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機會在哪裡?
來自專欄 小小強的理財專欄
有人曾經對馬雲說,你真悲哀,每天到處奔波,過這樣的生活累不累啊?
馬雲說:你幾十年如一日,重複著一樣的生活,你累不累。
當普通人嘲笑馬雲的時候,其實普通人的格局和視野已經被甩開了幾條街,只不過是在意淫而已,每天面對平庸的自己,卻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曾經我也有過這樣的困惑和恐懼,有一份穩定的生活是不是更好,讓自己不至於滑落到底層,有著還算舒適的生活,但是現在我徹底的警醒了,這樣的自己不僅不會有進步,還有故步自封,和滑落的風險。
現代科技日新月異,技術在不斷的更新迭代,外部世界正處於深刻的變革中,可以說一日不進步都是在後退。所以說現在是別無選擇,要麼被淘汰,要麼破繭成碟,獲得永生。
如果你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名校畢業,也不是名企,那就可以被算作普通人的行列,那麼作為普通人,難道就沒有機會了嗎?
不是的,機會還是非常多,雖然想要逆襲獲得更多的財富,這樣的難度非常大,但是想要成為中產階級,還是有挺多機會的。
我非常崇拜那些北漂成功的人,雖然大部分不太成功,或者成功的沒有名氣我不知道,但是對於那些真正成功的人來說,真的是我萬分崇拜的對象。
不管他們是貴人相助還是創業成功,還是由於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至少都實現了階層的跨越,和財富的遞增。
如一直播老闆韓坤、王寶強、趙麗穎、劉強東、大鵬、以及最近因為公司上市非常火的羅敏等
這個時代對於行動者並不缺機會,即使不能夠獲得那麼大的成功,即使是抓住一次小的機會或者小的風口都會實現財富的躍遷。
因為這幾年自媒體的火爆所引申出來的內容創業,各大平台的大V,他們的收入都是普通白領的幾倍甚至是幾十倍。
所以說即使抓住一個很小的機會,都能實現自己的財富的增長,特別是在這個科技和互聯網的時代。
寫作也有一年的時間了,從寫不出來到寫的出來,到找到投資理財這個領域,到開了飯糰帶別人讀理財類書籍,從不知道在網路上怎麼下手,到入住各大平台,確實看到了自己的進步。
但是離真正的大V還有很大的距離,雖然很多人身上的優點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我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我的偶像或者說學習的對象是從彭小六開始學,最終成為古典,然後打造出的是像長投網這樣的團隊,如果能夠到這一步,再去考慮更大的可能性。
我在這裡解釋一下,我對於自己人生目標的追求,以及與大V的差距,和接下來怎麼做才能趕超這些大咖。
首先我為什麼說首先要成為彭小六呢?
首先你看六哥,從一個三線城市的部門經理,看到了職業的天花板,以及現實的不如意,開始不斷的從寫作開始,用一年的時間成為了一線的IP,逆襲成為了行動派的總監,他實現了自己的跨越,中間寫了2本暢銷書。同時開了很多課,反響很不錯。
這不正是我們這些三線城市的人需要考慮的事情么,多學習技能,並不斷的輸出,讀書、寫作、演講、做PPT、手繪。可以說前三項是這個時代的標配啊,無論做什麼都得學會演講,因為無論走到哪裡,做什麼即使成為了馬雲都要出來演講。
而通過寫作能夠讓大家看到你有哪方面的能力,同時通過寫作又能夠帶動演講能力的提升。而通過讀書,又能夠輸入有價值性的東西,為輸出做好準備。六哥寫的《讓未來現在就來》和《顛覆平庸》我看了額很多遍。對於他的很多的思路有了一個大體的了解。
同時我也見過六哥,我相信很多人也見過他,但是為什麼不能成為他呢?
