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花上萬元買的IphoneX究竟能用多久?

一部智能手機究竟能夠使用多久?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不僅是一個有關消費習慣的私人問題,而且是涉及資源利用、產品設計、商業模式乃至企業社會責任的公眾問題,甚至是關乎人體健康、環境保護和社會進步的嚴肅問題。

如今,幾乎沒有任何一種個人電子產品,像智能手機這樣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甚至改變著整個世界。可以說,在人們日常使用的所有電子產品中,智能手機不僅使用最為頻繁,而且其「新老交替」的速度是最快的。市場調查顯示,消費者平均淘汰一部智能手機的周期僅為18個月。有人估算,我國一年被消費者淘汰替換的舊手機數量高達4億多部。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被淘汰的舊手機絕大多數並非到了老舊不堪、不能使用的程度;往往只是出現了一點點小毛病,甚至全無問題,功能良好。

造成人們頻繁更換手機的因素有很多:手機廠商不斷推出新產品或更新操作系統,誘導和迫使消費者棄舊換新;產品維修難、價格高,從經濟角度權衡,不如扔掉舊的,購買新品……在這背後,則是手機廠商的「小心機」——「計劃性報廢」。

「降速門」背後的「計劃性報廢」

自iOS10.2系統版本後,蘋果公司便在其研發的手機操作系統中添加了一項「隱藏功能」——iPhone6之後的手機在電池老化之後,手機操作系統會將晶元的運行速度降到原來的一半以下。最新的iOS11.2版本推出後,一年前才面世的iPhone7也被「暗算」,在操作系統內埋下了這顆「定時炸彈」。對此,蘋果公司解釋說,有意給iPhone6和iPhoneSE系列手機降速,是為了應對電池老化問題;並辯稱,智能手機的電池壽命有限,降速能夠最大程度保障系統安全,預防手機意外關機。

其實,蘋果公司的套路並不新鮮:早年間,德國歐司朗、英國電器行業聯合會以及美國通用電氣等就曾合謀,將電燈泡的使用壽命限制在1000小時之內。這種商業套路就是所謂「計劃性報廢」,即廠家有意讓產品快速過時,難以維修或提前報廢,從而加快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刺激產品銷量。

事實上,「降速門」也不是蘋果公司第一次被爆出「計劃性報廢」醜聞。2017年6月,蘋果公司發布了iOS11系統,並「順便」淘汰了一批其實並不老舊的產品,如iPhone5、iPhone5c和iPad4等,遭到了廣大用戶批評。

有機構曾拆解研究了市場上熱銷的40多款手機等電子產品,發現其中約70%的產品電池、屏幕等容易損壞的零件很難更換甚至無法更換。也就是說,當電池壽命開始下降或者屏幕等零件發生故障時,消費者無法自行維修或更換損壞的零件,最終導致整機報廢。

通過產品設計上的「精心安排」,廠商也會有意縮短智能手機的使用周期:使用易損壞的材料與設計,如玻璃機身;無法更換電池;高昂的維修費用;需要專用工具才能拆解;不提供維修手冊等資料或出售備用零件,等等。

明明只需要更換電池就可以解決問題,卻打著「悄悄削弱晶元是為了保護電池替消費者考慮」的旗號,迫使消費者不得不因系統運行緩慢而更換手機。如此一來,不僅讓消費者多掏腰包,而且造成了不必要的資源浪費,製造了額外的電子垃圾。

不僅僅製造了電子垃圾

統計顯示,自2007年以來,全球共生產了71億部智能手機,平均下來,地球上幾乎人手一部。與此同時,手機銷售量逐年飆升。2007年,全球手機銷售量約為1.2億部,2016年則超過14億部,2017年的手機銷量則與上一年基本持平。預計到2020年,全球約有70%的人擁有智能手機。

銷量高速增長的背後,78%來自現有智能手機用戶更換新手機。以蘋果為代表的手機廠商每年也會為消費者提供大量新產品。據估計,2017年,蘋果公司可能生產了超過2.27億部手機;從2007年iPhone誕生到現在,蘋果公司已經銷售了約12億部iPhone。

