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湖上執行老闆命令小心點
來自專欄 知止齋
1
在江湖中,服從老闆是第一位的。別說老闆,就連黑木令、聖火令、鐵劍這些東西,都如同老闆親至,不服不行。
但服從也有風險。不辦吧,老闆饒不了你;辦吧,有可能老闆會變卦,有可能你領會錯了老闆的意思,有可能老闆的指示本來就是錯的,還有可能老闆會卸磨殺驢、棄卒保車、秋後算賬......
2
乾隆與紅花會在西湖上相鬥,龍駿之流的就沒個進退分寸,為了給老闆爭臉面,用毒蒺藜打傷了心硯。
結果他被趙半山抓住,老闆才不會低聲下氣求人救你。結果自己弄得灰頭土臉不說,更給老闆下不來台。
劉正風與曲洋受了兩記大嵩陽神掌,心脈俱碎,本來也活不成了。但費彬趕到,落實左掌門指示堅決,偏要親手趕盡殺絕,終於死在莫大先生劍下。
3
江湖上也有聰明人。
比如韋爵爺跟康熙鐵得不行,除了老闆與下屬關係外,他還是皇上的朋友、玩伴、妹夫、替僧、救命恩人,但韋爵爺啥話都聽,就是康熙讓他去滅天地會這事不幹。
你是青木堂堂主、天地會總舵主的徒弟,回頭去滅了天地會,將來在江湖上還怎麼混?那不是一點後路都不留?
所以,韋爵爺行事就是江湖寶典,熟讀半部《鹿鼎記》就可以橫行天下。
伴君如伴虎,你可以惹不起,但至少躲得起。
與韋爵爺一樣帶著美女跑路的有范蠡。他助越王勾踐滅吳,但功成身退,比文種高明多了,有西施相伴,又有財發。
「雍正王朝」中有個神仙似的人物鄔思道,在雍正未登基前為他出謀劃策,言無不中。待雍正剛正了大位就提出要走。他說:我這都是上不得檯面的計策,更何況就算有些小聰明,也都用盡了。
老闆以後再想找他都找不到了。
慕容復為拜段延慶為父,連勸阻他的包不同都殺了。做老闆的涼薄至此,做下屬的也無可奈何。
鄧百川說的好:「古人言道:合則留,不合則去......君子絕交,不出惡聲,但願公子爺好自為之。」
離開,是做下屬的最無奈選擇,但也是全身保譽的最後一招。
4
當然,有些聰明人不用離開,還留著謀富貴。
《飛狐外傳》中有個周鐵鷦,在福康安府上當差,但胡斐找上他們師兄弟,要他們幫忙進福大帥府。
他沒舉報胡斐、也沒拒絕,事情辦得很周全,還創造了立功的機會。
相聲「連升三級」中,張好古不學無術,陰差陽錯被魏忠賢看中。
魏忠賢做壽,張好古的同僚要看他笑話,給他寫了幅「昔日曹公晉九錫,今朝魏王欲受禪」的對聯(對聯不咋的,連韻腳都不對)送去。
張好古不識字,魏忠賢又恰巧錯過了,其他人看到了,但沒一個說的。
這些當官的都是人精,你再忠心、再服從九千歲,也不能說啊。於是,掛了一天,沒人稟報老闆。結果張好古反成了忠臣。
5
如果想離開但離不開,還要指著這個飯碗吃飯呢?也不是沒辦法。
1991年9月,柏林法庭審判當年柏林牆的東德守衛。
兩年前,兩個東德年輕人偷爬柏林牆企圖逃向西德。衛兵開槍打死一個、打傷一個。這種情況不罕見,但很快柏林牆就倒了,這個死者成了柏林牆下最後一個遇難者。射殺他的東德衛兵因殺人罪受審。
律師辯稱,他們僅是執行命令,沒有選擇的權利。而法庭判他三年半徒刑,理由是:明知那些人無辜而殺他,就是有罪。作為士兵,不執行上級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準是無罪的。你有把槍口抬高一厘米權利。
就算從保護自己的角度講,槍口也要偶爾抬高一厘米。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十分精彩。
劉備與孫尚香逃出東吳,周瑜派兵去追,好幾撥將領都不傻,都不願動手。最後孫權派人帶著佩劍去,才有點要動手的意思,但也沒成。
這些將領們久在朝為官,都不是粗魯之輩,深諳此道。今天你動手殺了郡主,明天主公後悔起來,太后惱怒起來,你就麻煩了,執行主公指示也別太堅決了。
6
最後說一段。
《封神演義》一開始是紂王在女媧廟題淫詩。其實也不算淫,就是「取回長樂侍君王」嘛。這不就相當於:小妞兒,跟大爺回去玩玩兒。
女媧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他派了九尾狐狸等三個妖精下界,誘惑紂王,搞亂商朝江山。
她們任務執行得很堅決,完成得很好。什麼酒池肉林、炮烙之刑、敲骨驗髓、剖腹驗兒、大殺忠臣,總之是天怒人怨,紂王丟了江山。
等武王帶人打到朝歌,要處置這三個妖精,她們去找女媧保護。
女媧老闆一翻臉:讓你們禍亂紂王江山,沒讓你們干那些殘忍的事啊?
三人說:娘娘啊,不幹這些事,怎麼禍亂他的江山?
那老闆就不管了。你們干這些壞事,跟老闆啥關係?老闆當然是正義的化身和代表,必須先譴責、後懲罰,往死里弄。
看到了吧,老闆布置的任務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但出了事只怪你自己沒有把握好尺度。
這三個倒霉蛋、替死鬼!從功臣一下變成罪人!怨誰?
(喜歡請關注公眾號「江湖種樹書」)
推薦閱讀:
※金庸小說里為什麼大多數主角都是武功本身很爛,偶然獲得秘笈變牛逼的?
※神鵰里的郭襄到底愛楊過愛到什麼程度?
※西門吹雪並沒有什麼輝煌的戰績,為什麼古龍把他寫成劍神?
※射鵰英雄傳里黃蓉和郭靖密室療傷的時候吃了那麼多西瓜如何解決內急問題?
※有哪些值得一玩的金庸群俠傳的 m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