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治國大道(一)
中華治國大道(一) 共15篇
李道真
- 皇道無為
筆者梳理了整個中華歷史中治國之道的發展過程,並將各家治國思想的模型提煉了出來,給大家以參考。
總體上來說,在中華君主治世的歷史進程中,治國之道經歷了皇道、帝道、王道、霸道這四個過程。我們先沿著中華歷史的脈絡,來了解一下皇、帝、王、霸之間的區別:
在遠古留下來的傳說中,從盤古開天地,女媧與眾神造人以來,目前所知的最早中華文明史是三皇史。三皇這一說法最早見於《周禮》,其次見於《呂氏春秋》。在司馬遷的《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曾引用李斯的話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
一般來說,將天皇、地皇與泰皇(人皇)合稱為三皇,而這三皇具體是誰,又存在著多種不同的說法。也有的說三皇分為前三皇、中三皇與後三皇,一共有九皇。總之關於三皇的說法很多,它代表著我們這輪五千年文明之前的一段漫長而神秘的史前文明時期,時間跨度極其的遙遠與漫長。
《春秋緯》中記載說:從遠古的泰皇氏時期開始,到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經歷了十紀,跨越了三百二十六萬七千年。
三皇時期的具體時間跨度,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知道,三皇時期遠不止三位「皇」的誕生,它代表著一段極漫長而神秘的史前文明時期。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等等,都屬於三皇時期的皇。據古文獻記載,「皇」是來自宇宙高層的神靈,他們降世於人間,成為人間的皇,傳授給人類智慧與文化,呵護人類走出蒙昧,進入文明。也就是說中華的文化源自於上天,源自於神,絕不是凡人的智慧所能創造出來的,所以稱為神傳文化。
我們再來看一看「皇」的內涵:
《管子·真法篇》中說:「明一者皇」。先秦時期稱「道」為「太一」,可理解為彰明大道,照亮混沌未明的世界的為皇。
《春秋運斗樞》中也說:「皇代表天,天道不言,四季循環,萬物相生。三皇施行無為而治,行不言之教,具備極高的道德,他們說出的話百姓都不會違背,如同皇天一般,所以稱為皇。」[1]
《白虎通義》中說:「凡被稱為皇的人,光芒萬丈,施行無為而治,行不言之教,以大道化育萬物,天下百姓都不會違背他。若以人為的手段治理天下,干涉到了任何一個百姓的生活,都不能稱其為皇。所以那時候,天下行於大道,黃金被遺棄在山間,沒有人開採;珍珠玉石被丟棄在水中,沒有人打撈;百姓住洞穴,穿毛皮,飲甘露,與自然一體,無憂無慮,無欲無求,與天地神靈相通。」[2]
據記載,在史前的太古之時,在人類之初,百姓純真無邪,沒有私慾,與自然相合為一,單純的如同一張白紙。那時人類處於蒙昧時期,沒有文明,對自然宇宙沒有任何的認知,什麼也不懂,如同剛出生的嬰兒。所以神下世,化身為人間的「皇」,將上天的智慧傳授給人類,照亮了混沌未明的世界,像父母呵護著嬰兒一樣,帶領著人類走過漫長的歷史時期,進入文明。
那時大地上,到處都是奇花異果、甘霖醴泉、仙禽神獸,環境優美富麗,萬物和諧而不相傷害。那時人類具有神通,離神很近,無需耕種勞作而生活富足,無憂無慮,沒有災難痛苦,生活得簡單幸福。那時人類沒有政府機構,依道而行,無需治理,如同黃帝夢遊所至的「華胥神國」:
《帝王世紀》等古文獻中記載:在遠古三皇時期,華胥國有一位女子稱為華胥氏。一天華胥氏發現華胥國的雷澤邊有巨大的腳印,便好奇的將自己的腳踩在巨大腳印上,因此受到上天的感應而懷孕,生下了伏羲氏。伏羲氏是五位天帝之一的東方蒼帝感生於人間,是三皇之一,給人類留下了八卦等天機大道。[3]
《列子?黃帝篇》中記載說:黃帝白天睡覺,夢中神遊到了伏羲氏的故鄉華胥國。華胥國在非常遙遠的神秘地方,是人力不能夠到達的,只能神遊。這個國家沒有管理者,一切與自然相合一,百姓沒有私心慾望,心靈非常純真,既不戀生也不畏死,完全順應於自然。因此他們沒有任何痛苦,自然萬物都不能傷害他們,他們可以乘空飛行,具備神通,以半人半神的狀態存在,是一個奇妙的極樂國土。黃帝醒來後,從中頓悟了養身治國之道,便經過二十八年的治理,使天下順應於大道,達到了無為而治,將天下治理得同華胥國一樣。[4]
《淮南子·本經訓》中記載說:在遠古容成氏統治時期,人們像大雁一樣自然有序的在大路上行走,外出時隨手就將嬰兒放置在巢屋裡不會有任何危險,吃不完的糧食就隨意堆積在田頭從不會丟失;行走時尾隨著豺狼虎豹、走路時踩到毒蛇都沒有任何危險,人們都這樣自然快樂的生活著,從不覺得有什麼奇怪的。[5]
