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年屈辱到民族復興之路
從百年屈辱到民族復興之路
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中華民族遭受了西方列強的侵略欺凌,長達百年屈辱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方才結束。到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的經濟建設之所以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分不開的。
中國共產黨1921年成立的時候,我國只有53名黨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1927年誕生,八一南昌起義兩萬八千多人,最後剩了八百多人,22年後,竟然能夠百萬雄師過大江,取得全國勝利,建立新中國。為什麼無數的仁人志士、無數的黨派不能做到的,中國共產黨做到了中國共產黨取得勝利的法寶是什麼?
(一)
一個人,要實現輝煌,需要經歷苦難的磨練。
首先我們看一下,中國共產黨的傑出代表,新中國的主要創立者,毛澤東。毛澤東為中華民族的救亡圖存付出了極大代價。在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先後失去了毛澤建(小妹)、楊開慧(妻子)、毛澤覃(二弟)、毛澤民(大弟)、毛楚雄(侄子)這五位親人,並與六個孩子骨肉離散;在解放後的和平年代中,他又失去了歷經劫難後唯一健全的兒子毛岸英。毛澤東六位親人的犧牲,標誌著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老一輩革命者為全中國人民的解放,為自己的革命理想作出的犧牲!新中國來之不易,今天的人們不應該也不能忘記。
中國工農紅軍經歷的最大苦難莫過於兩萬五千里長征。大家都知道:1935 年 1 月召開的遵義會議是長征途中,毛澤東重新掌握軍是領導權的開始。是不是從組你一會一開始,毛澤東在黨內、軍隊內的領導地位就鞏固了呢?紅軍長征就一帆風順了呢?不是的。
我們經常說: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但是,一渡赤水、三渡赤水都打敗了,都是毛澤東指揮的。毛澤東剛剛獲得的軍事指揮權,也差一點失去。
偉人從來不是不犯錯誤的人,而是犯了錯誤能夠迅速及時糾正的人。毛澤東不是一尊萬無一失的神,而是一位隨時準備堅持真理、隨時準備修正錯誤的實事求是的人。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與非凡,毛澤東作為這個黨的領袖的偉大與非凡,在於不屈不撓的、百折不回的實踐。那是共產黨人最富生機和最為鮮活的靈魂。
1956 年 9 月 10 日,毛澤東在八大預備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我是犯 過錯誤的。比如打仗。高興好打了敗仗,那是我指揮的;南雄打了敗仗,是我指 揮的;長征時候的土城戰役是我指揮的,茅台那次打仗也是我指揮的。」所舉四次敗仗,兩次發生在四渡赤水之間。第四次指三渡赤水前的魯班場戰鬥。
這場戰鬥的影響遠比今人想像的大。戰前毛澤東差一點兒丟掉前敵總指揮職務,遵義會議成果幾乎成為泡影。四渡赤水後又有林彪寫信要求改換指揮。魯班場是毛澤東的街亭。當時,毛澤東主張打魯班場,而林彪主張打打鼓新場。毛澤東遭遇了遵義會議以來最大的危機。開會討論,大多數人支持林彪的意見,主張打。
最後毛澤東急了,提出如果要打,他就辭去前敵總指揮的職務。未料想堅持打的人也針鋒 相對:「少數服從多數,不幹就不幹。」
現場一表決,毛澤東當然是少數。於是會議通過了攻打打鼓新場的決定。毛澤東剛剛擔任了 6 天的前敵總指揮職務被撤銷,所遺空缺由彭德懷暫代。
遵義會議成果眼看將毀於一旦。 天黑了,失去總指揮職務的毛澤東才理出一個辦法:找周恩來。周恩來仍然是軍事上下最後決心的負責者,而這個「最後決心」還沒有下。
