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
嚴謙子評論:李林甫嫉賢妒能,皇帝內心知道,卻依舊任用他十幾年。他為了長久擔任相位,建議皇上直接任命蕃將為節度使,終究讓安祿山統兵動亂天下,使王室從此衰微。他出身出身低微,最後當上宰相,始終屹立不倒,如果沒有安史之亂,也不會被後人評為奸臣。不學無術,為了個人利益不顧國家大局,後任者楊國忠莫不是這樣的啊!
李林甫善於刺探皇帝的心意。那時,皇帝年事已高,親自聽事做決斷漸漸倦怠,有了李林甫任宰相後,對他十分信任,毫不猜疑。李林甫又善於培養皇帝的個人慾望。從此皇帝安居在深宮,沉溺在歌舞聲色之中。他生性陰險,工於心計,殺人殘忍,但喜怒均不形於色,臉上總是很柔和地微笑,初看上去和藹可親。公卿如果不是由他薦舉而得官的,一定會獲罪遭貶;依附他的,即使是無識小人,也必引薦為重臣。與他同時為宰相的,如張九齡、李適之等人,後來都遭逐斥。
李林甫有個堂形狀像半弦月,稱之為「月堂」。每遇到想排擠誣陷哪個大臣了,就住到那裡,思考設計如何中傷人家。假若他高興地出堂來,那個人就要家破人亡了。其子李岫任將作監,見父親權勢熏天灼人,悚然而驚心,曾隨從父親游後園,看見一挽重車的人,就跪著流淚對父親說:「大人長久以來位居宰相,樹敵甚多,以致前途滿是荊棘,哪一天禍事臨頭,想與這個人一樣恐怕還不能呢。」林甫聽了很不高興,說:「形勢已然如此,又有什麼辦法?」曾經詔令百官在尚書省檢閱一年來所得之貢物,參觀完後,把所有貢物都賜給他,還讓車輦將東西送到他家。李林甫的車馬衣服極其奢侈靡麗,他尤其喜歡聲伎,侍姬滿宅,男女各有五十人,以往的規矩,宰相都是有極大功勞、極高品德的人。李林甫自己知道與許多人結了怨仇,深怕突然冒出個刺客。所以他出入時,用很多騎兵衛士,先行一百步,喝道護衛,再有金吾為之趕人清道,即使公卿也要趕快退避讓路。住的地方,重重門關,間間有複壁,還有版石機關,一個晚上要搬兩次,即使家人也不知他此刻在何處。李林甫沒什麼學問,說起話來俚俗淺薄,聽到的人往往在背後恥笑。
李林甫居宰相位共十九年,邀寵攬權,欺瞞天子的耳目,諫官們都居其位而養其資,沒有一個敢主持正義的。李林甫說:「明主在上,我們當臣子的順著皇帝的心意還來不及,還要議論些什麼?你們難道沒看見立仗馬(在儀仗隊里的馬)?整天默不做聲,能得到三品的飼料;若一聲嘶鳴,馬上就逐出隊伍。以後即使想不叫了,還能有機會嗎?」從此,諫爭之路斷絕。
貞觀以來,蕃人而任將職的都極忠心效力,但總不能當上將,皆由大臣控制,所以上面還有餘權可以節制下屬。先天、開元年間,大臣中如薛訥、郭元振、張嘉貞、張說、蕭嵩、杜暹、李適之等人,都是從節度使而升為宰相的。李林甫嫉恨儒臣因籌劃方略而得靖邊的功勞,又得高位,因而想杜絕這一條陞官接近皇帝的路,好鞏固自己的權勢,於是勸說皇帝:「以您陛下的雄才大略,國家富強,而夷狄竟然未能剿滅的原因,都是由文官為將,他們不敢冒矢石而身先士卒。不如任用蕃將,他們出生於雄健的父母,哺養在馬背上,成長在行陣中,天性驍勇。假若陛下能感化他們而任用之,他們定能效死,夷狄就不愁不能剿滅了。」皇帝很同意他的說法,因而讓安思順代替李林甫統領節度,提升安祿山、高仙芝、哥舒翰等專為大將。林甫看中了這些人都不是漢人,沒有入朝當宰相的資格,因此之故安祿山能專控三個道的勁兵,十四年不遷動。 天子很滿意李林甫的策略,安然不疑,終究讓安祿山統兵動亂天下,使王室從此衰微。
皇帝至蜀,給事中裴士淹因辯才博學而得重視。那時,肅宗在鳳翔,每任命宰相都要啟稟太上皇。肅宗任房為將,太上皇評論說:「他不是個能破賊兵的人,假如姚元崇還在,這些賊人全不在話下。」選拔宋瞡,太上皇說:「他只是靠耿直取得聲望罷了。」前後評論了十多人,都十分準確精當。及至評論到李林甫,太上皇說:「這傢伙嫉賢妒能,薦舉的人都是比他更下的人。」裴士淹接著問:「陛下全然知道,但為什麼任用他這麼久呢?」太上皇默然不答。
以上選自李林甫傳,白話新唐書(白話新唐書-李林甫傳)。
推薦閱讀:
※為什麼兩千年前的漢武帝讓司馬遷《史記》流傳下來了?
※北京香火最旺的寺廟為什麼叫「宮」不叫「寺」?
※「八年抗戰」為何要改為「十四年抗戰」?
※【民國人物小記之一】 與城共亡劉茂恩
※銘記歷史|重讀九首愛國詩詞—珍愛和平,緬懷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