從這些描述中,我們可以對皇道治國時的社會狀態了解一二:在極遠古時期,人類心靈純真、沒有什麼私心慾望,沒有受到後天的污染,處於自然蒙昧的狀態,如同初生嬰兒一般。那時高層的神靈降生於大地,成為人間的皇,他們如同皇天一般,光芒萬丈,帶來天道真機,傳授給人類文明與智慧,行不言之教,施行無為而治,使天下行於大道。於是,那時人類與天地神靈相通,處於半人半神的狀態。那時地上環境富麗美好無比,人與自然相合一體,沒有痛苦憂愁,生活得簡單快樂,無欲無求……
二、帝道立德
到了後來,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與物質生活的豐富,人類的道德開始墮落,心靈變得不再純真,被各種私心慾望所充塞污染,開始變得聰明狡詐、相互爭鬥。這樣人類便慢慢與自然大道產生了間隔,離神越來越遠,神力就逐漸消失,自然環境也隨之越來越惡化,人類開始與自然萬物為敵,相互戒備傷害,生存狀態慢慢變得痛苦而艱難。
由此,皇道便慢慢在歷史中沒落。《洛書》中說:「皇道缺失、沒落後,帝道便開始興起。」[6]
於是,中華民族走過了漫長的三皇時期,進入了這一輪五千年文明的五帝時期。五帝時期是這一輪中華文明的開端,起源於黃帝。其實五帝時期也並不是指只誕生了五位帝王的時期,而是以五位帝王為代表的時期,以黃帝為始祖,到舜帝結束,時間跨度近約千年。像黃帝、少昊、顓頊、嚳、堯、舜等,都是五帝時期的帝王。
《說文解字》中說:帝與諦同義,意為能洞悉世間萬物的真諦,是統治天下的君王稱號。[7]
《管子·真法篇》中也說:能洞察、體悟出天道的為帝。[8]
《禮記·謚法》中說:效法天地之道,而建立起天地般博大之「德」的稱為帝。[9]
《尚書大傳》中也說:帝,效法天道而建立道德、設立刑法……[10]
根據以上所述,可以得知:洞悉天地萬物,從中參悟出大道,並遵循大道建立「德」,以「德」教化天下百姓的,稱為「帝」。
在三皇時期,人類處於先天的純真無邪狀態,沒有受到任何污染。「皇」直接彰顯天道,以開化蒙昧,使心靈純真而簡單的初期人類,在道中自然率性而為,施行無為而治,天下行於道中。
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進程中,人類的心靈慢慢變得不再純真,被各種私心慾望所污染,開始相互欺詐、爭奪,社會中相應出現了犯罪與戰爭等災禍。此時,人類已經背離了大道,不能再任由百姓自然率性而為,必須建立「德」,以規範天下百姓的言行,引導百姓重新回歸於道的標準。
此時,「帝」便應運而生。他們洞悉天地萬物,從中參悟大道,因而建立「德」,以德規範天下百姓的言行,引導百姓回歸於道中,以達到無為而治的最終目標。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失道而後德。
那「道」與「德」的區別在哪呢?
確切的說,德是依照道而建立的準則。中國古老而神秘的無字天書《周易》,所表達的其實就是一種對應關係:天象變化對應而引起的人間變化。同時《周易》還展現了天道運行所對應生成德的過程:乾道生坤德,順之者吉,逆之者凶。
生澀的理論可能難以理解,下面舉簡單的事例來說明:
當人類純真無邪之時,根本不懂得欺詐為何物,沒有任何的心機與智巧,人言為信,天下無欺。這時人類的心中,根本沒有「誠信」這個概念,因為沒有欺詐,所以與這時的人類講誠信完全是多餘的。這就像是天真無邪的幼兒一樣,他根本不懂得欺詐,與他講誠信反而污染複雜了他的心靈。這就是道,回歸於生命最純真無邪的先天狀態,一切只是自然率性而為。這時「道」是無形的,因為天下都行於道中,所以誰也覺察不到「道」的存在,他是維繫天地萬物自然和諧運行的機制。
隨著人類的發展,人類的心靈慢慢變得不再純真,被各種私心慾望所污染,從而生出心機與智巧,出現了欺詐、爭鬥等。這時,天下便偏離了「道」,天下的和諧與平衡便被打破,生命間開始相互傷害,帶來各種痛苦與災難。為了使天下重新歸於和諧美好的狀態,就必須使生命回歸於「道」。所以必須有大智慧的生命能從天地萬物間參悟出道,參悟出這套使天地萬物維繫和諧與完美的機制,因而使「道」顯形,以建立參照標準,使生命回歸。這建立起來的參照標準就是「德」,這從天地間參悟出道的大智慧生命就是「帝」。
比如:當生命偏離道,產生了欺詐後,便打破了原有的社會和諧,這時便會相應產生「誠信」這種「德」,以糾正生命的偏離,使生命能回歸於道,「德」就這樣慢慢建立起來了。
「德」是依據「道」所建立的標準,也可看作是「道」在人間的一種顯形。當天下萬物都行於道中時,是不存在「德」這個概念的,此時「道」是完全無形的。在生命偏離了道後,自然和諧被打破,才有了參照與對比,道便被覺察出來。正如沒有「上」作為參照與對比,就無法建立「下」這個概念一樣,它們是一體同在的。
在生命偏離了道,打破了原有的和諧,便有了對比與參照,這時「道」便得以「顯形」,「帝」便從天地萬物間參悟出這套和諧完美的機制,因而建立起標準,使生命回歸於和諧,這便是「德」。因此當生命偏離大道,產生了「欺詐」時,便建立了「誠信」;產生了「惡」便建立「善」,產生「爭鬥」便建立「謙讓」……