毛澤東是提著一盞馬燈走了六里山路,來到周恩來住地,要求攻打打鼓新場的命令晚一點兒發,再想一想。兩人在屋裡作了一番討論。周恩來採納了毛澤東的意見,當晚 21 時即以軍委名義發電要部隊集中,以便尋求新的機動。第二天一早又開會討論,到底把大家說服了。
取消了打鼓新場戰鬥,毛澤東的前敵總指揮地位便自然恢復。
結果,魯班場戰鬥失利,紅軍不得不三渡赤水,後來又四渡赤水,才終於擺脫了敵軍的圍追堵截,最終到達陝北,迎來了中國革命的高潮。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從最初的創立,從弱到強,最後橫掃天下,離不開我們軍隊的另一位主要領導人,朱德。
陳毅後來回憶說,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朱德地位並不重要。也沒人聽他的話,大家只不過尊重他是個老同志罷了。朱德沒有基本部隊。起義軍主力十一軍轄 8 個團,由葉挺指揮。二十軍轄 6 個團, 是賀龍部隊。朱德是九軍副軍長,九軍當時就是個空架子,沒有軍長,參加起義的只有軍官教育團 3 個連和南昌公安局 2 個保安隊,500 人不到,只能算 1 個營。
南昌起義後,由於國民黨軍隊的圍堵進攻,南昌呆不下去了。共產國際指示起義軍南下廣東,以佔領一個出海口,部隊往海邊撤退,以得到蘇聯的接濟。
1927 年 9 月初,南昌起義軍在三河壩兵分兩路。主力由周恩來、賀龍、葉挺、 劉伯承等率領直奔潮汕;朱德率領部分兵力留守當地,阻敵抄襲起義軍主力後路。這就是著名的「三河壩分兵」。
當時朱德率十一軍二十五師和九軍教育團,共計 4000 餘人。三天三夜的阻擊傷亡很大,撤出三河壩只剩下 2000 餘人。
路遇潰敗下來的二十軍教導團參謀長周邦采帶領的 200 多人(粟裕就在這支隊伍內),得知起義軍主力已經在潮汕失敗。周恩來、葉挺、聶榮臻等人逃往香港。
在三河壩完成阻擊任務時,真正是他從九軍帶出來的人員,已經沒有幾個人了。 基本力量是周士第的二十五師,還有周邦采帶回來的部分二十四師人員。三河壩這個攤子,已經是個損兵過半、四面都是敵人、與上下左右皆失去聯繫的爛攤子,思想上組織上都相當混亂。到底怎麼辦,只能由臨時負責的朱德做出決斷。
這是一個異常嚴峻的時刻。沒有基本隊伍、說話沒有人聽的朱德,接過了這個幾乎沒有人再對它抱任何希望的攤子,通過他異乎尋常的執著,為困境中和混亂中的隊伍指明了出路。一些同志覺得主力部隊都在潮汕散掉了,起義領導人也都撤離了,三河壩這點力量難以保存,提出散夥。朱德堅決反對解散隊伍。他提出隱蔽北上,穿山西進,去湘南。
在接下來的行軍過程中,部隊雖然擺脫了追敵,但常受地主武裝和土匪的襲擊,不得不在山谷小道上穿行, 在林中宿營。同上級黨委仍無聯繫。
各級幹部紛紛離隊。一些高級領導幹部,有的先辭後別,有的不辭而別。 「師長、團長都逃走,各營、連長亦多離開」。
黨代表只剩一個團級政治指導員陳毅,軍事幹部只剩團參謀長王爾琢。領導幹部如此,下面更難控制。營長、連長們結著伙走。還有的把自己部隊拉走, 帶一個排、一個連公開離隊。
剩下來的便要求分散活動。部隊面臨頃刻瓦解、一鬨而散。關鍵時刻,站出來的還是朱德。
軍隊到達天心圩以後,在大會上,朱德沉著鎮定地說:「大家知道,大革命是失敗了,我們的起義軍也失敗了!但是我們還是要革命的。同志們,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強!」他還說:「1927 年的中國革命,好比 1905 年的俄國革命。俄國在 1905 年革命失敗後,是黑暗的,但黑暗是暫時的。到了 1917 年,革 命終於成功了。中國革命現在失敗了,也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暫時的。中國也會有個『1917 年』的。只要保存實力,革命就有辦法。你們應該相信這一點。」
隊伍中沒有幾個人知道俄國 1905 年革命。
不知道也沒有關係。人們已經從朱德那鏗鏘有力、擲地出聲的話語中,感受到了他心中對革命那股不可抑制的激情與信心。
朱德胸中的信心與激情像火焰一般迅速傳播給了剩下來的官兵。
陳毅後來說:「朱總司令在最黑暗的日子裡,在群眾情緒低到零度,灰心喪氣的 時候,指出了光明的前途,增加群眾的革命信念,這是總司令的偉大。」什麼叫力挽狂瀾?這就叫力挽狂瀾。
