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解《異部宗輪論》 佛陀涅槃已百年有餘 佛教徒四眾 五事產生了分歧,第一次分裂一大眾部 二上座部

讀解《異部宗輪論》 佛陀涅槃已百年有餘 佛教徒四眾 五事產生了分歧,第一次分裂一大眾部 二上座部

讀解《異部宗輪論》

(2014-05-30 11:13:07)

讀解《異部宗輪論

適逢《異部宗輪論》有緣一睹。其論產生年代遠久,地域幽僻。文字奧古,意蘊深藏。一讀著實難解。細讀嚼味,直覺其味無窮,佛法古典義理盡藏。與《莊子》中《天下》篇形同神似。《天下》一篇,將古天下求道各派核心要旨與自然大道本宗異同一一點破。讀《天下》彷佛置身莊子所處時空和境地,對天下各道一覽無餘。當初一見如故,甚喜好讀。隨後印象一直深刻。

讀解《異部宗輪論》大意,除了一篇自古流傳下來的《異部宗輪論述記》(窺基著)勉強可用於支持以外,幾乎再無佐助可資。近來,心靜而頗具定力,得以深受二境浸染:一是「佛以一音演說 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二是「一真法界」。前境為語境,後境為法境。二境共趣:無所不容。因此,隨類自解,竊以為一切意義、價值、功德,盡在難解一讀中。

於是,嘗試讀解了《異部宗輪論》。對其中所舉列印度古代佛教各部派名相義理儘管未求甚解,但對其各部派歷史淵源、相互關係和大致教義輪廓已得意識似已足矣。更重要的是,對「一音自解」和「一真法界」若昭然揭示,新增信心。

解讀(論題):《異部宗輪論》一題,可借《異部宗輪論述記》解釋:

人隨理解,情見不同,別而為類,名為"異部"。"宗"者,主也;"輪"者,轉也。所主之法,互有取捨,喻輪不定,故曰"宗輪"。又,"宗"者,所崇之理;"輪"者,能摧之用。"異部"之"宗輪",依士釋也。激揚宗極,藻議攸歸,垂範後昆,名之為"論"。

解讀(著譯):《異部宗輪論》由世友菩薩造,三藏法師玄奘譯。世友菩薩據說是禪宗西祖第七傳人。玄奘法師,佛經漢譯第一人。即知《異部宗輪論》權威可圈可點,值得一讀!

原文 (一)

佛般涅槃後 適滿百餘年 聖教異部興 便引不饒益

展轉執異故 隨有諸部起 依自阿笈摩 說彼執令厭

世友大菩薩 具大智覺慧 釋種真苾芻 觀彼時思擇

等觀諸世間 種種見漂轉 分破牟尼語 彼彼宗當說

  應審觀佛教 聖諦說為依 如采沙中金 擇取其真實

注釋

①般涅盤:即入涅盤,涅盤指智慧功德圓滿、解脫生死煩惱的寂滅境界。分有餘依涅盤和無餘依涅盤兩種,前者煩惱斷盡,生命依存;後者則煩惱與生命一齊滅盡。這裡的般涅盤指入無餘依涅盤。

②阿笈摩:梵文音譯,或作阿含,義為聖傳。它指輾轉傳來的佛陀的根本說法,是最純潔最正確的教義。

③釋種:即釋迦族,是佛陀出家前所屬的部族。隨佛陀出家者,不論其出身如何都屬釋迦的部族,所以這裡的釋種指信仰佛教者。

④聖諦:所謂諦,乃是真實不虛的道理;聖諦即指聖者所知一切寂靜的境界。這是佛教的根本教義,故又稱第一義,真諦。

⑤苾芻 :亦作「苾蒭」。即比丘。

參考譯文:

佛陀入滅之後,才過了一百多年,如來聖教中就興起了不同的部派,於是引起了佛教的分化。由於他們執著於不同的情見,因此就有各部派的興起,依照自己所承傳的阿含教義,說別人的主張是執著,令眾生生厭棄。

大菩薩世友,具有大智、大覺和大慧,是佛教僧團中真正的出家者。他深入觀察那時的部派分裂,並認真地分別抉擇。他平等地觀察到世間有情為種種見解所漂轉,而分裂了釋迦牟尼佛的教法。現在就要說說這各個部派的宗旨。這裡應審觀以聖諦說為依據的佛教,對各派的見解,如沙中採金一樣,選擇其中的真理成分。

解讀(一):此論首偈交待本論緣起:佛陀涅槃後百餘年,因對佛義各執所見,便有各部派形成。世友菩薩「如采沙中金,擇取其真實」,以大智覺慧所領悟的佛義聖諦為依據,對各部派本宗、末宗、同義、異義進行了審觀和解釋。  

原文(二)

如是傳聞。佛薄伽梵般涅槃後。百有餘年去聖時淹。如日久沒。摩竭陀國俱蘇摩城王號無憂。統攝贍部。感一白蓋。化洽人神。是時佛法大眾初破。謂因四眾共議大天五事不同。分為兩部。一大眾部。二上座部。四眾者何。一龍象眾。二邊鄙眾。三多聞眾。四大德眾。其五事者。如彼頌言:余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

注釋

①薄伽梵:梵文音譯,舊譯世尊,指佛教教主釋迦牟尼。

②無憂:無憂王,即阿育王。他是摩竭陀國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國王。由於他的弘護,佛法大昌。

③大天:部派佛教時期大眾部的領袖人物,是導致佛教分化和革新的重要人物,也是後來大乘佛教的先驅。

參考譯文:

我是這樣聽說的:約在佛入滅後一百年之間,由於離聖人住世的時間稍遠,佛法就如白日西落一樣久久沉淹了。這時,摩竭陀國的首都俱蘇摩城的大王稱為無憂,統攝著贍部,即位時感一白雲覆蓋贍部洲,德化普及人、神。此時大眾對佛法之見解不同而使佛教開始分裂。這是由於四眾聚在一起議論大天所創的五事,因意見不同,分為根本的兩部:一叫大眾部,一叫上座部。其中的「四眾」是指:一、威猛的龍象眾;二、順從的邊鄙眾;三、博學的多聞眾;四、清凈的大德眾。其中的「五事」如大天的頌中所言:「阿羅漢還會受天魔等的誘惑,仍有不知道的事情,仍然懷有疑問,由他人開示才能悟入聖果,聖道的現起必需行者發心說苦才可。這樣來理解,才是真正的佛教。」

解讀(二):時光流逝,佛陀涅槃已百年有餘(一說116年)。當初佛興時況是時如日久沒。佛教聖地,正由摩竭陀國俱蘇摩城無憂王統攝。佛教信徒因四眾議論大天五事產生了分歧,導致第一次分裂。佛教一分為二:一大眾部。二上座部。四眾覆蓋社會各個階層。五事是:一餘所誘。二無知。三猶豫。四他令入。五因道因聲起(因聲聞得道,未必證悟)。它們關乎得道成佛是否還能有此五種不足。依現代佛教觀點,有此五種不足,則表明修行者僅僅處於阿羅漢境界。

