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圖索跡

在熱愛城市廢墟探險的朋友中,有人會給廢墟一個性別,這是一種表達迷戀的方式。但是有時候這種熱愛也是有一點自私的,探友之間相互問地點往往是一個令人尷尬的話題。

與其知道了對方所有的信息,打量著照片,帶著波瀾不驚的期待梳妝一新去見面的相親式「探險」相比,我更習慣也更執迷於以一點線索,可能是一次見面,一句傳聞,主動出擊尋找一個地方。這樣得來的地點,身體的感受與圖像的轉化更加深刻而驚艷。

下面來聊聊我使用最多的找地點方式吧,當然其中最多的,是城市工業建築廢墟的定位,這也是所有廢墟中最多也最容易尋找的。

一。使用衛星照片去依據一些廢墟的常見特徵,結合其他資料進行基本定位。

二。利用街景地圖,查看立面情況對定位進行核實,同時判斷進入難易程度。

三。網路查閱資料進行地點概況的了解。

四。實地探索,最終核實依照條件決定是否進入地點。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怎樣從衛星圖片上尋找到一個工業廢墟的(遍地廢墟的東北同學可以選擇忽略~)

所用工具:基於谷歌地球衛星圖像的軟體(百度地圖內容更新太慢,信息嚴重失真)

一.工廠的形態特徵

1基本結構

我們所去過的工廠因為生產產品不一樣,所以形態會千差萬別,鋼鐵廠和肥皂廠的衛星圖像也不可能一樣,但是依然有一些共同之處,也就是容納不同設備的廠房基本結構總是相似的,而且由於目前成為廢墟的工廠大多是建國後到九十年代以前興建,由於當時技術條件與成本的限制,那時候國內工業建築基本是框架結構,內部結構差不多都長這個樣子。雖然很落後,但是要比現在的鋼結構廠房好看很多。

內部大概是這樣

2.平面特徵

由於追求較大的空間和軌道吊車運輸的平順,表現在平面上頁大多是長方形各種各樣的組合,而且這些張方形普遍要比旁邊的其他建築大一圈。

多種形態的廠房組合

3.天窗

然後由於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和廢氣,所以廠房大多有一個很長的天窗用來照明和排風,所以廠房的衛星圖上會有一個或者幾個很長的突起的塊塊在屋頂上。

圖片中出現了三種窗組合

廢墟廠房的衛星圖片基本就是這樣~,就像是即將game over的俄羅斯方塊

參考資料:《房屋建築學》

那麼在哪裡才能買(劃掉)到這些俄羅斯方塊呢?

二 .工廠的選址

其實這個內容大家以前基本都學過,中學地理課本中對工業的區位選擇,這些知識就足夠使用了。

大家都快高考了,Chaplin老師給各位同學劃一下知識點~

1交通路線附近

由於廠房需要運輸進原料,運輸出產品到下一級工廠銷售或者存放點,然後……變成你的快遞。所以,尤其是有著比較悠久工業歷史的城市,沿著鐵路或者港口尋找尋找。總會找到很多的工廠,當然側重客運的高鐵線路是找不到的。一般為城市老站所連接的線路。

比如大名鼎鼎的首鋼,就有鐵路穿過。

然後是已經改造為美術館的民生碼頭糧倉,附近就是依據港口建造(看到了被改造的糧倉,我選擇原諒)

2.河流下游

很多的工業需要大量的水來供應,或者是不討人喜歡的用河道來排污。為了避免污染城市生活用水,所以工廠基本會選擇在河流的下游修建,但是由於城市的擴張和環保要求的嚴格,很多工廠就會停工變為廢墟。

比如粉嫩嫩的肥皂廠的選址,位於黃浦江的下游

3.產業集群

很多有著複雜流程聯繫的重產業往往會選擇在同一片區域建廠(初中老師語:所以會有鋼鐵城,不會有麵包城~),比如銅材廠和鋁材廠由於需要電解,往往和電廠修建在一起,鋼鐵廠由於需要燃料會和焦化廠修建在一起,並且往往會附贈一個鍛造廠。也就是說,如何我們知道了一個工廠,哪怕是已經被拆除替換,也是有可能在周圍發現一處相關工廠的廢墟的。

曾經的錫鋼和無錫焦化廠

夷為平地的錫鋼和成為廢墟的焦化廠(現在焦化廠也已經不復存在)

4.盛行風向

工業生產有時會產生大量的廢氣,所以會對風向進行考慮,由於我國東部為季風區風向為西北-東南方向,所以重工業多選擇在城市的東北或者西南一側,首鋼的這一特徵尤為明顯。

參考資料:人教版《地理必修二》

三.判斷是否為廢墟

辛辛苦苦找到了工廠位置,幾個人顛顛的跑過去,然後去看到了工業化建設的最新成就,看門大爺像看猴一樣的看著幾個冒冒失失的年輕人,就很尷尬。所以我們還需要從衛星圖像上判斷這一廠區是否已經是廢棄狀態,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1.植被

每個人都會與廢墟里肆意生長的植物糾纏不清,人放棄的地方總會被自然重新組織。脫離人的搭理和機械的威懾,廢墟的道路總會在衛星圖上被植物緊密覆蓋。

短短五年間,這個水泥廠就被植物馴服。

2.車輛

與生產時候相比,廢墟中的車輛會稀疏很多,或者直接淪為停車場,在冬天的北方,廢墟中積雪所在的路面還是一片白色,而不是車轍過後的臟。

廠區內部毫無車輛的狀態

3.屋頂完好程度

由於框架結構的廠房屋頂多採用黑色油氈的卷材防水,明顯區別於現在鋼結構廠房的光潔的淺色金屬屋頂。所以天長日久廢棄後會有大片的脫落以坍塌,甚至能看到黑洞洞的內部和屋頂重新生長出來的植物。

屋頂防水層大量剝落的廠房

4.歷史變遷

谷歌地球的左上角工具欄有「顯示歷史圖像」按鈕,可以比較不同年份區域的歷史影響,如果一個區域多年前是廠房林立,煙囪還冒煙,道路上來來往往,而現在大為蕭條又有以上三點特徵,那麼基本可以判斷為一個廢墟。

2010年世博會期間的上海後灘

2006年依然是六鋼廠區的後灘

以上就是我利用衛星圖像尋找與認定廢墟的一些方法。相對還比較簡陋,由於基本在華東地區活動,所以運用到其他地區難免有一些偏差,希望大家能繼續總結。

這國土之上的圖像變化之快如同最娛樂化躁動的的電視節目,每一個街區,每一個房屋如同一個像素點,下一秒就會被來自中樞的信號重置。而我想借著幾百公里外衛星的視野,努力截取下一些難忘的片段,重新拼湊出一些圖畫。

居伊·波德認為這個世界已經被資本給景觀化,充斥著圖像影像奇觀,用背後的符號和象徵讓我們不由自主的消費與奔波。但是力圖體驗廢墟的人,不是循著路邊櫥窗伸出的誘人影像,而是主動用身體重新探尋,將無字空間的沉默不語,用自己的每一種感受讓空間再次講述一些故事。

如果找不到一個人,就去找幾個地方。

推薦閱讀:

蘭州中川機場為何離市區那麼遠?
為什麼我的天津女朋友認為去北京就跟出國了一樣遠?
這裡有個夏天,是不燥熱的 | 倫敦 · 筆記
為什麼下雨天打車那麼難?
生活在北京地下的「鼠族」,他們的居住方式會是未來亞洲超大型城市的發展方向嗎?

TAG:廢墟 | 城市 | 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