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壞在哪裡?

《弟子規》壞在哪裡?

來自專欄 M與你談心

u.wechat.com/EL7sim4Ke8 (二維碼自動識別)

孔子講過一句話: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弟子規》的壞,是把很糟糕的東西擺上檯面,讓人以為古人的好處就是這些。

《弟子規》層次很低。不是說小孩開蒙層次低一點沒關係。越是開蒙,越要拿高層次的東西。小孩學得越早,記得就越久,小時候學的東西往往跟一輩子。如果這時候學的是次品,一輩子的品位很難翻轉過來。

比如:「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長輩痛恨你,你孝順,才算真孝順。長輩愛你,孝順算不了什麼。

這句話很糟糕,誰教導的呢?孔子從來沒有講過這話。

那麼,弟子規的作者——前清秀才李毓秀為什麼這麼講?是他使壞嗎?不是。是他笨。

這句話,是他個人對舜的理解。舜的父親叫「瞽叟」,意思是瞎老頭,母親死得早,後母和弟弟總是迫害他,但舜仍然孝順父母,愛護弟弟。

李毓秀不懂,家庭的和睦融洽才是目標,孝是為了家庭和睦。他把孝當成了目的,一定要讓親人恨我,恨得越厲害,越能成全我的孝。一個人如果智商不高,又喜歡作總結髮議論,是很危險的。

如果你去讀《論語》,又稍微聰明一些,就會發現,《論語》是有層次的。——同樣一句話,在不同的年歲,不同的境遇,能咂摸出不同的理解。就好比月亮和燈塔,平地上的人辨別不出哪個更高。月亮大,光也柔和,看起來似乎低些,但當你爬到燈塔頂上,會發現月亮還是那麼遠。爬到山頂,月亮仍然在頭上。

這就是《論語》的層次。孔子因材施教,哪怕是最愚鈍的學生,也能從他這裡找到個入處,哪怕是最聰明的學生,依然會高山仰止。但《弟子規》沒有層次,它是紙糊的月亮貼在窗戶上,你站起來,就比它高了。

當你稍微開了一點智識,馬上就明白《弟子規》在實踐上根本行不通。比方說,「親有疾,葯先嘗」,親人得了糖尿病,胰島素要先打自己身上試試嗎?

《弟子規》里的確有孔子的教誨,比如「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但緊跟著,就不知道是誰的話了。「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有點像劉備,但也曲解了劉備,劉備說得比這好,「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如果是善事,雖小也應該為啊。

還有「居有常,業無變」,如果你家房子拆遷怎麼辦呢?打死也要當個釘子戶?如果行業不景氣,被淘汰了,你還不轉行豈不是等死?照這個說法,孟母三遷,遷得不符合《弟子規》?「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於市」,他們都是大逆不道才改行?

至於「事死者,如事生」,就更開玩笑了。哪個正常的人會這麼干?關鍵是《弟子規》前面戴了個「聖人訓」的帽子,讓人家以為這話是孔子講的,這豈不是誣衊孔子?簡直是對孔子的高級黑。

李毓秀顯然讀書少,沒看過《禮記》。《禮記》講,對待死者,要給他弄一些生米、貝殼,不要弄飯食,死者已經不知道了,飯食黏糊糊的不好看,「細碎不絜,故為褻也」。孔子還講:「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不殆於用殉乎哉!」意思是,如果死者喜歡蘋果手機,你可以找一張紙,畫個蘋果手機燒給他,但不能買個蘋果手機燒,不是說電池會爆炸,而是說這樣干就離殉葬不遠了。商朝人用生者的東西供死者,孔子反對,因為照著那個苗頭髮展下去,殉葬就容易被接受。講「事死者,如事生」簡直是開大玩笑,完全走到了孔子反對的道路上。

實際上,李毓秀正因為自己讀書少,學藝不精,連個舉人都沒考上。他自以為理解孔子的教誨,宣揚了孔子的教化,殊不知,因為自己的愚笨,成為了孔門的罪人。

李毓秀講,「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父母有問題,你要好好勸,不聽,就和顏悅色地再勸,哭著喊著追著勸,拿棍子打你你也不要怨念。

乍一看,好像孔子也這麼講,實際上差別非常大。孔子怎麼講?「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孔子認為,勸諫父母要講究方法,要義全在一個「幾」字上。比如,別人忽悠你的父母買蟲草,買基金,你勸老太太,老太太不高興了,覺得被你處處管著,不自由。你越哭著喊著追著勸,老太太越傷心。但你要懂《論語》,就知道不能硬勸,要幾諫,要曲折婉轉地讓她明白,又不要傷害到她的自尊心。

孔子教人,是要人從內心深處真正理解別人,包括理解別人的局限,理解別人的弱點,這才能做到「恕」。而「號泣隨,撻無怨」,是根本不問親人怎麼想,不考慮親人的感受,以親情作為要挾,將自己的意志與偏好強加給親人。這違背了孔子的教育。「幾諫」最要緊的地方,是分寸的拿捏,體現格物的工夫。孔子絕對不教人死纏爛打、大力出奇蹟。

孔子知道,子女跟父母閱歷不一樣,境遇不一樣,最終勸諫不動也是可能的。所以有「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孔子承認,人和人之間的隔閡,沒有辦法從根本上消除。這正是孔子對世界理解得精微的地方。雖然沒法從根本上消除,但依然要努力。這是孔子對生活的熱忱。為什麼不抱怨?抱怨只會加重隔閡。「勞而不怨」,是彼此理解的基礎,也是下次勸諫的鋪墊。如果每次分歧都沒有一點怨言,後來的勸諫就容易些。久而久之,隔閡終有消泯的期望。這正是格物的工夫。孔子教人行事,都是有條理、有分寸、有邏輯的,絕不是單憑一腔熱血,意氣用事,以為哭鬧可以解決問題。

《孔子家語》講:小杖則受,大杖則走。父母打你,不痛不癢你就忍著,讓他消消氣。真是打得重,你要跑。你不跑,打壞了,父母也後悔。要理解父母也是常人,有常人的弱點,有情緒的無常,越能理解父母作為普通人這一點,就越能原諒他們的過失。提到原諒,世人便容易走到縱溺,而縱溺親人,則讓親人犯下更多的過失,不是真正的孝和慈。其間的差別,一為過,一為不及。孔子講,過猶不及。

兩相對比,就能看出來,李毓秀因為缺乏體察物理的工夫,把為人處事的很多問題簡單化了。小孩的智識一旦增長,就知道學的這個東西不能用,它的見地本身就不正確。

《弟子規》最糟糕的地方,還不在於它的膚淺荒謬,而在於它冠以「聖人訓」的帽子,把膚淺荒謬的東西安到孔子頭上,讓人以為孔子的教育就是這個水平,就這麼差勁。今天的小孩,讀《論語》《孟子》的沒幾個,讀《弟子規》的一大片,真可謂紫之奪朱,鄭聲之亂雅樂也。


推薦閱讀:

道教神祇——四瀆龍神
書法史上的那些猛人(六)唐代書法五絕
《大學》求義:第一章 《大學》之大

TAG:國學 | 中國傳統文化 | 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