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聽力:把自己代入場景之中理解聽力

很多同學都反應聽力考試非常難,難在哪呢?

辨音難

讀的太快反應不過來

抓不住細節

材料整體理解無法串聯

辨音來說,你可能不知道這單詞具體的讀法,或者不知道發音規則,多半是對英語發音規律甚至本身掌握的不是特別到位。反應不過來,那是因為還不夠熟悉;細節抓不住,還是因為對一些用法比較陌生。其實前面幾種差不多是一個類型的問題,可以通過正確的練習獲得提高;

但最後一個串聯理解,僅僅有練習還是不夠的,沒有這個意識,沒有這個想法,很難真正改變。

理解方式需要從根本問題上改變,而是我們需要培養這樣的意識。

給大家提供我平時解決問題的思路吧:也就是題目中所說的,把自己代入場景中理解聽力。

首先什麼叫代入場景中呢?

conversation

以對話為例子,我們平時閑聊,都會有個比較確定的主題,或者一個目的。對話如何進行下去?就像我剛才說的,要麼把握住主題,要不達成溝通的目的。

否則彼此之間的溝通是沒有效果的。也就是說,要想聊下去,必須時刻緊扣主題。

對話類的聽力材料也是這樣的,只有你理解了這個對話發生在什麼環境下,理解了對話的背景是什麼,才能更好理解對話的主題和背景。這就是所說的,把自己代入聽力材料的語境中。

好比說聽力材料有學生說,我要找一本英文詞典;但這句簡單的話,發生在不同的環境中是不一樣的:在書店裡說,可能是將要向店員買;在教室里說,可能是要向同學借;在失物招領處說,可能是弄丟了需要找回來。簡單如此的一句話,在不同場景都有這麼多不同的意思;在聽力的環境下,就更加需要結合說話人所處的環境進行理解。

另外,有這種場景概念之後,我們可以更好地梳理對話的結構甚至是對話的進展。

我們結合具體的例子來講一下,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個材料,這個材料發生的場景在圖書館裡。

我們可以先在腦子裡構建一個咱們在圖書館中的場景:我們在圖書館裡說話,無非找書、借書這些事情,那麼我們可以大致斷定,這個對話應該是討論解決某些問題的。

大家可以看標註的部分,學生提出了他的問題、需要解決的問題,學生的背景和目的出現了。他已經描述了問題,他的活已經幹完了,接下來就是圖書管理員的回應。大家可以看到上面標紅的部分,每一句都是圖書管理員給的建議。所有這些建議都是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的;學生給出反饋,提出新的問題或進一步細化需求;整篇對話相當嚴絲合縫。

這個可以說是托福聽力材料非常典型的一種形式,以問題和建議環環相扣的一種循環結構。假如我們對同學的問題不清楚,我們可以通過管理員的回答來理解;如果我們對管理員的回答不清楚,我們可以藉助同學的進一步問題來理解。

有了場景類的理解,聽起來就會輕鬆一些;但並不是所有對話都是如此嚴絲合縫的,有時話題會轉換,但轉換也是比較自然的,全聽懂的人是不會意識到話題轉換的。就好像聊天的某些時候大家都不知道話題怎麼聊到某個點上,得順著邏輯縷回去才會發現話題是什麼時候岔開的。這種情況多見於初次見面的對話當中。

如果我們能在對話場景中理解,對整體的結構把握是很有幫助的。

當然可能在有些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很難代入,比如學生去老師辦公室討論學術話題——你可能會說我從來就沒有主動去找老師聊學術,怎麼代入啊?那這個時候無所謂,我們可以代入一個旁觀者,比如陪學生去找老師——我們很清楚學生的目的和問題,關鍵點只在老師是怎麼解答這個問題的。這樣依然可以保證我們的思路在這個大環境中。

說白了,就是要把自己放在場景中體會對話的內容。

lecture

接下來咱們說說講座的內容。一般講座就是課堂的節選;

課堂節選就更好定位了——老師在上面講,我們在下面聽,這是大部分托福考生都非常熟悉的一種環境;那麼我們要怎麼掌握這種場景的內容呢?

這就涉及到怎樣高效獲得信息的學習方法了。無非就是,課前預習,上課認真聽,課後用心複習。對於聽講座來講其實是一樣的,只不過這三個步驟要進行適當的轉化:

比方說預習,我碰到什麼問題需要老師為我解釋;這個抽象到lecture中,對應的就改成:為什麼學生會提問,為什麼沒有聽懂,老師想要我們明白啥?

學習部分,對應的是主體內容的理解。說白了,托福考試就是為了英文授課做準備,而不是為了英文課;所以我們不能僅僅從英語的角度來理解這個lecture。我們也許會聽到一些專業術語,其實咱們並不必要在這種陌生的辭彙上浪費太多注意力;因為我們都知道,出現一個陌生的概念,老師之後肯定是會講解的。

複習是知識的整合;聽力過程中就是要回憶學科相關的背景知識、常識;假如這是生物學的材料,我們首先要想的不是生物學的專業名詞,而是調動所有我們學過的知識。這麼做不是為了直接得出答案,而是要快速進入相關領域的思維模式。

我們在練習聽力的時候,就要有意識地培養這種思維模式。

當然,和聊天一樣,lecture中的教授也會東拉西扯,比如下面這段材料。

我聽的時候沒有感覺,但捋文字材料的時候覺得很彆扭。脫離了整個上下文的時候這是一句非常簡短的話,但這段話都是在講蝙蝠,突然講了樹木。後來我想起來,這篇文章的主題是選擇性的砍伐樹木。有了這個主題的時候這句話就明白了,留下這些樹為蝙蝠提供一個棲息地。

不管是對對話,還是對講座,場景的代入感為我們帶來了背景和邏輯,給我們帶來了熟悉感;正因為場景的存在,我們深挖細節才有效。當我們代入,很多問題就會自然而然地迎刃而解。

獲得學科背景知識:敲門磚:知乎+聽力學科背景知識+精聽打卡

u.wechat.com/EElQZlMMS6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騎士能否奪冠? 大數據看衰騎士衛冕
<第一季>NBA版權利的遊戲,凱文-杜蘭特主演
各階段幼兒如何預防耳聾
戴耳機的你,耳朵還好嗎?
樣提高英語六級聽力

TAG:聽力 | 托福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