當生命純真無邪之時,一切都自然率性而為,行於道中,天下完美而和諧,根本不需要用「德」去規範言行,那是多餘的。這就是「皇」道,也就是孔子晚年時所說的終極境界:「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其實就是回歸於道中後,一切自然率性而為。這是孔子經過一生的歷練,不斷修德,最終回歸於道的過程;說明儒家走到了頂點,便回歸於道家;「德」完備而達無形時,便歸入了「道」。
帝通過悟道立德,引導天下百姓回歸於道的標準,最終實現無為而治,這是後天的無為而治,與皇道時期的先天無為而治是有差別的。
據史料記載,五帝時期,最後一個接近無為而治的帝王是堯帝。
據說堯帝在位晚期時,天下被治理得非常好。《高士傳》記載說:堯帝時,天下太平、和諧,百姓生活悠閑自在、無憂無慮,黃髮垂髫,怡然自樂,天下到處一派人間仙境的景象。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在田野路邊擊壤而歌,悠然自樂。看到老人快樂無憂的樣子,路人感嘆地說:「這些都是堯帝的盛德所賜啊!」老人聽到後,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何徳於我哉」。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擊壤歌」,它描述出堯時那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絕美景象,意境悠遠深長,畫面安祥質樸。這也是堯帝使天下大治後,民風民德的純真展現,一切順應自然,好像帝王根本不存在一樣。
三、無為而治
無為而治一直是中華治國之道的最高境界與終極目標,在這一章中,我們將具體論述一下無為而治的內涵。
正如人體的呼吸、心跳、消化等五臟六腑的運作,以及細胞的新陳代謝等,這些都不需要人工的干預,自動按照人體的自然規律在運行著。這個人體的先天自然規律可稱為人體之道。人體的一切細胞、組織等,都在冥冥中遵照人體之道自動運行著,根本不需要人工的干預。如果這一切人體機制都需要人工的干預,不能自然運行,那就麻煩了,就會使人不堪重負,一會兒要控制心跳,一會兒不能忘了呼吸,一會兒又要指揮消化系統,一會兒要安排一個個細胞的新陳代謝……人根本沒有這個能力,更不可能有這個智慧去控制這些,這樣人體的自然平衡狀態就會被打破,很快會功能紊亂而死亡。
自然界的循環運轉亦是如此,都按照自然之道自動運行著,一切都和諧完美、生生不息,人工的干預往往導致了自然界的破壞與毀滅。若自然界的四季六氣循環、水循環、礦物質循環、生物循環、大氣循環……都需要人工的干預才能運行,那麼自然界馬上會崩潰解體,導致天災不斷,世界走向末日。
這就是道,它是冥冥中存在的一種客觀機制,存在於自然萬物的先天本源中,貫穿於宇宙中的一切。它是造就宇宙萬物,維繫宇宙萬物存在的一種最和諧完美的機制。
宇宙萬物都在道中所生,由道所維繫,所以自然萬物的先天本性都在道中。這個時期,萬物順從天性自然率性而為,由心所發,皆在道中,整體和諧而完美。後來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生命被後天的各種私心慾望所污染而墮落,失去了先天的純真本性,從而偏離了大道,使世界最完美和諧的平衡狀態被打破,導致種種痛苦災難應運而生。生命偏離道越多,災害與痛苦就越大,完全脫離了大道,脫離了維繫這一切存在的根本,那一切都將解體毀滅。
在天地萬物之初,人類處於先天自然純真的狀態,沒有私心、慾望,心靈簡單無邪。那時,人類率性而為,一切都在道中自動運行,一切都在道中達到最和諧完美的狀態,根本不需要任何政府機制與人為手段的干涉,一切人為的干涉都是破壞,這就是無為而治。
正如一個完全健康的人,給他強行安裝一個心臟起博器來干涉他的心跳,那這個人沒病也給整出個心臟病來,就是這個道理。也可以說,無為而治就是使生命回歸於道中,回歸於先天自然純真的無邪本性,從而在這套自動完美的機制中自發運行,擺脫任何人為手段的干預。
這時再回頭去看前面的皇道治國,就更能理解了。皇道處於人類之初,處於人類最純真無邪的狀態,天下皆於道中自行運轉,所以皇道完全施行無為而治,這是生命先天的無為狀態。正如《白虎通義》中說的:「打擾到了任何一個百姓,都不能稱為皇,完全不干涉到任何一個百姓的生活,才能稱皇。皇道治國,黃金被遺棄在山間,沒有人開採;珍珠玉石被丟棄在水中,沒有人打撈;百姓住洞穴,穿毛皮,飲甘露,與自然一體,無憂無慮,無欲無求,快樂自在,人與天地神靈相通。」[11]
黃帝治國