智能手機的大量生產和快速更新換代在為科技行業帶來可觀利潤的同時,也對我們的地球環境和設備生產國家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一方面,智能手機不斷更新換代,消費持續迭代更新;另一方面,廢舊手機的回收體系幾乎是一片空白。

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統計,2016年,全球僅有20%的電子廢棄物被安全回收,大量的報廢電子產品淪為電子垃圾,它們或被填埋或被非法銷售給發展中國家。這些電子垃圾最終大多被野蠻拆解,給當地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健康隱患。

聯合國有關報告指出,2010~2015年間,東亞和東南亞的電子垃圾數量增長了63%。2017年,全球電子垃圾將達6500萬噸,如果將這些電子垃圾覆蓋在整個香港島,厚度將達到6.4米。

換句話說,我們享受著智能手機和互聯網+時代帶給我們的生活便利,智能手機等時尚電子消費品也給地球帶來了多重的環境污染和能源負擔。

自2007年起,共計約有968太瓦時(1太瓦時=109千瓦時)的電力用於製造智能手機,幾乎相當於印度2014年一年的用電量。我國手機出口量約佔全球的57%,為製造商供電的能源主要來自燃煤發電,這也是電子產品製造業碳排放高居不下的原因所在。

智能手機的材料供應鏈條十分複雜,需要用到鋁、鈷、黃金等超過60種礦物材料。據統計,自2007年以來,智能手機生產共消耗超過15.7萬噸鋁(主要用於外殼)、10.7萬噸銅(主要用於線纜)、6.7萬噸塑料(主要用於外殼)、3.8萬噸鈷(主要用於電池)以及其他礦物材料,巨大的市場需求導致這些材料被迅速消耗。例如,用於生產液晶屏幕的銦,如果保持現在的開採速度,預計14年內就會枯竭。

根據某環保機構與德國應用生態研究所共同發布的研究報告,全球電子產品(包含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年銷售總額超過10億台,這些產品在製造生產過程中耗用超過30萬噸資源,其中4萬多噸的鋁用於製造外殼,在電池中則可找到超過1萬噸的鈷,佔全球年產量近10%。然而,礙於現有的回收技術與效率等原因,導致資源提取再用的比例不及消耗的一半,這些高價資源最終反而成了污染環境的電子廢棄物。

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的生產十分耗能。製造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相當高,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中少數零組件的生產過程中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占產品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80%,這些零組件包括印刷電路板、屏幕以及積體電路。據測算,智能手機平均生命周期產生的溫室氣體效應約為37千克二氧化碳當量,平板電腦則是80千克二氧化碳當量。這還不包括網路使用及數據運算的影響。

事實上,手機等高科技電子產品在開始製造時需要消耗大量貴金屬與稀土元素等天然資源,已經對環境造成衝擊。若後期回收處理不慎,更易衍生出資源回收不當等問題,特別是在環境保護和人體健康方面。這是因為智能手機在生產過程中會使用有毒、有害物質。目前已出現關於智能手機使用危險化學品造成的病例報道;在智能手機的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某些物質會引發癌症,有些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各種不良影響。據2014年的報道,苯和正己烷被用於清潔電子顯示屏;韓國某研究機構發現,易燃溶劑、再生的有毒化學物質,如乙二醇醚也被使用在半導體或顯示屏的生產過程中。

此外,智能手機部件中還潛藏著多種有毒、有害物質,如鉛、鎘、鉻、汞、砷、鈹、聚氯乙烯、溴化阻燃劑等重金屬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若處理不當,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可能會向環境釋放,引發環境污染,威脅人體健康。

野蠻的電子垃圾拆解對西非的環境和兒童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難以承受的消耗

儘管手機在功能上取得了重大創新,但手機製造業現有的線性生產模式仍具有缺陷。製造商和電信服務商依靠消費者頻繁更換新手機來運作的商業模式,忽視了手機從生產到遺棄造成的長遠影響。

組成智能手機的部件包含著各種各樣的材料,其中不乏貴金屬和稀有金屬,如金、銀、鈀、銅、鈷、鈀、鎵、銦、鋅、鎢和鉭等;然而,用來製造智能手機的大多數材料在產品壽命終結時並未得到有效回收——落後的回收體系和技術嚴重阻礙了這些寶貴資源的回收再利用。