朱德講話之後,陳毅也上去講了話。他說:一個真正的革命者,不僅經得起勝利的考驗,能做勝利時的英雄,也經得起失敗的考驗,能做失敗時的英雄!陳毅當時去上海、去北京、去四川都有很好的出路,但他哪都不去,堅決留在隊伍里, 實行自己「只要拿武裝我就干」的決心。黃埔一期畢業的王爾琢則蓄起鬍鬚,向大家發誓:革命不成功,堅決不剃鬚!
革命火種保留了下來,再也沒有熄滅。 正是朱德,為這支失敗的隊伍殺出了一條血路。
以毛澤東等人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經過艱苦努力,建立了新中國。1921年,中國共產黨建立時,全國只有五十三名黨員,到1949年建立新中國建立,只經歷了28年時間。那麼是什麼是中國共產黨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由弱小到強大,甚至堅不可摧呢?我們看看毛澤東自己的回答。
(二)
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毛澤東張思德的追悼會上,作了《為人民服務》的演講,影響深遠。
張思德何許人也?張思德是29歲的一名普通士兵。1944年燒炭的時候,趕上泥石流塌方。塌方的時候他把另一個人推出來了,他自己就沒有跑出來,犧牲了。
我們想想,如果蔣介石手下一個小兵死了,美國巴頓將軍手下一個小兵死了,日本崗村寧次手下一個日寇死了,他們的領導會怎麼處理?可能連問都不問,聽都不聽——這種事跟我說什麼,不就死了個人嘛。頂多找找家屬,給點錢,打發了,這就算不錯了。
可是,你看毛澤東怎麼做的?毛澤東聽到隊長來彙報,毛澤東當時就說,思德是個好同志,他是為人民的利益而犧牲的。這個隊長馬上說,這個人還砸在窯里還沒挖出來,毛主席一聽很生氣,毛主席說打仗死了人那是沒辦法,現在是搞生產還死了人不應該。然後他馬上就發命令說,那一代狼很多,晚上要派人站崗,要是屍體被狼吃了,你這個隊長就不要當了。你看毛澤東他和其他革命領袖不一樣的一點是,他指示的問題非常細、非常具體。他既是上帝又是牧師,他既是偉大的理論家,他又是街道幹部管那攤事他都管。說怎麼把這個屍體找到——他都要管,儘快把屍體挖出來洗乾淨買一口棺材,這是第二點,然後最後就說開追悼會,我要講話。
靈堂上面掛著輓聯悼聯,裡面的黑幕前安著烈士靈位,前面放著毛主席送的花圈,辦公廳送的花圈,中央社會部、西北公學、警衛團,還有所在營連送的花圈。中間是毛澤東親筆寫的「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台下是一千多八路軍官兵。也就是當時陝北棗園那一帶能來的差不多都來了,而這麼隆重的場面只是為了一個普通士兵。
在追悼會上,毛澤東講,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張思德同志就是我們這個隊伍中的一個同志。
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蔣介石一直到1948年還很沉痛地檢討,說我們很多高級將領喪失革命意志,我們很多人被共匪俘虜過去,後來反過來殺害革命戰友,很沉痛——蔣介石也認為自己是革命的。
什麼叫革命,毛主席把革命的意義具體化了,革命是要解放人民,為人民利益工作,這才是革命,與此矛盾的就不叫革命。阿Q那種革命不叫革命,就是到人家有錢人家裡,把人家東西搬到你家去,那叫革命嗎?看人家女人長得漂亮弄到你家去,那不叫革命。
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曾經去日本參觀靖國神社,不是參拜,看看人家怎麼宣傳的,看完之後它有一個留言薄,孔教授向到一個地方不留言那不行啊,不留言不白來一趟嗎?那寫句話嘛,他就寫了一句話,反正日本人都能看懂漢字嘛,寫上繁體字就行了,「為軍國主義而死輕如鴻毛 北京大學孔慶東」。當時他引用的就是毛主席這個生死觀,都是一樣的死,意義有不同。