原文(三)

後即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流出三部。一一說部。二說出世部。三雞胤部。次後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復出一部。名多聞部。次後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更出一部。名說假部。第二百年滿時。有一出家外道。舍邪歸正。亦名大天。大眾部中出家受具。多聞精進。居制多山。與彼部僧重詳五事。因茲乖諍分為三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如是大眾部四破或五破。本末別說合成九部。一大眾部。二一說部。三說出世部。四雞胤部。五多聞部。六說假部。七制多山部。八西山住部。九北山住部。

注釋:

①大眾部:佛教根本派別之一,由大天創立,因其中僧眾多為年少,數量廣大而得名。

②一說部:大眾部初期分裂出的部派之一。主張世間法和出世法都是無實體,但只有一假名而已,因而稱為一說部。

③說出世部:大眾部初期分裂出的部派之一。主張世間法是假名,出世法是真實,因而得名。

④雞胤部:大眾部初期分裂出的部派之一。重視三藏中的論,不重經律。此部部主是雞胤族的,因而得名。

⑤多聞部:大眾部二期分裂出的部派。此部廣學多聞,因而得名。

⑥說假部:大眾部三期分裂出的部派。認為世間法和出世法都有假有實,而十二處、十八界為積聚之法,則都是為假,因而得名。

⑦制多山部:大眾部末期分裂出的部派。以其居於制多山而得名。

⑧西山住部:大眾部末期分裂出的部派。以其居於制多山之西而得名。

⑨北山住部:大眾部末期分裂出的部派。以其居於制多山之此而得名。

參考譯文:

在這佛滅後百年到二百年中,大眾部中分出三部:一、一說部;二、說出世部;三、雞胤部。接著以後,在這第二百年中,大眾部中又分出一部,叫多聞部。這第二百年中,大眾部中又分出一部,叫說假部。到二百年滿時,有一位出了家的外道棄邪歸正,也叫作大天,在大眾部中出家,受具足戒,廣學博聞,精進修習。他住在制多山,與彼部(按:即大眾部)僧人重新推詳上述的五事,由於乖異諍辯而分為三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如此大眾部經過四次或五次分裂,連本宗帶末宗共合成九部:一、大眾部,二、一說部,三、說出世部,四、雞胤部,五、多聞部,六、說假部,七、制多山部,八、西山住部,九、北山住部。

解讀(三):從佛陀入滅後一百年至二百年間,大眾部又分裂出:一說部、出世部等五部。佛陀入滅整二百年,大天在大眾部出家,與彼部僧重新討論前述五事又產生分歧,導致該部再次分裂,分出新的三部。經過這四次或五次分裂,大眾部一分為九,形成了大眾部九大部派。

原文(四)

其上座部經爾所時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少乖諍。分為兩部。一說一切有部。亦名說因部。二即本上座部。轉名雪山部。後即於此第三百年。從說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犢子部。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犢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賢胄部。三正量部。四密林山部。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化地部。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自稱我襲采菽氏師。至三百年末。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飲光部。亦名善歲部。至第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經量部。亦名說轉部。自稱我以慶喜為師。如是上座部七破或八破。本末別說成十一部。一說一切有部。二雪山部。三犢子部。四法上部。五賢胄部。六正量部。七密林山部。八化地部。九法藏部。十飲光部。十一經量部。

注釋

①上座部:佛教根本派別之一,因其中僧人多是耆年大德、德高位顯而得名。

②說一切有部等句:上座部初期分裂出的部派之一,認為世間有為法和出世無為法都有實體,因而得名。另此部重視論藏對法的弘宣,說法都講明其原因,所以又叫說因部。

③雪山部:上座部初期分裂出的部派之一。因分裂後被迫遷往雪山中居住而得名。又因其教義多承襲原上座部之說,所以也叫根本上座部。

④犢子部:從說一切有部分裂出的部派之一。因此部部主屬犢子族而得名。

⑤法上部等句:從說一切有部後又分裂出的各部派。法上部主張有在眾生之上的出世法,因而得名;賢胄部的部主是賢人的後裔,因而得名;正量部主張刊定正法,因而得名;密林山部是依其住處而得名。

⑥化地部:從說一切有部分裂出的部派之一。此部部主曾是化度地上眾生的國王,因而得名。

⑦法藏部等句:從化地部分裂出的部派。此部部主名為法藏,故得名。采菽氏,即指佛陀門下高徒目連。

⑧飲光部等句:從說一切有部分裂出的部派之一。此部部主姓飲光,故得名。又因他年歲很小就有善德,所以又叫善歲部。

⑨經量部等句:從說一切有部分裂出的部派之一。此部主張一切都依經為準,不依律論,因而得名。佛陀門下有阿難主張弘經,所以此部以慶喜為師。另外此部還主張有種子相續流轉,因此又叫說轉部。

參考譯文:

上座部在大眾部分裂時(按:《疏記》認為是二百年間),還是一直和合的,到佛滅第三百年初,有一些乖異諍辯,遂分成兩部:一、說一切有部,也叫說因部;二、根本上座部,後改稱雪山部。後來在這第三百年中,從說一切有部分出一部叫犢子部。之後在這第三百年中,從犢子部分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賢胄部;三、正量部;四、密林山部。其後在這第三百年中,從說一切有部又分出一部叫化地部。以後還是在這第三百年中,從化地部流出一部叫法藏部,自稱沿襲采菽氏師(按:即目犍連,梵Mandgalyayana)。到第三百年末,從說一切有部又分出一部叫飲光部,也叫善歲部。到佛滅第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又分出一部叫經量部,也叫說轉部,自稱以慶喜為師(按:即阿難Ananda)。如此上座部經過七次或八次分裂,本宗和末宗合起來共成十一部:一、說一切有部;二、雪山部;三、犢子部;四、法上部;五、賢胄部;六、正量部;七、密林山部;八、化地部;九、法藏部;十、飲光部;十一、經量部。

解讀(四): 佛陀入滅後二百年間,上座部相安無事,一味和合。但在隨後的一百年,即佛陀入滅後的第三百年間,因為對佛實義真諦乖諍,存有爭議,也產生了分裂。先是從上座部分出說一切有部和雪山部二大部派,接著從一切有部先後分出犢子部、化地部和飲光部,再從犢子部分出四部,從化地部分出法藏部。至第四百年初,又從說一切有部分出經量部。經過如此七次或八次分裂,上座部一分為十一,形成了上座部十一大部派。

早期佛教部派分布圖

20部派示意圖

原文(五)

如是諸部。本宗末宗同義異義。我今當說。

解讀(五):在這20部派中,顯然存在與本宗(即指所產生的原來部派,上溯可達佛陀原始教義)義理相同或不相同的二種情形,或者各部派共同承認的義理,世友菩薩於是開始逐一分析和揭示。《異部宗輪論述記》對

