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興伴奏教學系列03——音程續和大調音階
來自專欄 黑白的觸動
第二集「音程」發布後到現在差不多已經一周時間了,該到了更新第三集的時候。期間有夥伴留言說:看了第二集,不太想學了,覺得複雜。第二集的概念是枯燥難懂一些,尤其是對於沒有音樂基礎的小夥伴。
筆者在這裡做一些說明:即興伴奏的學習是需要一定的基礎的,包括一定的鍵盤基礎和一定的樂理基礎。如果沒有練習過鍵盤甚至連五線譜都不會看,那麼需要先從頭開始,從五線譜和基礎樂理開始學習,慢慢來,磨刀不誤砍柴工。所以初學的朋友們看不懂這個系列教學的文章也沒有關係,可以暫時擱置不看,等以後有一定的基礎再翻出來看看。
今天接著第二集,繼續給大家講解關於音程的其他概念以及大調音階。
【變化音程】
凡不屬於自然音程(上集中介紹的音程)的皆為變化音程。
自然音程包含了:完全(純)1、8、5、4度,大小2、3、6、7度,增4度與減5度,除此之外其餘的音程就都是變化音程。比如下圖:
自然音程中是沒有這些音程的,它們都是變化音程。例如第一個減三度,是在小三度的基礎上再減少半音(將2升高半音)得到的。
一切變化音程都是不協和的。細心的夥伴可能會發現有些變化音程和自然音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比如增5度和小6度,小6度不完全協和,那增5度呢?
關於變化音程,夥伴們只要有個印象就好,在即興伴奏中用到的很少。
【音程的轉位】
把一個音程下方的音提高8度,或是把上方的音降低8度,而產生了一個新的音程,此音程就是本來音程的轉位。比如下圖:
轉位的法則以及轉為後音響效果的變化規律如下表所示:
【音階】
音階是音樂重要的素材,和弦建立在其上,旋律由它而生。目前常用的音階有兩種:一是大調音階,一是小調音階。
音階的起源是於古希臘的調式,古希臘有七個調式,分別是:
在這七個調式中的Lydian(第一個)就是我們現在常用的以do為主音的大調音階。
在這裡給大家補充一個很有意思也很神奇的小知識:
為何獨尊這個以do為主音稱為大音階的調式呢?這個以do為主音排列而成的音列是直到今日是最重要的素材。西洋(希臘為始的)音樂如此,中國也是如此。中國自古就是以宮(do)為主音。希臘的泛音定律與中國的三分損益法(這兩個概念大家感興趣可以百度下),如出一轍的均以do(宮)為主音。
簡單的說下什麼是泛音定律:
我們可以作個實驗:在鋼琴上,先把中央C上方的G(sol)按下(不用彈出聲音來),然後彈其下方兩個低8度的C(do),我們就會發現那個按下未彈的G(sol)音就會跟著響。do既然生sol,sol也就生re,re生la,la生mi,mi生si;這個5度相生就產生了以do為主音的大音階中的各音了。
之所以說它神奇,是因為這個規律不是人造的,而是大自然中本來就有的一種規律,就像是萬有引力一樣。這也是為什麼古代中國和西方並無音樂交流的情況下,都發展出了以do為主的音階。
【大調音階】
以do為主音,在其8度之間,依其自然音高低的次序所排列出的音列。
大調音階的構造:包含五個全音、兩個半音(半音在第三、四音與第七、八音之間,也就是mi,fa;si,do之間)。如下圖所示:
大音階包含了兩個構造相同的部分,下四音的do、re、mi、fa和上四音的sol、la、si、do,它們都是全音、全音、半音。因此,do、re、mi、fa聽起來也就是sol、la、si、do。既然do、re、mi、fa和sol、la、si、do的構造相同,那麼sol、la、si、do也可以作do、re、mi、fa視之。現在,我們來做一些推演:把下四音去掉,將上四音的sol、la、si、do當作do、re、mi、fa,再在其上方加上4個音,使這4個音當作:sol、la、si、do,也作成全音、全音、半音的結構。這樣,F就要升高而成為#F了。如此一來,主音do就在G音,而產生出G大調的音階。因此,G大調是由C大調生出來的,G大調是C大調的上5度調,也叫屬調——G是C的屬,G大調也是C大調的屬調。這也是用一個#(升記號)來表示G大調的原因,當F升高半音後,從G為do(主音)就合於大調音階的構造了。今天就講這麼多內容吧,同樣需要各位好好地去理解。下一集中會接著跟大家分享音階的知識,關於音階有一些概念是需要大家記憶的,這將為以後命名和記憶和弦有幫助。夥伴們如果有什麼問題,歡迎在下方的留言位置提出來,筆者看到後會認真回復。
推薦閱讀:
※【好歌推薦】《不正常戀愛物語》
※彭于晏張磊是怎麼回事?
※周杰倫的人品行不行?
※《約定》這首歌,陳奕迅唱的最深情
※韓飯網超人回來了2015 8.30裡面所有的插曲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