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 ≠ 健康 | 什麼才是運動的正確打開方式?

運動 ≠ 健康 | 什麼才是運動的正確打開方式?

來自專欄 進食障礙,你了解嗎?

運動和其他許多事物一樣,都具有兩面性。正確並適合你的運動,有益身心;不適當的運動,會帶來身體傷痛、機理損傷、心理問題等等……

關於該怎麼運動,運動多少已經成了我們非常關心的問題。一方面,許多科學研究,告訴我們適量運動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健康風險;另一方面,運動健身相關產業,也在向我們推銷各種(但不一定正確的)運動、健身理念。今天,我們先來看看鍛煉可能帶來的不良後果,再基於這些給出一些關於運動的小建議。

鍛煉可能帶來的不良後果

錯誤的鍛煉方式或過度鍛煉,會對身體造成很大損傷。過量、過度運動不僅會造成關節(手肘、膝蓋)損傷、腰背疼痛、骨質疏鬆,給女性帶來停經或閉經等等後果,在心理方面可以帶來不良影響。過多投入時間到運動中,對運動產生依賴性,可能會干擾你正常的工作和休息,讓你從自己的社交圈中孤立出來。

來源| pixabay

舉個栗子:適當的跑步有益健康,但不適當或者過量的跑步會帶來傷痛。其中名聲在外的就是膝蓋疼痛,在英文中俗稱「跑步膝(runners knees)」,常見於腿部肌肉力量不夠卻大量跑步的新手,或者突然跑步過猛的老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熱愛跑步,不要灰心喪氣,給自己一段康復的時間,同時也做一些輕度力量性的康復訓練。

另一個栗子常見於健身房內,如果採取過大重量或強度、或方法不對也會帶來身體損傷。例如在做硬拉和深蹲時,如果未注意強度和方法,腰背部或膝蓋將有受傷風險。肩背部或上肢訓練不當時,也會對肩部、肘部或手腕帶來一定風險。

除此之外,我們也介紹過,長期過量運動和被動運動,是進食障礙發生和維持的一個重要因素(相關請戳:適量鍛煉,停止過量運動|康復指南第六期2)。這一點在青少年及年輕人,尤其是女性中,尤為常見。

多少才是建議的正常運動量?

你可以以下面的內容為參考建議,但不要作為準則——一定要根據你自己的情況進行調整,並參考專業(如醫生)的意見!適合你自己生理、心理和生活狀態的運動方式,才是更好的。

大部分健康成年人的鍛煉包括大致兩部分:力量訓練(包括無器械力量訓練、抗阻訓練、器械訓練、啞鈴訓練等)和有氧運動。有氧運動又分為中低強度(如騎單車、快走)和高強度(例如跑步或一些球類運動)。

來源| pixabay

英國國家健康服務部門網站NHS Choice給出了詳細的建議,19-64歲健康成年人應該每天保持日常活動量,除此之外,可以在一下三類中選一個:

(1) 每周兩天以上的力量訓練,以及每周至少150分鐘的中度有氧運動(如騎單車、快走);力量訓練鍛煉人體的主要肌群(腿、臀、背、腹、胸、肩、手臂)。

(2) 每周兩天以上的力量訓練,以及每周75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例如跑步或單人網球);力量訓練鍛煉人體的主要肌群(腿、臀、背、腹、胸、肩、手臂)。

(3) 每周兩天以上的力量訓練,以及每周有中強度和高強度的運動,例如,2次30分鐘跑步加30分鐘快走——相當於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力量訓練鍛煉人體的主要肌群(腿、臀、背、腹、胸、肩、手臂)。

如果你在生理或心理上的病痛(包括關節腰背疼痛、抑鬱、進食障礙), 你可以考慮和醫生或營養師好好溝通,說明你的情況,制定適合你的運動方式。關於未成年人和65歲以上的成年人的運動建議,我們會在以後介紹和討論。

關於運動的11點建議

1. 保證運動適宜你的身體和健康狀況,選擇適合你的運動或你喜歡的運動。包括登山、瑜伽、普拉提、網球、羽毛球、壁球、游泳、搏擊、拉丁、尊巴、舞蹈、太極、武術、CrossFit等等,而不一定要僅僅局限於某一種運動。

2. 審視自己為何而運動, 不要僅僅為了身材和體重而運動。想一想,我運動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是為了身心健康、心情快樂或者社交活動,運動對你的心理影響會更加有益。

