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也許不是最會做飯的人,但或許是那個最懂吃飯的人

也許不是最會做飯的人,但或許是那個最懂吃飯的人

來自專欄 飲食心理療愈 the Food Therapy

失眠、焦慮症、交際障礙、強迫症、抑鬱症......

現代社會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嚴重,物質資源過剩的大環境下,快樂和愛卻迷失了方向。

市面上充斥著各種心靈雞湯、療愈講座,試圖去解決人們心底的困惑,但總收效甚微。

紙上的文字,空氣中的言語,難以直接轉變成行為;

那些花盡財力精力都未能盡得的平靜和快樂,和家人愛人朋友更圓滿的關係,很多時候,就藏在最單純最原始的食物中。

為什麼一個心理醫生要如此執拗地投身廚房?

愛己工作室主理人Laura Li,心理醫生催眠師,

9年來長期的心理療愈工作,讓她發現,幾乎所有的心理問題始於情緒與人際關係問題。

「他是真的愛我嗎?」

「為什麼我這麼愛他,他卻還是不知足?」

「我是一個值得被他如此愛著的人嗎?」

「我愛自己嗎?」

我們常常無法感覺到「愛」與「被愛」,這是情緒與人際關係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

沒有實際行動的言語,在情感表達面前,總是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一千遍「我愛你」不如一個廚房中忙碌的背影。

食物是自然界賦予人類最直接的、最具象的財富。

具有強大的力量,它們承載著口腔味蕾上留下的記憶、視覺聽覺感知的快樂,進而轉化成在心靈留下特別的感動。

而這種讓食物賦予更深刻意義的能力是人類獨有的,也是人性和其他有機物的最大區別。

如果喪失了這些精神層次的感受力,僅僅追求填飽肚子或滿足口腹之慾,人類的「飲食」(Eating)就逐漸退化成了「進食」(Feeding),和任何低階級的有機體沒有區別。

為此,她開始從WHAT,WHERE,WHO,WHEN,WHY,HOW這6個角度,將飲食儀式視作一個整體過程來研究,而不再是僅僅研究食物本身。

在哪兒吃,和誰吃,何時吃,席間的話題,這些是大多數人忽略的飲食組成部分,有時甚至比「吃什麼」的食物本身更為重要。

她在飲食療愈中整理出了超過150個因素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食物給人們留下的影響,而每一個因素都和食物的口味與賣相同樣重要。

正是這些額外的因素,讓人類對生活和世界的理解得以超越了這個世界其他的生物。

飲食療愈便是教會人們如何從平日的三餐獲取更多精神享受,以及如何在忙碌有限的時間裡與愛的人獲取更優質的關係。

飲食療愈,作為一套創新的療愈技術,以飲食為媒介,通過調節人類感官吸收的各種信息,在瞬間傳遞出安全感、信任感、親密感,這些用言語所無法完全表達的情感連接。而這些正是人類最需要的情感慰藉,可以治癒一切。

同時結合心理療愈與催眠療愈的技術,從餐桌關係即視人際關係,從飲食習慣改善一個人的思維和行為模式。通過觀察和調整人們的飲食習慣和方式,實質是持續影響人們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在每天的生活中不知不覺中完成一個潛意識的改變歷程。

作為國內首創飲食心理療愈 The Food Therapy 項目,對於抑鬱、焦慮、失眠、壓力釋放、社交能力改善、調解人際關係都有著更為直接有效的影響

應用項目包括線下社交飯局 Social Dining 和飲食品牌 Comfort Food Program。

想要了解更多?關注我們。

也許,你和愛之間,隔的只是一口味道;

Food is love.

Love myself.


推薦閱讀:

遲而不晚的自我發現
外向孤獨症:外表開朗,內心孤獨
工作生活中有點小事就壓力大,耿耿於懷,辦事思前想後,多慮,總擔心這擔心那,我這種情況怎麼辦?
說到東北人,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

TAG:飲食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