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考:大數據顛覆10個家庭教育常識 (摘抄--很好的思考,教育的終極目標到底是什麼)
2014-12-08 中國教育報
近期,本報連續報道了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北京、黑龍江、江西和山東四省市2萬名家長和2萬名小學生進行的家庭教育狀態調查,全國三萬多個微信公眾號轉發,引發社會熱議。數百萬讀者不僅關注這些調查數據顯示的目前小學生家庭教育的新特點和新問題,更注意到調查結果顛覆了以往家長們習以為常的那些常識,關注到10個我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家庭教育的終極目標——是「成才」還是「成人」?
據該課題組負責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科技研發中心主任張敬培介紹,本次調查將家庭教育中的影響因素劃分為顯性因素和隱性因素。顯性因素主要包括物質上經濟上有形的、可量化的投入,隱性因素包括家庭氛圍、親子關係和家庭文化娛樂行為等無形的、不易量化的因素。調查結果顯示,家長優先關注的是現實性因素,對發展性因素的關注度較低。比如家長現階段最關心孩子的方面,從高到低依次為:健康安全(65.95%)、習慣養成(55.47%)、日常學習(53.58%)、人際交往(37.89%)、自理能力(33.75%)、性格養成(28.09%)、興趣愛好(19.47%)、情緒情感(11.93%)。可見家長更關心子女「成才」而忽視「成人」這一教育的終極目標,不太關注人際交往、自理能力、性格養成、興趣愛好、情緒情感等發展性因素,對建立親密親子關係、營造良好家庭文化氛圍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在這樣的價值取向下,孩子的課業學習成為大多數家庭的重點,超八成小學生放學後有額外作業,近五成家庭將學習作為親子溝通主要話題,四成學生回家後沒有戶外活動時間,近半學生回家後主要的娛樂活動為「看電視、玩電腦或手機」。子女成績的好壞成為父母互相評價的標尺,甚至引發夫妻矛盾。
學前班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嗎?
本次調查涉及的小學生80%上過學前班,但他們上學以後的學業成績有兩個10%令人意外:成績優秀的小學生中「沒上過學前班」多10.89%,而成績較差的小學生中「上過學前班的」多1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學前班不僅沒能幫助小學生贏得任何學業優勢,反而因為讓孩子過早學習知識引發挫敗感,降低孩子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從而產生學業上的倦怠和鬆懈。
擇校能帶來家長——期待的效果嗎?
家長擇校是為了讓孩子享有更優秀的教育資源,提高孩子的學業水平。調查數據卻表明,「擇校生」和「就近入學學生」的學業情況相差甚微,成績優秀的比例分別是29.95%和28.48%,在良好、中等和較差等其他學業水平中,二者的數據也較為接近。
課外班與課外作業——能提升孩子的成績嗎?
本次調查發現,近九成小學生在上各種「班」,每天有課外班作業的小學生高達81.50%。對於課外班的作用,訪談中儘管有部分家長認為「應該有用」,但孩子們無論成績優差都一致認為「不知道」、「說不清楚」,恰好證明更多的家庭作業時間不一定帶來更好的學習成績,也說明課外班及課外作業是一項性價比很低的家庭教育投入,不僅不能換來小學生學習上的優勢,反而存在讓孩子身心俱疲、減弱學習興趣、產生厭學逆反等不良心態的負面效應,給後面的學習階段帶來難以預估的消極影響。
「考得好就給獎勵」——管用嗎?
