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陶研校長 | 程莉蓉:無限風景,盡在支教路上

△2017年7月,程莉蓉在支教學校和學生在一起

程莉蓉,成都市西體路小學校副校長,品德學科副高級教師。

激動 興奮

在出發前一周教育局就組織了我們進行體檢,檢查身體條件是否能經得起石渠4000多米的海拔。我是很有信心的,因為8年前去過西藏,沒有出現什麼需要吸氧、躺著不動的現象,自認為身體素質還不錯的。體檢結果出來,果然還是有兩位選定老師因身體原因無緣石渠之行。在去機場的車上隨行校醫就給每人發了一盒紅景天和暈車貼,一再囑咐如有不適一定要說出來,先把紅景天含在嘴裡,補充體力,增強抵抗力。我非常配合的立即就含了兩片,希望自己到了目的地不要出現反應。一路上,我都很開心,和同伴們說說笑笑,憧憬著到達後學校的模樣和學生們學習、生活狀況。

就這樣,懷著對石渠的各種預想經青海到達了玉樹機場。一下飛機,撲面而來的冷風一下子讓我們忙碌起來:穿羽絨服,戴手套,換鞋。嘴裡不住地說:果真不一樣啊!但是,石渠教育局副局長(支管幹部)和兩位美麗的卓瑪老師熱情的笑容和搭在脖子上的潔白哈達瞬間又讓我們溫暖起來。

美食 美景

先說美景,石渠的平均海拔有4000多米,我們途經的安巴拉山埡口是石渠最高海拔,有4700米。這裡天藍、雲白,一大塊一大塊的形狀各異的,像棉花糖、像棉絮、可以變換各種小動物的雲朵讓人沉醉,讓人迷糊,盯久了讓人飄乎乎的,彷彿就躺在雲朵上隨風在空中遊盪。和藍天白雲相連的是綠毯般的草地,隨處或星星點點、或一簇簇的各色不知名小花點綴其間,不時有一些鏡面般的水坑映照著藍天、白雲,如明亮的眼睛在碧綠的草原上發光、閃亮。忽然出現一條清澈、蜿蜒的小溪讓你忍不住叫出聲來,一條流動的玉帶就這麼放肆地穿過草原。遠處埋頭吃草的牛羊是那麼愜意。置身在這樣的畫卷中,你已經無法語言,無法呼吸,就讓時間停止,就這麼靜靜地躺著吧……

在玉樹和石渠交界的地方,有一座始建於公元17世紀,由一世巴格仁波切桑美彭措修建的巴格瑪尼石經牆。石經牆寬2-3米,高約3米,被數不清的白塔圍繞,在遼闊的草原上一字排開,彷彿是草原上築起的一道長堤,又像是一座延綿起伏的古城牆,將近2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瑪尼石經牆。牆角邊虔誠的信徒正在各色的石片上刻著經文,就這麼頂著烈日,專註的重複著一個個簡單的動作。我們說話的聲音大了一點,他們馬上提醒我們安靜,不要吵到經文;也不要去亂摸,褻瀆經文的純潔與美好。我們雖然看不懂,但從他們的神情和動作中,能感受到每塊石頭都是有力量與靈性的,能聽得到信徒的心聲,承載著信徒們的無盡期盼和虔誠。不愧是藏族人民築在扎溪卡草原上的信仰之牆。

沒到石渠之前,我聽到最多的美食和特產是蟲草和牛肉。到達以後才知道還有石渠白菌,請教度娘得知這被當地人稱為「色學」,即「金蘑菇」之意的白蘑菇,我國只有石渠才有,是名副其實的特產。

熱情好客的石渠教育局同志在我們的就餐中兩次安排了這道美味,入口嫩滑,口感極好,喝下一口湯,鮮美的湯汁順著喉管流入五腹六臟,彷彿十幾種氨基酸進駐體內,通體舒暢。在臨走前的最後一餐,我們享受了一頓以牛肉為主的地道藏餐。

當我們走進就餐地點時,就被精美的羊毛掛毯,艷麗的餐桌椅征服了。足有5米左右的純羊毛掛毯圖案生動,色彩豐富;擺成U字型的藏餐桌子很有氣勢,感覺可以圍坐幾十人。很快,一大盤一大盤的不同樣式的牛肉呈現在我們面前:生牛肉(沾芥末)、牛排(沾干辣椒面)、拌牛肉、牛肉餅,大塊大塊的肉需要用刀切下來分享。酥油茶和糌粑也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不合口味,相反,大家都還比較接受。地道的自製酸奶上面放著幾顆飽滿的人蔘果,酸中帶著甜味,極大的滿足了女生們養顏的需求。除了這些,野生枸杞、黑枸杞等養生物品都讓我們沒管住錢包,或多或少大家都購買了。出發前的癟包包回時都變得鼓鼓囊囊,大包小包雙手無空。

