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性寫作思路展開的基本方法:分解與分類
來自專欄 高考作文
分析性寫作思路展開的基本方法:分解與分類
文//吳炳忠
分解與分類是構成分析的基本操作模型。
構成分析是對認識對象的內部構造進行解剖,將其分成較簡單的組成部分,找出這些部分的本質屬性和彼此之間的關係。既要研究認識對象的內容,又要研究認識對象的範圍,也就是為了解決認識對象內部結構「是什麼」(內涵)和「有什麼」(外延)的問題。
構成性分析其實就是對認識對象的分解、分類。
分解是分析認識對象的內涵。也可叫內涵分析、結構分析、元素分析。
分類是分析認識對象的外延。也可叫類型分析、邏輯分類。
分解是把一個整體分成它的各個組成部分。分類是根據事物的特點分別歸類。
分解的對象與分類的對象是不同的。分解的對象是「一個事物」,分類的對象是「許多事物」。
在分析性寫作中,分解與分類是展開思路的基本方法。絕對一點說所有的分析都得用到的基本方法。
例文1:
今天,我們如何傳承傳統文化?
我認為,「傳承」分為「傳」和「承」兩個部分。「傳」就是記錄、保存、延續。對於傳統文化,「傳」就是將其儘可能地原樣保存下去。「傳」的實質,就是儘可能使它延長,儘可能使它符合原來的內容。「傳」是無條件的,不需要進行選擇,也不需要考慮它有用沒用,盡最大可能先保存下來再說。
如果對傳統文化的「傳」是無條件的,那有人會問,落後的、保守的甚至是反動的傳統文化,該不該保護?也要保護。舉一個很極端的例子,希特勒當年屠殺猶太人的集中營,現在就被列為了世界文化遺產。那麼一個罪惡的地方,為什麼還要把它作為文化遺產加以保護留存呢?因為它是人類歷史的一部分。如果這個集中營不保存下來,後人便不能夠通過它真切地感受那段歷史,了解人性還能惡到那種程度。
因此,我們要盡最大可能把傳統文化保存下來,這與被保存的文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是好的還是壞的,沒有關係。總之,先把它保存下來,而且要把保存傳統文化由不自覺變成自覺,由無意識變成有意識。比如,我國一些農村可能還保留著一些古建築。那裡的人比較窮,建不起新房子,只能住在那些古建築中,古建築因而得以保存下來,這種保存就是無意識的。可農民富裕起來後,就會拆舊房,建新房,那種對古建築無意識的保存也就越來越不可能。所以,我們要有意識地、自覺地、主動地去保存傳統文化。
目前,我們對傳統文化的保存,仍然具有很強的選擇性、功利性。以非遺為例,可以作為旅遊資源開發的,可以拿到市場上換錢的,我們對它就比較熱心,反之則比較冷漠。這樣一來,有現實利用價值的非遺可能會得到較好的保護,而暫時沒啥實際用處的非遺便會無人問津。另外,一些非遺傳承人,為了在市場上賺錢養活自己,往往會隨意改變非遺的內容和形式,以滿足當代人的需要,這種保存也是不周全的。在傳統文化的保存上,我們可以向一些國家學習。比如日本,某項傳統文化項目一旦被列為保護對象,其傳承人就會像「國寶」一樣,完全由政府供養,不需要他(她)想辦法養活自己,他(她)的任務就是「傳」——帶徒弟,把掌握的東西教給徒弟,教會了,任務就完成了。在我看來,傳統文化的「傳」,就應該這樣。
此外,我們知道,後人的智慧並不一定比前人強,比如金字塔的產生、瑪雅文明的興衰,今天我們仍無法用科學進行解釋。傳統文化中包含了大量古人的智慧,這些智慧我們今天可能還無法理解,甚至以為是迷信,但並不代表我們永遠無法理解。如果讓傳統文化匆匆消亡而不加保存,那我們就永遠失去了理解古人智慧的機會。這也是我們建議把傳統文化先盡量保存下來的重要原因。總而言之,傳統文化是人類記憶和人類歷史的一部分,同時可能蘊含著今人還無從知曉的智慧,再加上由於失去了存在的物質基礎而正面臨消亡的危機,所以我們應該無條件地、盡最大可能地把傳統文化先保存下來,這就是傳統文化傳承中的「傳」。
傳統文化傳承中的「承」又是什麼意思?我認為「承」就是繼承、發揚,這跟只保存不同,而是要把它發揚光大。當然,「承」不是簡單地傳承發揚,而是要做到適應今天和未來的需要,也就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這才叫「承」。仍然以古建築為例,「傳」的話,就是不破壞它,不讓它倒,讓它存在的時間越長越好。而把古建築上合理有用的部分用到新建築上,這就是「承」了。正因為如此,「承」的時候,要有所選擇,要選擇其中精華的、正確的、有用的部分進行發揚光大,糟粕部分自然是要揚棄的。
中華傳統文化是動態的,不是靜態的。幾千年來,它一直在吸收外來、兼收並蓄中不斷發展著。比如,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的文化就得到了發展擴大,很多少數民族的文化被吸收進來。語言方面,南方的方言保留了華夏本音,而北方的方言大量吸收了外來民族語言。音樂、舞蹈方面,中原地區更是大量吸收外來少數民族的文化,這些後來都成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通過不斷吸收借鑒外來優秀文化,中華傳統文化才歷久彌新、經久不衰,形成了海納百川、整合發展的優勢。今天,在繼承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時候,我們更要兼收並蓄,積極吸收其他外來文化的優點。
