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小改款 — X1 Yoga 2018 長測

穩定小改款 — X1 Yoga 2018 長測

來自專欄 Mobile Device Talks

X1 Yoga 的歷史還不算太長,X1 Yoga 2018 才剛剛走到第三代,但距離ThinkPad Yoga 系列使用 Yoga 轉軸已經過去了四年,這些年 Yoga 轉軸也成為了一個標誌性的設計。

X1 Yoga 2018 和它的兄弟 X1 Carbon 2018 一樣,工業設計並沒有太大變化,所以我們最關心的依然是搭載第八代酷睿之後,對於 X1 Yoga 的表面溫度和續航影響有多大,噪音控制是否理想,性能可以發揮多少。

*全文基於 X1 Yoga 2018 國行量產本,i7-8550U, 16G 內存,512GNVMe 固態硬碟,1440P 版本,售價 ¥18999.00


工業設計:

因為與 X1 Carbon 同屬X1系列,所以 X1 Yoga 2018 上的 ThinkPad 標誌首次「黑化」,同時也在頂蓋去掉了 Lenovo 標誌,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X1系列標識,這些都加深了 X1 作為 ThinkPad 的旗艦系列更加純粹和極致的定位,因為在 距頂點一步之遙 — X1 Carbon 2018 長測里都說過,所以也就不再贅述了。

值得一提的是 X1 Yoga 2018 上的 ThinkShutter, 與其他採用 ThinkShutter 設計的 ThinkPad 不同,因為 X1 Yoga 的屏幕表面為一體式玻璃,考慮到在玻璃上增加開孔會導致經受撞擊的能力下降,所以 ThinkShutter 開關被設計在屏幕頂部邊緣處,通過內部機構連接最終達到物理遮蓋攝像頭的效果。

另外,隨著Yoga 轉軸的專利保護期到期,除了Lenovo 和 ThinkPad 之外的品牌也可以使用類 Yoga 的 360° 轉軸。ThinkPad 獨有的呼吸鍵盤就成為了 ThinkPad 的獨特優勢。

在沒有呼吸鍵盤的普通 360° 轉軸產品身上,如果將屏幕完全翻折進入平板模式,每一個那麼背後的鍵盤依然可以被按下,沒有鎖止機制,給使用者帶來的體驗並不好。

而 X1 Yoga 2018 上採用的第三代呼吸鍵盤設計,可以在翻折屏幕一定角度之後,採用內部的連桿等複雜機構實現鍵盤鍵帽下降,使得整個鍵盤不再突兀與機身,並且鎖止按鍵防止誤按。

鍵盤的升降過程也很有趣,並不是所有按鍵都在同一瞬間完成升降,而是每一排分批次完成,這也是為了避免全部按鍵同時升降出現「啪」的一聲。

拆開機身後蓋之後也能看到內部轉軸的複雜機構。

呼吸鍵盤還不止於此,如果你足夠細心就能發現:在X1 Yoga出現之前,世界上所有的筆記本電腦的 C 面都不是平整的,都需要在鍵盤四周凹陷讓鍵帽表面與機身等高,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關閉蓋子的時候,不讓鍵盤戳到屏幕。兩年前我在回答關於 Surface Book 鉸鏈設計的時候也提到了這一點。

不過 X1 Yoga 2018 就不一樣,得益於呼吸鍵盤的設計,不僅在屏幕向後翻折時鍵盤會自動下沉,在你合上筆記本蓋的過程中鍵盤同樣會下沉,這樣就完美的解決了鍵盤周圍需要凹陷的需求,讓機身成為一整塊平坦的表面。

呼吸鍵盤,我毫不吝嗇對它的稱讚,在我看來呼吸鍵盤可以稱得上可以比肩當年 701C 蝴蝶鍵盤的設計。

介面方面,X1 Yoga 2018 並沒有採用最新的 CS18 擴展塢介面,依然是兩個雷電 3 介面,一個 USB-A 介面(比上一代少了一個 USB-A 介面)。

右側有另一個 USB-A 介面,一個 HDMI 介面,還有 mini-RJ45 網線介面,耳麥合一介面和電源按鍵。

鍵盤也和上一代相同,1.35mm 鍵程按下去比普通 ThinkPad 的 1.8mm 鍵程稍短,不過弧形鍵帽還在,所以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之後,依然還是 ThinkPad 式的鍵盤手感。

