子。丙是一個門的樣子,丁是個釘子的頭等等。天干,就這麼被發明出來了。如果說甲乙丙丁真的有什麼意義,那麼它的意義就代表著太陽光的強弱變化。甲是太陽光最弱的時候,冬至的時候,而己是太陽最強烈的時候。我說了這麼多,都是在說炎黃子孫的事情,剛才說了,有兩大部落。還有一個西南蚩尤領導的九黎部落呢?對於生活在山林之中的黎民百姓,他們是以狩獵為主,社會生活要求他們也要有曆法。但是他們不會像炎黃子孫一樣用太陽開確立時間,原因有三點。第一點, 他們是遊獵民族,居無定所,所以不可能像炎黃部落一樣,在固定的地點設立觀測太陽的機構來確立時間。第二點, 他們狩獵為主,也不需要像農耕民族一樣,要求曆法相對準確。第三點, 他們狩獵通常發生在晚上容易偽裝潛伏的時候,觀察太陽也不方便。
因此,他們發明了另外的一套曆法體系,就是月曆。他們發現一年輪迴當中,這個月亮會實現圓缺變化十二到十三次左右,因此只需要記住天上的月亮是第幾次圓缺變化,就能夠大致的知道時間。因此他們基於月亮的變化發明了十二月曆。和炎黃部落的做法差不多,他們隨機的選擇了十二和生活有關的字來代表這個月。比如子,甲骨文就是個孩子的形象,而丑,就是扭字的變形,寅也是盔甲等等。然後就發生了歷史上最著名的事件,九黎亂德,就是皇帝和蚩尤打仗。其實一開始是炎帝大蚩尤,打不過然後喊了黃帝一起打。所以這期間就發生了九黎部落和炎黃部落間的政權交替。那麼就形成了這兩種曆法的交替使用。由於基礎不同,所以兩種曆法的交替使用,就導致了農業的減產和絕收。這對於生產力不是很發達的古代社會打擊是致命的。因此在黃帝戰勝蚩尤實現了部落統一之後,就開始制定曆法。他廢除了十月曆,而開始推行了陰陽合曆的十二月曆。這其中的原因和好處顯而易見:首先一年分成十二月,通過對月亮的觀察就可以大致掌握,這對於疆域越來越大的原始部落來說,更加容易掌握,而且也比較適合遷移。因為原始人抗擊自然災害的能力很差,所以經常要搬遷,那麼需要繁瑣設備的太陽曆法顯然不適合。其次,改良十月曆,沿用觀察太陽定曆法的方法,只是把一年改分為十二月。因為通過對太陽的觀察來確定月份是很科學的,因為季節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太陽光強度的變化。那麼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方法,就是每年冬至的時候,大家聚會,通過觀星台確定曆元,就是這一年的開始,然後大家各奔東西,等差不多十二個月之後,大家從新聚集到一起,從新開始下一年的曆元確立。這就形成了我們陰陽合曆的雛形。這個廢除十月曆而改推十二月曆的事件,就被人們神話成了「后羿射日的故事」後裔廢了太陽,嫦娥去了月亮。我們現在不也是么?種地的農民根據節氣播種,這個就是陽曆。而其他行業的人,尤其放牧打魚的,就只需要知道現在是農曆幾月份就行了,這個就是月曆。可以說,天乾和地支,其實就是古代人們針對於兩套曆法而發明的套序數而已。可是為什麼叫做天乾和地支呢?因為天干是太陽的強度,它只是代表太陽強度的變化。而十二地支更加準確的表示了地球上春夏秋冬季節的變化。可以說地支其實代表的太陽光作用於地球後所產生的的季節。因此天干是季節產生的本源,陽光強度,這是干,而地支則是表示的是陽光變化帶來的結果,是支。由於干所產生的結果。當然干支理論當然是春秋時期文明進一步發展以後提出來的理論。
那麼六十甲子又是什麼原因產生的呢?因為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單單有個月份已經不夠了,這時候人們需要更精確的時間,比如今天是一個月中的第幾天。怎麼辦呢?就需要一套更大的序數。人們通過干支的搭配找到了一個可以標記六十個事物順序的序列符號,就是六十甲子。這個序列一開始只使用了前三十個,畢竟一個月差不多就三十天,因此有三十個就夠了。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早期的甲骨文裡面,六十甲子都只有前三十,並沒有後三十。那麼又是因為什麼而使六十甲子完全使用的呢?這就涉及到了曆法的又一次革命。當生活需要我們把時間更進一步細分的時候,比如我們約定幾個月以後的某一天相見時,原有的曆法體系就很難實現。因為農曆三十和初一你很難準確的定義?那麼怎麼辦呢,就需要說從現在開始的第幾天以後,我們見面。問題又來了,古人數數太困難了,幾十都難,你讓他數到一兩百更難,但是古人又是聰明的。於是他們想出了一個很有趣的方法,就是利用六十甲子。既然一個月是三十天,那麼連個月就是六十天。一年是六個六十天,就是三百六十天。我們約會,就說清楚在第幾個甲子的某一個日子就行了。但是實際上一年有365-366天,那多出來的幾天怎麼辦呢?人們就回到總部唱歌跳舞過年。然後等待大酋長確定新的一年什麼時候開始。這種方法在後來的呂氏春秋,淮南子等書籍中就都有詳細的記載了。既然有了這麼可靠的方法,人們自然就不願意觀察天上的太陽月亮。因為氣候的原因,觀測太陽月的方法並不可靠,所以這些工作就有專人負責了,就是我們常說的星官,觀測月亮的常羲,和觀測太陽的羲和。那麼作為普通人,如何去確定月份和季節呢?首先月份,三十天一個月,十五天一個節氣。一年到頭從新定。
而作為季節,一開始五個季節。是這樣劃分的。冬至日開始是甲子日,然後直到第二個甲子輪迴中的第一個丙子日之前,都是春季。給我們的感覺就是木。甲子和木有聯繫,所以甲就被賦予了木的含義。從第二個甲子輪迴的丙子日開始,直到第三個甲子輪迴的戊子日前,都是夏季,用火來表示,丙就被賦予了火的含義。第三個戊子日開始到第四個庚子日前,是長夏,準備豐收的人們開始祭祀土地之神,祈禱好的收成,所以戊被賦予了土的含義。第四個庚子日開始到第五個壬子日之前,豐收以後的部落開始戰爭,搶奪生產資料,因此庚被賦予了肅殺的金含義。第五個個壬子日到下一個輪迴的甲子日之前,萬物蕭瑟開始過冬,因此壬被賦予水的含義。至此,天干便被賦予了五行的含義。後來隨著社會文明的進一步發展,人們活動的範圍開始越來越大,每年返回部落中心變成了幾年的一次。那麼為了維持曆法的同步,人們開始假設一年有366天,經過三四年以後修訂一次,把每年多家出來的天數減下去,這就是古代曆法中的減差法,這種方法直到西漢初年的太初曆頒布才被加差法代替。有耐心看到這裡的朋友,應該明白了干支產生的真正原因吧。推薦閱讀:
※干支紀年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第一個甲子年是什麼時候?
※地支為什麼會有六合、六衝?
※天干地支紀日如何還原回農曆紀日?
※天干地支的本質是什麼?
※天干地支和六十甲子真正的起源(不是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