不少家長喜歡用物質刺激來激發孩子學習的主動性。調查顯示,與孩子的成績優秀呈正相關的,不是買禮物、給零花錢這些物質獎勵,而是父母雙方教育理念的一致性、互相理解支持的親子溝通模式以及家人間良好的的情緒理解與反饋。比如說,面對教育分歧時,父母選擇「私下再協商」的家庭,其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高達76.10%,成績較差的僅為11.98%;「能感受到家人支持和關心」的家庭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為74.12%,而冷漠、疏離的家庭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僅為12.48%。
常以物質手段作為激勵和表達愛的方式,容易對子女造成誤導,使他們將父母的關愛簡單化為物質的滿足,從而掩蓋、轉移或干擾他們內心深處的情感需求。相反,鼓勵和支持才是孩子內心持久的動力。問及「你從哪兒感受到父母對你的愛」,成績優秀的小學生更多選擇「給我鼓勵和支持」。
家人共進晚餐——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誰都希望有一個學習成績優秀的「別人家的孩子」。調查數據顯示,閑暇時父母經常讀書看報的家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更高,爸爸經常和孩子做事(玩智力遊戲、打鬧玩耍、一起運動、一起聊天談心、一起嘗試新事物、一起修理東西、共同保守一個秘密)對孩子的學業水平影響明顯,家庭娛樂活動越多孩子成績越優秀,而成績優秀的學生家庭「幾乎每天」或者「每周2-3次」能共進晚餐。
會做家務的孩子——學習更好?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知道習慣對孩子的重要性,但不少家長更關注與學習相關的「預習、複習」等習慣和行為,而不知道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才是促進小學生學業成績的出發點和著力點。
調查數據顯示,自主管理能力高的小學生學業水平也更高,比如自己選興趣班、自主管理零花錢、分內的事情自己做。有意思的是,在孩子專門負責一兩項家務活的家庭里,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相對較高。認為「只要學習好,做不做家務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僅為3.17%,而認為「孩子應該做些家務」的家庭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為86.92%,兩者相差懸殊。
「隱形爸爸」——是一種家庭缺陷?
儘管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缺位早已不是新聞,但本次調查所顯示的「僅一成家庭是父親承擔主要教育職責」的現狀,仍然讓人吃驚。尤其對男孩而言,父教缺失會使男孩的性別認同弱化,容易被母親過分呵護、過度保護,缺少獨立鍛煉的機會,缺乏紀律教育和監督,甚至導致各種暴力行為。 在生活中,當孩子分內的事向大人求助時,男孩的父母更容易選擇「有求必應」,說明父母對於男孩更易遷就,缺乏原則性,在學習中也容易為他代勞。
男孩的父母——更不了解孩子的內心?
調查發現,很多男孩的父母認為「孩子不願對我說心裡話」、「找不到共同感興趣的話題」、「找不到好的溝通方法」,或者「沒有時間溝通」而且「有溝通困難」,其實這和男孩的身心特點有關。男孩不善於向父母袒露心跡,較少主動跟父母溝通,面對要求或壓力時,要麼反抗,要麼沉默忍耐,不太懂得如何更好地與父母交流。
遺憾的是,男孩的父母對孩子的了解多為學習、交往等外在情況,而對於男孩的願望、心事等內心世界缺乏了解。比如,他們比較了解的是「三個以上孩子的好朋友」、「孩子喜歡的老師」、「孩子最喜歡的課和不喜歡的課」,而對「孩子近期最大的願望」、「孩子不願提的缺點或糗事兒」、「孩子最崇拜的人」知之甚少,這說明他們沒有深入考慮男孩的特點和需求,從而影響到親子溝通的質量和教育方式的有效性。
男孩成績不好——和父母有關嗎?
調查結果顯示,在學習動機、課外閱讀和學業成績三個學習的核心方面,男孩的情況均比女孩差。
這一方面是因為現行教學方式以言語教學為主,正順應女孩的學習特點,而男孩更容易接受圖表、圖像和運動物體的刺激,更傾向於動手實驗和操作的學習方式,不易接受單調的語言刺激,潛質發揮受到限制,在學業表現中陷入困境。
另一方面,男孩的學業成績受到父母教育方式的影響,學業成績較好的男孩父母常表現出較為積極的教養方式,相反則表現出更為明顯的負面教養方式。
比如,當孩子發脾氣時,積極的教養方式包括冷靜處理、耐心詢問,耐心傾聽孩子心中的委屈、不滿,或者給予其獨自平復情緒的空間;消極的教養方式則是使用否定、批評的言辭訓斥孩子,甚至忍不住動粗,不給子女解釋機會,使其感到心裡委屈,讓孩子充滿失敗的體驗。
1 2 3 下一頁 尾頁
推薦閱讀:
※女兒,有時候你可以選擇不善良!
※該不該給孩子零用錢?給多少零用錢?這才是標準答案
※關於孩子自我意識的教育思考
※女留學生騙光父親320萬消失:心全掏了,還是將女兒養成了白眼狼!
※有哪些講單親媽媽帶孩子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