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設計記號論引發的一系列聯想。

從設計記號論引發的一系列聯想。

突然發現知乎多了一項文章的功能,有點驚喜。因我平時的閑言碎語較多,而無所規範。所以按照大家的問題去回答也是不能給出滿意的答案。加之我工作資歷尚淺,也無法為大家給出多麼襄陽的人生意見,只能寫一寫自己身邊的事情和體會,如果可能,也想不定期的在知乎平台上發表。還望指正。如果有興趣的可以到我的作品集站看看:leonchendesign.com 主要以一些意識流的作品為主。

記號論里最基本的一個常識就是符號是不能獨立單獨存在的,它自己並不存在何意義,當被解讀的那一瞬間才能產生意義。這個和薛定諤的貓有著絲絲的相似,在未解讀或者打開之前,都存在著無限的可能性。

打比方 a 這個符號,作為一個 a 是無任何意義的,但另一個方面又可以解讀為無窮多意義,它可以是英文母音的「a ,b,c,d」的「a」。 同時也可以是中文拼音里的 「a,p,c,d」裡面的「a 」,它同時也可以是「apple」裡面的「a」。所以說單獨的去解讀某一個元素或者符號是不可能的。

設計同樣也是如此,每一環都是相互關聯的,如果把他單獨抽離出來講的話都是耍流氓。我想引用一次對話來講一講我所想講的這個模糊的概念,不採用我主觀來敘述的話,大家的解讀就能多元化一些。那我這篇文字的存在價值就能得到提升。

「我去了一些你推薦給我的展覽,但說實話我真的不懂看展覽的意義在何處?他們表面上的漂亮我是能看出來,但就是無法解讀出深層次的含義,你說我是不是不適合做一個設計師?」

「假如說我現在給你看這個照片你能給我分析一下嗎?」我拿出了一張a4大小的萊茵河ii的列印圖片

「嗯 。。。這是一條河,它很美 ,很安靜,是一副不錯的作品」

「這是世界上最貴的一張照片」

「不是吧!」

「嗯 現在你能再好好的去欣賞它了嗎」

「雖然不太懂 但我想去解讀他了 」

「作者安德列亞斯一生拍了無數張萊茵河,這一張原本是一張巨幅的作品,現場看很有非常的震撼。你有想去看了嗎?」

「嗯 ,非常想去看了」

「在他的那個年代的照片基本都是感光成像的,不知道你有沒有自己洗過照片 ,這張照片很偉大。」

「我有洗過照片 !原來如此 ,我現在能看到這幅照片嗎!好想看!」

「哈哈 ,對了。如果是他的展覽會我相信你就能孜孜不倦的看很久吧。你並不是不適合當一名設計師,而是你把一個展覽,或者一個作品獨立出來看了。如果你不知道畢加索這個人的話,他的畫基本在普通人看來就是一坨屎,如果你追溯到他的時代,研究他的一生,你就很難不去愛上他的作品。價值是人賦予的,當然如果自己沒有洗過照片的人肯定也不懂萊茵河的技術上的困難,也就少了一些感動。」

「原來如此,所以你說的意思就是看一個展覽的時候要研究他的背景的意思嗎?」

「嗯,對,你得去研究他的背景,同時要了解策展人通過這個展覽所要傳達的信息。如果說的你不知所然你就基本可以判斷這是一個壞展了。你看,你可以順便來鑒賞一個展覽的好壞了。」

好吧 ,寫到一半我不知道自己的在寫什麼了,自己想表達的東西太多,通過對話形式的話文章會很變的十分的冗長,這種我寫著累大家也看的累的行為還是停下來吧。

設計分為兩個層面。表面的「技」和內部的「理」。大部分人看到大師的作品都只能觸摸到表面的技,比如去運用一下這個顏色,借鑒一下這個搭配。但長期下來自己會遇到很大的瓶頸。沒辦法,要去仔細研究一個人的思想的話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大師之所以為大師是因為他所有的作品都是服務於他的「理」這一點是不會變。

設計的「理」這個東西很曖昧,說白了就是一個世界觀和價值觀。大師和我們生存在同一個世界裡面,但他成為了大師,是因為他的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我們不一樣,從而造成了輸出不一樣。但世界觀也是一個很曖昧的東西,他存在於腦子裡,體現於語言,生活,行為的各種方面,但就是難以捕捉和總結出來。

大師就是通過不斷的寫作這種行為企圖去捕捉到它,並且整理出來讓大家看到自己的想法,從而過渡到這類的傳播會產生的附加價值階段。通過讓別人接受自己的理念從而讓他更了解自己的作品。這樣對於一個設計師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行為,在商業上來說可以提高效率,減少紛爭。對於一個完全不懂,但就是覺得很牛逼的人來說,也可以避免掉自己上述的被單獨理解的風險。一張紙旁邊放一個標牌,原研哉。相信會有一部分人就會去解讀它了。

單純的一件或者幾件作品不可能撐起你的世界觀和你想要表達的理論。量變引起質變這個是一個真理,但這個量指的是一種試錯,作品也好,文字也好。和你每天都在p圖也沒法成為一個大師是一個道理。我努力的碼這麼多字也是想向大家來闡述一個我的觀點。這個和我上述的a很像,我的觀點存在於我的腦子裡的時候它永遠只是一個觀點,他只能微妙的影響我自己的行動,但我寫出來讓大家來解讀的時候它才第一次有了意義。有人讚美有人貶低。在一個系統裡面有了反饋才能有修正行為。不然容易變成一個孤高自傲,天天裝逼的人了。但寫到這裡的時候又想到,我的觀點影響了我來寫出這篇文字的行為,才能讓他傳播,所以觀點自身也具有一定的偏向性,這個偏向性鏈接了我的觀點和我寫作的這個輸出的行為。你看,一切都是有聯繫的,不能單獨來看。

那麼好的 ,其實很多道理都是懂得,那所以到底有什麼用?大師的這種寫作的行為我感覺上也是為了一種輸出。是一種文化和意識的輸出,muji如此,成功的品牌也是如此。


推薦閱讀:

日本人的續命之術,癌症大國日本為何人均壽命全球第一
日本學校的校規原來這麼嚴(qi)格(pa)!別被動漫里的設定給騙了
啥?不做不是日本人!上個電梯大家必須一起摁按鈕!島國人民約定俗成的十大行動
普通家庭如何移民日本?
6957--芝浦電子倒底怎麼樣?

TAG:設計 | 日本 | 平面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