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視角 | 利用態勢感知幫助組織「看見業務、看懂威脅、看透風險、輔助決策」
來自專欄 微言小偏見
專業視角:利用態勢感知幫助組織「看見業務、看懂威脅、看透風險、輔助決策」
文 | 賀雅慧
一、什麼是態勢感知
態勢感知是一種基於環境、動態、整體的洞悉安全風險的能力,是以安全大數據為基礎,從全局視角提升對安全威脅的發現識別、理解分析、響應預警能力的一種方式,最終是為了決策與行動,是安全能力的可視化與落地。
二、誰需要態勢感知
互聯網+時代安全形態快速發生變化,傳統安全邊界逐步失效,APT、零日漏洞、DDOS、針對性攻擊等全國性大規模安全事件層出不窮,且愈演愈烈。《網路安全法》第三十一條明確指出,對國家重要行業和領域等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應實行重點保護。
因此,實現重要行業和領域的安全態勢感知,尤其針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態勢感知迫在眉睫。
三、國內外態勢感知趨勢分析
權威IT研究與顧問諮詢公司Gartner在2017-2018安全趨勢報告中提出的模型中,圍繞用戶、系統、負載、網路等持續可視化,覆蓋防禦、檢測、響應、預測四個維度,適應不同基礎架構和業務變化,形成統一安全策略應對未來各類攻擊。Gartner預測到2020年,信息安全關注點將從防範措施轉移至監控和情報,60%的安全預算會投入到檢測和響應中。
美國網路態勢感知發展戰略:政府主導(制定國家級戰略規劃,部署國家性大型項目)+軍方協同(強調網路空間的態勢共享和實時感知,突出發展可視化能力)+業界支撐(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基於大數據分析的態勢感知產品湧現)。
國內大部分系統安全定級工作已完成,基礎防護工作相對紮實,為未來態勢感知平台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數據基礎。國內信息安全服務商態勢感知平台服務於企業或政府本身,多集中在基礎設施層,尚未上升到行業生態高度,未關注重要業務及關鍵數據層面的態勢感知。
四、太極安全態勢感知監控預警通報平台
以太極「業務+數據定義安全戰略」為目標,充分借鑒Gartner自適應防禦體系「防禦、檢測、響應、預測」思想,從業務、數據、信息基礎設施三個維度搭建太極態勢感知監控預警通報平台框架,實現安全態勢感知與預警通報。
業務安全態勢:分析業務健康性(全局業務風險、各業務區業務系統風險趨勢)、業務系統視圖下的資產安全態勢、核心業務系統安全態勢等。
數據安全態勢:分析數據分級分類分布情況、數據總量與增量、數據面臨風險與威脅、數據使用情況等。
信息基礎設施安全態勢:分析主機/系統安全態勢(資產分析、風險分析、入侵診斷等)、網路安全態勢(全網流量狀態、關鍵節點流量狀態等)、策略安全態勢(安全域訪問策略、路徑分析等)、用戶安全態勢(特權用戶、普通用戶、用戶活躍度、異常行為分析)等。
安全預警通報:結合威脅情報、用戶異常行為監測等數據分析,對潛在威脅與風險進行分級預警及通報。
五、總結
安全態勢感知的建設是未來網路安全時代化被動為主動的核心手段。太極在信息安全行業積累多年實踐經驗,聯合行業雲安全聯盟中各聯盟商能力,構建安全態勢感知監控預警通報平台,服務重要行業與領域的政府及企業用戶,協助用戶實現「看見業務、看懂威脅、看透風險、輔助決策」。
長按圖片關注「踏實實驗室(微信號:TS-SecLab)」,獲得後續更多精彩更新:
推薦閱讀:
※未來 3-5 年信息安全行業會如何變化,目前可以觀察到的變化有哪些?
※ATM危機不斷:新型ATM惡意軟體PRILEX正展開新一輪攻擊
※Hacker,沒有堅持3個月以上,就沒有發言權
※連載 | 美國網路空間安全體系(1):美國網路空間安全相關機構與職責介紹
※公有雲安全修鍊之路,郭靖和周伯通帶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