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營銷文案都是錯的,一張圖揭秘自媒體文案密碼!

99%的營銷文案都是錯的,一張圖揭秘自媒體文案密碼!

來自專欄 東哥隨筆

在自媒體時代,很多企業經常會面臨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投入很多錢做了微信公眾平台,註冊各種自媒體賬號,就是看不到效果呢?其實,這既不是資金的問題,也不是人力的問題。

問題到底出在哪呢?

企業運營自媒體,要先搞清楚你的粉絲都是哪些人?要服務於你的消費者,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直接上來就盲目發布內容,這才是核心!

迷茫

用內容和風格做篩選,不要試圖迎合所有的人,如果你是一家麵包店,就不要往外散播花香、肉香、脂粉香了,聞著花香、肉香的人走進店鋪卻看到明碼標價的麵包,會馬上扭頭走開,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價值,反而增加你的運營成本。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解決一個問題,既不是缺乏投入,也不是能力問題,而是因為看待問題的思維和角度出了問題。說的更直白一些就是缺乏移動互聯網思維。用工業化思維或者互聯網思維,怎麼能適應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用一張舊船票怎麼能登上移動互聯網這艘新船。

工業經濟時代,產品媒體和消費者三者是相互獨立的,企業生產出產品,通過在媒體投放廣告,最終讓消費者購買。

媒體的價值就是用文案傳播品牌的賣點,這個賣點可以是產品屬性、使用場景、品牌形象等,是你和競爭對手相比,最有記憶點的地方。

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使用場景,腦白金)

小餓小困,喝點香飄飄。(使用場景,香飄飄)

怕上火,喝王老吉。(產品功效,王老吉)

充電 5 分鐘,通話 2 小時。(產品屬性,OPPO)

匯仁腎寶,他好我也好。(產品功效,匯仁腎寶)

這種叫賣式營銷在過去很盛行,那是「渠道為王」的時代,信息單向傳播,消費者只能被動接收信息,且品牌與消費者的接觸時間非常有限,文案的目標是如何讓消費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對產品/品牌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從「渠道為王」到「內容為王」

到了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方式變成了網狀交互傳播,消費者不再被動接收品牌信息,而是可以自由參與信息傳播,這時候,內容是否有傳播力成為了文案曝光多少的關鍵因素,「渠道為王」變成了「內容為王」

產品媒體和消費者三者之間的關係發生巨大的變化,產品媒體和用戶實現部分的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品牌不能再簡單粗暴地叫賣產品了,而是需要穿上一件有吸引力的外衣(即用有傳播價值的內容包裝品牌),適當隱藏自己:

如果讓產品具有媒體屬性,傳播的效果會更好,如果讓媒體具有產品的屬性,可以更好的滿足用戶的需求,整個過程當中用戶必須全程參與,這才是新時代的營銷模式。

如果還用傳統的套路打廣告做促銷,客戶根本不會買單。就好比你為了哄一個孩子吃藥,在葯的外面包裹一層軟糖,結果孩子把軟糖剝下來吃完,卻把葯扔到一邊。

更好的辦法是把葯和糖融在一起,成為一顆含有藥物成分的糖,讓孩子單純把它當成一顆糖吃下去。

新媒體的出路應該是讓產品媒體化、媒體產品化,同時讓用戶參與進來。

一、產品媒體化

產品媒體化,核心就是讓產品具備媒體的屬性,有爭議,有話題。我認為小米、鎚子手機、蘋果手機產品媒體化做的比較好的,他們打造的產品自帶傳播屬性,可以引爆互聯網,實現不銷而銷。

媒體產品化,就是讓媒體具有產品的屬性,更好的滿足用戶的需求。咪蒙、李叫獸、凱叔講故事這樣的知名大號,他們就是媒體產品化的典型。媒體內容滿足了用戶對於產品的需求,同時他們在整個過程中,都吸引消費者參與。

以最近刷屏的北京街頭「共享馬扎」為例,其實是一場典型的產品媒體化的營銷活動,趁著共享經濟的話題熱潮,策划了一場有預謀和噱頭十足的商業營銷活動。

雖然這次營銷,以負面聲音居多,可以說是引來了鋪天蓋地的批評、爭議和吐槽,有網友甚至調侃:「掃碼才能坐下,難道不掃碼就坐會被彈飛嗎?」,但這並不影響事件成功吸引了無數眼球的事實。

