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報】有一種謊言叫「善意的謊言」,有一種欺騙叫「為了你好」...... | 請告訴我真相
來自專欄 《北京晚報》來訪者
本文發表於《北京晚報》2017-11-10 來訪者 欄目
作者:梁明霞
有一種謊言叫「善意的謊言」,有一種欺騙叫「為了你好」......我是一名心理諮詢師,很多時候都在圍繞著這兩個話題做著工作,對於我來講,客觀的真相併不重要,重要的是來訪者頭腦中的真相,而且我對這個真相持欣賞的態度.....
本期來訪者:被善意的謊言包圍的英語培訓教師。 諮詢師:梁明霞,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學講師,北京大學心理學學士,理工科碩士
01
分數之謎——我到底多少分
大學畢業之後,我在一家英語培訓機構做文員。
老闆對人很好,在一次我和他的聊天中,我說我好羨慕某位英語老師,希望將來也能和她一樣。老闆說,那就有機會試試吧。
我以為老闆只是隨口一說,沒想到新班的網路課他真的安排了我。
我特別緊張,還生了病,就這麼著上了網路直播平台,結果沒想到平台的學生特別多,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完全打亂了我之前準備好的講稿,我像個救火隊員一樣上躥下跳,看上去很忙,但好像每個地方的火都撲了一半,最終也沒能讓一切恢復平靜。
忐忑中結束直播,我等著暴風雨的來臨——每次直播後都有學員打分,我想我的分數一定慘不忍睹,然而該來的暴風雨並沒有來,等來的卻是老闆在微信群大加的鼓勵和讚賞,老闆說我生病了依然帶病堅持,精神可嘉,稱得上一位好老師……
看到這些話,我的心裡直犯嘀咕,我的分數到底是多少?難道講得還不錯?是我太敏感了?
兩天後我在微信群看到怪異的一幕,課程顧問小趙在向另一個老師要課件,咦?這不是我剛剛講過的內容嗎?正想看個究竟,課程老師卻把信息撤回了……
搞什麼?我私信小趙,開門見山地問:「為什麼李老師還要講第二章?不是剛剛講過嗎?」小趙卻一直沒有回復。直到第二天上班,我再次找到小趙,她看我的眼神有點躲,然後悄悄把我拉到一邊:「對不起,對不起,老闆不讓告訴你,你的課上完之後,學生鬧騰得不行,合作方提出換老師重新講,所以……」
我看著小趙,很認真地問她:「告訴我分數!學員到底打了多少分?」
「一定要說嗎?」
「嗯!」
「6.5。」
我看著小趙,突然有點想哭,按說應該是傷心地哭,但其實我是感動得想哭……因為,雖然這個分數低得讓人難以承受,但這好像是第一次我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得到了一個真相。
可是,我還有太多的真相不知道。我真的很焦慮。
02
身世之謎——我是撿來的嗎?
三年級的時候,我和同學小胖打架時,小胖說我是垃圾堆撿來的。
我聽到這話一愣,難怪……
其實在這之前我一直都有懷疑,我和這個家特別不一樣,我的爸爸媽媽是地地道道的回民,可是——為什麼我從小要上漢族人的學校,而不是像我的哥哥姐姐一樣上回族的「回民小學」?為什麼家裡人每隔一段時間的齋戒卻從來不讓我參與?為什麼哥哥姐姐有專門的回語名字,而我沒有?
媽媽總說:「你一個小孩子家家,不用管這些。」
「但別人家的孩子怎麼也去做禮拜啊?」
「別人家是別人家,再說了,他們哪有你學習好?」
「哪有?我都不和他們一個學校,你怎麼知道?」
「我就是知道,快去寫作業去,小孩子家家,哪那麼多話!」
小孩子家家,這是我聽到最多的回答。
而且我好像還有一個發現,我和這家人長得都不一樣,或者說我和整個社區的人長得都不一樣——他們個個高高壯壯的,而我卻很瘦小,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
你是撿來的!你是撿來的!你是撿來的!
打這幾個字從小胖嘴裡說出來後,我就開始查。
我不問媽媽,她是不會告訴我的,我從戶口本入手,還去找社區的大爺聊天,企圖套出點有價值的話。但是慢慢的,我發現大家開始有意識地迴避,還有人在背後指指點點,這更加加深了我的懷疑,只是我不敢往下查了,我怕爸媽知道了會傷心。
我是不是撿來的?我從哪裡撿來的?誰把我撿來的?什麼時候撿來的?我身上有沒有信物……這些問題天天困擾著我。
03
生死之謎——姥姥去哪了?
我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很快地長大了,考上鎮里唯一的一所中學。鎮子離家很遠,我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念書了,鎮上的中學不能住校,這該怎麼辦?