毛澤東接著說: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麼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精兵簡政」這一條意見,就是黨外人士李鼎銘先生提出來的;他提得好,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採用了。只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李鼎銘看到共產黨人真正是為了人民群眾起來革命,他就很積極,他把全部家產捐給政府了。毛澤東跟他說,你多少留點吧,別都捐吧;他說,不,一點不留,都給政府,相信政府。這是當時,陝北人民擁護共產黨的一個寫照。
毛澤東接下來說,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我們還要和全國大多數人民走這一條路。我們今天已經領導著有九千一百萬人口的根據地,但是還不夠,還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看到希望,要提高我們的勇氣。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鬥。要奮鬥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民的痛苦,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過,我們應當盡量地減少那些不必要的犧牲。我們的幹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革命的仁義道德是什麼?我們的幹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古代曾經有過叫做「愛兵如子」的好將軍,但只是偶然現象。原則上是將軍可以隨便打罵殺戮士兵,國民黨的軍隊沒有改變這一點。他號稱「國民革命軍」,國民黨的部隊裡邊,排長連長可以隨便殺戮士兵,這正是幾百萬國軍戰士成為解放軍戰士的重要原因。
俘虜過來之後,根本有的時候俘虜得太多來不及鑒別啊,那指導員就簡單說一兩句話——兄弟們,咱們都是受苦人,都是窮人,你們都是上了蔣介石的當了,調轉槍口打蔣介石——指導員講一會兒,他們就都去打老蔣了,而且不怕死。就因為他那個部隊太黑暗太壞,而這邊的部隊是,幹部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這個上升到一個普遍性——所有的人。
最後,毛澤東說,今後我們的隊伍里,不管死了誰,不管是炊事員,是戰士,只要他是做過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們都要給他送葬,開追悼會。這要成為一個制度。這個方法也要介紹到老百姓那裡去。村上的人死了,開個追悼會。用這樣的方法,寄託我們的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在文章結尾,毛澤東提出要移風易俗,通過開追悼會的形式,寄託對死者的哀思。
「為人民服務」一直到今天,成為我們中國幾輩人的一個新的倫理觀念。
為人民服務首先指明了革命的目的。革命的目的是什麼?是解放人民,不是為少數人謀利益。
那麼,誰是人民呢?人民是個政治概念,憲法上規定,《辭海》上規定,人民是在社會主義時期,包括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包括一切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這個概念很嚴謹。
人民當然也不是包括所有的人,它有底線,底線就是愛國,在中國來說,就是擁護祖國統一,違背這兩點不是人民。擁護祖國分裂,就不是人民。如果有人散布反社會主義、反對祖國統一的言論,他不是人民,他是敵人。
只要我們黨、我們政府、我們每個黨員都能做到,為人民服務,我們的黨就是不可戰勝的,我們的政府就會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就會取得更大勝利,我們的民族復興大舅就會早日實現。
推薦閱讀:
※偉大的國家需要負能量
※【2010年舊篇】「恢復中華」指導下的大亞洲覺醒
※民族底線不可挑戰—回擊抹黑貞觀的十大謠言
※武漢警察打人致骨折,無人管
TAG:民族復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