《列子》中記載:黃帝白天睡覺,夢中神遊到上古神國華胥國。其國沒有管理者,一切隨自然而行,百姓純真無邪,沒有私心、慾望,也沒有生老病死等一切痛苦。他們可以凌空飛行,行使超自然的神力,水火和自然萬物等都不能傷害他們,是一個奇妙的極樂國土。黃帝醒來後,同時悟得了養生與治國之道,經過二十八年,使天下大治,將當時的國家治理得差不多同華胥國一樣,成為半人半神的理想國度。
《神奇秘譜》中也記載了這件事,並說黃帝夢遊華胥國,將天下治理成半神國度後,創作了上古著名的琴曲《華胥引》,以示紀念。這就是琴曲《華胥引》的來歷。[12]
史書上記載說,黃帝在位後期,天下大治,天人感應,祥瑞不斷。景星出現在天空,有神草生於庭院,每有奸侫之人進入,草便指向他,草名叫屈軼。[13]那時,鳳凰降臨人間,在宮中築巢,龍為黃帝駕車,麒麟遊走於苑囿……[14]
《淮南子》記載說:黃帝大治天下後,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天下沒有盜賊,市場里沒有欺詐,天下無爭,鄉野村夫都相讓以財產,連豬狗都將食物吐在路上互相讓食……到處都是一派和諧美滿的景象。[15]這就是黃帝成功施行無為而治後的社會寫照。
但「帝」道所達到的無為而治,與「皇」道時期的先天無為而治還是有差距的。因為到了帝治時期,天下已經偏離大道很久了,戰爭與犯罪已開始大面積出現,於是產生了兵征天下、施用刑法等等強制治理手段。帝王便洞悉天地萬物,從中悟道,從而參悟出這套維繫自然萬物自動運行的最和諧完美機制,因而建立德,使天下回歸於道的標準中自動運行,實現後天的無為而治。
這與中醫治病養生的道理也是一樣:人體由於後天的七情六淫等傷害,破壞了身體先天的平衡,而偏離了人體之道,偏離了這套和諧完美的自行機制,從而產生各種疾病與痛苦。這時就需要通過各種手段去治療調整,使身體恢復健康平衡,重新回歸於人體先天的機制中自動運行。
治病的最終目地,是為了使身體能夠脫離治療手段而自動健康運行;治國的最終目地,也是為了使天下能夠脫離政府法令等的人為干預而自動運行,達到最完美和諧的狀態,這就是無為而治。所以,黃帝神遊華胥國後,同時悟得治國與養生的道理。
四、王霸之道
五帝過後,大禹開創了夏朝,「家天下」的朝代制代替了禪讓制,中華歷史邁入了夏、商、周三代。同時,中華民族也由「帝」道治國時期,步入到「王」道治國時期,由「三皇五帝」時期進入到「三王五霸」時代。
《禮·號謚記》中將夏朝開創者大禹、商朝開創者商湯、周朝開創者周武王,並稱為三王。[16]
我們先看看「王」的涵義是什麼:
《說文解字》說:使天下百姓紛紛歸順依附的人稱為「王」。孔子與董仲舒說:王字為一豎貫穿三橫構成,三橫代表天、地、人三才,意為能貫通天、地、人三才的稱為「王」。[17]
《管子·真法篇》說:通達於「德」的為王。[18]
《禮記?謚法》中說:仁義所在者稱王。
到了王道治國時期,人心變得更加複雜與污濁,天下更偏離大道了。「王」便貫通天、地、人,制定禮樂制度規正人類的行為,以教化天下,向天下推行仁義,於是天下紛紛歸服。
《太平經》中說:帝從天地間參悟出道的智慧,使天下歸於和諧平衡,遠離兇險,所以稱帝。王(施行仁義)使人民萬物歸順於他而不受到傷害,所以稱王。[19]
帝治時期,人類偏離了大道,但還不算太遠,所以帝從天地萬物間悟道,發現了維繫天地萬物和諧平衡的這套機制,從而建立德,以使天地萬物回歸於和諧。到了王治時期,人類偏離大道已太遠了,無法再達到「道」的標準,王便依據道德,以禮樂手段,從外在規範天下百姓的言行,以達到仁義的標準,使天下維持在相對和諧的狀態,使人民萬物歸順於他而不受到傷害。
再到了春秋時期,周王室式微,王道衰弱,人心道德再度敗壞,以至於禮崩樂壞,天下諸侯便紛紛稱霸,霸道應運而生。
《春秋》中說: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並稱為五霸。[20]
《管子·真法篇》說:達到以武力手段讓天下威服的稱為「霸」。
孟子說:依靠武力假借仁義之名而威服天下的叫做「霸」,要稱霸,一定得依賴強大的國力;依靠道德,施行仁義而使天下人心歸服的叫做「王」,要稱王,不必藉助強大的國力。商湯僅憑藉七十里的土地而以仁義臣服天下,建立商朝;文王也只憑藉百里的土地而使天下人心歸順,創下周朝基業。靠武力,無法使人真心服從,只是讓人一時屈從於強力而不敢反抗;憑藉仁義道德,才能使人心悅誠服。[21]
孟子的話,將王道與霸道的區別說得非常清楚。到了霸道時期,治國方式已由通過仁義教化來歸順人心,轉變為以武力強制手段使天下屈從。
東漢桓譚的《新論·王霸第二》中說:上古時有三皇、五帝,而後又有三王、五霸,這些都是天下君王的代表。三皇以道治世,五帝以德化物,三王施行仁義,五霸憑藉的是權術智巧。不施用刑罰,沒有任何法令制度而使國家大治的稱為皇;有法令制度,但不施用刑罰而使國家治理的稱為帝;賞善殺惡,讓天下諸侯都歸順臣服的稱為王;倚仗武力,與諸侯簽訂盟誓,假借信義矯正天下的稱為霸。王,是歸往的意思,意思是說王以仁義惠澤天下,令百姓紛紛歸往。王道治國,先為百姓除害,使百姓豐衣足食,然後以禮義教化百姓,以刑罰威服百姓,以達到揚善去惡的目的,使天下安樂。霸道治國,好大喜功,令君主尊貴而臣民卑賤,將國家權勢全部集中在君主一人的手中,由君主一人發號司令、生殺予奪,然後利用強權威勢使法令必行,賞罰必信,使天下百官都得以整治……據說孔門子弟中,連五尺小孩都不屑於談論五霸的事,因為恥其違背仁義而崇尚權詐。[22]