需要指出的是,人類有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如果兩種以上傳統文化同時存在,在繼承發揚的時候一般的原則是本土優先,因為本地的傳統文化最適合本土。比如,江西、河南都有值得繼承的傳統文化,那麼江西人當然應該優先繼承發揚江西的傳統文化。同樣的道理,中國、外國都有值得繼承的傳統文化,那麼中國人當然應該優先繼承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繼承發揚傳統文化,還應分輕重緩急,區別不同對象,在運用的時候要注意效果。比如,近些年有人提出要恢復漢服,確實也有人在工作生活中穿起了漢服,還成了「網紅」。漢服自然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那我們今天是不是真有必要恢復漢服呢?在我看來,這不是一件十分急切的事情,即使恢復漢服,也不是說每天都要穿漢服。現在流行的「漢服」其實是當時的禮服,即便是在漢朝,人們也不是什麼場合都穿。史書上記載,漢朝文學家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私奔後,穿得就是窄衣短褲,而不是寬袍大袖的禮服,因為他們要幹活,而穿上寬袍大袖的禮服幹活就不方便了。今天如果恢復漢服,也應該將其作為禮服,可以在禮儀場合穿一穿,或者可以將博士服、碩士服設計成漢服。總之,不能一年四季、不分場合都穿。試想一下,在炎熱的夏季,還穿著寬袖大袍的漢服擠地鐵或下地幹活,那身上還不得捂出痱子?因此,傳承傳統文化,不是空洞地背一背傳統經典或模仿一些傳統的穿戴,那種傳承其實是形式主義,並沒有領略到傳統文化的本質。
關於傳統文化的「承」,還需要強調一點,對於傳統不能照搬照抄,而要進行創新轉化。這可謂是傳統文化傳承的一大難點,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點。
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孝道」來說,如果我們只是把孝道理解為長幼有序、尊老愛幼、家庭和睦,其實是不夠的。全世界哪個民族不尊老愛幼?這是人類普遍的美德。如果只是讓青少年穿上漢服,天天向父母行叩頭跪拜之禮,那根本不是繼承孝道的正確方式。實際上,孝道的本質在於維繫家族的精神支柱,保證家族和社會的繁衍,正如孟子所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中國古代社會,人的生命短暫,增加人口是很難的。所以,人口的多少,從小處講關係到家族的繁衍,從大處講關係到國家的強盛,因為那個時候真的是「人多力量大」。而今天,即使子女不要孩子,父母也不會怪他們不孝順。
今天的年輕人不生孩子,雖然父母不會怪罪,但長此以往,必然會產生種種社會問題,讓國家和民族失去「未來」。所以,在當代社會,生育孩子可以說是公民為社會和國家應盡的責任。這樣一來,傳統孝道也就轉化成了現代的價值觀念,即保證家庭和社會的繁衍是每一個人應盡的義務,更是年輕人不可推卸的責任。同時,在當代社會傳承孝道,要摒棄將「後」限制為男性的陳腐觀念,那樣可以保障男女平等。如果我們的後代從小就將孝道融入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後就會將家庭和睦、生兒育女、尊老愛幼看作人生不可或缺的內容和應盡的職責,那樣他們對待生兒育女的問題,就不會僅僅從個人的幸福考慮。傳承踐行這樣的「孝道」,就能有效解決日益嚴重的老齡化問題。這就是用創新的方式傳承傳統文化觀念。
要強調的是,傳承傳統文化,切忌混淆「精華」與「糟粕」。有些人只看到傳統文化中存在的糟粕和它對社會的消極影響,所以對傳統文化完全採取排斥的態度,這種觀點無疑是不正確的。一種文化能夠長期存在,必然有它的合理性。對於合理的部分,我們自然要傳承弘揚。否則,拋棄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不用,而完全把目光投向外國文化,那是捨近求遠。有些人則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把一些淺顯的學問,甚至一些糟粕的東西,都貼上「國學」的標籤,視之為「精華」。比如說《三字經》《弟子規》,這些不過是古時的掃盲課本,雖然人們在解讀時可以「豐富」其中的很多道理,但這並不能說明它們有多麼適合今天的少年兒童。
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儒家文化為主導,而儒家文化的很多內容又只停留在概念上。同時由於中國古代普通老百姓大都是不識字的,所以儒家文化主要存在於精英群體中。今天傳承傳統文化,一方面要充分理解認識它的意義,另一方面還應該和歷史學家、社會學家的研究結合起來,看看如何將其轉化成社會實踐。可以說,傳統文化只有融入社會實踐,才能獲得長久的生命力。