本宗末宗同義異義」的解釋比較具體,可用作參考:

此中"本宗同義"、"末宗異義"者:且如大眾、一說、說出世、雞胤四部,根本初諍,立義之時,所同之義,名"本宗同義";別部已後,於自宗中,後別立義,乖初所立,與本宗別,名"末宗異義"。又如多聞部,從大眾部出,初分出之時所立之義,名"本宗同義";別部已後,更有別立,乖其本旨,名"末宗異義"。下一一部,准此應知。然今此中,總起於後,其後部中,有敘本宗、末宗,有唯敘本,末指如余,以義同者,更不繁述。

原文(六)

此中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本宗同義者。謂四部同說。

諸佛世尊皆是出世。一切如來無有漏法。諸如來語皆轉法輪。佛以一音說一切法。世尊所說無不如義。如來色身實無邊際。如來威力亦無邊際。諸佛壽量亦無邊際。佛化有情令生凈信無厭足心。佛無睡夢。如來答問不待思惟。佛一切時不說名等。常在定故。然諸有情。謂說名等歡喜踴躍。一剎那心了一切法。一剎那心相應般若知一切法。諸佛世尊盡智無生智恆常隨轉。乃至般涅槃。

注釋:

①本宗末宗同義異義:本宗指諸部分裂前共屬的部派,它們共同贊成的教義是本宗同義;末宗指諸部分裂後形成的不同部派,它們各自主張的不同教義是末宗異義。

②有漏法:漏是漏失,指煩惱而言。煩惱在生死輪迴中流轉不斷,所以叫有漏法。

③轉法輪:比喻官一揚傳播佛法。佛法具有摧毀一切煩惱的作用,因而喻為輪。

④色身:指由地、水、火、風四大及色、聲、香、味、觸五塵等元素組成的肉身。

⑤有情:指世間眾生,因其有情有愛而得名。

⑥般若:指了知諸法實相的智慧,只有成了佛才能得此智慧。

⑦盡智,無生智:佛與聲聞、緣覺二乘共得的兩種智慧。前者是現在煩惱斷盡時所自覺的智慧,後者是未來煩惱不再生起時所得的智慧。

一切菩薩入母胎中。皆不執受羯刺藍頞部曇閉屍鍵南為自體。一切菩薩入母胎時。作白象形。一切菩薩出母胎時。皆從右脅。一切菩薩不起欲想恚想害想。菩薩為欲饒益有情。願生惡趣隨意能往。

注釋

①羯刺藍:生命形成的第一階段。業識種子與父精母血接觸後,最初七日內,漸漸凝結,但還稍顯稀薄。即托胎以後最初七日間之狀態。②額部曇:生命形成的第二階段。受胎後第二個七日內,生命的肉體己表裡如一,但還沒有完成肉體的形態。

③閉屍:生命形成的第三階段。受胎後第三個七日內,新生命在母胎中已成了肉體的模型,但還很柔軟嫩弱。

④鍵南:生命形成的第四階段。受胎後第四個七日內,生命的肉體粗具形式,並且很堅厚。

⑤欲想等句:指貪慾、瞋恚、損害等不正確的想法,合稱三惡尋。

⑥惡趣:眾生因其惡業而往的去處,有三惡趣(地獄、餓鬼、畜生) 、四惡趣(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和五惡趣(地獄、餓鬼、畜生、人、天)之說。

以一剎那現觀邊智。遍知四諦諸相差別。眼等五識身有染有離染。色無色界具六識身。五種色根肉團為體。眼不見色。耳不聞聲。鼻不嗅香。舌不嘗味。身不覺觸。在等引位有發語言。亦有調伏心。亦有凈作意。所作已辦無容受法。

注釋

①現觀邊智:即見道現前觀察的後邊所生起的世俗智。

②五識身:眼識、耳識等五識所依的眼耳等五種身體器官,加上意則為六識身。(編按:身即為集團之意)

③等引位:即定位,入定能引生身心的平等安詳,因此叫等引位。由前加行等所引發的定之分位,亦稱為三摩呬多。

諸預流者。心心所法能了自性。有阿羅漢為余所誘。猶有無知。亦有猶豫。他令悟入道因聲起。苦能引道。苦言能助。慧為加行。能滅眾苦。亦能引樂。苦亦是食。第八地中亦得久住。乃至性地法皆可說有退。預流者有退義。阿羅漢無退義。無世間正見。無世間信根。無無記法。入正性離生時。可說斷一切結。諸豫流者。造一切惡唯除無間。

注釋

①預流者:即得初果者。他以空無我智,斷除迷理(三界)的見惑,預入聖者的流類,所以叫預流。

②心心所法:心法指世間除有質礙的色法之外,有了識作用的諸法。心所法是這心法所具有、所附帶的諸法。

③阿羅漢:小乘四果中的最高位。證此果者徹底斷除煩惱,不再生死,永入涅盤。

④第八地:小乘的果位,有四向四果八個階段。這裡的第八地是指其中的初果向,又稱預流向。指入見道時,初見四聖諦之理,得無漏清凈智慧眼之階位。此位聖者尚未證入初果,只是趨向初果之位。

⑤性地:十地中第二地。此位降伏思見的迷惑,約略看到法性的空理。

⑥正見:正確無謬的智慧,是能夠斷惑證真的無漏慧。

⑦信根:堅固真實的信仰。

⑧無記法:無法判定其善惡之性的諸法。

⑨正性離生:指見道。見到真正的自性,離卻煩惱生滅,就是見道。

⑩結:煩惱的異名。因煩惱結集生死、系縛眾生,所以稱為結。

(11)無間:指五無間業,此業受報則往生八大地獄中的第八阿鼻地獄。

佛所說經皆是了義。無為法有九種。一擇滅。二非擇滅。三虛空。四空無邊處。五識無邊處。六無所有處。七非想非非想處。八緣起支性。九聖道支性。心性本凈客隨煩惱之所雜染。說為不凈。隨眠非心。非心所法。亦無所緣。隨眠異纏。纏異隨眠。應說隨眠與心不相應。纏與心相應。過去未來非實有體。一切法處非所知非所識量。非所通達。都無中有。諸預流者亦得靜慮。

如是等是本宗同義。

注釋

①無為法:與有為法相對,即無因、無緣、本然不生滅的法。有三無為二八無為、九無為等說法。

②客塵:形容煩惱。煩惱不是心性固有之物,所以叫客;它又染污心性,所以叫塵。

③隨眠:煩惱的異名。煩惱隨逐眾生而不離,所以叫隨;煩惱的體狀如睡眠一樣幽微難知,所以叫眠。

④纏:煩惱的異名。煩惱能纏縛人身心,使其不自在,所以叫纏。

⑤法處:十二處之一。意根所對的境,總稱法處。

⑥中有:指前生已滅、後生未成的中間狀態。

⑦靜慮:即禪定,是佛教的基本修行之一。

此四部末宗異義者。如如聖諦諸相差別。如是如是。有別現觀。有少法是自所作。有少法是他所作。有少法是俱所作。有少法從眾緣生。有於一時二心俱起。道與煩惱容俱現前。業與異熟有俱時轉。種即為芽。色根大種有轉變義。心心所法無轉變義。心遍於身。心隨依境。卷舒可得。諸如是等末宗所執。展轉差別有無量門。