還有前段時間糖果手機的神文案,短短几個小時,吃瓜群眾紛紛通過彈幕刷屏的方式表達了敬佩之情,有關糖果手機非冠名廣告的彈幕評論便超過了 20000 條。

這條神文案緊接在節目冠名商 OPPO 的廣告 「前後 2000 萬,拍照更清晰」之後,成為新媒體營銷的經典案例。

這條文案能火爆包含兩個因素

1.這是一條史無前例的「非冠名廣告」,出於獵奇心理,受眾會自發傳播,同時,受眾會對「糖果」品牌留下「有趣」的印象;

2.糖果手機核心價值是「比『更清晰』更清晰」(拍照非常清晰),同時綁定競爭對手「OPPO」,創造了「『糖果』手撕『OPPO』」的話題,具有一定傳播價值。同時,由於其獨特的播放時點,極具話題屬性,進一步增強了文案整體傳播價值。

讓用戶參與,口碑傳播才是王道

因為傳統靠廣告來塑造品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口碑傳播就是讓用戶有參與感,小米是如何構建參與感的呢,方法很簡單就是把做產品、做服務、做品牌、做銷售,的過程開放,讓用戶參與進來,這就是我們上面說的移動互聯網思維,一切皆產品,一切皆媒體,一切皆傳播。

二、媒體產品化 用戶需求來定位媒體

很多企業和創業者運營自媒體、社群的失敗,往往是因為企業把它們當做是營銷內容的發布渠道,甚至辦成了「企業內刊」變成公司創始人的脫口秀,缺乏內容價值,這樣的內容跟消費者有啥關係,消費者憑啥要關注你,

那些優秀的公眾號滿足讀者具體的需求,已經具有產品價值——比如「職場充電寶」滿足職場人士對於學習充電需求,比如我們的「一鳴道場」滿足大家系統化學習營銷知識的需求。

媒體如何產品化

以雞湯女王咪蒙為例,看她的文章能讓你爽啊,好像他說的話都是你要說的,充分的去滿足別人建立優越感的需求,所以對於做媒體的來講,如果把媒體當成一種產品來做,去賦予媒體基本的產品屬性,去滿足讀者的需求,就會產生持續性的關注。

當產品滿足用戶需求的點之後,更為重要的就是持續性的滿足,讓用戶一直持續的爽下去,這也是各路自媒體人、做媒體產品的大夥競相要PK的地方,誰能找到一個點,讓大家一遇到這樣的場景或需求的時候就想起你來一樣,這次是關鍵。也就是大家要去思考在某種場景下讓用戶產生條件反射。

那麼如何像做產品一樣,設計媒體呢?

首先,我們再明確下「產品」的定義是:「任何能夠持續性滿足需求並且獲取注意的東西,都叫產品。」這句話包含三條含義

A.創造一個需求

B.有持續滿足該需求的能力

C.能夠持續性獲取注意,讓消費者想到你

1.創造需求

任何的產品都是為了某個用戶需求而設計的,而不是為了企業需求而設計的。

很多企業的自媒體賬號為啥沒人關注,他們的定位就有問題「為了增加關注」、「為了獲取銷量」、「為了傳播總經理的精彩演講」來設計一個公眾號產品,而產品是為用戶的需求設計的。

比如「一鳴道場」定位的需求是「發現市場痛點,通過我們系統化營銷培訓,幫助用戶解決問題」。

安東勝

我們跟創業者交流,發現他們做自媒體營銷遇到很多問題,我們就寫了一篇《今日頭條自媒體平台實操經驗分享,月收入上萬不是夢》得文案,文中我們系統分析自媒體賬號定位、素材的選擇,文案的寫作等操作技巧,幫助到自媒體從業人員解決問題。

一切都可以是產品,一切也都可以是媒體,我們要像產品經理一樣做廣告,像廣告人一樣做產品,同時兩者都要有用戶的參與,才有可能把我們的產品和廣告做的更好。

當你規劃公眾號或者社群等任何一種「產品化媒體」時,應該先問自己:

這個自媒體,到底是為了滿足什麼用戶需求而設計的?」

一個自媒體,能滿足什麼需求?