首先他的卡位和標籤非常准,就是簡書一哥,但是即使別人能夠超過他,我相信他簡書一哥的標籤也不會去掉,因為他成名於此。
所以給自己一個標籤很重要,簡單,明快,別人一看就能夠記住。我給自己起的名字叫小小強話投資,其實我就我的名字問過六哥,六哥說很好啊。其實我也不知道好不好,反正慢慢來吧。不行再換,無論是做事還是做事業,要有一種不怕重來的勇氣,特別是趁年輕。
要不斷的量化自己所做的事情,如Scalers的1000天行動計劃,大家一下子就能夠記住。
如六哥一開始始寫讀書筆記的,後來一年寫了40多萬字,這個非常好懂,讓大家一下子就記住了他做的事情。
所以我們做了什麼事情一定要量化,這樣既能夠讓自己有目標,又能夠用量化的數據來給自己代言,如戰隼老師的一天一本書。
還有有了標籤,有了量化的可做的事情,不斷的輸出,基本上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為什麼下一個就是學習古典老師呢,特別是很多的大V我覺得也要學習古典老師。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古典老師有自己非常專業的領域,那就是生涯領域,他在生涯領域有著很深的造詣,他從一開始研究生涯,寫了3本暢銷書,每一本書都成為了現象級的引起熱議的超級暢銷書,這三本書我都看過,我也上過古典老師的最後一期培訓師特訓營。
古典老師成名於新東方,之後自己研究生涯,後來創立新精英,靠團隊就可以有不錯的收入,然後通過寫書,寫專欄,演講,做自己論壇,以及上電視節目等等吧。
到了進階就應該成為古典老師這樣的人,專註於一個領域,同時把這個領域玩透,寫的書是生涯,講的是生涯,創立了團隊來認證生涯規劃師,同時創立團隊做諮詢。
可以說是全方位的發展,這樣的人基本上走到哪裡都有飯吃。同時還有一個團隊來運作。高階的進化應該就是古典老師。
關鍵是做到做不到,行動不行動。
為什麼講到長投呢?長投為什麼會成為我的學習偶像呢?
那是因為不僅長投專註於理財教育,專註於一個領域,也出暢銷書,但是他們的長處又比古典老師好到哪裡呢?
就是他們的課是能夠重複聽得,也就是在線教育,而古典老師不是在線的,同時他們還有一個長處就是他們是做投資的,有一個私募基金。
這是古典老師所欠缺的,雖然古典老師也做投資,但是畢竟長投是專業的團隊專業運作的。所以說這是一個更高階點的方式。
分析了那麼多,引用貓爺的話說不去做,然並卵。
所以從現在就開始行動。
我的初步打算是每天一篇2000字的文章,每周一堂微課,每周一篇公司財報分析,同時也開始寫書,有機會就出去參加活動,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既能夠不辭職,又能夠利用業餘時間來做這些事情。
至少我的時間是寬鬆的,所以說當我們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我們能夠利用的是什麼,就只有我們的時間,早起的時間,晚睡的時間,周末的時間,零碎的時間,把所有的時間都傾注在自己的領域,並不斷的輸出,假以時日,一定會有不錯的回報。
不要再找任何理由了,29歲了,該有所突破了,該有自己的選擇了,也該做出決策了。
事實證明,凡是在28歲到32歲之間,沒有做出選擇,人生還沒有方向的,能夠做出事情的可能性不是沒有,而是機會非常的小,因為這個年齡正是自己的身體機能最好的時候,也是工作了幾年,對於社會有著較深了解的時候,同時也經過了幾年的積累,對於自己的方向大體有了了解,只有這個年齡段,做出選擇,開始強有力的執行的,都會有不錯的成就。
如馬雲32歲創業,之前已經做了6年的老師,成為了杭州的十佳老師。俞敏洪29歲創業,之前已經做了6年的老師,已經在學生中間積累了不錯的口碑。比如彭小六30歲之前是程序員,已經成為了部門經理。比如古典28歲已經成為了新東方的名師,之後辭職轉生涯領域。比如長投的創始人小熊老師也是32歲的年紀接觸了投資領域。
比如我也是28歲開始有了自我的意識,開始寫文章,但是我現在什麼都不是,只是在自己這個領域積累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寫作了一年的時間,雖然有所收穫吧,但是還是有挺大的差距的,我也是從寫開始,而且會加大寫作的頻次,同時會加大寫作的量,同時也更加註重質量和自己的風格的養成。
那說了這麼多,那普通人的機會在哪裡呢?
已經很明白了,專註於一個領域,不斷的讀書見人積累,同時不斷的輸出,沒有別的機會的情況下就先去網上各大平台寫,去直播,講微課,然後開發系列課,寫書,積累影響力,找團隊,做起來。
開始干吧,就這樣。
推薦閱讀:
※花生米富:收益17%,值不值得投資?
※鬥魚宣布獲得D輪融資估值超100億??
※如果一夜暴富了,怎麼錢生錢? 跟這些大佬學!
※投資最重要的事:做趨勢的朋友
※我所經歷和知道的----萬國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