注釋

①現觀:智慧現在觀察諦理叫現觀。

②道:指聖道,是解脫煩惱的神聖佛道。

③異熟:舊譯果報,指依據過去的善惡業而得的報應。

④色根大種:指由地水火風四大構成的質礙之體。

參考譯文:

其中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和雞胤部的本宗同義是:這四部都主張諸佛世尊都是出世的,一切如來都沒有有漏的法;諸如來的話都是在轉法輪,佛是以一音演說一切佛法的,並且佛世尊所說的沒有不符合真理的;如來的色身實際上是沒有邊際的,如來的威德之力、如來的壽量也是沒有邊際;佛教化有情眾生,使他們生起純凈信仰的心是沒有厭足的;佛沒有睡夢;如來回答問題時,不用思考;佛由於經常在定中,所以什麼時候也不用思維名句文詞而言說,但聞法的眾生,則以為佛為了眾生說法而思維名句文詞,因此有應理言教現前,而歡喜踴躍。佛於一剎那的心念中,能了知一切法,與一剎那的心念相應的般若慧,能了知一切法;諸佛世尊的盡智和無生智一直伴隨他們運轉,直到入涅盤。

一切菩薩入母胎時,都不執受羯刺藍、額部曇、閉屍、鍵南等生命形成的四階段,為生命的自體。一切菩薩入母胎時,都是白象的形象;一切菩薩出母胎時,都是從右脅部生出;一切菩薩都不會生起貪慾、瞋恚、損害的思想觀念,菩薩為了利益有情眾生,願意生在惡趣度化眾生,以他大悲神通力,隨願自在投生。

用一剎那生起的見道現前觀察後邊所生的世俗智,可以知道四聖諦的各差別相;眼耳鼻舌身等五識身有染污、也可離卻染污;色界、無色界都有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之身;眼耳鼻舌身等五種色根的自體是肉團,眼沒有看見色的功能,耳沒有聽聲的功能,鼻沒有聞香的功能,舌沒有嘗味的功能,身沒有覺觸的功能;在等引定位中,心緣語業,可以發出言語,心緣定境,也能調伏其心,心緣散境,也有諍作意。 阿羅漢所作已辦,不再執著境界的差別相;得了預流初果的,其心心所在一剎那間能了悟自性;有的阿羅漢還會受天魔等所誘惑,而泄不凈之漏,還有所不知,對觀照世間的實相,仍未完全明了,須由他人開示才能悟入聖果,聖道的現起必需行者發心說苦才可;說苦能引生聖道,又說苦能助行者;智慧是更進一步的境界,它能斷滅各種苦難,也能引得涅盤菩提勝果樂;苦難也是眾生的資糧;在第八地初果向(按:即預流向)中也可以長久住入;即使到了世間第一法——性地法中,還有退轉的可能;得預流果的,有退轉的可能,得阿羅漢果的,沒有退轉的可能;世間沒有徹底無謬的智慧,沒有真實不移的信心,沒有非善非惡的無記法。進入正定、離卻凡夫生滅時,進入見道時,方可以說斷除了一切煩惱結縛;一切得預流果者,除了不造極重的五無間業外,還不免會造其它微細的惡業。

佛所說的一切經都是究竟了義的,無為法有九種:一、由智慧揀擇而得的寂滅,二、不由智慧揀擇而得的自然寂滅,三、無礙的虛空,四、厭色而觀空無邊的無為,五、心識無邊的無為,六、一切都沒有的無為,七、捨棄想和非想的無為,八、緣起性本身的無為,九、聖道本身的無為。眾生心性本來清凈,只是由於客塵煩惱雜染的緣故,才說是不清凈的;隨眠不是心,也不是心所法,它沒有所緣的東西;隨眠與纏縛不同,應當說隨眠與心不相應,纏縛與心相應;過去、未來沒有實在的自體;意識現量所觀的法處對象,既不是普通的世俗智所能了知,也不是有漏的情識所能認識,而必須是見道以上的聖者才能通達;根本沒有前後生命際間的中有;得預流果者,也可得根本靜慮禪定。

這就是大眾、一說、說出世、雞胤四部共同贊成的教義。

這四部有差異的教義是:四聖諦各有其不同的相狀,觀察它們的現觀智,也有各各不同的相狀;有一些法是自己作的,有一些法是別人作的,有一些法是自他共作的,另有一些法是從很多因緣中生出的。在同一時間內可有不同的兩種心識一起生起;聖道與煩惱同時現前;前時造的業與異時成熟的果報有時可以一同流轉;業種就是果芽;色根的大種在生滅過程中,有形相的轉變,心法和心所法在生滅過程中,沒有形相的轉變,身體中到處都有執受心,心識隨著外境的大小舒展或捲縮。這些各部所執的不同教義,除上述所言外,還有其它許多,不一一羅列了。

解讀(六):此說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等四部派與本宗義理相同的部分和不相同的部分,包括對佛、菩薩和預流者(指初果位阿羅漢)和後三果位阿羅漢所達到境界及修行諸法的認識與見解。

原文(七)

其多聞部本宗同義。謂佛五音是出世教。一無常。二苦。三空。四無我。五涅槃寂靜。此五能引出離道故。如來餘音是世間教。有阿羅漢為余所誘。猶有無知。亦有猶豫。他令悟入道因聲起。余所執多同說一切有部。

注釋

①五音:音即聲音、言說,五音指佛陀的無常、苦、空、無我、涅盤寂靜等五種說法。

②出離道:出離生死輪迴、趣入寂靜涅盤的聖道。

③餘音:指佛陀說法中,除了五音以外的說法。

參考譯文:

多聞部所贊同的是:佛陀的五種說法是出世間的教義,這就是㈠無常,㈡苦,㈢空,㈣無我,㈤涅盤寂靜,這五教法能引生出離世間之道;如來其餘的說法是世間教義。阿羅漢還會受到天魔的引誘,仍有不清凈、無知,對觀照世間的實相,仍未完全明了,由他人開示才能悟入聖果,聖道的現起必需發心說苦才可。此部所執的其它教義多與說一切有部相同。

解讀(七): 此說多聞部與本宗相同義理。

原文(八)

其說假部本宗同義。謂苦非蘊。十二處非真實。諸行相待展轉和合。假名為苦。無士夫用。無非時死。先業所得業增長為因有異熟。果轉由福故得聖道。道不可修。道不可壞。余義多同大眾部執。

