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塊廣告牌》(內附資源):攬獲金球四大獎,這才是我心中的年度最佳!
來自專欄 每日電影推薦
1月8日,第75屆金球獎頒獎典禮在洛杉磯舉行,美劇《侍女的故事》和《大小謊言》再奪獎,《至暗時刻》里的加里奧德曼獲得影帝寶座,最佳動畫長片給了口碑爆表的《尋夢環遊記》,但這些都不是重點,屬於熱門中的正常發揮。
重點是有一部在國內並不火的電影成了最大贏家,攬獲劇情類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女主、最佳男配四大獎項,搶盡所有風頭。
《三塊廣告牌》
《三塊廣告牌》講述了一個女孩遭到姦殺,屍體被燒毀後,因為沒有人證、物證,在事件發生後 7 個月,案件石沉大海,憤怒的女孩母親決定買下鎮子上三塊巨大的廣告牌,直接攻擊警察的不作為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的一個美國小鎮。
一位少女被先奸後殺,屍體被銷毀。因為沒有 DNA ,沒有目擊證人,甚至連嫌疑人都沒有。
所以在事件發生後7個月之久,警察仍然毫無頭緒,這件事情就這樣被埋在檔案櫃里,女孩的死漸漸被人遺忘。
最後,女孩的母親米爾德里德決定,以自己的方式為女兒伸冤。
憤怒到極點的她決定買下鎮子上三塊巨大的廣告牌,來質問警方為何還未將兇手緝拿歸案。
廣告內容很快便刊登在巨大的廣告牌上,紅底黑字,非常醒目。
在三塊廣告牌上分別各寫了一句話:
RAPED WHILE DYING 被強姦致死
AND STILL NO ARRESTS? 無人被逮捕?HOW COME ,CHIEF Willoughby ? 為什麼, Willoughby 警長?
三塊廣告牌一立,在小鎮瞬時掀起腥風血雨。
即便如此,女主的做法依然惹來了小鎮居民的不滿。
因為她控訴的這位警官,是一個受人愛戴的身患癌症的將死之人。
警察局的二把手迪克森在醉酒回家的路上,看見了這三塊紅彤彤的廣告牌,心裡也是一驚,趕快通知他的上級威洛比警長。
正和全家人享受安逸晚餐的警長接到電話,也感到一絲不安。
果真,第二天媒體就趕到了現場,直播了對米爾德里德的採訪。
警察那麼忙,忙著折磨黑人和同性戀,正好我這廣告牌能提醒他們,做點正事!
威洛比知道米爾德里德的性格,頑劣倔強甚至不近人情,在女兒被殺後,她的臉上從來沒有一絲微笑。警長知道他即將面臨暴風驟雨,但也不能躲避,硬著頭皮往上沖。
他親自上門找到米爾德里德,告訴他警察現在所面臨的難處,他們也想盡一切辦法破案,但是由於證據和線索幾乎沒有,想要破案十分艱難。
警長的態度看似十分真誠,甚至連自己身患晚期癌症的事情都全盤托出,希望米爾德里德可以將廣告牌撤下。
但是女孩的母親並沒有被動搖,「反正人都是要死的,你得癌症又算得了什麼?」
警長的談話並沒有說服米爾德里德對抗警察的決心,於是警長又請來了當地教會的神父來幫忙。
而她一下子就把教會歸到黑幫旗下,「上帝在我最需要他的時候沒有出現,現在他來了已經晚了」。
甚至連自己親兒子都怪她太殘忍,時時提醒他失去親人的痛苦。
但她不以為然,依舊做著她認為對的事情。因為她知道,一旦她把廣告牌撤下去,她女兒的命案很有可能就會石沉大海。