據聯合國大學統計,2014年全球共生產4200萬噸電子垃圾,其中300萬噸來自於智能手機等小型IT設備,它們之中只有不到16%通過正規渠道得以回收,剩下的大多進入垃圾填埋場、焚燒爐,或出口到危險的非正規拆解處理廠。2017年,全球電子垃圾預計增加到5000萬噸以上。巨大的資源浪費和廢棄物回收處理將成為一大難題。

此外,複雜的設計也為智能手機實現安全高效回收帶來困難,回收處理過程通常是切碎後再送去熔爐,而熔爐無法有效回收大部分材料。在現有的生產模式下,我們的資源、環境都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消耗。

雙管齊下搭建綠色回收體系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電子產品生產國和消費國,也是電子產品翻新和循環再利用的最大市場。單就2014年一年,我國就產生了600萬噸電子垃圾(不包括進口),占亞洲電子垃圾產量的37.5%,全球產量的14.3%。預計到2020和2030年,我國電子垃圾產量將分別達到1550萬噸和2840萬噸,並將於2030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垃圾生產國。

與世界其他地區類似,我國的電子垃圾回收率也很低,大量的電子垃圾最終流入非法拆解渠道。即使有限比例的智能手機被合法回收,拆解通常也會因為經濟效益的考量,主要集中在回收貴金屬方面,其他的資源往往未能有效回收利用。

如何讓智能手機既好用,又不會對我們的環境和健康造成影響?有關專家從兩個方面提出了解決辦法:一是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

這需要從產品全生命周期角度出發,即從產品設計階段開始,一直到產品廢棄後的回收拆解過程,綜合考慮產品易於維修,組件可重複利用,從提高材料回收率,原材料和生產製造過程不使用有毒、有害物質,降低能耗等角度來重新設計產品。一個好的產品設計,除了可以延長產品壽命,有利於環境和健康,還能提高循環使用再生資源的經濟性。

二是回收產品,循環利用,最大限度重複使用現有資源。

對於最終需要報廢的智能手機,一方面培養消費者回收電子垃圾的意識,讓他們將需要報廢的智能手機交給正規的回收渠道,同時倡導手機廠商建立完善的回收循環體系,通過逆向供應鏈渠道回收產品,履行生產者社會責任,鼓勵他們與合法的回收拆解企業合作,保障產品的正規拆解和資源的再生。另外,積極推動擴大再生資源的利用比例,減少新資源的開採。

事實上,由於智能手機配件中含有貴金屬,回收智能手機部件被列為是最有前景且最能創造效益的事業之一。歐盟委員會估計,如果95%的手機能被有效回收,手機生產業可節省超過10億歐元的生產材料成本。

你真的需要換手機嗎

作為智能手機的消費者,我們又能做什麼呢?

有關專家建議,當你考慮更換一部智能手機的時候,不妨先靜心思考一番,再決定怎麼做:如果手機還能正常工作,或者只是出現了一些小問題,但主要功能還正常,不需要維修或簡單維修就能繼續使用,可以嘗試安裝相應的APP,繼續發揮舊手機的餘熱,將手機改造為導航儀、行車記錄儀、遙控器、監控器等多種用途的小產品;還可以嘗試通過正規交換平台,在保障個人隱私的情況下,用自己不再需要的產品交換其他有用的物品。

假若手機確實出現了故障,已經不能正常工作,不妨先聯繫品牌商或者授權售後服務廠商,嘗試解決故障。如果你的手機確實需要報廢,或者你還有一堆在抽屜里睡覺的手機,不妨將已經徹底清除了個人信息的舊手機交給合法的物資回收渠道處置。


《迷你百科脫口秀》今日話題:愛情這劑毒藥還有救嗎?

(喜馬拉雅、荔枝FM、蜻蜓FM每天8:00 同步更新)


推薦閱讀:

城牆外的野蠻人吹起號角 — MateBook X Pro
演講神器,羅技無線演示器Spotlight產品體驗
【新消息】您有一份新的工單,請確認!
距頂點一步之遙 — X1 Carbon 2018 長測
寫在越獄之後

TAG:iPhoneX | 智能手機 | 消費電子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