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社群玩出錢就靠這8點。
來自專欄 社群經濟
移動互聯網時代是一個分享的時代。分享是學習的秘訣,也是獲取流量的最好方式。今天的分享是我做社群兩年的感受,從第一個社群連鎖分享會,到後來的中國好群主,再到社群聯盟等等,我經歷了非常多社群的建設,才頓悟出這些社群的核心關鍵。
◆ ◆ ◆ ◆ ◆ ◆
正確理解社群
在微信群開始熱的時候,90%的人都認為,社群不就是微信群、QQ群嗎?我曾經在朋友圈裡發過一篇短文說,萬物皆社群。當下我們的關注點在移動互聯網,大家所談的社群似乎都在線上,和線下沒有多大關係,這也造成很多人認為,為什麼社群變現十分困難。
其實,從古到今社群一直存在。一個星系、一群鳥、一片竹林都是社群,不過我們不了解它們的語言。一個村莊、一個家庭都是完美的社群。
從古到今的每一種商業形態都叫社群,所以社群一直在變現,只不過今天我們的關注點在線上,沒有放到線下。換句話說,我們把社群想像成傳統的門店,把互聯網想像成工具,這個門店要加互聯網的時候,也就是社群加上了互聯網的工具。
我們一定要拔高一個維度去理解社群,互聯網社群只不過是社群的一個工具。互聯網社群自有優勢,它能打掉空間的限制。所以線上在當今能夠成為社群運營的起點,從而能夠促進做線下的情感連接。
我們看到很多社群的失敗,回想一下過去,我發現,當一個企業將社群當成「滑鼠」的時候,那這個企業做的社群還不錯;如果一個人將社群當成「主機」時,他的社群就不會特別好。因為當一個企業將社群當成企業的一部分來做的時候,便有了定位和目的。但當你單純將社群當主機去創業的時候,你會發現特別難。所以社群更適合中小企業轉型。
◆ ◆ ◆ ◆ ◆ ◆
沒想好社群定位和目的
就不要玩社群
在做社群之前,我們一定要去想好我們社群的定位,如用戶定位、產品定位、服務內容定位。很多人在做群的時候都很盲目,社群經濟好像很火,然後就玩一個群,大部分都說自己做的是人脈群,人脈確實是社群最大的價值,但就看群主有沒有撬動的能力。
其次我們要想清楚建社群社群目的是什麼。是做一個散群完成分享,還是做一個臨時群完成聚會的要求?有的人建群是為了交友,有的是為了帶團隊,有的是為了賺錢,每一個目的都不一樣,但每一個節點都可以社群化。
在互聯網中,大家喜歡說快速試錯、快速迭代,但基礎的東西一定要準備完畢,就像一個軟體基礎性的構架一定要設計好,再快速迭代,否則那不叫迭代,叫瞎蒙。這就是玩社群的第二個關鍵,有定位有目的。當你很明確這兩點的時候,做出來的社群就會很有方向感。
◆ ◆ ◆ ◆ ◆ ◆
社群是團隊的產物
就像每一個公司的成功都是團隊的成功,一個社群也需要不同的部門和不同的職業角色進行支撐。如果要玩社群,就要做好社群的頂層設計和戰略布局。
例如社群需要運營官負責整個社群線上線下的運營,活動運營負責線上線下活動,外聯人員負責聯繫所有外部贊助,新媒體運營負責新媒體的運營傳播,還有社群小助理負責日常內容分發等等。
所以做社群就是做公司,做公司也是在做社群。社群一定是一個團隊做出來的,在做社群之前一定要想好社群的核心團隊有沒有準備完畢。當然,在互聯網時代,這些崗位我們有更多的方式去選擇,可以全職,也可以兼職或者公益感召,還可以內部員工參與。
◆ ◆ ◆ ◆ ◆ ◆
社群要有精準的門檻
許多人聽到門檻首先想到的是金錢,但我想告訴大家社群的門檻不是錢。社群的主要門檻有三個:人、事、物。
人是指你需要什麼樣的人進來。比如市長群裡面就都是市長,女神會就一定都是女神。同時,社群門檻越精準,社群質量就越高,因為成員之間會更容易產生共振效應。
社群門檻可以是物,比如寶馬會,進群的夥伴必須有寶馬車。
社群門檻還可以是事,完成某件事才能加入社群。
◆ ◆ ◆ ◆ ◆ ◆
社群必須要有線下活動
現在大部分人的關注都集中在線上,但我們回看過去,社群幾乎都是在線下。社群需要有線下活動,因為只有大家見面才會產生高效的情感連接。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在線上聊一年甚至都不如線下見面十分鐘的情感連接來得快。所以社群一定是O2O模式,線上和線下相結合。
