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小竅門,寶寶長高不是問題!
來自專欄 豆苗媽說養娃
最近,豆苗媽一個好友來訴苦:
「我比較矮,孩子他爸高,但是寶寶好像長得很慢,婆婆有點不高興,總明裡暗裡說孩子隨我,是不是我長得矮,寶寶就會長不高啊?」
豆苗媽跟她聊了一下,發現還挺多寶媽都有這個困惑,更有些是父母雙方都不高的,對孩子身高很憂慮。那麼,是不是父母個子矮,寶寶就長不高呢?今天,豆苗媽(ID:yimiaobaoapp)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
影響孩子身高的內外因素很多,除了遺傳之外,還有營養、運動、疾病、生活環境、精神活動、各種內分泌因素以及骨、軟骨發育是否異常等等。根據最新研究,在這些因素里,遺傳的影響是最大的,大約佔75%,而其他因素包括遺傳基因的變異大約佔25%。
也就是說:遺傳是影響孩子身高的主要潛在因素。但是!其他各種因素也會影響這個潛在因素的發揮。
一般來說,父母個子高,孩子一般也會高;父母個子矮,孩子一般也會矮;如果父母當中一個人高、一個人矮,那麼孩子可能高也可能矮,主要是看父母雙方哪個遺傳因素起決定作用。
看到這裡,可能有些父母雙方都矮的家長覺得心慌慌了:天吶,我倆都這麼矮,寶寶的身高是沒救了么……
鎮定!別慌!先看看豆苗媽這兒的兩個公式:
- 男孩遺傳身高=(爸爸身高+媽媽身高)÷2+6.5厘米
- 女孩成年身高=(爸爸身高+媽媽身高)÷2-6.5厘米
從這兩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出,雖然遺傳因素確定了身高的可能性,但是如果後天因素把握好了,身高還可能有±6厘米-7.5厘米的變化。
來來來,敲黑板,講重點了!到底怎麼把握後天因素,讓寶寶長高,多出這6-7.5厘米呢,豆苗媽來支招~
首先,把握好兩個重點時期。
人的一生中,身高有兩個快速發展的階段:一個嬰幼兒時期,主要是在6個月之前,1-3個月平均長3.5厘米、4-6個月平均長2厘米,1歲時身高大約75厘米;另一個就是青春期了。
然後就是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了,尤其是寶寶現在處於快速生長階段,家長們可以把握時機做好以下幾件事:
1、注意營養搭配,按時添加輔食。關於輔食這塊,豆苗媽以前講得很多了,還專門請過夏凱莉醫生來開講座,詳細內容家長們可以在這篇文章看到:寶媽不可錯過的講座乾貨第一彈!寶寶輔食添加與科學餵養
總的來說,就是在寶寶需要添加輔食的階段,按時添加各種泥糊狀食品和固體食物,養成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這樣才能保證促使身體長高的原材料的攝入。豆類製品、蛋、魚蝦、奶類、瘦肉等動物性食物,富含維生素C和A以及鈣等無機鹽的蔬菜、水果等,可以適量地多給孩子添加,但寶寶如果太小的話,一定要注意過敏情況,再進行添加。
2、按時添加孩子發育所必需的各種營養素,滿足身體需要。其中,維生素D和鈣的補充顯得尤為重要,只有這兩樣補好了,骨骼才能正常發育骨化,孩子才能長高。關於如何補鈣?補鈣量是多少?家長們可以看看這篇文章:0-18歲孩子最全補鈣指南,不可錯過!
3、幫助孩子建立正常的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內分泌激素是在生物鐘控制下分泌的,例如,嬰幼兒的生長激素分泌高峰80%在夜間熟睡之後開始。嬰兒一般應該在生後3-6個月建立生長激素晝夜分泌節律,保證了夜間充足睡眠,才能保證生長激素的分泌,從而讓寶寶快高長大。
4、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要多注意孩子的運動和身體機能的發育,多做輕巧的伸展運動,促進骨骼和肌肉的發育。平時多關注寶寶的身體健康,防患於未然,盡量把生病的苗子掐死在搖籃里。因為寶寶一生病,就會影響全身各個組織系統的發育,造成發育停滯。
5、保持家庭氛圍和諧、愉快。咦?這一點看起來是不是有點風馬牛不相及。要是你這麼想可就錯了,心理因素對孩子的成長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生長激素,在孩子情緒低落的時候分泌會減少。如果孩子缺乏關愛、情感焦慮、經常處於憂鬱的心情籠罩下,也是很難長得高的。
豆苗媽的話:
看完這篇文章,不知各位家長是否心裡有點底了呢?這裡豆苗媽再附上一個2-12歲孩子標準身高的估算公式供大家參考:年齡*7+75厘米。要記住,嬰幼兒早期因為護理不周引起的生長虧損在日後是不能彌補的,錯過就太可惜啦!
本文首發於「小豆苗育兒」,轉載需獲得授權。
關注豆苗媽,跟我一起輕鬆育兒~
推薦閱讀:
※哪些癥狀不是缺鈣的表現?
※近視中的魔鬼——病理性近視到底離自己多遠?
※秋後刮刮痧,活到八十八!
※碳酸飲料喝多是否導致股骨頭壞死?
※陪母親去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