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以愛的名義綁架孩子背後的大焦慮

以愛的名義綁架孩子背後的大焦慮

來自專欄 幼吾幼秘密基地

在傳統家庭關係中,太多時候容易不自覺地以愛的名義綁架伴侶、綁架小朋友。通常不愉快的開始都伴隨著這樣的話:「我這是為你好……」「這不是為了家嗎,所以(你)就得怎麼怎麼著……」生活哪兒有什麼就必須得怎麼怎麼著的,壓根兒沒這事兒~

一、不要控制他人

舉個栗子,夫妻二人都在公務員系統工作,太太焦慮於倆人掙得都少,便時常要求先生快點跳槽轉型,可是先生雖然身處基層,但對本職工作還是有熱情和熱愛的。勞累一天,下班回來再面對太太的數落、不認可,鬱悶、壓力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對經濟收入的焦慮變成了針對人的否定,實在是太不值得了。我爹常說,掙錢是本事,花錢是藝術。到什麼地方、什麼時候,都有一個月兜里頂多揣著3000塊錢,一間書房一杯茶就能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的,這也是一種修養。非不能也,而不為也。人生長河起起伏伏,人人都能上,卻不是人人都能下。扯得遠了,說回來這個故事,Push的太多就成了控制家人的表現。比如,不捨得孩子離開,勸他不要留學、不要考遠方的大學、得找家門口的工作等等。這是常見的對孩子的一種控制。反過來說,另一種控制是愛的壓抑,全然沒有自己的生活,常常對孩子說,「媽媽這輩子希望就全寄托在你身上了」,「你要好、要有出息這樣我們的努力才沒有白費,所有吃過的苦才值得等等。」這些過度關注孩子並干涉孩子生活的情形,容易變成沉浸於感動自我,犧牲自我,然後反過來用這種方式在向孩子索取,「想當年……所以今天你就要……」

二、不要替孩子規劃人生、不要限制他的愛好。

女神姐姐對他兒子有一個原則:所有的事兒底線是不殘害不傷害自己的身體。跟小夥伴怎麼瘋玩都可以,但過馬路的時候要聚精會神。孩子1歲多點的時候特別喜歡玩帶很大聲響的四輪小汽車,女神姐姐家鋪的地板一玩就劃一個道子。但她家從不會因為這種事兒批評孩子,而是直接買了一個大竹席子,既方便小車平滑的快開,又保護了傢具。小朋友彈不彈鋼琴、學不學跆拳道這些通通是孩子自己選的,遇到畏難情緒的時候,和孩子在一起,陪他感受他的感受,教他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但絕不是因為自己童年沒有彌補的遺憾,而希望小孩替自己實現。這是興趣愛好這塊。

另外一塊就是過度對孩子嚴格要求,高期望、希望孩子能完成自己的設想,把事情做得圓滿、漂亮。家長,你有你的生活,你可以升值,可以到100歲的時候還非常豪邁的說:嘿,這是新開始,我再上路再重新當小學生。人生中自我成長的事情隨時隨地,永遠不晚,也不受制於人。不要把自己的人生依附在孩子的背上,不當情感上的寄生蟲。況且,這樣的高期望高壓力氣氛下教出來的孩子,特別容易形成討好模式,覺得自己必須表現好才能有資格被愛;容易自動忽視自己的感受,而呈現給外界一個外界期望的樣子,久而久之這種行為內化到自身,就變成了兩大鴻溝難以統一彌合,形成自己不能整合不能正視的負能量。

三、誰在安慰誰?不把自己的情緒傾倒在孩子身上

在外面,我們很常見的一個例子是,小孩子走路或者跑步一不小心摔了,疼得哇哇大哭,而作為母親,可以探討的表現方式有這樣幾種:(1)哎呀,寶寶不哭,寶寶不疼!重複若干次;(2)你是男子漢(大孩子),哭什麼哭,不能哭,一哭就不乖了啊;(3)不許哭,不許哭,你要不哭的話我給你買啥啥啥;(4)都是這個地(石頭、磚)不好,我們打它,破路,都把寶寶弄哭了,哎呦等等。這些方式都隱含了一個共同的問題,即不允許孩子體會、表達他的情緒和感受,而是否定他的感受,疼就是疼,疼自然要哭啊!無論是呵斥、利誘、轉移注意力、找一個歸責對象,其實背後都反映的是家長陷入了一種巨大的情緒中不能自拔,沒有照顧到孩子、一眼沒看到就摔了的這種深刻自責、巨大焦慮,而用種種方式要求孩子替自己承擔大人的情緒,以緩解這些焦慮和自責。

然而,當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時,自然而然會引發這樣那樣的行為,試圖用孩子來轉移自己無法面對自己的情緒。

四、說教、下命令也許換來的是社會行為與內在人格的大分裂

有的時候,說到內心的狀態,人們常會用一個詞兒,心兵交戰。是了,我們想讓孩子在外人來了的時候落落大方,是到陌生環境下放得開,既能怡然自得又能融洽地和新的小朋友玩成一片,是看到幼兒園或小學的新老師時彬彬有禮,不扭捏、不局促、不哭鬧。這些好不好呢?這些表現不錯,非常接近很多父母心中的理想型寶寶,可是,以上這些是孩子充滿安全感、並將安全感外化的表現,並不是父母通過說教、下指令、甚至是溫柔勸慰就能使孩子完成的規則或者說行動指南。

其實好多時候,大人們也處理不來所謂「融入社會交往環境」的自我要求,大人們也會緊張、局促、用笑聲掩蓋不知所措,照相時不知道把手放在哪兒星人,不善言辭只好微笑沉默星人,東拉西扯或假裝強勢的硬撐派星人,種種情形都與我們在幼兒時期不斷體驗的環境有關,這些行為都曾經是我們依照童年經驗,習得的一種辦法。這些辦法,在孩童時代,某種意義上保護了弱小的我們,而長大後這些就深深的烙印在我們的心裡,表現出來一定程度上社會交往的焦慮。

而這種焦慮反映了我們缺乏關係中的安全感,即從內心深處,我們和別人互動時,不相信會被接納、喜歡、愛,別人不會離開、拋棄我們。當缺乏關係中的安全感時,外在的表現看起來就可能高度緊張,比如說互動僵硬,比如說過度敏感,比如說反應過激,比如說碎成餃子餡兒似的一地玻璃心。

然後我們試圖用理性說服自己,你要完成這樣那樣的社會規範、社會期待,一方面忽視自己的感受,也不允許孩子表達他的感受。就形成了一個大混亂的閉環,我們焦慮——漠視感受——把焦點轉移到孩子身上——以逃避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好過一點——控制孩子,讓孩子背負他的和你的人生——高期望高要求,試圖進一步控制,以造成自己對自己人生的掌控感——陷入巨大的情緒中不能自拔——不停的內耗,然後再逼自己、逼家人。

不讓孩子自由的選擇他的生活,也許是源於我們本身不讓自己感受,不讓自己選擇,或者說乾脆把控制權、對人生負責的權力扔給旁人。對待家人和孩子,也許應該像好朋友一樣,而不是因為惶恐、害怕落荒而逃。下一次,我們好好談談怎麼化解這樣的焦慮,焦慮背後的不安全感。

推薦閱讀:

培養一歲半寶寶動手、認知和思維能力--「八塔杯」幼兒玩具
幼教行業的沉痾頑疾,該如何解決?
千之菩苗 丨 馬云:藝術讓孩子真正成為一個「人」,而不是學習的機器
心窮的父母,撐不起孩子的未來【光譜幼教推薦】
【520特輯】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一)?

TAG:幼兒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