高反 難受

在享受美景和美食的同時,我們也切實體會到了高原給我們的回饋——高反。

還未到石渠,在玉樹(海拔3000多)的當天晚上我們隨行的兩位看起來身強體壯的男教師就到醫院輸液,吸氧。其中一位老師由於本身有點感冒,表示心臟不舒服,隨隊校醫和領隊在醫院守護到深夜,並給他訂好了回城的機票,如果輸液後沒好轉就立馬回成都。還好,人年輕加上到石渠支教的強烈願望激勵著他,休息一夜後,輕鬆了許多。我們都在調侃:男同志不如我們女同志的耐受度強。

第二天到達石渠,接待的同志很有經驗,安排好住宿就讓我們在賓館休息,少動靜養。晚飯時,就有幾位老師表示不想吃飯,頭暈呼呼的。飯後,有老師提出想到街上走一走也被石渠教育局的老師否了,說最好繼續回賓館休息,不然明早無法開展教學活動。我們乖乖的回賓館,躺在床上休息。

晚上,我的頭開始發脹,感覺兩邊太陽穴往外凸,無法入眠。過了一會兒,後腦勺又開始脹痛,總之讓你各種不舒服。我因擔心影響同室的夥伴不好老是翻身,就這樣在頭疼腦脹中迷迷糊糊熬到了天亮。起來時在微信群里看到和我一樣睡不著的人不少:深夜2點過還有人睡不著約人到賓館大廳聊天,有人找氧氣袋,有人找葡萄糖口服液。結果有兩個男老師晚上就在大廳沙發上過了一夜,其中那位最年輕的小夥子吸完了備用的兩袋氧,早餐時,受到了年長一點的同伴們的調侃。

由於天下雨和出現高原反應的老師較多,因此在石渠我們就只呆了一晚,參觀完石渠中學後就往絡須趕。因絡須鎮海拔只有3000多米,有著石渠「塞外江南」的美名,距離也不遠,大概75公里,正常情況下2小時左右車程。夥伴們因為不同程度的高反,都不想說話,但是聽到絡須的各種好還是提起了精神。但是,沒想到痛苦的時間隨後才到。

石渠到絡須幾乎全是山路,車就在各個山之間盤旋,路況不是一般的差,全是坑坑窪窪,加上下雨,藏族司機已經屬於膽大心細的人了,一邊要防止路滑,一邊還要尋找稍微平坦一點的位置駛過。即便這樣,我們仍舊一直在車上顛簸,一直在彈起來、落下來,彈起來、落下來的來回蹦躂中重複著。屁股痛、腰痛、頭痛、手酸(一直抓著座椅),我從來沒有如此痛苦的坐車經歷,當時強烈的感受是:天啊,我再也不要坐車了!熬了4、5個小時,於傍晚終於到達絡須。

感動 感慨

在絡須,我們果然都緩過神,漸漸「活」起來了。在與當地老師的交談中,我們了解到,每學期就這樣的路程他們要來回好幾次:大型教研活動、教育局開會學習、考試交叉監考……聽著他們平淡的講述,絲毫沒有難受、痛苦的表情,一切都是那麼的平常,我為自己之前的想法感到汗顏。

在石渠,在絡須,我看到的都是安靜、有禮,埋頭認真學習的藏族學生和在課堂上激情滿懷的老師們的身影。由於這裡的環境條件,師資缺乏,好多老師都是全科教學,當然也由於急缺人員,中學有些課程比如:生物、地理等課程學生們只有自學。

藏族學生們展現出來的學習習慣讓我們感動。自習課同學們就真的在認真自讀、抄寫,沒有人鑽空子或者講話,相互間學習、交流的神情很樸實、專一。如果用10分來衡量學慣用功度、專註度的話,能感覺到他們已經用了8、9分。小學一年級的學生,通過學習,基本掌握藏漢兩門語言。初中以後,他們又開始學習英語,這讓我們很羨慕:能熟練掌握兩門語言,還基本了解第三門。

我除了與老師和學校管理幹部作題為《淺議教師的發展與成長》專題交流外,主動到了一個2年級的班級上課。孩子們熱情、可愛的臉龐深深打動我,我們一起交流互動:我教他們唱歌,他們教我讀藏文。孩子們歌唱般的聲音和工整的書寫震驚了我:他們和城市裡的孩子沒有兩樣!不同的只有這裡的環境、黝黑的皮膚和臉上那兩團高原紅。

時間很快,情感在逐漸升溫,轉眼支教活動就接近尾聲。奇怪的是,返回時仍然是同樣的路,我卻明顯沒有來時那麼痛苦了。是因為我愛上了這裡?還是我已經開始適應這裡?我想都有吧。

如果可以,我想留在這裡的時間長一點;

如果有機會,我還想再來這裡!

因為

這裡的孩子淳樸、善良,學慣用心、努力;

這裡的老師認真、執著,需要共同進退的同伴;

這裡美景如畫,美食天下。

摘自 | 《師陶學刊》2018年1月總第7輯

文章 | 程莉蓉


推薦閱讀:

花樣分享海外義工支教形式——總有一種freestyle適合你
為什麼去支過教的人愛說青春無悔?
你陪我兩年,我念你一生
沒有什麼不同
去邊遠、貧困地區支教是一種什麼體驗?

TAG:教育 | 支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