桓譚將中華治國過程中的特點論述得比較到位,從三皇開始到周朝結束,中華歷史中治國的過程,共經歷了皇道、帝道、王道、霸道這四個時期。縱觀這整個過程,從中我們可以發現一條規律:中華治國過程的發展與社會人心的墮落是同步的;也可以說社會人心道德的層次決定著治國方式與社會形態,這是核心所在。
到了戰國末期,秦國稱霸。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掃平六國,建立秦朝。他統一了文字與度量衡,廢除了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建立了中華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王朝。秦始皇被稱為「祖龍」,他首次將「皇」與「帝」合起來使用,創立了「皇帝」的尊號,為後世歷朝歷代的演繹發展開創了千秋基業。
五、何為中國
在中國,歷朝歷代皇帝所建立的,都只是朝代,而不是國家。他們所建立的都只是朝代名,而不是國名。在現存的文獻中,早在周朝建立初期便以「中國」自稱,以後歷朝歷代都以中國自居,無論朝代如何輪替更迭,即使是夷族入侵、入主中原所建立的朝代,國名都一直是中國,自居以天朝,從沒有變更過。
中國在意識形態上並不是一個具體國家的概念,它的意思是中央之國,也稱為中土、神州、中華。它的核心內涵為:被神所選定,繼承了正統中華神傳文化的地方。
在中國先秦的古制中,天子之國居於大地中心的位置,這裡是天下的中心,經濟、文化、政治等一切的中心,神傳文明所在地,是向天下四方施行文明教化的源頭。以天子之國為中心,圍繞著天子之國,將四方區域按照距離的遠近,以五百里為界,依次劃分出五個不同區域,施行不同的政策與教化,稱為五服。《尚書·禹貢》中將它們分別稱為:甸服、侯服、綏服、要服、荒服。
《尚書》中記載,大禹治水成功後,將天下重新劃分為九州,並制定五服:圍繞天子之都四周的五百里區域,叫做甸服,這個區域主要負責從事農業生產、繳納賦稅,以服事天子。包圍甸服以外的五百里區域叫侯服,這裡主要是給卿大夫、諸侯等的封地,以拱衛天子之國。包圍著侯服以外的五百里區域是綏服,這裡主要根據百姓的情況施行文教與發展武力以保衛國家。包圍綏服以外的五百里是要服,這裡是夷族居住之地,主要讓他們遵紀守法、和睦相處。包圍著要服以外的五百里是荒服,這裡主要是蠻荒地帶與流放罪犯的地方。天子根據這個模式,從裡層的畿服重地到邊遠的藩屬下國逐層管理,逐級施行文明教化,兼舉文治武衛,使神傳文明的教化影響至四方蠻荒之地,這個模式也是中華歷朝歷代治國模型的一個藍本。[23]
在中華神傳文化的概念中,君權神授,天子是上天之子,是上天選定的人間代表,他代表眾神在人間行使天意,向天下施行神的教化。所以天子之國即為中國,它代表著中華文化的正統與淵源,是總掌天下四方區域的朝堂。神州大地上,歷朝歷代無論其疆域大小,種族差異,只要繼承了中華神傳文化之正統,就是中國,其帝王就是上天選擇的天子。
中華歷史起源於皇道,而後有帝道、王道、霸道,以及始於秦始皇的大一統皇帝王朝。「皇」直接代表天與神,以神的身份降世,直接展現神跡,傳授給華夏先祖們神的智慧,開啟了中華神傳文化的源頭。「帝」雖然不如「皇」那麼神通廣大,但也是以半神半人的狀態出現,可直接與天地神靈溝通,代表天地神靈的意志,行使神跡,繼續完善與建立了中華神傳文化體系。直到五帝中的顓頊帝絕地天通事件發生後,便阻斷了人類與神的直接溝通與聯繫,人便離天和神越來越遠,帝王也與凡人愈來愈接近了,中華神傳文化從此便進入到人文時代。到了王道時期後,帝王便完全以凡人的狀態出現,他們不能再直接溝通天地神靈,不能直接展現神跡,便通過中華神傳文化這個樞紐與天地神靈保持連接。如透過祭祀、占卜、天象等等方式與天地神靈溝通,成為繼續在人間行使天意的至尊無上者,成為眾神與天意在人間的代言。中華神傳文化這根脈絡,貫穿著整部中華歷史的始終,將人間對應連接於整個宇宙體系,代表著上天的意志與教化,是中國、中華民族等概念的核心意義所在。
只要中華神傳文化這根脈絡沒有斷絕,神州大地上,不論朝代、疆域、政權等因素如何變換,中國都將永存不滅。歷史上曾幾次夷族入主中原,但他們同化與繼承了中華神傳文化之衣缽,所以中國仍在。如今某匪霸佔中華,卻極力摧毀與斬斷了中華神傳文化之脈絡,所以它不是中國,它是西來之邪教,附體於我中華神州大地!如同病毒侵入、操控了人體,將我神州中華淪為喪屍!中國人必須得認清誰才是中國,肅清從小給洗腦灌輸的毒素,重續華夏神傳文化之血脈,復興中華!
