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痊癒就終生免疫?其實病毒可能仍在潛伏,隨時以更可怕的形式爆發...

想必大家在小時候,都有過類似的記憶:

班裡又突然有位小夥伴因為得了水痘休學一兩個周了。

當初懵懂的我們一邊羨慕著不用上課的福利,一邊對水痘充滿了好奇和恐懼。

但感染過水痘的人恐怕難以忘記那種渾身發癢,一抓就爛的感覺。

很多人還因此在身上留下了黃豆大小的坑,甚至長大後變成了疤痕。

不過,好就好在他們痊癒之後,總算可以驕傲地說自己獲得終生免疫,再也不會爆發了。

畢竟對於沒出過水痘的人來說,兒時接種的水痘疫苗也不能百分之百確保日後不會被感染。

可實際上,那種讓人長水痘的病毒有概率一直潛伏在人體里,並隨時可能捲土重來。

只不過,當它複發時就不再叫做水痘,而是被稱為帶狀皰疹

前段時間某明星也得了帶狀皰疹

沒錯,這聽起來像極了性病的帶狀皰疹,實際上與水痘密不可分的。

它們都是由同一種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簡稱VZV)引起的感染。

而這種病毒廣泛分布在全世界,人類是它唯一的宿主。

電子顯微鏡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約放大倍數為150,000倍

眾所周知,我們每天都遭受各種病毒的頻頻轟炸。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病毒)也總會不經意入侵到我們的身體內。

大多數情況下,人體的免疫系統會對它進行防禦,保護我們不被其感染。

但總會有一些漏網之魚的出現,讓我們成為VZV病毒的攜帶者。

據血清學研究顯示,超過95%的人群VZV病毒抗體陽性。

這也就意味著 ,95%的以上人們體內都可能有VZV病毒的存在,都是水痘或是帶狀皰疹的潛在得病人群。

當VZV病毒首次攻破人體的免疫大軍,感染人體之後,我們就長出了水痘。

我們知道水痘常發生在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身上,但請不要以為成年後就不會再長了。

這是因為這些潛伏在人體的VZV病毒,正伺機而動,隨時準備肆虐一番。

只要人體的免疫大軍疏於防範,它們就會悄悄溜進部分淋巴結里進行繁衍增值。

緊接著,它們又會大搖大擺地隨著血液和淋巴系統等,逐漸擴散到全身。

沒過多久,患者就會陸續出現發燒、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等常見的病毒感染癥狀。

淋巴遍布全身,並通過淋巴管循環,圖為手臂上的淋巴管

與兒童很快就會被確診為出水痘不同,成年人常常會將其誤以為是感冒、發燒之類的,從而使病情更加嚴重。

不出一個月,他們的頭皮就開始瘋狂長痘,冒水。

臉,脖,甚至胸背上都出現像蚊子咬的大紅點,並紅腫起來成了一個個水痘、皰疹等。

通常,成年人得水痘的癥狀會更加嚴重一些。

對他們來說,光是長痘毀容就已經很慘了,身上還又癢又痛。

只要衣服稍微摩擦一下,都會癢得令人抓狂。可手又不能抓,因為一抓破就可能會再次感染留疤。

唯一慶幸的是,水痘對現代醫學來說早已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只要及時前往醫院接受一到兩周的治療,就基本可以痊癒了。

可當你以為燒退了,水痘脫痂了,身體全好了的時候,這種VZV病毒卻很有可能仍未完全離開你的體內。

原來在治療水痘的過程中,人體免疫系統確實把體內大多數的VZV病毒消滅掉。

如果治療不當,仍會殘留一些不能被血清中的抗體完全中和的VZV病毒。

這些病毒發揮著自己天然親近神經的特性,順著皮膚的上皮感覺神經末梢不斷逃離免疫大軍攻擊。

最後,它們躲進了脊髓後根神經節的神經元或是顱神經的感覺神經節里,並在長期定居了下來。

脊髓後根神經節

要知道,這兩大類神經節恰好是主管感覺的神經的匯聚地。

從這裡發出的感覺神經遍佈於全身皮膚,會讓人感覺到痛、冷、熱等。

可想而知,有朝一日當它們重新爆發時會有多痛苦。

不過,它們平日里就一聲不吭地潛伏在那裡,甚至一待可以待上幾十年的光景。

假設你在1-2歲得過水痘,那這些病毒可能會陪著你長大成人,看著你結婚生子,等待你逐漸老去。

可別以為這病毒只是單純地想跟你廝守一生,它們是在等待下一個瘋狂肆虐的時機。

等到你老了或者是因過度勞累,身體免疫力下降時,它們又不留情面地出來攻擊你了。

據《2016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診療中國專家共識》估計:60歲以上帶狀皰疹患者PHN發生率為65%,70歲以上帶狀皰疹患者PHN發生率為75%。

當這些VZV病毒重出江湖時,它們會沿著我們的感覺神經軸突到達所支配的皮膚細胞,繼而在細胞內增值引起皰疹。

這樣生成的皰疹沿一側周圍神經作群集帶狀分布。這也正是它叫做帶狀皰疹的原因。

3D版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在傳統醫學上,帶狀皰疹常被稱為金蛇、金龍纏腰,又或者纏腰火丹等。

因為它長出的疹子常出現在腰部及後腰部,或是沿著肋間神經分布。

那又紅又熱的疹子可謂是繞著身體走了大半圈,如同一條龍纏在身上一樣。

與當初水痘癢得令人抓狂不同,帶狀皰疹是從神經發出的劇痛,分分鐘讓人痛不欲生。

當然,這疼痛也是沿著那根受累的神經所支配的區域分布的。

一些人帶狀皰疹只發在肋間神經的背後那段,就只有背後痛;另一些人發在面神經上,就半邊臉痛。

慶幸的是,帶狀皰疹本身也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一般情況下,它無需治療也會自動痊癒。