小紅點三鍵由於完全和機身平行,所以鍵程也更短。三鍵和觸摸板也都採用了QMD(quiet metal dome)靜音金屬彈片,給人的反饋會更緊湊踏實。觸摸板符合微軟精密觸控板標準,因此所有的Win 10 觸摸板手勢都可以得到完美的支持。


內部設計:

X1 Yoga 2018底部一共有八顆螺絲,均採用防丟設計,鬆開螺絲之後就可以打開後蓋。X1 Yoga 2018在內部布局上與 2017 沒有變化,風扇後置出風,可更換的部件還是硬碟與網卡。

風扇出風口附近都有泡棉防止灰塵迴流,各個介面都有額外的保護措施防止暴力插拔造成損壞。

硬碟和 Intel AC-8265無線網卡藏在了風扇周圍的屏蔽層下,M.2 2280 的固態硬碟外還包裹了防靜電和輔助散熱的隔層。

這塊 PCIe NVMe 固態硬碟實際為聯想貼牌,PCIe 3.0*4, 使用軟體測試速度慢於 X1 Carbon 2018 上的三星 PM981,不過從使用體驗上來說,也基本感受不到差距。

X1 Yoga 2018 的風扇有一些小變化,為了應對第八代酷睿帶來更大的散熱的壓力,更換了內部風扇電機,扇葉也有微調,具體的性能和噪音表現請看後文中的詳細評測。


屏幕素質:

X1 Yoga 2018 一共有三種屏幕均為支持 4096級壓感的觸摸屏:

  • 1080P
  • 1440P
  • 1440P 支持杜比視界 HDR

第一種屏幕都和 X1 Yoga 2017 上的一樣,而第二種 1440P HDR 則是為了替代上一代 OLED 版本的新屏幕種類。因為評測時未能購買到國行 1440P HDR 屏幕版本,所以目前我們測試的是 1440P 的普通屏幕:

按照當評價一款產品時,我們關注的是什麼?中提到的標準,sRGB 才是對消費者更為直觀有效的色域,而 X1 Yoga 2018 的 1440P 版本覆蓋了 96.8% sRGB 色域,對比約為 700:1, 能滿足日常家用和絕大部分的 UI 設計、影像處理工作。

在我們的測試中,X1 Yoga 2018 1440P 版本的屏幕最高亮度為 302.22cd/m2, 可以滿足室內工作,也能保證戶外陽光下基礎的屏幕亮度需求。亮度調節一共 11 級,和 X1 Carbon 2018 一樣,在最大的四檔亮度時每檔之間的間隔稍大,低亮度檔位之間跨度較小。

色准部分,在未校色狀態下 X1 Yoga 2018 的 1440P 屏幕平均 ΔE 為 1.89,最大 ΔE 為 5.26, 已經分別超出了 1.5 和 4 的 ΔE 標準,整體色偏在對比下可以被人所感知。屏幕色溫為 6600K, 很接近 sRGB 定義的標準色溫 6504K,但由於屏幕整體偏綠,所以在對比之下給人的觀感並不好。

在經過校色之後,平均 ΔE 可以達到 0.51 處於優秀水平,最大 ΔE 也在 3 以下,人眼無法察覺出這塊屏幕存在色偏。

綜合來看:X1 Yoga 2018 上的這塊普通 1440P 屏幕本身素質較高,對於一般用戶來說,顏色足夠鮮艷,但是由於未校色狀態下青綠色超過了 sRGB整體觀感偏綠,所以觀感上來看會有一定影響。

對於專業的影像處理和 UI 設計等工作,因為能覆蓋幾乎全部的 sRGB 色域,所以在校色之後也可以滿足除了 P3, 或者 AdobeRGB 色域之外的所有需求。

這塊屏幕即便是在最低亮度下也無頻閃,表面為鏡面,但是擁有防眩光圖層,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屏幕反射的炫光,配合最高 302 cd/m2 的亮度與 IPS 的廣可視角度,也比較適合辦公環境。

2560*1440P 解析度,PPI 為 209.8 不算特別高,但面對大部分場景都已經足夠,文字不會出現鋸齒,圖片與視頻的細節能被很好的體現。


性能表現:

X1 Yoga 2018 和 X1 Carbon 2018 都採用的是第八代酷睿 U 系列處理器,之前 MDT也評測過小米筆記本Pro, XPS 13 2017 和 E480 這樣搭第八代處理器的產品,對於輕薄定位的筆記本電腦,相對於續航,便攜和靜音來說,極致的性能並不是用戶需求的首要目標,所以我們也很少看到輕薄定位的筆記本能發揮第八代處理器的全部性能。