中國是上天所選定承傳神傳文化的地方,所以選用何種方式治理中國,影響將極其重大。上天必將治理中國的方式在歷史中奠定好,容入中華神傳文化的脈絡,以供歷代帝王選用。
東周時期,是奠定治國之道的最後成熟期與總結期。那時百家爭鳴,各家治國學說百花齊放、珠目相混。到秦朝統一中國,建立起第一個大一統王朝時,各家治國學說都已奠定成熟。最終形成了完備體系,能夠獨立施用的治國學說有:道家、儒家、法家這三家。
道家治國主張無為而治,皇道與帝道可歸屬於道家的治國範圍;儒家施行仁義,以禮樂治國,主張王道;法家重刑名法術,以強權武力威服天下,主張霸道。
秦朝的建立是中國歷史的一個分水嶺,秦始皇因此也被稱為「祖龍」、「始皇帝」。秦朝主要選用霸道,治國方式偏向於法家。但秦朝的命運十分短暫,僅十幾年便滅亡。秦滅後,漢朝建立,經過連年征戰,漢朝立國後國力非常衰弱,民生凋敝,生產荒廢。所以漢朝初期,主張道家治國,提倡「無為而治」(此時無為而治已非真正意義的無為而治),制定了「與民休息」、「輕徭薄賦」、「清靜儉約」等治國方針,給百姓以足夠的時間休養生息,以圖恢復生產、富國強兵。因此,經過文景之治後,到了漢武帝手中時,漢朝已發展到鼎盛,國力極其強盛。漢武帝時「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主用儒家,確定了儒家思想在中華治國中的主導地位,開啟了中華歷史「外儒內道」的治國模式。
此後的歷朝歷代,都以「外儒內道」的治國方式為主導,外用儒家、內用道家,一直到清朝結束都沒有撼動過,但霸道有時也會雜而兼用。如漢宣帝教訓太子(漢元帝)時曾說:漢朝的制度應當「王道」與「霸道」兼用。[24]
這是中華治國的大概發展脈絡。
六、治國三寶
縱觀整部中華歷史的治國發展,筆者將治國之道分離出三個層面,歸納出了治國三要素,分別為:道、術、器,暫稱其為治國三寶。
道為心法,是源自於生命內在的自行機制,無形無實。
術為手段,是外在人為的手段、方法,有形而無實體。
器為國家機器,是表面的行政組織機構,完全是實體。
比如社會的人心道德等內在心法就屬於道的範圍,它從最根本上,自發的約束著人的言行;禮、樂、刑、法等外在手段就屬於術的範圍,它在道的層面之外,以人為的手段規範約束著人的言行;軍隊、政府機構與行政部分等都屬於器,它是表面的實體機構,與人類社會完全處於同一層面,能最直接的作用於人類社會,是法令、制度等手段得以強力執行的保障。
可以說,道處於最底層,是一切的根本;術於中層,必須建立在道這個基礎之上,同時又能附著於器這個形體之上,使其得以實施與執行;器為最表層的實體機構,是國家的形體,是一切治國手段的實施執行者。三者關係,也可概括為:因道成術,以術立器。
這三者完全處於不同的層面,但相互影響、聯繫,相互之間存在著一種此消彼長的關係。
皇道以道治國,完全施行無為而治,不以任何人為的手段干涉到百姓生活,也根本不需要什麼政府行政機構。所以真正的道家治國,只有道,而不講術、器,這是治國的最高境界。
帝道通過悟道而立德,以德治國,前期會藉助人為的手段干預、引導百姓,使天下回歸於德的標準,以實現後天的無為而治。所以帝道治國會藉助於術,而且也形成了相對簡單的政府機構,能施行基本的法令與政策。因此帝道治國以道為重,術、器為輕為輔。
王道依靠禮樂治國,施行仁義,賞善罰惡,國家機器已建立完備。所以王道治國,依於道,重在術,器為輔。
霸道假借仁義,實以武力強制手段威服天下,依賴於強大的國家機器。因此霸道重在器,依於術,假於道。
關於治國三寶的更多規律與內涵,將在後文具體論述。
溢出法則
治國三寶中,道與術、器之間存在著一種溢出的關係。這是筆者提煉出的一個概念,它是治國之道發展的核心。
什麼是溢出法則呢?舉個簡單例子:水本來是以地下水的形式流淌於地下水脈的,順承自然之道,在地下水脈中自動循環與凈化,無形無跡,潤物無聲。當地下水脈被破壞阻塞,不能再吸收容納這麼多水時,相應的地下水便會漫出地表,淹沒土地,形成災難。這時便需要效法地下水脈的循環之道,在地面上開闢河流湖泊,引導溢出之水回歸自然之道,在地表上繼續循環凈化,滋潤萬物,而不造成災害。隨著自然環境的不斷破壞惡化,地面河流又會慢慢阻塞或變道,使水溢出河道,淹沒大地,造成洪災。這時就需要疏通河道,並沿著河道,修築堤壩,使水漫出河道後,仍能被堤壩擋住,繼續沿著河流運行,避免造成災難。隨著環境破壞越來越嚴重,洪水會越來越大,堤壩也會相應越築越高……
同理,人類之初,心靈純真無邪,天下自然行於道中,和諧而完美,如同水自動行於地下水脈。隨著社會發展,後天污染,人類心靈變得不再純真,從而偏離了大道,產生各種私心貪慾,大道就無法再完全制約於人心,產生了溢出。如同水脈破壞,地下水溢出地表。這脫離大道,不受制約的溢出部分,就會給社會帶來災難,於是各種犯罪與戰爭開始大面積出現,人類社會的美好與和諧被打破。於是帝從天地間參悟大道,並效法大道建立了德,以教化規範天下人心,對溢出道的部分進行制約,使社會重歸於和諧。這如同效法地下水脈循環之道,在地表上開闢河流湖泊制約溢出地表之水一樣。