也就是說,就算你完全不管它,一般也就兩到三個禮拜帶狀皰疹就消退了。

此時,我們大概也能分辨一些民間偏方也能治好帶狀皰疹的原因了吧。

比如」每天吹風機對著傷口吹一分鐘就能好「這樣荒謬的方法竟也會產生神奇的功效。

帶狀皰疹局部圖

若是能在發現疾病後立即給予抗病毒治療,則有助於緩解癥狀,縮短康復時間。

一般最佳的治療干預時間是發現後3天之內。

而當病毒侵犯內臟神經纖維引發其他併發症,如胃腸炎、膀胱炎、腹膜炎等時,就更需要及時就醫,進行藥物干預治療了。

不過,帶狀皰疹在完全消退後仍然存在疼痛,甚至還會持續達半年甚至數年之久。

在醫學上,它被稱之為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這種疼痛感覺實際上並非提示病毒未清除,而是病灶局部以及中樞神經損傷沒有很好地恢復。

與水痘類似,絕大部分人患過帶狀皰疹後可以獲得終身免疫,很少一部分人會出現複發。而複發大多是老年、免疫力低下人群。

看到這裡,你可能發現了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就是個欺軟怕硬的傢伙。

不是欺負老人小孩,就是攻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如此秉性實際上還是人類皰疹病毒家族的一貫作風。

人類皰疹病毒

註:在醫學上,人類的皰疹病毒一共有8型,分別是單純皰疹病毒1型、單純皰疹病毒2型、水痘-帶狀皰疹病毒、EB病毒、巨細胞病毒、人類皰疹病毒6型、人類皰疹病毒7型、人類皰疹病毒8型

比如說,排在人類皰疹病毒家族第一位的單純皰疹病毒I型就是這幅德性

相信不少人都有嘴唇長水泡的經歷(可不是我們常說的上火),而是感染了這種病毒。

除此之外,它還引起口鼻周圍的皰疹,又或者是單純皰疹腦炎。

據流行病學調查發現 30%~90% 的人群血清中有抗這種病毒的抗體。

這也就意味著,這些人可能曾經感染過,或者正在發生單純皰疹病毒感染。

換句話說,就是大街上十個有八個人身上都潛伏著這一類病毒。

它往往都會趁著身體過度勞累或免疫力低下狀態容易出現。

而一般6個月至3歲的兒童,很容易經大人的親吻而感染的。

又比如,人類皰疹病毒6型(HHV-6)也是長期潛伏在人體內的。

大多數成人唾液中均可檢出少量該病毒,但因其複製數量少且過程緩慢。絕大多數人感染HHV-6後終身都不會產生明顯癥狀。

只不過,我們大多數人就終其一生成了HHV-6隱性攜帶者。

人類皰疹病毒的組織學切片顯示受感染的細胞,包括細胞核和細胞質中的包涵體

唯獨少數嬰幼兒因免疫低下,感染可引起幼兒急疹,又稱嬰兒玫瑰疹。

它一般會引起急性發熱、上呼吸道癥狀和皮疹等,並成為小兒發熱的最常見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95%以上的成人還攜帶有人類皰疹4型病毒,也就是EBV病毒。

它是最常見能引起人類疾病的病毒之一,一般與特定的癌症形式有關,如胃癌、鼻咽癌,以及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相關的疾病。

要知道,這種致使每年約有20萬例患上癌症的病毒早就潛伏在我們人體內。

就像是一枚不定時炸彈一樣,誰也不知道哪天會將我們摧毀。

EBV病毒

不過,這些悄悄潛伏在人體內的病毒固然可怕。

但自它們入侵人類身體的那天起,人體內的免疫系統就不停的加班加點。

它們不斷逮捕病原體,製造抗體來保護身體的細胞。

所以,就算病毒潛伏再久,免疫系統給力也不容易生病,而且好得快

若是只要免疫能力稍微下降,潛伏在人體內的病毒就開始為所欲為了。

可見,預防病毒感染和自愈疾病的根本是持續保持免疫系統的戰鬥力。

其實做到這一點也不難,只要我們多呵護它們就行了。

比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保持良好的睡眠。

這是因為我們體內的T細胞是負責對付癌細胞和病毒。若是得不到充足的睡眠,T細胞的數量就會減少,免疫系統就會下降,隨之生病概率增加。

此外,常做運動,也有利於我們增強免疫系統功能等。

不只是人類皰疹病毒這一大類,我們體內還可能長期潛伏著其他病毒或是致病細菌等。

但它們的存在真的會對我們造成致命的威脅嗎?其實不然。

也許真正可怕的是人們根本不在乎,甚至去破壞體內那一輩子忠實保護自己的免疫大軍。

這樣一來,那些致病因子又怎會對你手下留情呢?

*參考資料

Chickenpox.Wikipedia.2018.04.21

Herpesviridae.Wikipedia.2018.03.31

Yawn, BP; Gilden, D (3 September 2013). "The global epidemiology of herpes zoster". Neurology. 81 (10): 928–30.

果殼網:別看馬思純還在皮,帶狀皰疹老疼了!


推薦閱讀:

爬行動物為什麼由其不甚重要的特徵「爬行」來命名?
核酶是什麼?存在於哪兒?
有哪些氣質猥瑣的動物?

TAG:科學 | 醫學 | 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