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電影看課堂——計時器

從電影看課堂——計時器

來自專欄 合作解決問題

視頻片段鏈接:undefined_騰訊視頻

這是《三傻大鬧寶萊塢》中的片段,本片根據印度暢銷書作家奇坦·巴哈特的處女作小說《五點人》改編而成,由拉庫馬·希拉尼執導,阿米爾·汗出演的印度勵誌喜劇,2011年刷新印度國內票房記錄。影片主要講訴了大學裡學渣、學沫、學霸、學神們對學習對人生的態度和思考,該片段也是學神(阿米爾汗主演)對整個印度教育提出的質疑聲。

片段中,有兩點很有意思:一點是主人公的發問「面對新知識,你有喜悅與激動嗎?還是只想拿到答案?」另一點是倒計時的運用。

對於第一點,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該問一下自己的:如果我們的孩子面對新知識,沒有喜悅、激動,只剩下完成任務,那就太可悲了。電影中很有意思的設計是,學神出的題根本沒有答案,但是當他寫下題面時,沒有一個人問一下:為什麼?是什麼意思?突出了主題:如果學習只是機械尋求答案,和馬戲團的獅子又有什麼區別?如果說問題化學習有什麼特別魅力之處,那就是獨有的首要原理(以學科的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的問題為起點,以教師的問題的引導),將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升置於首要位置。

影片中「倒計時」的出現耐人尋味,「倒計時」作為合作學習的重要技術工具,在教學運用中是否存在爭議:是機械訓練的「幫凶」嗎?時間閥的設定有何依據?

一、倒計時的運用是強化的是什麼?機械訓練嗎?

影片中的人物設定是大學生,大學生的學習內容、形式等應更為自主。而到了小學、中學的課堂,在剛剛開始使用合作技術的班級,為了讓學生更充分的利用好時間(不少學生在合作期間會出現「等」的狀態),為了提高課堂的實效,我們建議在初期階段可以多使用倒計時,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在後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例如在競賽型的學習活動中可以加入,也可以逐步減少倒計時的使用。

二、倒計時的時間閥確定的依據是什麼?

2017年問題化學習的年會分論壇中,沈祖芸老師非常尖銳提出:為什麼是1分鐘?倒計時的時間設定的依據是什麼?

這個問題真的很好,課堂上倒計時的時間也好,討論設定的時間也好,究竟以什麼為分界?時間的設定可以保證教學的節奏和效率,而同時在這個時間範圍內受益的孩子恐怕是異質組內個別的孩子,在保證教學效率時間和學生實際需求時間之間權衡,一般40人差異大的普通班級,必定會存在這樣的矛盾:總有掉在時間閥外面的孩子,他們的思考還未展開。

所以個人認為,這樣的矛盾,大概有兩種路徑去嘗試:一是分層教學,學生的差異性縮小,時間閥便可以圈進所有學生;而是打開通道,思考還未展開的學生,是否可以有其它通道留給他們,比如班級問題牆,滯後的問題和思考仍然有展示和探討的機會。

教學,永遠是遺憾的藝術,如果每一次的思考是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便每一次都是美麗的嘗試。

推薦閱讀:

孩子,我為什麼要你努力讀書?
如何遠離手機?
編程教育,餡餅還是陷阱?
中國式「忍教育」,正在「殺死」數以萬計的中國人
她們被中國父母拋棄,被美國人領養,回國尋親卻常失望而歸

TAG:教育 | 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