3. 不要強迫自己運動,想休息的時候就休息,想運動時再運動。不要將運動和自己的感覺、心情割裂開來。在自己不想運動、很疲乏時,給自己充分的休息,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都不是鋼鐵打造的,我們也不是超人或美國隊長。在生病或生理期時,可以考慮停止劇烈運動,給自己足夠的康復或休息時間。

4. 如果你定期運動,保證你的身體攝入足夠的營養和能量。如果你還在催吐,最好不要進行除日常活動之外的額外運動。

5. 不要輕易相信從網路上或者周圍人那裡聽來的運動方式、運動理念或飲食方式。因為「流行的」東西,不一定是正確的。許多理念,只是商家為了盈利而推廣的,並不一定適合部分甚至大多數消費者的利益。詳情請戳:社交媒體帶來身材焦慮,我該怎麼辦?| 分享:社交媒體和進食障礙。

6. 我們每個人都不一樣。根據你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你的運動,制定適合你的運動方式。不要直接照搬別人的運動計劃,可根據自身感覺進行調整。在最開始時,不要急於求成,制定循序漸進的計劃。

7. 如果受傷或感到持續疼痛(如跑步後持續的膝蓋疼痛、腳踝疼痛),請立即停止運動並就醫檢查。如有需要,暫停不適宜身體狀況的運動,直到完全康復。

8. 如果要進行專業運動(包括長跑),請在掌握專業知識後或在專業指導和監護下進行。對於普通人而言,在沒有專業指導、監護或沒有足夠專業知識的情況下,我們不建議大家進行頻繁的、長距離長時間的跑步!

9. 我們也呼籲運動隊教練能夠對運動員的進食障礙給予更多關注。根據NEDA的統計數據,運動員尤其是校園運動特長生中有較高比例患上進食障礙。將近一半的大學和高中的女性運動員,報告自己有進食障礙。而形體類運動(健美、體操、花樣滑冰)和力量類運動(摔跤、賽艇、賽馬)等領域中,62%女性和33%男性運動員受到進食障礙的影響。

10.我們的運動計劃是靈活的、可變動的,不是刻板的規定。如果你最近很忙、或最近沒心思運動、或者因為其他原因(例如懷孕或寶寶出生),可以考慮減小運動或改變運動計劃;如果你突然間瘋狂愛上某種運動、或者因為其他原因加大運動量。這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11.採信專業的運動建議,但不偏聽,不盲從。如果你發現某位所謂「專業人士」經常給出一些不專業的、甚至是錯誤有害健康的建議,你可以向該人士本人或單位和行業協會提出質疑。

我們並不反對高強度運動,也不反對大家嘗試新的運動;相反,我們鼓勵你去嘗試自己感興趣的運動。但在最開始時,注意循序漸進,根據自身的情況調整,正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嘛~

如果我有進食障礙,我應該運動嗎?

進食障礙在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IV)》中被列為精神類疾病。它嚴重擾亂了一個人原本的飲食習慣。它的一個常見症兆就是過度痴迷於食物、體重和身材。常見的進食障礙包括神經性厭食症,神經性暴食症和暴食性進食障礙。進食障礙常常與其他精神類疾病並發,包括重度抑鬱症、 焦慮症、或強迫症。在經濟較發達地區,進食障礙可影響總人口的0.7% - 6%,其中大部分為16-40歲女性,但也包括其他性別和年齡段。(詳細請戳 什麼是進食障礙?|康復指南第一期 1)

如果你是受進食障礙影響並且在孤身一人運動,並且沒有任何專業的幫助,我們建議你對運動保持警惕態度。研究發現,對於部分(不是全部!)患者,在專業的指導監護下,合適的運動方式可用來改善進食障礙 。在專業的指導監護下,並且不出現任何醫學、營養學的不良反應時(注意前提條件),合適的運動確實對康復很有幫助。

在康復期間,如果維持過量運動或被動運動,極有可能會阻礙你的康復進程!

如果你患有進食障礙,無論是厭食症或者暴食症,除非你的運動教練、營養師或醫生對進食障礙有足夠的了解,我們建議你經過仔細甄別,再採納他們意見中正確的部分。

對於康復中的我,鍛煉多少是合適的呢?

