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傷透孩子心:你怎麼又生病了?

一句話傷透孩子心:你怎麼又生病了?

來自專欄 愛童言

1.

我老婆和我孩子的母親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

我老婆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思想開明,性情平和的人。我孩子的母親是個固執己見,鑽牛角尖,脾氣暴躁的人。

幾乎所有人都可以和我老婆聊得來,也幾乎所有人都會觸怒我孩子的母親——任何有關我孩子的負面言論,甚至只是表達一種可能,都將遭到她的反擊。

當她是我老婆的時候,我可以跟她和諧相處。

當她是孩子的母親的時候,我就像坐在火藥桶邊,時刻提防擦槍走火,這讓我也十分懊惱。

最讓我不能忍受的,就是她對孩子疾病的忌諱。當孩子便秘、拉肚子、頭疼腦熱的時候,當我表示出對孩子患病的擔憂,她總會暴跳如雷:「哪有那麼多事!孩子沒事的!」

當我們去醫院,醫生診斷出孩子確實患病的時候,她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但是下次出現類似的情況,作為孩子的母親,她依然無法接受對孩子健康的負面預測。

她知道孩子總是要生病的,她想不通的是為什麼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孩子還是要生病。

這個心結讓她變得非常敏感:對她來說,對孩子健康的負面預測,暗示她養育失當,是對她個人的指責。

2.

我一個同事跟我講,小時候他最怕生病。只要他媽知道他病了,第一反應一定是發脾氣。

「你怎麼又生病了呀?」

「這孩子怎麼這麼愛生病啊!」

然後就開始指責他:「你不運動身體素質不行啊!」

「你瘋起來連家都不要了!」

「你吃菜吃得太少!」

「你吃東西沒有節制!」

「遊戲機玩多了,輻射多了上火了!」

「最近喝水少了吧,說多少遍都沒用!」

所以好幾次,他明明肚子疼,也不敢跟家裡人講。他的經驗告訴他,窩在被子里,蜷縮身體,忍上兩個鐘頭就過去了。這兩個鐘頭,都好過他母親知道他肚疼後的一句責備。

他母親未必不是一個好母親。但是知道孩子病了,她就心煩意亂起來,把對疾病的火氣撒在孩子身上。

她固然知道人都是要生病的,可是她難解心裡的那個疙瘩:好端端的孩子,怎麼就生病了呢?

3.

我認識一雙「熊孩子」的爸媽,都是素質很好的人。起碼他們遛狗的時候,都自帶鏟子,不破壞環境衛生,可是他們的孩子很頑劣。

一次我和他們吃飯,那孩子在餐廳里對服務員吆五喝六,把別桌吃剩下的包子扔在地上當球踢。

「小男孩就是皮呀,」他媽媽一邊招呼他一邊說。

她必然看到了周圍客人不悅的神情,故意抬高聲調沖孩子喊:「樂樂別玩了,快到媽媽這邊來。」

我問她,過去有沒有陌生人說她孩子不好的話?她坦言有好幾次,她也知道孩子太調皮,

「可是這孩子不是壞孩子,他也不總是調皮,他也有乖的時候。」

「熊孩子」父母與某些路人的認識是有差異的。

旁人看到「熊孩子」,往往把問題擴大化,直接否定孩子本性,認為這孩子徹底養壞了。

而孩子的父母,無法接受孩子被「養壞了」的可能,又不得不承認孩子的惡劣行為,便會把孩子「壞」的方面,一次次地鎖定在偶發的單一事件層面,遲遲不願面對他更深層的心理因素。

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我孩子的母親類型的邏輯:

「孩子生下來好好的,只是偶爾調皮罷了,怎麼能說孩子被養壞了呢?」

4.

遺憾的是,人總要變「壞」的,要麼是身體「壞」了,要麼是行為「壞」了,要麼是腦子裡有了「壞」的想法。

人的成長,永遠是一個需要主動干預的過程。

在孩提階段,我們需要的是父母的干預,成年之後,我們需要自我管控。

不願聽到孩子生病的消息,而拒絕孩子生病的可能,並不能讓孩子更健康。看到孩子生病,把問題都算到孩子的身上,並不能減輕孩子的痛苦。

孩子的行為出現了偏差,固然有他自己的因素,更逃脫不了成長環境的影響。

讓他自我修正,是父母極大的失職。

「嘿,我可沒有保持完美的義務,」孩子好像在說:「就是我有那個心我也沒那個本事。」

不管是孩子生病了,還是做錯了事,他都是那個需要幫助的人。

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為了推卸自己的責任,否認他「壞」的事實,或是把「壞」的原因歸結到孩子身上,是父母為孩子做的最寒心的事。

爸媽們,學著從生病的、做了壞事的孩子身上,聽到他們無聲的呼喊吧。

「幫幫我。」


與作者交流,請關注 愛童言微信公眾號:arhats500

喜歡抬杠的朋友,推薦閱讀:

青黴素依賴:少年杠精的煩惱?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眠花糖】只因睡覺時翻了個身,4月大嬰兒便再也沒有醒過來! 爸媽必看
孩子打鼾非小事,嚴重可釀大禍!
生完二胎,兩個行為就看出你對大寶的愛,裝不來的
補鈣不能一「鈣」而論,這才是補鈣的正確打開方式……
孩子經常喊「腿疼」, 可能是「生長痛」, 你可別忽視!

TAG:育兒 | 心理學 | 兒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