首先最容易想到就是:學習知識——通過精彩的內容,幫助用戶用一些碎片化時間,得到一些有成長的知識分享。

情感共鳴——自媒體創造的內容,也可以幫助用戶安慰受傷的心靈。

解決實際的問題,比如「凱叔講故事」,代替了父母辛苦給孩子講故事的這個工作。

2、有持續滿足該需求的能力

任何一個產品,不光需要「創造並滿足某個需求」,還需要有「持續滿足這個需求」的能力

以金庸的小說為例,《天龍八部》、《神鵰俠侶》、《笑傲江湖》等一系列金庸武俠小說都是持續的滿足,金庸迷的需求,並且都完成了文字、影視、遊戲等的跨行業生態構建,在各自的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

雖然剛開始創作這些作品時的困難和艱辛我們無法想像,但這條路對於自媒體創業者而言卻意義重大,而這個過程,就是在持續的滿足用戶的文化需求和精神消費。

對於自媒體應該做「電視劇」,持續性滿足某種需求,深耕某一個領域,持續貢獻價值,而不是做一個又一個的電影——滿足不同的讀者需求。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企業號一篇10W+文章爆火後,往往後續的閱讀量根本沒有上漲的原因——你在做電影,而不是做電視劇。類似這樣的電視劇國外非常的多,比如當年的美劇《越獄》

3.持續性獲取注意

自媒體如何獲取注意力?很多人想到的第一方式就是——依賴內容推送。

但是如果一個自媒體依賴推送通知,就註定它沒有持續性主動獲取注意力的能力,註定打開率不到10%,註定要與幾百個號進行越來越激烈的競爭。

而任何一個成功的產品,必須需要具備「持續性獲取關注」的能力——假設市場部解散,它仍然能夠被人想起來購買。

這些產品都解決了這個問題:「消費者什麼時候應該想起你?」

舉個例子:

「假設王老吉有些市場部、銷售部解散,所有的廣告都消失,你在所有的渠道也都看不見他們的廣告,你還會想起來王老吉嗎?」

「當然會」?

「什麼時候?」

「怕上火的時候吧——比如吃一頓很辣的火鍋。」

這就說明,通過多年的努力,王老吉已經在人的記憶中形成條件反射,每次「怕上火」的時候都容易想到它。

而產品化的自媒體,也能夠形成某種「條件反射」——平時可能把它忘了,但是一到了某個時候、某個情景就會想到它。

那麼對你的公眾號來說,用戶什麼時候應該想起你?

畢竟你不能佔據別人所有的時間,只能定位到某個情景中——如果你是賣酒的,沒必要讓用戶在馬桶上也想到你。

很多時候,產品本身就是最大的自媒體——如果你能一年賣出幾百萬瓶飲料,那麼這些飲料本身就是自媒體,可以帶來價值。

產品媒體化,這並不是一個新概念和新舉動,實際上很早就有了。

我們小時候吃零食收集的水滸英雄卡,幾乎擁有了一個自媒體的所有特點:

?提供內容——相當於關注了水滸故事;

?為其他產品帶銷量——刺激小朋友為收集卡片而買更多乾脆面;

?引發傳播——小朋友們相互比拼收集,傳播量絕對不是一般營銷策劃能比的。

產品不再是產品本身,而是一個場景,通過一個個具體的場景,實現分享和傳播,吸引大量的消費者。

把產品當媒體——這種價值有時候甚至比互聯網營銷還管用:

一條廣告一般只能跟消費者接觸幾秒鐘,付出的就是百萬級的預算。而產品本身,可能跟消費者接觸幾小時甚至幾天、幾年。如果產品帶有媒體屬性,反而會產生巨大的價值。

北京一家做美食的企業做的產品文案,值得大家學習借鑒。

(叫個鴨子是美食,鴨子有某男性工作者的含義,鴨子又有某男男之間舉動的含義,本身就製造了話題)

未來一切皆產品」,一切皆媒體」,一切皆傳播,會有越來越多的營銷方式,被當做產品去運營。也會有越來越多的產品,被當做媒體去運營。像產品經理一樣做廣告;像廣告人一樣做產品,在這個過程當中用戶參與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我是安東勝,關於新媒體內容分享還在繼續,歡迎關注我的微信號512771530


推薦閱讀:

對不起,我在媒體圈混得不好
這些年,我學會的所有新媒體運營技巧都在這裡了(編輯器版)
企鵝號過了試運營,推薦卻很低?遊戲領域怎麼辦?
還在愁標題怎麼寫?這5個技巧必須看,助你上10W+!
大魚號提升原創5要素,你知道幾個?

TAG:文案策劃 | 自媒體 | 自媒體營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