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沒有靈魂的翅膀,早已忘記了天空

沒有靈魂的翅膀,早已忘記了天空

  在著名財經評論員時寒冰的文章里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說有一位身家10億以上的企業家一坐在時寒冰面前就一直和他談論投資的事情,問這個投資應該怎麼怎麼做,一秒鐘都捨不得浪費。後來時寒冰實在覺得乏味,就問他:「擁有多少財富才算達到你的目標呢?」他笑笑說:「人往高處走。」

  時寒冰覺得無趣,就問他每個月讀幾本書、看幾場電影。他楞了一下說,電影沒有時間看,書看得也少。而後,他很隨意地補充了一句:「書賣得太貴了。」當時時寒冰就在想,如果他知道西方國家的書的定價一般是中國的10倍甚至20倍以上,會作何評價。

  其實在我們這片精神產品已經相當廉價的國土裡,很多國人寧可花錢胡吃海喝,寧可花在價格數萬的奢侈品上也不捨得去買幾本很難超過一百塊的書籍來閱讀,可見國人重物質而輕精神的心態有多根深蒂固。

  南朝的文學理論家劉勰說「文果載心,余心可寄」,其實不止劉勰,文學在很多知識分子眼裡都是整個生命的寄託。而不以聲色犬馬作為個人追求的人在這個時代可謂少之又少,所以一旦遇上也難能可貴。

  曾在央視紀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里看到過為了朝聖拖家帶口一步一叩的藏民,一碗酥油茶、一頂帳篷、一輛車,這家人就甘願不遠萬里奔赴心中的聖地布達拉宮;看到過為了滿足恩師遺願每年都會從日本來到中國免費教授尺八的塚本;看到過放棄和自己的妻子一起做包子一起生活而一心要去做玉露茶的徐凌;看到過一接觸茶道便滿心歡喜最終成為一名優雅的茶藝師的張南攬。這些人的存在能讓人很快明白擁有一份純粹的愛好而終生行之時是多麼美好的生命狀態。

  台灣作家林清玄說:「喝茶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茶』字拆開,人在草木間,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代表著人與自然世界的和諧共處,也就是指人應該回到草木中間,回歸自然,回歸宇宙。而茶,作為草木的本體,也在人們的採摘和煮泡中使人們重新和自然建立了聯繫。一杯淡雅的香茗,足以把人從浮躁空虛的狀態拉回清凈樸素的狀態里。

  在用心品茗,或者清洗茶具時,一個人能夠真正感受到所謂日本茶道的「和 敬 清 寂」是怎樣一種精神,和,是茶與水之和,也是人心之平和;敬,是對茶道的敬,也是對自然草木天地人文的敬畏;清,是茶水的清新雅緻,也是如沐清風的品茶的感覺。寂,在茶將好未好,主人與客人都在耐心等待那一盞茶而靜默無言時,整個房間,連同主客都會感受到那並不擾人的靜寂。

  當代復旦大學的教授葛兆光在其文《茶禪閑話》里說:「深谷清泉白石,空齋棐幾明窗,飯罷一甌春露,夢成風雨翻匯」,吃茶閑暇之中,世間煩惱、人生苦樂、政壇風雲乃至什麼油鹽醬醋柴米,都付之爪哇國去,剩在齒頰間心胸里的只是清幽淡雅的禪意。

  如此,純粹自在的生命才得以顯現。願世間每個人都不做自己的囚徒,不要忘記翅膀,不要忘記天空。

  來源:官網導航官網導航guanwang.homebi.com

推薦閱讀:

推薦一本書《覺醒之後》
推薦 《幕後》一書
修鍊界的那些事,肉體就是靈魂的一件衣服而已
道德經之曲則全篇的感悟,和一些語法順序的疑惑

TAG:靈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