隨著社會人心的繼續發展與污染,百姓偏離大道越來越遠了,於是又再次產生溢出,造成了更複雜的社會問題與災難。於是王道出現,王以禮樂教化規正百姓的言行,施行仁義,以制約溢出道德的部分,使天下安樂。這如同水漫出河道,便對河道進行相應疏通,並沿河道加築堤壩一樣。隨著自然環境破壞得越來越嚴重,洪水會越來越大,總有一天會改變河道、沖毀堤壩,造成大災難。這時就不斷加固、加高堤壩,於是霸道出現了……
這個治水的過程,與治國的過程其實是一樣的,它們共同表達出了一個核心法則,就是溢出法則。
也就是說,內層機制不足以完全制約這一層時,就產生了溢出,若溢出部分不受任何制約就會造成災難,所以必須在底層機制的基礎之上,建立一層外層機制,以制約溢出部分,防止災難的擴展。這就是溢出法則。
隨著這個過程的發展,和諧與平衡會被破壞得越來越嚴重,溢出之勢會越來越瘋狂,最後人類只能在最表層機制上不斷下功夫,不斷加強與完善。最終將導致的結果是:要麼發展到表層機制將所有人都困死,走到死路;要麼表層機制被徹底沖毀,造成大毀滅。
這個過程是「易」的過程,是舊宇宙萬事萬物在成住壞滅的大宿命中輪迴的過程。那人類該如何逃離這個結局呢?請看後文。
順天借勢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國已路人皆知,他順應五行、水性,依據地形,採用因勢利導,疏通引導的方法,終將洪水歸引入海,形成自然循環,歷十三年,治水大成。
而禹的父親鯀治水則不是這樣,他違背五行、水性,採用圍堵的辦法治水,水來土掩,堤壩高築,結果水勢越堵越凶,最後沖毀堤壩,引發大面積洪災。鯀治水九年,沒有任何成效,反而給百姓帶來無窮災害。
這就是兩種不同的方式所產生的效果:一個是順應水先天的內在特性,應勢利導,使其歸於道,消除災害;一個是依靠外在強力,以人為手段對抗水自身的本性,結果招致更大的災害。
這說明,人是不可能逆天道而行,外在的力量永遠不可能勝過內層機制,人力永遠不可能違抗大道,越往內層的機制,能量越強大。順應天道,便能藉助天道的能量,從根本上改變一切。所以治國必須要順應天道,藉助道的力量才能成功,才能從根本上改變一切,否則靠外力強行改變,只能改變表面,而且會帶來更嚴重的問題,導致滅亡。
伊索寓言中也有一則小故事,很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有一天北風與太陽較勁,看誰先讓地上的人脫下衣服。北風自恃力量強大,便鼓足勁,颳起狂風,要強行將衣服從人身上扒下來。但風越大,人反而把衣服裹得越緊,包得越嚴,最後將人吹翻了,衣服都無法吹開,被緊緊裹在人身上。
而太陽只是微笑著,輕輕散發出熱氣,溫暖著大地。地上慢慢暖和了起來,氣溫漸漸升高,人感覺到熱了,便一件件把自己衣服脫了下來。
遵循天道,順應內層機制,能讓生命從內層,由內而外自願去改變,這是從最根本上的徹底改變,這就是藉助了道的能量。以外層的力量強制去改變,觸及不了生命的內層,只會使內層的溢出越來越嚴重,最後必導致毀滅。不同層面的機制只能觸及到它所在的層面,外層機制永遠不可能制約內層機制,而內層機制卻可以從根本與微觀上改變外層機制。
這一章,是筆者從中華歷史中,所提煉出來的治國智慧。
部分參考文獻:
《春秋緯》
《風俗通義》
《管子·真法篇》
《春秋運斗樞》
《白虎通義》
《帝王世紀》
《列子?黃帝篇》
《淮南子》
《洛書》
《說文解字》
《高士傳》
《尚書大傳》
《神奇秘譜》
《宋書·符瑞志》
《太平經》
《春秋》
《孟子》
《呂氏春秋》《淮南子》
《新論·王霸第二》
《尚書·禹貢》
《漢書·元帝紀》
《道德經》
《禮記》
《太公六韜》
《左傳》
《大學》
《中庸》
《論語》
《後漢書》
《韓非》
《商君書》
《法華文句》《慧琳音義》
- 《風俗通義·卷一》引《春秋運斗樞》:「皇者天,天不言,四時行焉,百物生焉。三皇垂拱無為,設言而民不違,道德玄泊,有似皇天,故稱曰皇。」 ↑
- 《白虎通義》:「號之為皇者,煌煌人莫違也。煩一夫、擾一士以勞天下不為皇也,不擾匹夫匹婦故為皇。故黃金棄于山,珠玉捐於淵,岩居穴處,衣皮毛,飲泉液,吮露英,虛無寥廓,與天地通靈也。」 ↑
- 《帝王世紀》:「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母曰華胥,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犧。長於成紀。」 ↑