一個社群要做線下活動該怎麼玩?我認為要以微活動為主,大型活動為輔。因為大型活動容易成為一個人的舞台,只有20個人以下的活動才能讓彼此之間了解更加透徹,才能進行高效的情感連接。
成員參加微活動的頻次決定了他對這個社群的忠誠度和粘性。社群的活躍度確實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社群粘性。什麼叫粘性?我在群裡面隨便拉出一個成員,問他為什麼不捨得離開社群?如果他能給我3個以上的理由,這個社群就做的非常好。
不活躍的社群並不代表它沒有價值。有個朋友告訴我,他加了一個企業家群,但每天都沒什麼人說話。我告訴他,你的群友是企業家,他們那麼忙怎麼可能每天在群里聊天?所以不要盲目追求活躍度。
社群成員的活躍度可以劃分為高活躍、中活躍、活躍、不活躍。高活躍的人最好是社群的價值輸出者,即擁有內容創造的一群人,他們能夠圍繞社群的主題和目的去做內容的原創和內容的分發。中活躍是一群能夠參與互動和評論的人,高活躍者發出內容,中活躍者就會開始討論。低活躍者是參與但不發表評論,他們點贊送花。
社群中最重要的是高活躍的人群,要把他們培養成內容創造者。我們看到很多社群裡面高活躍的人在點贊送花,中活躍的人在閑聊,這個社群時間長了以後就會變成灌水群,真正質量高的社員反而會退群,這些也是需要我們溝通和布局的。
◆ ◆ ◆ ◆ ◆ ◆
社群的亞文化營造至關重要
所謂的亞文化,是指小眾文化。小眾文化並不代表社群統一的文化。如果做一個全國型社群或者是細分型社群矩陣,每一個小的社群組織都有他們不同的亞文化。
在一個公司中,每個部門也一定會有它們的亞文化。亞文化決定了你和同類社群的競爭力和社群的生存能力。
亞文化分為主要分為:視覺亞文化、語言亞文化、行為亞文化。
視覺亞文化:社群成員看到的所有一切, 包括社群的微電影、海報、手拉幅、胸貼等等。視覺亞文化要根據社群定位有所體現。就像社群的形象展示,這是你的社群與其他社群不同之處的具體表現。
語言亞文化:社群成員之間線上線下的溝通需要有獨到之處,比如屬於你們的暗號、暗語,以及專屬的語言包,口頭禪等。
行為亞文化:獨特的行為,例如手勢、全身動作、獨特的行走方式等。
在一個社群當中,所有的亞文化都是要提前設計和營造的,要讓亞文化成為社群的習慣。
◆ ◆ ◆ ◆ ◆ ◆
做社群要有探索和匠人精神
社群團隊一定要有探索精神。社群皆萬物,萬物皆社群。我們做社群,意味著社群的玩法都可以從外面世界探索而來。探索精神就是能夠不斷把各種玩法帶到社群里來。
匠人精神,則是說群主答應群員的事情需優先做到,堅持做到。目前很多社群,每天晚上有分享,每天早上有晨報、紅包雨,大家有沒有堅持去做?有沒有用匠人精神去堅持完成這件事情?
而這種匠人精神的核心,其實就是愛。群主讓群成員得到想要價值,群主自然會得到自己想到的。很多群做不好,是因為群主一直在索取。
◆ ◆ ◆ ◆ ◆ ◆
基於C2B的社交化電商
才是社群變現最好的模式
支付寶是一個重電商輕社交的平台,騰訊的微信是一個輕電商而重社交的平台,而支付寶一直想做是將它的電商擁有情感的連接,擁有社交的味道。當然騰訊也想做電商,他們兩合起來就是社交化電商,即C2B。
C2B是一種定製模式,粉絲需要什麼,你就為他們提供什麼,換句話說,也就是有參與感。社交化電商能夠用社群完美地實現,所以只要在社群運營當中把參與做到了極致,你的社群就會非常棒。
我認為,最好的社群,是成員分不清楚他是成員還是群主,也就是說,社群中的所有崗位成員都可以參與。只有付出的多才會珍惜,就像追女朋友,付出的越多越捨不得放棄,社群成員對社群的忠誠度,就要看他們在社群裡面付出了多少血汗,他們的珍惜度、粘度和忠誠度由他們的付出來決定。
從過去的「你生產我消費」,到今天的「我參與我消費」,這就是社群最好的模式,也即是基於C2B的社交化電商。作為一個群主一定要知道,群主是社群的服務者,而群成員才是社群的主角。當你有任何想法的時候,你不妨拋到群裡面,讓大家參與進來,主動拉動群成員進行付出。
推薦閱讀:
※鳳皇社:你不知道的商業秘密——社群
※鳳皇社:網路粉絲社群組織與傳播模式
※張兵:思考的深度,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隻眼看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