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對同性戀者以及一切勇敢追愛的群體一點尊重吧~

分享一本看過的關於同性戀愛研究的著作。限於篇幅,就只寫三個階段啦。


引言

人們在現代時期對於同性戀愛現象進行重新認識,是與近代以來中國社會政治變遷的背景相呼應的。從十九世紀末期以來,中國受內憂外患困頓局勢的刺激,從政治場域到文化局面均出現了有關性、性別、婚姻等問題的改造活動,除卻重新認識同性戀愛行為外,還包括如男女平等、自由戀愛、婚姻改革,打造新性道德等觀念及實踐的指導,其規模與熱情都是過去歷史中很少見的。

學者王一川曾指出:

現代性,不僅是一個政治或思想問題,而且同時更是個人的生存體驗問題。甚至說到底,直接地就是個人的生存體驗問題。現代性是同人對自身的生存境遇的體驗結合在一起的。人們不僅以自己的政治活動去推動或阻擋現代性進程,也不僅也自己的思想活動去認識現代性轉型,而且從根本上說,以自己全部的生命和熱血去體驗現代性的痛感和快感、憂鬱或希望、災禍或幸福。如果離開了這種現實的活生生的生命體驗,現代性就只剩下空洞的軀殼。

西方的同性戀研究(Lesbian and gay study)在20世紀70年代左右興起,與同性戀者以同性戀身份作為一種集體社會運動抗爭是密不可分的。

其中頗為關鍵的里程碑之一是在1969年發生的石牆運動(stonewall酒吧,美國紐約格林威治村的一間男同性戀酒吧,這次事件被視為美國乃至全世界同性戀平權運動的起點)

從70年代以來,同性戀研究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1

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初,這是同性戀研究的起步階段。這一階段以本質論立場為主導,所謂本質論立場,表現為兩個方面:其一,它強調同性戀者這一身份具有跨越時空的有效性,或者說強調個體的性取向是先天具有的,因此它是跨越文化時空的客觀事實,可以獨立於文化論述而存在;其二,它還表現為女同男同在性別身份立場上的二元對立,即人們同樣假設了存在一個跨越歷史文化時空的「女性與男性」本質。

2

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的發展時期,這一階段轉向以建構論立場為主。所謂建構論立場,即從強調「同性戀者」是本質性的跨歷史時空存在物,轉向思考性問題在具體歷史語境中的社會意義,同性戀身份的建構等問題。

美國歷史學家大衛·哈波林(David M.Halperin)在:

《一百年的同性戀:以及其他關於希臘式愛情的論文》中寫道:

「性(sex)並無歷史,它是建基於身體的自然事實,存在於歷史與文化之前,但性意識(sexuality)本身是文化建構的產物,是特定的意識形態對身體的論述。」

社會學家傑弗斯·威克斯(Jeffery Weeks)也指出,在同性戀主題的研究中,思考的焦點不應該是再假設有個普世雷同的同性戀愛歷史,反而應該探索不同歷史時空的文化,如何建構、整理和閱讀同性的親密經驗。因為在不同文化或同樣文化的不同時空內,當事人與社會均可能賦予同性戀愛行為不同的意義:「行為或許相似,社會含義卻南轅北轍.....性行為永遠是處境化和關係性的,它沒有跨時空的不變意義」。

3

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同性戀研究在堅持建構論立場的基礎上,開始向差異政治邁進,即納入酷兒理論的發展取向。酷兒(queer)原意為「怪異的」是西方主流文化對同性戀者的貶義稱呼。

朱迪思·巴特勒(Judith Butler)指出:

性別操演理論:不論我們的身份有沒有性別色彩,都不會是原始內在「核心自我」的呈現,那只是我們操演行為的舞台效果.....性別必須藉助我們的操演,才能在我們身上刻下印記。

國人對同性戀表示出來的不理解甚至歧視,大多都是社會普遍意義下潛移默化的影響,而社會表現出來的思想傾向,又是政治歷史所積澱下來並不斷變化的影響。

同性戀愛行為撼動的是中國的家庭結構與傳宗接代的根基。

而偏偏幾千年來,中國社會最重視的莫過於家庭結構與傳宗接代。

男耕女織,小農經濟,重男輕女,三綱五常等。

我覺得郁達夫先生在1931年《蜃樓》中寫的一句話很能說明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傾向:

「對受過三千年傳統禮教的束縛,遵守著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一脈相傳的狡詐的中庸哲學的中國人.....」

這樣的國人,怎麼能表現出對同性戀愛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呢?

逢過年的三姑六婆的打聽,有對象沒,怎麼還不結婚;

各種無聊的厭惡的相親;

各大網站上天秀的小情侶;

不是幾乎都是異性戀愛的世界么。

沒關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不否認LGBT群體中,有一些不好的、低俗的甚至噁心的群體存在,他們以此為某種榮耀,以此打擾異性戀愛中那些安穩的情侶們,以此引導涉世未深思想單純的未成年人......

但我想啊,能自我認同,勇敢面對喜歡同性的心的人,他們就已經很美好了,想想在俗世的規則下,能堅持自我,無愧真心的,是很有勇氣的吧,這樣的人,是LGBT群體中善良而無辜的人,他們該有獲取尊重的權利,該光明正大的生活,該受到善待。

我去關注同性戀的研究,只是為了讓更多的人能用尊重的眼光看待這個群體,不要不了解就先往狠處批判,多存一點善意,世界會變得更美好。其次就是,我自己的心路歷程,從書中獲益頗多,我想展示無愧自己的自我認同道路上,收穫的一切。

以上,既是堅定自己,也是勉勵他人。


推薦閱讀:

出櫃這個事情
如何看待《奇葩說》中對出櫃的看法?
為什麼同性戀是一種疾病
同志和直男真的可以和平共處嗎?
親歷悉尼Mardi Gras同志花車遊行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TAG:同性戀 | 男同性戀 | 女同性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