在我們之前對 X1 Carbon 2018 的測試中,因為採用了新設計的風扇所以它能在短時間發揮出 i7-8550u 的性能,而 X1 Yoga 從定位上來說更偏向便攜,並且經常需要在平板模式或帳篷模式下運行,高性能並不是首要目標,如何平衡性能與發熱更為重要,所以 X1 Yoga 的電源管理暫時沒有辦法手動切換,完全由智能散熱控制。

X1 Yoga 2018 的智能模式與 Carbon 上的類似,都能利用機身內的加速度感測器和陀螺儀來判斷機器目前的狀態,如果是放置在桌面環境不動,那麼系統會盡量放開功耗限制提供更高的性能,如果檢測到機器正在腿上使用或者移動中,則會減小功耗來降低溫度,防止燙傷。

首先是 CINEBENCH R15測試:

不過因為 X1 Yoga 內部預留給散熱系統的空間比 X1 Carbon 更小,所以Yoga 2018 也只能維持更短時間的峰值性能,沒有辦法撐過完整的一次 CINEBENCH R15多核測試,這就是單次 CINEBENCH R15 沒有 X1 Carbon 的分值高的原因。(長期負載可以維持 22W 左右的功耗)

在平板模式下,為了降低表面溫度,所以功耗控制更為嚴格。需要注意的是這並非等同於Turbo Boost Power Max(長時間睿頻功耗),因為這並不受睿頻時間設置影響,而是一個動態的功耗限制底線。

因此我們分別在兩種形態下進行了 CINEBENCH R15 連續跑分測試:

白線:筆記本形態;藍線:平板形態

X1 Yoga 2018 上的這一套散熱系統可以在非長時間連續負載時達到 680cb 的峰值性能,而在長時間的高負荷下可以穩定保持在峰值的 83%以上,達到了 570cb 左右的水平,此時 X1 Yoga 2018 能長期穩定承受 22W 的功耗。

而在藍線的平板形態下,系統對於功耗的控制則是漸進式的,短期依然可以達到約 600 cb 的性能,在隨後的八次測試中緩慢降低功耗,因此可以看到性能逐漸穩定在 370 cb 左右,此時的系統性能正好和 X1 Carbon 2017 接近,而且 CPU 功耗只有 9W 左右,也就是說第八代酷睿的每瓦性能更高。

因此,和 X1 Carbon 2018 不同,我們不建議有長期高負荷性能需求的消費者購買 i7 版本的 X1 Yoga, 因為在長期高負荷的情況下,i7-8550U 並不能與 i5-8250U 拉開一定差距,因此我們進行了 Adobe 系列軟體的對比實測:

從左到右分別是 X1 Yoga 2018, X1 Carbon 2018, XPS 13 2017, 小米筆記本 Pro。

測試結果和預期一致,在 Adobe After Effects 渲染這樣的長時間高負載任務中, X1 Yoga 2018 無法和同樣搭載 i7-8550u 的 Carbon 一樣,把 XPS 13 的 i5 款拉開差距,不過 X1 Yoga 在 Adobe PhotoShop,Adobe Illustrator 這樣的多次短期峰值負載情況下,還是可以比 i5-8250u 領先。

事實也證明,如果真的想要一個高性能且便攜的商用級產品,X1 Carbon 2018 才能發揮出更高的性能,X1 Yoga 並不是一個把性能放在第一優先順序的產品,如果實在想買 X1 Yoga 還需要性能,那麼只能通過外部輔助散熱來實現了。


表面溫度:

X1 Yoga 2018 由於擁有傳統筆記本形態、平板形態等多種模式,所以我們也分別測試了筆記本形態和平板形態下的極限表面溫度。

首先是筆記本電腦形態:

X1 Yoga 系列因為 360° 轉軸的緣故,全部都採用的是後出風口設計,也正是由於獨特的 Yoga 轉軸,所以在開啟屏幕之後也不會擋住出風口,因此發熱源可以遠離鍵盤區域。

鍵盤區域的平均溫度為 33.2°C, 整個 C-Cover 的最高溫出現在轉軸附近(點5)達到了 42.8°C, AWSD 區域(點3)為34.3°C, 回車鍵區域(點4)為30.6°C, 左右掌托(點1,2)都只有 29°C 左右,溫差 0.6°C, 不會出現「冰火兩重天」的情況。

