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冠名商如何全方位開墾節目價值?
05-17
綜藝冠名商如何全方位開墾節目價值?
推薦閱讀:
來自專欄 媒介360近兩年來,綜藝節目市場愈發火熱,冠名費動輒數億元,而且現象級節目的贊助席位,仍然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面對高昂的冠名費和贊助費,廣告主們掏錢卻非常爽快,優質頂尖節目帶來的品牌宣傳效應,確實能夠以一敵百。越來越多的廣告主,走起了高舉高打的路線,把營銷預算集中在最為優質的內容中,尋求引爆效應,以點帶面。 蒙牛集團品牌總經理宋繼東就表示,「20年前,如果一個廣告想覆蓋80%的目標受眾,只要選擇3個電視台就行了,現在得107個。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革新了營銷方式,硬廣的效率越來越受到質疑。大平台的綜藝節目除了本身收視率比較高以外,它能夠帶來二次傳播、社會化傳播的效應,這個是我們看重的。」當然,節目的火爆並非冠名商的最終目的,並不是節目火起來品牌就能水到渠成一起火起來。一檔現象級節目下來,消費者最終能夠留下印象的也就是兩三個品牌,大多數品牌為淪落為陪跑的位置。
對於冠名商而言,既然花了真金白銀大價錢拿下一檔節目的最高贊助權益,就一定得在節目前就做好系統性地營銷規劃,讓這筆錢花的更為物超所值,而非在節目中簡單冠個名、露個臉。 1、整合傳播,聯合營銷,互推影響力。 電視熒屏上的節目,雖然影響力非常之大,但一直懸在空中,很難落地。這部分的工作,其實由冠名商來做,品牌利用自身的產品渠道和經銷商資源幫著節目一起做地推,能夠起到一舉兩得的作用。一方面能夠加深品牌與節目的合作關係,共同做大聲量,另一方面借著節目的熱潮,讓品牌能夠真正連接到人。戶外真人秀節目在國內的熱爆程度已經不言而喻,所以很多汽車廠家選擇了這些節目做品牌或產品的植入,不過,英菲尼迪在與《極速前進》的合作中,選擇了不一樣的玩兒法。
英菲尼迪把《極速前進》節目延伸到了線下,全國總計70家經銷商店展開了英菲尼迪《極速前進》挑戰賽,超過30000人報名參加。這不僅能讓消費者全面感受到極速競技的樂趣、品牌的精神,同時也有機會為英菲尼迪帶來實打實的訂單。 2、突破傳播,商業融合,開發衍生產品。 互聯網時代,一切講究的都是跨界和融合。對於冠名商也一樣,在當下變革的營銷環境中,一定要敢想敢做,才能創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傳播也可以與商業直接融合。 從第一季開始,海爾冰箱就一直在《星廚駕到》舞台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通過《星廚駕到》這個明星真人娛樂平台,讓消費者了解到了海爾冰箱近年來的產品迭代。到第二季之時,監測到市場輿論對明星同款冰箱的需求,海爾就根據這檔節目開發出了全新產品線——星廚系列產品。正如消費者們所期盼的一樣,海爾冰箱所展示的星廚系列產品,集中了明星、健康、時尚等元素於一體,讓普通消費者也能完全復刻節目中的場景。
3、把節目資產轉化為品牌資產,打造商業生態。 節目冠名商的最高境界,就是能把節目轉化為自身的品牌資產,品牌與節目捆綁,共創商業生態。在這個層面,品牌與節目已經不是簡單的贊助與被贊助關係,而是品牌的共同經營者,以合作夥伴的方式把蛋糕共同做大。 加多寶與好聲音的例子,至今仍是行業的經典案例。今年的好聲音第四季,加多寶推出了全新玩法——金彩星期五。金罐加多寶與好聲音品牌,聯合京東、百度外賣、滴滴打車等14家品牌,推出金罐加多寶「淘金行動」好聲音專版,並面向全球品牌招募金牌合伙人,一起為消費者打造充滿驚喜的「金彩星期五」。 金彩星期五,其實是加多寶和好聲音吸引消費者互動體驗的一種方式,更是搭建了一個開放平台,讓所有品牌能夠參與進來,探索情景化移植營銷實踐,實現線上線下互動的延伸。總而言之,在冠名費用水漲船高的當下,拿到冠名席位的品牌商,一定要突破傳統思維,充分挖掘節目價值,為己所用,打造自身的商業生態,冠名不掛名。
原文鏈接
推薦閱讀:
※《金剛2》這部電影值得觀看嗎?
※如何評價綜藝鳥中的人間中毒?
※汪涵和楊樂樂是通過哪個節目有愛情的?
※《老梁有看法》的基本信息是什麼?
※《今晚80後脫口秀》和《吐槽大會》的區別?
TAG:綜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