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家族——連載151】玩紙牌的化學家

1867年,經歷了整整六年的農奴制改革,沙俄帝國百廢待興,期待進步,聖彼得堡大學請來了一名年輕的傑出「海龜」,擔任普通化學教授。這位大鬍子一開始倒也勤勤懇懇,準備講義,沒多久,一本厚達500頁的巨著《化學原理》上半部已經新鮮出爐。可是當他翻閱自己的手稿時卻不禁皺起了眉頭,這厚厚的一疊竟然才講了8種元素。(可比我能侃多了^_^)

接下來6個禮拜,他一邊跟校方商談延期交稿,另一邊卻躲在實驗室里一個人玩起了紙牌,讓人大跌眼鏡。

【玩紙牌玩成科學,真可謂是史上第一人。】

這個大鬍子「海龜」就是大名鼎鼎的德米特里*門捷列夫,他的童年充滿了悲劇:出生於寒冷的西伯利亞,家裡共有14個孩子,他是最小的那個,13歲那一年父親去世,母親為了填飽家裡這麼多張嘴,接管了當地的玻璃工廠。幾年後工廠因一場大火而燒毀,母親回首望去,家裡大大小小一幫熊孩子就沒幾個會數數的,好在還有小兒子德米特里聰明伶俐。

【偉大的母親:瑪利亞*門捷列夫。】

戰鬥民族的女人就是不一樣,她二話沒說,把小兒子捆在馬背上,騎著馬翻過了白雪皚皚的烏拉爾山脈,飛奔2000公里,把兒子送到了莫斯科,希望能進首都的一所精英大學。沒想到招生辦鐵青著臉:「請出示莫斯科戶口本。」硬是把這位頑強的母親擋在門外,她只好捆著小兒子繼續飛奔600公里,一路向北,來到了聖彼得堡,求爺爺告奶奶,總算讓小門捷列夫進入了亡父的母校,他剛登記入學,這位偉大的母親就因過度勞累而去世了。

【門捷列夫母親的偉大長征!成就了自己的兒子,也成就了全人類。】

門捷列夫不負眾望,果然天資聰穎,才華橫溢,順利完成學業。畢業之後他又前往巴黎和海德堡求學,在海德堡,他遇到了當時最富盛望的化學家本生,接觸了本生髮明的分光鏡,天底下竟然有這麼神奇的東西,只要用它做一下光譜分析就會發現新元素!

可惜的是,他並沒有跟本生處理好關係,後來雙方各執一詞,本生認為門捷列夫脾氣古怪,而門捷列夫則不喜歡本生實驗室里難聞的煙霧。總之,短暫的海德堡之旅結束了,門捷列夫成為「海龜」,回到了落後的俄國,開始寫他的《化學原理》。

【門捷列夫:咱年輕的時候也是「海龜」一個。】

我在寫這部《元素家族》的時候,能臆想到門捷列夫當年在起草《化學原理》時候的情境,可比我現在沒有頭緒多了。

當時只發現了62種元素,它們性質各異,有一到水裡就著火的鉀鈉兄弟,也有嗆人的氯,有輕的可以做氣球的氫,也有重的可以做秤砣的鉛。它們互相結合,更是形成了成千上萬種化合物,這些化合物的性質就更加複雜和千變萬化。即使如此,化學家們對它們也已經研究的非常詳盡了。

然而,當這些專業的化學教授們站在講台上時,卻沒有統一的標準。有人會先講氧元素,因為它的分布最廣;也有人認為應該先說氫,因為它是最輕的;還有人認為當然應該從鐵講起,因為這是最有用的元素;或者有人認為應該先說金,因為它最貴重。

化學家們面對的似乎是一片雜樹叢生、毫無秩序的密林,他們已經習慣於研究每一棵樹,細緻到樹上的葉子、切面的年輪,但如果你要問怎麼樣去更方便的描述這片密林,他們只會一棵一棵樹給你介紹,但具體從哪一棵樹開始,按照什麼樣的順序,完全得按照他的心情或者經驗。因為很少有人想過,這片密林竟然是有規律的。

【這一大坨的元素,有啥規律嗎?】

其實,也不是沒有人看出元素之間是有規律的,戴維發現了雙胞胎元素:鉀鈉兄弟,後來本生和基爾霍夫發現的銣銫兄弟也和它們很相似,這四種元素被稱為鹼金屬。類似的還有戴維發現的四種元素——鎂、鈣、鍶、鋇被稱為鹼土金屬。1842年,貝采尼烏斯為氟、氯、溴、碘四種元素提出一個術語「鹵素」,意為:形成鹽。