高性能必然伴隨著高發熱,不過由於後置出風口和升降鍵盤的影響,所以在同樣 95°C 的內部核心溫度時,X1 Yoga 的表面溫度比我們之前測過的 XPS 13 2017 還有 X1 Carbon 2018 的表面溫度要低。

平板模式下,我們也分別測量了鍵盤一面(底面)和屏幕一面的溫度。

平板模式下鍵盤一面的整體平均溫度為 34.2°C, 最高溫依然是轉軸附近,達到了 44.8°C, 掌托處(點2)溫度較低只有 31°C, 與其正上方的轉軸處(點1)溫差達到了 6.2°C。整體看來,由於摺疊之後風扇轉速會被限制,通風效率下降,所以 C-Cover 的整體溫度相較筆記本模式會稍稍上升。

平板模式下的屏幕一面整體平均溫度為 31.5°C, 最高溫也出現在轉軸附近(點1)約為

40°C, 轉軸反方向(點2)的溫度為29.1°C, 上下溫差達到了 9.9°C。因此將平板模式的 X1 Yoga 2018 拿在手裡時,需要注意的還是不要長時間接觸出風口附近的轉軸位置。


噪音表現:

X1 Yoga 2018 的內部因此在噪音測試部分我們也繼續採用專業的設備測量了高性能(放開功耗限制極限負載情況)與日常辦公下的噪音表現。

首先是一個新增項目,測試方法是用最新版本的 Chrome 打開優酷主頁,每隔 5s 刷新一次,因為這個主頁包含了 GIF, 大量靜態圖片,並且即時熱點和優酷懂你兩個欄目會不斷刷新內容,所以用來反映一般瀏覽網頁這樣輕度辦公時的噪音。

在輕度辦公時正常坐姿位置下,風扇未全速運轉,X1 Yoga 2018 的噪音為 28 dBA, 人耳能聽到的都是輕微的風聲,沒有高頻噪音。(平板模式下由於風扇轉速被限制,因此平板模式下的極限噪音與筆記本模式的輕度辦公噪音接近)

在筆記本形態下,當我們滿載運行,機身內 CPU 最高溫在 95°C 附近,風扇轉速達到最高水平,雖然整體的噪音達到 34dBA, 但與 X1 Carbon 2018 在 7000~8000Hz 附近有一部分高頻噪音不同,X1 Yoga 2018 的噪音控制非常讓人欣喜,噪音各個頻率的分部非常平滑,你聽到的完全是風聲,沒有任何單一頻率的異音,聲音質感非常棒,哪怕是在夜深人靜的夜晚也不會讓人心煩。

為了更直觀的得到噪音頻率分布,我們繼續在距離風扇 5cm 處測量:

重點在頻率分布,從上圖我們可以發現:X1 Yoga 2018 的風扇由於優秀的多角度不對稱扇葉設計,即便是在極為貼近風扇的位置測量,在人耳容易感知的頻率都非常平滑,只有在 20000Hz 以上人耳聽不到的頻率有量級很小的高頻噪音,這就是 X1 Yoga 2018 雖然與 X1 Carbon 2018 在相近噪音分貝的情況下人耳感知噪音更小的原因。

總的來說:優秀的頻率分布,平緩的啟動噪音都讓 X1 Yoga 2018 的噪音控制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水平,在控制人耳可感知噪音的領域,X1 Yoga 2018 對於同級別競品有著巨大的優勢。


續航與充電:

X1 Yoga 2018 的電池容量仍然是和上一代一樣的 54Wh, 我們此次測試的版本為 1440P 解析度觸屏幕,i7-8550U 和 16G 內存的版本,因此續航成績可能稍遜於 i5-8250U 處理器 8G 內存,1080P 屏幕的版本。

*Work Conventional 續航測試的內容包括模擬網頁瀏覽、寫作、電子表格、多人視頻會議。

因為最新的 X1 Yoga 2018 屏蔽了 Windows 的電源管理以達到最大續航,所以所有續航測試都是在智能動態調整模式下測試的,PCMARK 8 的 Work Conventional 模式下能達到 6 小時 31 分鐘的成績,也就是說一般的輕量級任務*中,基本能達到 8 小時以上的續航。

新增測試項目:PCMARK 8 標準 MS Office 續航測試:

在PCMARK 8 標準 MS Office 里,包括使用 Word 撰寫文章調整格式,EXCEL 輸入數據,計算輸出結果,還有 PowerPoint 製作播放幻燈片等操作,包含了 Office 系列軟體中較為重度的操作,X1 Yoga 2018 的續航為 6 小時 43 分鐘。

保留項目飛行模式下播放本地 1080P 視頻:

經過長達四個小時的播放之後,X1 Yoga 2018 剩餘 62% 的電量,系統顯示剩餘續航 7 小時

48 分鐘,因此本地播放視頻基本可以超過 10 小時。

新增項目,最新版本 Chrome 打開優酷主頁,關閉頁面緩存,每隔 5s 刷新一次,因為這個主頁包含了 GIF, 大量靜態圖片,並且即時熱點和優酷懂你兩個欄目會不斷刷新內容,所以用來反映一般瀏覽網頁這樣輕度辦公時的續航。

經過三個小時的不斷刷新之後,X1 Yoga 2018 一共耗費 39% 的電量,系統顯示剩餘續航4小時18分鐘,也就是說 X1 Yoga 在輕度瀏覽網頁的情況下一共能堅持約 7 小時 30 分鐘以上。

X1 Yoga 2018 支持快充,默認附送 65W 電源適配器,和 X1 Carbon 採用三項插口不同的是,X1 Yoga 適配器為兩項插座,實測比可以在 55 分鐘左右充入 80% 的電量,最終需要 74分鐘從 5% 到充至 95%, 與官方給出的 1 小時充 80% 電量相符合。

在電源管理方面,X1 Yoga 2018 也和其他 ThinkPad 一樣,提供了自定義電池閾值的選項,對於長期插著電源使用的情況,能夠更好的保護電池,減小不必要的電池衰減。


總結:

X1 Yoga 2018 主要是為了有較高便攜需求,同時也需要專業壓感觸屏的商用消費者設計的,相對於 X1 Yoga 這個系列本身來說,2018 主要的提升還是內部的性能。

不過相對來說,X1 Yoga 2018 並非是一個性能優先的產品,它會更加在意噪音和溫度的控制,並且在不減少續航的前提下盡量提升性能,這也就是 X1 Yoga 2018 在性能方面不如 X1 Carbon 2018 的原因。

對於整個 PC 平板二合一領域來說,X1 Yoga 2018 的優勢還是堅固的機身,呼吸鍵盤,支持快充,介面齊全。

優點:

  • 和上一代同功耗時擁有更高性能
  • 大幅領先同級別競品的噪音控制
  • 4096 級壓感觸摸屏,未來可選 1440P HDR 屏幕
  • 360° 翻轉產品里最完美的鍵盤解決方案——呼吸鍵盤
  • 不錯的鍵盤手感和小紅點
  • 輕薄且堅固的機身,攝像頭在屏幕頂部(ThinkShutter 可物理隔斷)
  • 兩個 USB-C 形的雷電3(ThunderBolt 3)介面,還有兩個傳統的 USB-A 3.0 介面保證兼容性。
  • 支持快充

缺點:

  • 沒有外部輔助散熱的情況下無法發揮 i7 的全部性能
  • 邊框在 2018 年來看有點寬了
  • 未校色時屏幕偏綠
  • 續航有待提升

購買建議與適用人群:

目前來看,i5-8250U + 8G 內存 + 256G 固態硬碟售價 ¥11999 的版本仍然最值得購買,除非是願意使用額外的散熱措施,或者確實需要 16G 內存,那麼不建議購買更高配的版本。

X1 Yoga 2018 以呼吸鍵盤為亮點,輔以支持 4096 級壓感的觸摸屏,提供了 PC 平板二合一產品中最好的設計,解決了其他競品翻轉之後鍵盤突出的問題。極其優秀的噪音控制加上堅固輕薄的機身和齊全的介面,讓不需要極端性能,並且希望利用壓感手寫筆創作或記錄的用戶有了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

未來的評測還有:X1 EVO (原 X1 Tablet 2018) ,XPS 系列,小米遊戲本,MateBook X Pro 等等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中國電動牙刷行業里未來出現的「安踏」
為什麼要做HDMI認證?如何查詢HDMI會員?
耳機發燒圈的謊言: "聽音觀不正"
HDMI線正標與非標有什麼區別?
演講神器,羅技無線演示器Spotlight產品體驗

TAG:ThinkPad | 筆記本電腦 | 消費電子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