她倔強的性格沒有辦法讓她與現實和解,反而讓她邁出了罪惡的一步,借著暴力來反暴力。
去看牙醫被諷刺,她就用鑽頭鑽碎牙醫大拇指蓋。
送兒子去學校被扔瓶子,就踢爆對方的蛋蛋。
廣告牌莫名被燒,那她就燒了整個警察局。
甚至局長自殺,也沒能阻止她憤怒的情緒。因為她知道,自己憤怒的源頭不僅來自警察的不作為,還有對自身無能的憎恨。
看到這裡,你可能覺得這位母親是偏執狂。為了女兒的死自己卻墮落到法律的邊緣,這根本就是作惡。
但其實,她何嘗不是一位失敗又自責的母親。女兒死的那天早上,還與她大吵一架,原因在於她不借車給女兒。
為此女兒生氣的詛咒自己路上被強姦。
女主還隨即附和:是嗎?好,我也希望你在半路被強姦。
我們都知道這是母女賭氣說的氣話,卻沒想到悲劇真的發生了。而這也成為女主一輩子內疚的源頭。
她所做的一切,何嘗不是一種自我救贖。
而影片中另一個靈魂角色,來自局長下屬——一個有戀母情結的警察。
兩個鏡頭就讓這個人物活了。
一處是,他聽到局長自殺,衝到馬路對面將廣告公司砸了,把老闆從二樓窗口扔下。
另一處,他在酒吧偶然聽到一起關於強姦的案子,挨了一頓打,只為取得對方的DNA。
甚至在女主放火燒警局時,他剛好在警局查閱資料。
他被燒成了一個火球,但懷裡卻緊抱著女主女兒的案件卷宗。
一惡一善,一邪一正。這樣矛盾的人物性格,被演員演繹的入木三分,看的十分動容。
其實生活中哪有百分百的善惡之分呢,我們每個人只不過都在尋求一種安生的方式。
就像影片中的母親,她不惜用最激烈的方式挑戰權威,向這個充滿惡意的世界展示著一個堅硬無畏的女戰士形象。
也不過是為了讓自己往後的日子,能夠多點心安。
回顧整部電影,導演並沒有專註於尋找兇手,而是把重點放在了強姦、謀殺的過程、動蕩的家庭、彆扭的人際關係,甚至是黑人、同性戀和侏儒人群上。
電影以一個母親的追兇問責為切入口,展現的卻是整個社會浮躁和易怒的眾生相。
仇恨和惡意似乎與生俱來,人與人之間充滿隔膜和芥蒂,利用與對抗。每個人都在傷害別人,也被別人所傷害。法律一直缺席,而罪犯全都逍遙法外。
母親夜襲警察局只是一場浪漫主義的反叛英雄的想像,事實上權力並未被傷害,燒掉的只是一座空樓,受傷的也只有普通民眾。
當嫌疑犯的DNA被證明與姦殺案的兇手並不匹配時,絕望達到了極點。
令人稍感安慰的是,當影片結尾處米爾德里德和迪克森將私仇升華為公憤,攜手以「執法者」的身份上路時,我們感到了人性的一絲光亮。
雖是犯罪喜劇,但電影的內核其實是悲劇。然而又處處讓人感受到溫暖和治癒。在大喜大悲中讓人感受到喜劇片的最高境界:笑中帶淚。這才是我心目中的年度最佳!
———————————————————分割線—————————————————
關注微信公眾號:粑粑傳媒
回復:三塊廣告牌,即可獲取本片資源
給你最新最熱影視資訊
更多精彩盡在粑粑傳媒
「被整容」27次,我可是拼了命才讓自己這麼帥
「諾貝爾獎」文學家之死:回不去的,才是故鄉
這世界對好人最大的犒賞,就是讓你做了好人
推薦閱讀:
※被忽略的《戰狼2》編劇:曾把劉鎮偉氣走,吵架家常便飯!
※馬雲拍過什麼電影?
※《追龍》中劉德華對甄子丹的評價怎麼樣?
※電影《縫紉機樂隊》免費觀看值得推薦嗎?
※大家怎麼評價《侏羅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