注釋

①蘊:義為積聚,共分色受想行識五蘊。

②十二處:眼耳等六根與其所緣的六境,合稱十二處。

③福:指修布施、持戒等福德。

參考譯文:

說假部所共同贊成的是:苦不是諸蘊和合;十二處是不真實的;諸行相互對待,流轉和合,假名為苦,它不是人們的作用所造就;沒有偶然無因的死,這都是先前的業力所得的結果。業力不斷增長異熟因,才會招感異熟果報的不斷轉動;聖道不能只有修加行的智慧得到,而須要由修布施、持戒等福德得到,一旦得聖道,就不會被毀壞了。此部所執的其它教義多與大眾部相同。

解讀(八):

此說說假部與本宗相同義理。

原文(九)

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如是三部本宗同義。謂諸菩薩不脫惡趣。於窣堵波興供養業。不得大果。有阿羅漢為余所誘。此等五事及余義門。所執多同大眾部說。

注釋

①窣堵波:梵文音譯,意為高勝處,是安奉佛及聲聞舍利的高勝處。

參考譯文:

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這三部共同贊成的教義是:諸菩薩不脫離惡趣;在高勝處供養佛舍利等,得的果報不大。阿羅漢還會被天魔誘惑等五事,以及其它主張,多與大眾部相同。

解讀(九): 此說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和北山住部與本宗相同義理。

原文(十)

說一切有部本宗同義者。謂一切有部諸是有者。皆二所攝。一名二色。過去未來體亦實有。一切法處皆是所知。亦是所識及所通達。生老住無常相。心不相應行蘊所攝。有為事有三種。無為事亦有三種。三有為相別有實體三諦是有為。一諦是無為。

注釋

①名:指諸法中體性隱微、其相難知的精神界及無為界。

②生等句:生、老、住、無常相;即世間眾生的出生、衰老、暫住和死滅,它們是有為法的四相。

③有為事等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是三種有為事;虛空、擇滅、非擇滅是三種無為事。

④三有為相:即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功能、體相,也就是生、異、滅等三體相。

⑤三諦等句:三諦是四聖諦中的苦、集、道,屬有為法;一諦是其中的滅,屬無為法。

四聖諦漸現觀。依空無願二三摩地。俱容得入正性離生思惟。欲界行入正性離生。若已得入正性離生。十五心頃說名行向。第十六心說名住果。世第一法一心三品。世第一法定不可退。預流者無退義。阿羅漢有退義。非諸阿羅漢皆得無生智。異生能斷欲貪瞋恚。有諸外道能得五通。亦有天中住梵行者。七等至中覺支可得。非余等至。一切靜慮皆念住攝。不依靜慮。得入正性離生。亦得阿羅漢果。若依色界無色界身。雖能證得阿羅漢果。而不能入正性離生。依欲界身非但能入。正性離生。亦能證得阿羅漢果。北俱盧洲無離染者。聖不生彼及無想天。四沙門果非定漸得。若先已入正性離生。依世俗道有證一來及不還果。可說四念住能攝一切法。

一切隨眠皆是心所。與心相應有所緣境。一切隨眠皆纏所攝。非一切纏皆隨眠攝。緣起支性定是有為。亦有緣起支隨阿羅漢轉。有阿羅漢增長福業。唯欲色界定有中有。眼等五識身有染離染。但取自相唯無分別。心心所法體各實有。心及心所定有所緣。自性不與自性相應。心不與心相應。有世間正見。有世間信根。有無記法諸阿羅漢亦有非學非無學法。諸阿羅漢皆得靜慮。非皆能起靜慮現前。有阿羅漢猶受故業。有諸異生住善心死。在等引位必不命終。佛與二乘解脫無異。三乘聖道各有差別。佛慈悲等不緣有情。執有有情。不得解脫應言菩薩。猶是異生。諸結未斷若未已入正性離生。於異生地未名超越。有情但依現有執受相續假立。說一切行皆剎那滅。定無少法能從前世轉至後世。

注釋

①空、無願二三摩地:三摩地,梵文音譯,或譯三昧,義為定。空、無願二三摩地是指觀空、觀無願望的兩種定法。

②十五心等句:小乘認為八忍八智為十六心。前十五心為苦法智忍、苦法智、集法智忍、集法智、滅法智忍、滅法智、道法智忍、道法智、苦類智忍、苦類智、集類智忍、集類智、滅類智忍、滅類智、道類智忍,這十五心是趨向果位。第十六心是道類智,它

住入了果位。

③世第一法:四加行位的第四位,是有漏智的極端,世俗智的第一。

④異生:凡夫眾生的異名,因眾生受報各各不同而得名。

⑤五通:指五種超常、不可思議的神通,包括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

⑥梵行:梵義為清凈,梵行即斷除淫慾的清凈修行。

⑦七等至:等至,定的別名。因在定中身心平等之境來到而得名。七等至是四禪及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等無色界的下三處。參閱下列三界之圖。

欲界—地居、虛空居、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色界—初禪—未至定、根至定

色界—中間定

色界—二禪—根本定、近分定

色界—三禪—近分定、根本定

色界—四禪—近定分、根本定

⑧覺支:覺察心術的偏正為覺支。共有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舍等七覺支。

⑨念住:小乘修法,停心觀境為念住。有身不凈、受是苦、行無常、法無我等四項。

⑩北俱盧洲:佛教中四大部洲之一,居北方,是最理想最快樂的一洲。

⑾無想天:無想的有情所居的天,在四禪的廣果天上。

⑿四沙門果:即四果。聲聞乘的不同果位,依次為預流、一來、不還和阿羅漢。

⒀緣起支性:諸法的因緣而起之性。

⒁自性:諸法各自具有的不變的性質。

⒂非學非無學法:學法是有學聖者所得的無漏有為法,無學法是無學聖者所得的無漏有為法,非學非無學法是指學、無學法以外的有漏無為法。

⒃二乘:指聲聞、緣覺二類修行者。

⒄執受相續:執即執持,受即攝受。執受相續不斷,就形成有情眾生。

⒅世俗補特伽羅:補特伽羅,梵文音譯,或譯為人我、數取趣,指輪迴的主體。由於它沒有實體,只是假立的,所以是世俗的。

⒆尋:即尋求,是一種心所法,屬不定地。

⒇善是有因:善指福業,有是三有,即欲、色、無色三界。這裡的意思是福業可以是人天福報的原因。

但有世俗補特伽羅。說有移轉。活時行聚即無餘滅。無轉變諸蘊。有出世靜慮。尋亦有無漏。有善是有因。等引位中無發語者。八支聖道是正法輪。非如來語皆為轉法輪。非佛一音能說一切法。世尊亦有不如義言。佛所說經非皆了義。佛自說有不了義經。此等名為本宗同義末宗異義。其類無邊。

注釋:

①一音:音即音聲,是佛陀的言教。佛陀的言教既一貫,又唯一,所以是一音。

參考譯文:

說一切有部共同贊成的教義是:一切有部主張實有的法,分為兩大類,即無質礙的名和有質礙的色;時間上的過去、未來有實有的體性;意識現量所觀的法處對象,可由普通的俗智了知,也可由有漏的情識認識,當然見道以上的聖者更能通達;生成、衰老、暫住、結束四種相狀,歸屬於心法中的不相應行蘊;有為法有三種,即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無為法有三種,即虛空、擇滅、非擇滅;這三種有為的相狀另外還有實體;四諦中的苦、集、道三諦是有為的,滅諦是無為的。

四聖諦是要依次現前如實觀察的;依據空、無願二種三摩地都可以進入有正性而離生滅的道中。思維欲界的苦諦就能進入有正性而離生滅的道中,如果進入了,那麼心識中的前十五應當說是不斷地行向初果,第十六心是住入初果;世間上最高超的佛法,就是這一剎那心。有佛、獨覺、聲聞三種所起的世間最殊勝善根,而這些都不會退轉;得預流果的不會退轉,得阿羅漢果的可能退轉;並不是所有得阿羅漢果者都能得無生智;眾生能夠斷除慾望、貪愛、瞋恚;有些外道也能得五種神通;在天界中也有保持清凈梵行的;在七種定中有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舍七覺支,在別的定中則沒有;一切禪定靜慮都由四念住統攝;不依靠禪定靜慮而進入正性、離卻生滅的,也可得阿羅漢果;如果依靠色界和無色界的身體,雖然能證得阿羅漢果,但不能入正性、離生滅;依靠欲界的身體,不但能入正性、離生滅,也能證得阿羅漢果;在最理想快樂的北俱盧洲的眾生,沒有一個是想離卻染污的,聖者不想生到那裡,也不想生到無想天;初、二、三、阿羅漢四果的證得,不一定是漸次的;如果先已入正性、離生滅了,按照世俗之道可以說能證得一來果和不還果;四念住能夠統攝一切法;一切的隨眠都是心所,與心相適應,並且有所緣的境;一切的隨眠都被纏縛所統攝,而不是一切纏縛被隨眠統攝。

無明、行、識等十二緣起是生滅的有為法,也有些緣起支是流轉支配到阿羅漢位的;得阿羅漢果者,還要增長福業;只要在欲界和色界,就肯定有中有;眼、耳、鼻、舌、身等有染污,卻沒有離卻染污,它們只執取自身的形相,沒有隨念、計度二種分別;心法與心所法各有實體,也一定有所緣的境;法體恆存的自性不與自性本身相應,心也不與自身相適應;世間有正見,也有信根;有無法辨明善惡的無記法;諸阿羅漢也有學法和無學法之外的法;諸阿羅漢雖然都能得到根本靜慮,可並不是都能馬上使根本靜慮現起;有的阿羅漢還受過去行業之報;世間眾生在死去時,有的生起善心;在禪定中必然不會死去。佛與獨覺、聲聞二乘的解脫目的沒有差異,但這三乘趨向聖果的道路各有差別。佛的慈悲以五蘊體性為緣,而不以有情眾生為對象,如果執著於確有有情眾生,就得不到解脫;應當說菩薩還是眾生,他們的各種結縛還未斷除;如果還沒有入正性、離生滅,在眾生之地上,就不能叫做超越;有情眾生只是依據現有執著感受的相互連續而假立的;主張一切行都是剎那生滅的;一定沒有什麼東西能從前世流轉到後世,只是有了世俗假立的補特伽羅,可以說有轉移的東西,但只是存活時為行所統攝的五蘊法;剎那間息滅得無餘滅位時,就無轉變到後世的五蘊了;有出世間的禪定靜慮;尋思也有無煩惱、無漏的;有的善福業是三有(欲、色、無色)的原因;在禪定等引位中沒有說出語言的。

八種聖道是真正的佛法,如來說法並不全在宣說八正道,佛也不是只用一種音聲去說一切佛法的,世尊也有說過未了義法,世尊所說的法不完全都是一乘、了義的法。佛自己也說過有不了義的經典。

這些都是有部諸宗所共同贊成的教義;不同宗派間所持的乖異爭端,則其類無量無邊,不能盡言。

解讀(十):此說說一切有部部與本宗相同義理,同時也指出了末宗與本宗不相同的義理。

原文(十一)

其雪山部本宗同義。謂諸菩薩猶是異生。菩薩入胎不起貪愛。無諸外道能得五通。亦無天中住梵行者。有阿羅漢為余所誘。猶有無知。亦有猶豫。他令悟入。道因聲起。余所執多同說一切有部。

注釋

①貪愛:對外境貪著愛著而不能離,此處包括淫慾的貪愛和親愛的貪愛兩種。

參考譯文:

雪山部共同主張的教義是:諸菩薩還是眾生,雖入母胎時卻不生起貪慾和愛執。各種外道因執著邪見,因此無法證得五種神通;生於天界中,身心貪戀殊勝快樂,那有清凈的修行人? 羅漢仍會受到三界的誘惑,仍有不清凈和無知,觀照世間的實相仍未明了,須由聞法才能悟入聖果。聖道須在感受苦時,方才生起。其餘執見多與說一切有部相同。

解讀(十一): 此說雪山部與本宗相同義理。

原文(十二)

有犢子部本宗同義。謂補特伽羅非即蘊離蘊。依蘊處界假施設名。諸行有暫住。亦有剎那滅。諸法若離補特伽羅。無從前世轉至後世。依補特伽羅可說有移轉。亦有外道能得五通。五識無染亦非離染。若斷欲界修所斷結。名為離欲。非見所斷。即忍名相。世第一法名能趣入正性離生。若已得入正生離生。十二心須說名行向。第十三心說名住果。有如是等多差別義。

注釋

①蘊界處:指五蘊、十八界、十二處,總稱三科。

②修所斷結等句:結縛或迷惑有兩類,一為見惑,二為修惑。見惑是由種種分別和妄見所生的迷惑,修惑是對世間事物起貪瞋痴等迷情的迷惑。此處認為斷了修惑就是離欲了。

③忍、名、相、世第一法:合稱四加行,即趨向見道位的修行。忍是忍可、領納四諦之理,名是觀四諦各別的教,相是觀四諦不同的理,世第一法則是最高的世間修法。

④十二心等句:此部主張苦法智、苦法忍、苦類智、集法智、集法忍、集類智、滅法智、滅法忍、滅類智、道法智、道法忍、道類智等為趨向果位的十二心,總觀以上十二心的為住入果位的第十三心。

因釋一頌執義不同。從此部中流出四部。謂法上部。賢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所釋頌言。已解脫更墮。墮由貪復還。獲安喜所樂。隨樂行至樂。

注釋

①已解脫等句:對這個頌子的不同解釋分別為:

1、法上部:各經典和阿毗達磨中說阿羅漢有六種,即退法、思法、護法、安住法、堪達法、不動法。把這六種再分類,有退、住、進三類。其中退阿羅漢的一類,雖已解脫了一切煩惱,但仍更退墮下來。他之所以會退墮,是由於有時起的貪著。雖然起貪而退墮,但退後不久,立即又還復其果位,所以說:已解脫更墮,墮由貪復還。住阿羅漢的一類,由於遠離了殊勝的退緣,所以不會再退。雖說不再退墮,可是由於迷離了殊勝加行的因緣,所以也不再增進。他們不退不進,只住於所得的安喜和樂中,所以說:獲安喜所樂。進阿羅漢的一類,隨順已得的解脫之樂,更求生起現法樂住,所以說:隨樂行至樂。

2、賢胄部:頌中的初二句,是約聲聞羅漢說的。羅漢有六種。已解脫,指護法、安住、堪達、不動的四種;更墮、墮由貪、復還,指退法、思法的二種。頌中的第三句,是約獨覺聖者說的。他們獲得了安喜之樂以後,就安然地享受其果樂。頌中的末一句,是約最高佛果說的。到達佛果的高位,就可隨樂行至樂了。

3、正量部:此部以四沙門果分六種人說明此頌。已解脫,指初果,因焉初果聖者最初斷除了迷理的見惑,得到擇滅的解脫。更墮,指家家,是證初果後向二果進趣的一來向聖者。他在預流的進修位中,或在異生位中的時候,斷除了欲界的三四品修惑,所以說更墮為家家。復還,指一來果,因他還得往生天上和人間一次,而後才得涅盤。墮由貪,指一間人,是證二果後向三果進趣的不還向聖者。他在一來的進修位中,斷除欲界的七品或八品修惑,名為一間。由於為一品貪惑所間隔而不得涅盤,所以說墮由貪。獲安喜所樂,指不還果聖者。證得此果者,不再還生到欲界,所以安喜和樂。隨樂行至樂,指阿羅漢聖者。證得此果者,能隨其意樂而入涅盤,享受涅盤至樂。

4、密林山部:此部以六種阿羅漢說明此頌。已解脫,指思法。思法羅漢,得解脫後, 時刻懼怕退失自己先前所得的功德,極力守護以保持不退。更墮,指退法。退法羅漢,得解脫後,遇到了少緣,就將自己所得的又退失了。墮由貪,指護法。護法羅漢,得解脫後,恐退失所得,加以防護。防護稍有疏忽,或由貪退,所以說墮由貪。復還,指安住。安住羅漢,得解脫後,雖不後退,亦不增進,可還得果並安住於果。獲安喜所樂,指堪達。堪達羅漢,得解脫後,由於其性有堪能,好修練根,速達不動,所以能獲安喜所樂。隨樂行至樂,指不動。不動羅漢,得解脫後,能隨其意樂而至涅盤界,享受涅盤至樂。

由於這幾種解釋間的重大差異,導致了部派的分裂。

參考譯文:

犢子部本宗內所贊同的教義是:認為補特伽羅不是五蘊,也不離卻五蘊,它是依著蘊處界等假立施設的名稱;各種「行」有暫時留住的,也有剎那生滅的;一切法如果離開補特伽羅,就不能從前世流轉到後世,由於補特伽羅才可以說有轉移;有的外道也能得五種神通;眼、耳、鼻、舌、身等的五識,沒有染污,也不離卻染污;如果斷除欲界中事相的迷惑,就叫離卻慾望,而不是斷除了道理上的迷惑;有忍、名、相、世第一法四種加行,可以進入正性、離卻生滅;如果已經入正性、離生滅,那麼前十二心是向果位行進,第十三心是住入果位。犢子部如上的主張,與其它各派有很大的差別。

由於對一個頌子含義的不同理解,從犢子部中流出四部,即法上部、賢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它們所解釋的頌子是:已解脫者會再墮落,墮落的原因是由貪起;退墮以後,不久會再覺醒精進,又復還其果位。欣喜獲得安喜之所;隨順解脫之而達到樂至樂。

解讀(十二):此說犢子部與本宗相同義理,也指出「因釋一頌執義不同。從此部中流出四部。」而存異義。

原文(十三)

其化地部本宗同義。謂過去未來是無現在。無為是有。彌四聖諦一時現觀。見苦諦時能見諸諦。要已見者能如是見。隨眠非心亦非心所。亦無所入。眠與纏異。隨眠自性心不相應。纏自性心相應。異生不斷欲貪瞋恚。無諸外道能得五通。亦無天中住梵行者。定無中有。無阿羅漢增長福業。五識有染亦有離染。六識皆與尋伺相應。亦有齊首補特伽羅。有世間正見。無世間信根。無出世靜慮。亦無無漏尋伺。若非有因預流有退。諸阿羅漢定無退者。道支皆是念住所攝。無為法有九種。一擇滅。二非擇滅。三虛空。四不動。五善法真如。六不善法真如。七無記法真如。八道支真如。九緣起真如。入胎為初命終為後。色根大種皆有轉變。心心所法亦有轉變。僧中有佛。故施僧者便獲大果。非別施佛。佛與二乘皆同一道同一解脫說。一切行皆剎那滅。定無少法能從前世轉至後世。此等是彼本宗同義。

注釋

①伺:即細心伺察事理,屬心所法中的不定法。

②齊首補特伽羅:齊與際相通,意為到達三界生死的邊際。齊首補特伽羅,指證得不還果的聖者,他們斷盡欲界的九品修惑,生到三界最高的有頂天——非想非非想處,在此處到命終時自然而然地滅盡惑染,證入涅盤。

③道支:即八正道,它要求行者有正確的見解、正確的思維、正確的言語、正確的行業、正確的安命之道、正確的努力精進、正確的念頭、正確的禪定。

④善法真如等句:真實如常的諸法體性是真如。真如隨機緣表現為善的,就是善法真如;表現為惡的,就是惡法真如;表現為善惡無記性的,就是無記法真如。

其末宗異義者。謂說實有過去未來。亦有中有。一切法處皆是所知。亦是所識。業實是思。無身語業。尋伺相應。大地劫住。於窣堵波興供養業。所獲果少。隨眠自性恆居現在。諸薀處界亦恆現在。

此部末宗。因釋一頌執義有異。如彼頌言五法定能縛,諸苦從之生,謂無明貪愛,五見及諸業。

注釋

①業實是思等句:身口意的作為,能招來相應的善惡或無記的果報,稱為業。一般認為有身業、口業(即語業)和意業三種,但此部認為一切業都由意識的作用而起,所以業只是思惟的,沒有身業和語業。

