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廣播影視集團·第一節 從臨高塔說起
來自專欄 澳宋帝國通訊社
本文由臨高廣播影視集團集體創作,在貼吧北朝等平台均有發布,本人僅參與創作並發布於此。文章內容涉及無線電技術的方面可能有錯漏之處,希望各位懂行的大佬指點疏漏。
清晨的陽光透過雲層撒入海面,蔚藍的天空出現了展翅飛翔的海鷗,到處尋找食物。這時的海風平浪靜,連海濤聲也格外的輕,好像還沉浸在睡意中。
早起出海的漁民們駕著各自的漁船正在從博鋪港出發,背後除了偉岸的聖船外,隱約可見遠處矗立的一座紅白色高大鐵塔,如同揭開幕布一般漸漸沐浴在了陽光中。
如果舊時空的人們看到這樣的景像,肯定會不約而同的發出一個心聲,「那不是東京塔嗎」。是的,這是元老院在臨高建立的又一個地標性建築物,位於百仞城不遠處的無線電發射塔,命名為臨高塔。
臨高塔主要用於發送廣播、電報、電台等各種無線電波外、還兼有航標、風向風速測量、溫度測量等功能。
得益於臨高鋼鐵工業和建築技術的發展,儘管鋼材依然供應緊張,但是考慮到實際需要,例如,除開本身作為無線射塔以外,還擔負起博鋪港的燈塔,隨著臨高的蓬勃發展,漁業,客貨航運業也隨之井噴,急需燈塔為夜航的船舶指明方向;此外本地的天氣預報也越來越突顯重要性; 同時,開建一個地標性建築物,可以更好地顯示元老院的成就,因此得到了廣大元老的支持。
元老院經過臨高塔的多項功能綜合評估,批複開工該項目。由於本時空無線電空間十分純凈,加上施工條件限制,加上某些元老的惡趣味,選擇了前世東京塔的設計。由於建築技術尚未發展完全,沒有辦法將該塔建設在五指山或是黎母嶺上,故設計塔高99米,約為原塔三分之一大小。建設地點選在臨高東南部郊區的高山嶺。塔基底的四隻坐腳墩之間各隔30米,以節省鋼鐵用量以及減輕建築總重,好降低施工難度。鋼結構部分主要是用來作為受力,其他能用木料的地方都盡量使用了木材廠專門生產的防火防腐的木料。
臨高塔的上部是整個建築物的心臟,裝有無線電發射天線對外發送,另外,還可以發射偵察、消防等方面的特種電波。除開無線電發射塔尖外,臨高塔還建有兩處嘹望台,塔身75米的高處設有特別嘹望台和燈塔室。
特別嘹望台不對外開放,擔負著警衛曉望以及博鋪港燈塔的任務,全塔本身採用為紅白相間的顏色,以利白天辨識。夜晚又會點亮塔頂的聚光燈,作為燈塔指引近海的船隻。沿岸大小漁船,海軍,商船等,差不多都能在10-20海里左右的範圍內用肉眼看到臨高塔。
為了節省成本臨高塔沒有建電梯,徒步需攀登563級階梯。中部45米的高度建有開放繚望台,供來客登高賞景。開放嘹望台內是一個20米見方的房間,四周用玻璃窗戶鑲裝,遊客置身其中,彷彿凌空出世,遠離人間。天氣晴好的時候,可一覽全臨高的景色,還可遠眺臨高角,甚至馬裊,百圖村等地。
臨高塔於1640年9月1日竣工,此後一直為臨高第一高度建築物至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每逢重大節日或是慶祝活動,元老院還會選擇在臨高塔進行焰火表演。每當這激動人心的時刻,觀看的人群總是烏壓壓地擁擠在塔下的指定區域。緊接著,隨著巨大的響聲,是花非花卻比花更美的煙花噴射而出,一朵朵五顏六色的煙花飛升降落,在空中傲然開放。它們的形狀和顏色各不相同,時而化作火紅的牡丹,雪白的茶花,時而又雷轉為滿天星斗,忽明忽暗,精彩紛呈,把天空襯得美麗無比。
這座美麗的高塔背後,是澳宋廣電事業從有線至無線的蓬勃發展。自D日以後,澳宋的宣傳事業隨文宣部成立而提上日程。在收音機被技術口元老倒騰出來後,臨高廣播影視集團終於成立了。
推薦閱讀:
※【臨高啟明同人】歷史的進程(11.02更新)
※第二章:不測之禍
※石翁傳(二十)粉盒
※張岱臨高見聞錄16
※澳宋外傳——初雨的無名份的浪漫(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