但在當時,大部分化學家只把這些作為有趣的談資,他們更為享受趴在每棵「樹」上研究樹葉和年輪的細節,卻少有幾個人願意跳出密林,去看看這片密林究竟是什麼樣的。

【鹵素的幾種典型元素:氟氯溴碘。】

門捷列夫就是這少有的幾個人里的一個,他實在是對過去寫化學課本的方法看不下去,他總覺得應該有更好的方法去描述這片密林,讓學生們一目了然。

所以,他開始玩牌。

他玩的當然不是普通的撲克牌,當時每一張紙牌上都寫著元素的名字、顏色、熔點、沸點、比重、化合價等等,他想方設法把這些紙牌排列成「同花順」、「四個頭」等等,仍然是一頭霧水。終於有一天,他想:如果按照原子量排列起來呢?

【傳說門捷列夫玩牌玩累了,夢見幾張牌自己跑到一起去了,他醒來以後立即記錄下來。最早體現出周期律的就是上圖這幾種元素。】

他立即注意到,按照原子量排列,原子量為7的鋰是當時的第二個元素,原子量為23的鈉是第九個元素,再往後,鉀是第十六,這些活潑的鹼金屬恰好每隔七個元素出現一次。比較類似的,鹼土家族也是一樣,鹵素也是如此。

就這樣,門捷列夫嘗試著把手上的牌塗成了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排列成一個矩陣,這個元素密林終於清晰了很多,元素第一次有了隊形。

【當時還沒有發現稀有氣體,不管是紅橙黃綠青藍紫,還是多來米發梭拉西,總歸是排起來了。】

第一排樹是鹼金屬族,排頭的鋰最輕,也最安靜,落到水裡,只發出輕微的嘶嘶聲,而鈉就要比鋰更活潑一點,鉀丟到水裡簡直就要爆炸,而排在最後的銫,最重,也最容易跟別的物質化合,它在空氣里,自己立刻就要燒起來。

而最後一排是鹵素族,和鹼金屬族恰好相反,排頭最輕的氟化學性質最活潑,幾乎可以腐蝕任何物質,氯雖然腐蝕性也很強,但跟氟相比畢竟差了一個檔次,後面的溴更重,還是液體,腐蝕性就弱了很多,而最後的碘已經是固體,其反應活性只能用來做碘酒這種消毒劑了。

這樣一排序,這個雜亂無章的物質世界,竟然體現了驚人的統一性:周期律。

【第一份完整的元素周期律。】

好像這件事並沒有那麼複雜,不過是按照原子量的大小一個一個寫下去,周期律就自動出現了。為什麼其他化學家就沒去試一試呢?

其實問題遠沒有那麼簡單,道爾頓提出原子理論之後,做了大量的實驗去測量原子量。但是很可惜,他的結果大多數都是錯的。後來貝采尼烏斯用蓋呂薩克的氣體公式修正了一部分道爾頓的結果,大部分氣體元素的原子量搞定了,但仍有一些金屬元素的原子量跟真實偏差很大。可以想像,拿著一份錯誤的原子量登記表會排列出什麼樣的周期律。

另一方面,當時人們還只知道62種元素,再自信的化學家也不得不承認,一定還有一些元素沒有被發現。這就好像在排隊之前,有一些人開了小差,如果還用紅橙黃綠青藍紫給他們穿衣排隊的話,一切都亂了。

【原子量,意為:相對原子質量。】

門捷列夫究竟是怎樣解開這如此複雜的一團亂麻的呢?我們下集再說。

小測試:

1, 門捷列夫是哪兒人?

A) 西伯利亞

B) 莫斯科

C) 聖彼得堡

D)烏克蘭

2, 門捷列夫依靠( )發現了元素周期律。

A) 顏色

B) 熔點

C) 比重

D)原子量


推薦閱讀:

學習筆記之鋅空電池
Cambridge International AS Level Chemistry Coursebook Chapter 1: Moles and equations 4
關於藍色的故事(一)
煤和石油真的是由植物而來的嗎?
【元素家族——連載114】「放射性的香蕉」,你敢吃嗎?

TAG:自然科學 | 化學 | 科學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