這個時候,姥姥站出來了,她說她陪我去,她在鎮上有一套房子,留給親戚住了,也沒要過房租,這樣剛好也讓他們還還債,在那借住上幾年,他們不會不同意。就這樣我和姥姥去了鎮上,這一住就是6年。
高考前兩個月,姥姥說她要回去辦點事,這之前她也經常回去,留我一個人在鎮上的親戚家,我沒當回事,就應了一聲。只是這之後她就再也沒有回來,對,再也沒有回來!更確切地說,我再也沒能見到她。
高考結束,我興沖沖地跑回家,心裡想著要像以前一樣跟姥姥好好彙報彙報,只是,只是,只是……迎接我的已然是姥姥的遺像。
什麼?發生了什麼?姥姥哪裡去了?病了!病了為什麼不告訴我?為什麼事先沒有人告訴我?
我徹底崩潰,第一次把家裡吵了個底朝天……
什麼乖巧懂事,什麼知書達禮,見鬼去吧,我要姥姥,我要姥姥,我要姥姥,哪怕跟我說幾句再走呢?
待我漸漸平靜下來,姐姐告訴我,姥姥回來後有點發燒,去醫院看病,才查出來是肺癌晚期……因為怕影響我學習,所以家裡人說好了不告訴我。
為什麼!好好的一個人就這麼沒了?
接下來的一個月,我開始查各種與病理有關的書,希望找到更好醫治的辦法。然而,每查一次,我的心就痛一次。
一個月後,我病倒了,媽媽哭著說,乖,咱不查了,姥姥已經走了,她沒受罪,咱就認了吧……
我看著兩鬢斑白的媽媽,說不出話來,只好使勁點了點頭……
姥姥生前到底痛苦不痛苦?她口渴不渴?我這個她最疼愛的外孫女,她有沒有話想對我說,還有,我是不是撿來的這個問題,我都還沒來得及問啊……這些問題我該去問誰呢?
end
請告訴我真相!
其實有的時候真相併不可怕,就像得知學生給我評分不高的時候,就像後來我知道我確實是領養的,姥姥去世的消息沒人告訴我是因為我在考試……雖然真相很殘酷,殘酷到我可能當不了老師了,但我感到無比踏實。
可怕的是活在猜測中,愈長久愈發讓人焦慮不安。
現實的生活才是我嚮往的,真實的自己才是我追求的,請不要保護我,讓我活在真相里……
諮詢師說: 幻想與現實
來訪者的身上很好地詮釋了心理學中的一個主題:幻想與現實。我們每個人早期都有一個幻想的世界,幻想自己是無所不能的,幻想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於是奧特曼、超人等動漫形象深入人心,但隨著孩童開始慢慢接觸現實社會,發現超人也有搞不定某些事情的時候,就體驗到一種挫敗感,我們將此稱之為「恰當的挫折」,這一挫折幫助我們從幻想的世界開始慢慢向現實的世界過渡。但來訪者面臨的情況是對生命本源的不可知,即我從哪裡來?這個問題被「善意的謊言」掩蓋,她始終沒有得到一個確切的答案,那怎麼辦呢?在現實世界中找不到答案的時候,孩子會退回到那個幻想的世界中去,所以現實和幻想在一個孩子的早期是此消彼長的關係,從文中的描述來看,顯然她並沒有在幻想的世界中解開「身世之謎」——這個問題始終困擾著她,她時常活在「可怕的猜測」當中。心理學的視角下接受現實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哀傷的過程,從幻想自己無所不能到現實中真切地體會到自己的局限,這一哀傷的過程是一個發現自我的過程,也是一個發現自己很脆弱、生命很脆弱的過程,姥姥的去世把這樣的內心體驗赤裸裸地放到現實當中,現實的事件、現實世界的體驗,儘管很難接受,但這是絕望中一絲希望——真相很殘酷,但會讓人無比踏實。 我們都希望做所謂內心強大的人,那經歷這樣的從幻想到現實的哀傷過程可能是必須的,這也是為什麼來訪者在工作中可以很坦然地接受現實的原因所在。「請不要保護我,讓我活在真相里!」這句話或許一直是來訪者想說卻未說出口的,相比於那個幻想的世界,現實的生活,真實的自己是來訪者追求的,也是我們每個人所追求的。
附:
—The End—
—「《北京晚報》來訪者」創辦者簡介—
梁明霞/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學講師
北京大學心理學學士,理工科碩士熱愛心理學,喜歡精神分析正在以「不含誘惑的深情,不帶敵意的堅決」走在心理諮詢的路上……公眾號:梁明霞與精神分析
收藏文章?不如關注我——想更多了解自己,了解心理學,請持續關注「梁明霞與精神分析」,我在這裡,一直在這裡……
微信原文:【北京晚報】有一種謊言叫「善意的謊言」,有一種欺騙叫「為了你好」...... | 請告訴我真相
往期內容:
第1期: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護色......
推薦閱讀:
※《沉默的羔羊》里史達林、漢尼拔、野牛比爾,他們的行為所依據的心理路徑是什麼?
※對於專業人員和想深入了解心理動力學的人士,有何書籍推薦?
※經常把吃的東西吐出來,是心理問題嗎?
※生物原理3——人格解體的顳葉模型
※如何看待弗洛伊德的「受虐心理為女性固有特徵」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