一一葛劍雄:《傳統文化的「傳」與「承」》
【作者在談什麼是「傳承」的時候,用的是分解;再談怎麼「傳」,怎麼「承」的時候,用的是分類。道理說得清楚明白,層次分明、清晰,真正做到了條分縷析,逐步分析推導,階梯式前進,或演繹或歸納,自然得出結論。】
例文2:
馮驥才:我們為什麼要過節
作者:馮驥才
一個人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日子是生日,大家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日子是節日。節日是大家共同的日子。
節日是一種紀念日,內涵卻多種多樣。有民族的、國家的、宗教的,比如國慶節、聖誕節等等;有某一類人如婦女、兒童、勞動者的,這便是婦女節、兒童節、母親節、勞動節等等;也有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這類節日都很悠久,很早就有了一整套人們喜聞樂見、代代相傳的節日習俗。這是一種傳統的節日。比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傳統的節日為中華民族所共用和共享。
傳統節日是在漫長的農耕時代形成的。農耕時代生產與生活、人與自然的關係十分密切。
人們或為了感恩於大自然的恩賜,或為了慶祝辛苦的勞作換來的收穫,或為了激發生命的活力,或為了加強人際的親情,經過長期相互認同,最終約定俗成,漸漸把一年中某一天確定為節日,並創造了十分完整又嚴格的節俗,如儀式、慶典、規制、禁忌,乃至特定的遊藝、裝飾與食品,來把節日這天演化成一個獨具內涵與情氛的迷人的日子。
更重要的是,人們在每一個傳統的節日里,還把共同的生活理想、人間願望與審美追求融入節日的內涵與種種儀式中。因此,它是中華民族世間理想與生活願望極致的表現。可以說我們的傳統——精神文化傳統,往往就是依靠這代代相傳的一年一度的節日繼承下來。
然而,自從20世紀整個人類進入了由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的過渡,農耕時代形成的文化傳統開始瓦解。尤其是我國,在近百年由封閉走向開放的過程中,節日文化——特別是城市的節日文化受到現代文明與外來文化的衝擊。
當下人們已經鮮明地感受到傳統節日漸行漸遠,日趨淡薄,並為此產生憂慮。傳統節日的淡化必然使其中蘊含的傳統精神隨之渙散。然而,人們並沒有坐等傳統的消失,主動和積極地與之應對。這充分顯示了當代中國人在文化上的自覺。
近五年,隨著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全面展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報工作一浪高過一浪地推行;2006年國家將每年6月的第二個周六確定為「文化遺產日」;2007年國務院又決定將春節假期前調一天,把除夕列為法定放假日,同時三個中華民族的重要節日——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也法定放假。
這一重大決定,表現了國家對公眾的傳統文化生活及其傳承的重視與尊重,同時這也是保護節日文化遺產十分必要的措施。
節日不放假必然直接消解了節日文化,放假則是恢復節日傳統的首要條件。但放假不等於遠去的節日立即就會回到身邊。節日與假日的不同是因為節日有特定的文化內容和文化形式。那麼重溫與恢復已經變得陌生的傳統節日習俗則是必不可少的了。
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從生活的願望出發,為每一個節日都創造出許許多多美麗又動人的習俗。這種願望是理想主義的,所以節日習俗是理想的;願望是情感化的,所以節日習俗也是情感的;願望是美好的,所以節日習俗是美的。
人們用煙花爆竹,驚駭邪惡,迎接新年;把天上的明月化為手中甜甜的月餅,來象徵人間的團圓;在嚴寒剛剛消退、萬物復甦的早春,趕到野外去打掃墓地,告慰亡靈,表達心中的緬懷,同時戴花插柳,踏青春遊,親切地擁抱大地山川……這些詩意化的節日習俗,使我們一代代人的心靈獲得了多麼美好的安慰與寧靜?
誰說傳統的習俗全過時了?如果我們不曾知道這些習俗,就不妨去重溫一下傳統。重溫不是模仿古人的形式,而是用心去體驗傳統的精神與情感。
當然,習俗是在不斷變化的,但我們民族的傳統精神是不變的。這傳統就是對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對大自然的感恩與敬畏,對家庭團圓與世間和諧永恆的企望。
這便是我們節日的主題。我們為此而過節。
【這篇文章主要用分類法,進行說理論證。】
推薦閱讀:
※4.14日國內雅思A類真題回憶
※如果開設科普專業會有幫助嗎?
※應采兒是怎麼教育兒子的?
※為什麼現在語文現代文閱讀很死板?
※跨世紀幼兒園「家長助教日」,關愛教師的典範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