- 《列子?黃帝篇》載:「黃帝晝寢,夢遊華胥國。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遊而已。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不知樂生, 不知惡死,故無夭殤;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愛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順, 故無利害:者無的愛惜,都無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熱。斫撻無傷痛,指擿無癢。乘空如履實,寢虛若處床。雲霧不硋其視,雷霆不亂其聽,美惡不滑其心,山谷不躓其步,神行而已。」 ↑
- 《淮南子·本經訓》:昔容成氏之時,道路雁行列處,托嬰兒於巢上,置餘糧於畮首,虎豹可尾,虺蛇可蹍,而不知其所由然。 ↑
- 《洛書》曰:「皇道缺故帝者興。」 ↑
- 《說文解字》:帝,諦也。王天下之號也。 ↑
- 《管子·真法篇》說:「察道者帝」。 ↑
- 《禮記?謚法》:「德象天地稱帝。 ↑
- 《尚書大傳》:「天立五帝以為相,四時施生,法度明察,春夏慶賞,秋冬刑罰,帝者任德設刑,以則象之,言其能行天道,舉錯審諦也。」 ↑
- 《白虎通義》:「煩一夫、擾一士以勞天下不為皇也,不擾匹夫匹婦故為皇。故黃金棄于山,珠玉捐於淵,岩居穴處,衣皮毛,飲泉液,吮露英,虛無寥廓,與天地通靈也。」 ↑
- 《神奇秘譜》:「(華胥引)是曲者,太古之曲也,黃帝所作。黃帝在位十五年,憂天下不治,於是退而閑居大庭之館,齋心服形,三月不親政事。晝寢而夢遊華胥氏之國,其國自然,民無嗜欲,而不夭殤,不知樂生,不知惡死;美惡不萌於心,山谷不躓其步,熙樂以生。黃帝既寤,怡然自得,通於聖道,二十八年而天下大治,幾若華胥之國。」 ↑
- 《宋書·符瑞志》:聖德光被,羣瑞畢臻,有屈軼之草,生於庭。佞人入朝,則草指之,是以佞人不敢進。有景雲之瑞,有赤方氣與青方氣相連,赤方中有兩星,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皆黃色,以天清明時見於攝提,名曰景星。 ↑
- 《宋書·符瑞志》:黃帝黃服齋於中宮,坐於玄扈洛水之上,有鳳皇集,不食生蟲,不履生草,或止帝之東園,或巢於阿閣,或鳴於庭,其雄自歌,其雌自舞。麒麟在囿,神鳥來儀。 ↑
- 《淮南子》:黃帝治天下,而力牧太山稽輔之,以治日月之行,律治陰陽之氣,節四時之度,正律厯之數,別男女、異雌雄,明上下、等貴賤,使強不掩弱,眾不暴寡,人民保命而不天,時熟而不凶,百官正而無私,上下調而無尤,法令明而不闇,輔佐公而不阿。田者不侵畔,漁者不爭隈,道不拾遺,市不豫賈,城郭不關邑,無盜賊,鄙旅之人相讓以財,狗彘吐菽粟於路,而無忿爭之心。 ↑
- 《禮號謚記》說:「夏禹、殷湯、周武王,是三王也。」 ↑
- 《說文解字》:王,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為王。」凡王之屬皆從王。李陽冰曰:「中畫近上。王者,則天之義。」 ↑
- 《管子·真法篇》:「通德者王,謀得兵勝者霸。」 ↑
- 《太平經》:帝者,為天地之間作智,使不陷於兇惡,故稱帝也。王者,人民萬物歸王之不傷,故稱王。 ↑
- 《春秋》說:齊桓、晉文、秦繆、宋襄、楚庄是五伯也。(《風俗通義》引) ↑
- 《孟子·公孫丑上》: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心悅而誠服也。 ↑
- 《新論·王霸第二》:夫上古稱三皇、五帝,而次有三王、五霸,此皆天下君之冠首也。故言三皇以道治,而五帝用德化;三王由仁義,五霸用權智。其說之曰:無制令刑罰,謂之皇;有制令而無刑罰,謂之帝;賞善誅惡,諸侯朝事,謂之王;興兵眾,約盟誓,以信義矯世,謂之霸。王者,往也,言其惠澤優遊,天下歸往也。……夫王道之治,先除人害,而足其衣食,然後教以禮儀,而威以刑誅,使知好惡去就,是故大化四湊,天下安樂,此王者之術。霸功之大者,尊君卑臣,權統由一,政不二門,賞罰必信,法令著明,百官修理,威令必行,此霸者之術……傳曰:「孔氏門人,五尺童子,不言五霸事者,惡其違仁義而尚權詐也」。 ↑
- 《尚書·禹貢》:五百里甸服:百里賦納總,二百里納銍,三百里納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諸侯。五百里綏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奮武衛。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蠻,二百里流。東漸于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 ↑
- 《漢書·元帝紀》: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 ↑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