(這一部分翻譯自CCI《戰勝進食障礙》自助康復材料。)

如果你非常嚴格地節食(體重嚴重過輕,或最近體重快速下降)或者你有經常性清理性行為(如催吐),你不應該參加除了輕度步行之外的任何鍛煉!更重要的是,到醫生那裡去體檢,並把你的進食障礙情況和體重控制行為告訴醫生。

如果你有進食障礙,你也許會考慮鍛煉多少對你自身的情況比較合適。下面是一些關於合適運動量的建議。

  • 嚴重體重過輕(BMI<17.5),那麼你不應該鍛煉,因為這個很危險。 如果你體重嚴重過輕,你應該把體力運動降低到最小,並且去看醫生。
  • 如果體重過輕(BMI<19),你不應該參加任何出日常活動之外的運動。在康復期間,日常活動的運動量就足夠,可以幫助你保持身體健康。
  • 沒有體重過輕(有清理性行為,如催吐),你也不應該參加任何額外的運動。
  • 沒有體重過輕(沒有清理性行為),中輕強度的運動對這個範圍的人群是有助於健康的。我們推薦,成年人每天進行30分鐘的輕中強度的運動。如果你喜歡運動,推薦你一周進行3-4次每次一小時的更劇烈的運動。當然,在你運動時,讓它更有趣,更社交化。例如參加操課,打球或其他集體運動。
  • 超重(BMI>30),低強度運動可能是體重管理的一個好的組成部分,但是不要在沒有任何監管的情況下,擅自開始運動。你應該去看醫生或營養師,做全身檢查,並確定適合你的運動方案。

CCI《自助康復指南》中更多運動相關內容請戳:適量鍛煉,停止過量運動|康復指南第六期2


關於NHS Choice網站 | 由非政府部門公共機構英格蘭國家健康服務(National Health Service in England)於2007年建立的官方網站,現為英國最大的可免費訪問的健康網站,包含著醫療、疾病、健康等等相關信息。2015年總訪問量超過5億8千人次。(畫外音:不像現在國內健康看病信息主要靠某度)

網址:nhs.uk

參考材料:

1. Shephard, R. J. (2003). Can we afford to exercise, given current injury rates? Injury Prevention, 9(2), 99–100. doi.org/10.1136/ip.9.2.

2. Brian Cook.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Exercise in Eating Disorders Treatment. edcatalogue.com/guideli. Accessed Apr 2018.

3. Cook, B., Hausenblas, H., Tuccitto, D., & Giacobbi, P. R. (2011). Eating disorders and exercise: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analysis of a conceptual model. European Eating Disorders Review: The Journal of the Eating Disorder Association, 19(3), 216–225. doi.org/10.1002/erv.111

4. NHS UK.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dults. nhs.uk/Livewell/fitness. Accessed Apr 2018.

5. NHS UK. Knee pain and other running injuries. nhs.uk/Livewell/c25k/Pa. Accessed Apr 2018.

6. NEDA. Athletes & eating disorders. nationaleatingdisorders.org. Accessed Apr 2018.

7. Fursland, A., Byrne, S. & Nathan, P. (2007) Overcoming Disordered Eating. Perth, Western Australia: Centre for Clinical Interventions


我們是誰?

我們是一群熱衷公益的志願者,我們中大部分是學生、康復者或在康復中。希望我們的行動能夠幫助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了解進食障礙。我們的行動是完全公益性、非營利的。

我們的新浪微博 @擊敗進食障礙

我們的知乎專欄『進食障礙,你了解嗎』

專欄鏈接:zhuanlan.zhihu.com/eati

更多了解 = 更多幫助 = 更多關懷 = 更少誤解

作者背景介紹 | 卷卷:牛津大學生物醫學在讀博士,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本科畢業。熱衷於科研、科普和公益,致力於幫助人們了解進食障礙症(俗稱厭食症或暴食症)。訂閱號「擊敗厭食暴食症」主創和主編,兼科學公眾號「健康學人」撰稿人。微博:卷卷Cheryl,知乎:卷卷Dr.Who


推薦閱讀:

碎片時間健身大法 | 開篇二式
在商業健身房裡面真的就只有銷售了嗎?
瑜伽健身睡前瑜伽
國慶7天,你最多能長多少斤脂肪!?
#8[科學美食]——盤點40種減脂飲食,這些你都聽過嗎?

TAG:運動 | 有氧運動 | 健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