②劫:梵文劫簸的略稱,意為分別時節,一劫意味著世間經歷了成、住、壞、空等階段。

③五法等句:此頌義為:眾生受種種痛苦逼迫,是由於有五法系縛著他。這五法是: 一、無明,二、欲貪,三、色無色愛,四、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禁取的五見,五、身語意所造的諸業。這是對五法的一種理解,還有的認為:無明就是十二因緣中的無明支,貪愛即其中的愛支,五見即其中的取支,業即其中的行支和有支。這兩種說法的差異,就形成此部的末宗異義。

參考譯文:

化地部共同贊成的教義是:認為過去和未來是沒有實體的,現在和無為法是有實體的;對於四聖諦,是一時頓然觀照,見到苦諦時也能見到其餘諸諦,這要行者能夠總觀諸諦後才可如此見諦;隨眠不是心,也不是心所,也沒有所緣,與纏縛不同;隨眠的自性與心不相適應,纏縛的自性與心相適應;眾生不斷除慾望、貪愛和瞋恚;各種外道不能得五種神通;也沒有在天界中保持清凈梵行的;一定沒有中有;阿羅漢不增長福業;五識有染污,也離卻染污;六識都與尋、伺相適應;也有齊首補特伽羅;有世間的正見,沒有世間的信根;沒有出世間的靜慮,也沒有無煩惱的尋思;善業不是有果的原因;得預流果的可能退轉,諸阿羅漢一定沒有退轉;八聖道支都為四念住所統攝。無為法有九種:一、由智慧揀擇而得的寂滅,二、不由智慧揀擇而得的自然寂滅,三、虛空,四、不動,五、善法的如實常住,六、不善法的如實常住,七、不善不惡的無記法的真實常住,八、聖道本身的如實常住,九、緣起本身的如實常住。入母胎是生命的初始,壽命終是生命的最後;肉身的四大可以流轉變化,法和心所法也可流轉變化;僧團中就有佛的存在,所以布施僧人的就獲大果報,不用特別要去布施佛;佛與聲聞、獨覺二乘是同一聖道,同一的解脫;認為一切「行」都是剎那生滅;一定沒什麼東西能從前世流轉到後世。這些是他們共同贊成的教義。

化地部各派中不共同贊成的教義是:認為有實在的過去、未來,也有中有。一切法界蘊處都可用世俗智來了知,也可用有漏的情識來認識。業力實際上是思的心所,沒有身體和語言的業力;心思的尋與伺相應,大地留住於三劫間(按:成、住、壞、空的前三劫)而不滅。在高勝處供養佛舍利等事,所獲得的果報很少,隨眠的自性是總處於現在,各蘊處界也總處於現在。這一部的各派中,因為解釋一個頌子又有不同的意見,這頌子是:五法定能縛,諸苦從此生,謂無明貪愛,五見及諸業。

解讀(十三):此說化地部與本宗相同和不相同義理。

原文(十四)

其法藏部本宗同義。謂佛雖在僧中所攝。然別施佛果大非僧。於窣堵波興供養業獲廣大果。佛與二乘解脫雖一。而聖道異。無諸外道能得五通。阿羅漢身皆是無漏。余義多同大眾部執。

注釋

①無漏:漏是煩惱的異名,無漏即斷盡煩惱、不墮生死。

參考譯文: 法藏部共同贊成的教義是:認為佛雖然包含在僧眾中,可是另外專門布施佛的話,所得果此普遍的布施僧眾要廣大;在高勝處供養佛舍利,能得廣大的果報;佛與獨覺、聲聞二乘的解脫雖一致,可是所用的方法不同;一切外道都不能得五種神通;阿羅漢的身體是沒有煩惱的。其餘的主張多與大眾部相同。

解讀(十四): 此說化地部與本宗相同義理。

原文(十五)

其飲光部本宗同義。謂若法已斷已遍知則無。未斷未遍知則有。若業果已熟則無。業果未熟則有。有諸行以過去為因。無諸行以未來為因。一切行皆剎那滅。諸有學法有異熟果。余義多同法藏部執。

注釋

①有學法:小乘四果中,前三果稱為有學法,第四果稱為無學法。

參考譯文:

飲光部共同贊成的教義是:認為擾亂身心的煩惱,在未以聖道把它斷除前,就存在著,已以聖道把它斷除了,就不存在了;未感報果的業力,雖滅入過去猶有其體的存在,但已感報果的業力,滅入過去就無其體存在了;一切行都以過去的為原因,而不以未來為原因;一切「行」都是剎那生滅;一切有學法都有無漏的異熟果。其餘的主張多與法藏部相同。

解讀(十五): 此說飲光部與本宗相同義理。

原文(十六)

其經量部本宗同義。謂說諸薀有從前世轉至後世。立說轉名非離聖道。有薀永滅。有根邊薀。有一味薀。異生位中亦有聖法。執有勝義補特伽羅。余所執多同說一切有部。

注釋

①根邊蘊、一味蘊:此部主張在諸蘊中,有一味相續而流轉的微細意識。植根於此一味蘊中的側邊五蘊,即通常的色受想行識五蘊,則是根邊蘊。

②勝義補特伽羅:勝義,即真實。勝義補特伽羅是諸法真實的自體的實法我,它微細難知,難可施設。

參考譯文:

經量部共同贊成的教義是:認為一切蘊能從前世流轉到後世,所以此部也叫說轉部。離開了無漏聖道,就永遠無法斷滅諸蘊;有非根本的根邊蘊,也有根本的一味蘊;眾生的品位中也有聖法;還認為有真實勝妙的補特伽羅。其餘的看法多與說一切有部相同。

解讀(十六): 此說經量部與本宗相同義理。

原文(十七)

三藏法師翻此論竟。述重譯意。乃說頌曰:備詳眾梵本,再譯宗輪論,文愜義無謬,智者應勤學。

解讀(十七):經末頌偈道破此經譯本要旨:此經屬備詳眾梵本,文愜義無謬。因此可為智者勤學要經。

DESERTFISHER』S 後註:

幾乎是完全依照自己的理解,十分獨立地讀解了看似難解的《異部宗輪論》。之後,在佛緣網站意外地看到了署名「佛緣資訊」、發布時間是2010年、題名為《異部宗輪論》一文。裡面居然有白話文翻譯和許多佛學名相注釋!如獲至寶。大有「踏遍青山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的感覺。趕緊將白話譯文和注釋引錄並穿插在本文中。回顧再看,本文收藏價值赫然已在!慶幸了得:偶遇《異部宗輪論》是緣。有心解讀是緣。再遇佛緣資訊所貢獻的《異部宗輪論》又是緣。百感交集:緣緣相接。緣投於緣。惜緣要緊!

vL?N0cknx?v?[}TKNS?0cknx?v?R?R?| 0cknx?v?_4Y0cknx?v?y?[0


推薦閱讀:

中國哪裡有比較好的農禪院?
學佛之後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怎麼辦?
打破罐子,佛陀說了什麼法?
不得不讀的佛陀傳記
當王陽明遇上佛陀,回到心的源頭,找到你的第一驅動力

TAG:大眾部上座部 | 佛陀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