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之有:混沌
話說到這兒,咱要更進一步去探討界限在進入到概念空間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之前,有必要先來搞清楚在沒有任何界限進入的時候,也就是在沒有任何概念的概念空間中,甚至可以說連空間本身的概念都還沒有建立的時候,人的主觀世界會是一個什麼樣子?在這裡,有必要認真考察這樣一個東西,我們稱之為「混沌」。
首先,混沌是有但不是存在,它只是在思考過程中一個合理推論的產物,它也許只是主觀想像出來的東西,也許可以認為它是某種客體。但無論如何,混沌不是物質,不是存在,更不是能夠經驗到的事物,它是有,純粹的有,不包含任何界限的絕對的有。產生「混沌」的推論你大概已經猜到了,很簡單:假如我們忽略或抽離掉所有的界限之後,這世界還剩下一些什麼呢?
任何人都知道,要想對某樣東西進行思考、理解、把握、定義、命名,首要問題是你至少要能確定它和別的你不想要思考、理解、把握、定義、命名的東西是不同的,否則無論你對它做了什麼,也就等於對別的所有東西做了同樣的事情,結果就是一片混亂。混沌就是這樣一個東西,在它的內部一切等同,處處等同,絕對等同,它的第一道界限便是它本身與外界的界限。在混沌裡面是無法對它做任何事情的,因為對它而言,「裡面」即是外面,它本身不接受任何概念上的區別,所有的界限都外在於它而且與它毫不相干,一旦某個地方出現了界限,那麼那個地方也就不再是混沌的了。包括可以分出左右前後的空間和過去未來的時間在內,都不是混沌的,混沌中既沒有空間也沒有時間。我們對於混沌的命名全然是站在外界的角度對那道其實完全不屬於混沌的、想像中的界限的命名。混沌是沒有定義的,因為除了「有」之外我們實在無法再多說出有關於它的任何東西了,可這僅有的「有」也是完全來自於我們的想像,換言之這所謂的「有」跟無基本上沒什麼區別,說了也是白說,沒任何意義。所以,混沌是一個最為虛假的概念了,比單純的無還要假,在本篇的後面一部分將會看到,我們一般不把單純的無當作假來看待,畢竟事實證明像「界限」這樣的無不僅是重要的現實存在,而且是真實世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不,混沌比起宇宙黑洞來可差遠了,即便混沌是客體,它也不會對現實世界產生絲毫哪怕最微弱的影響的,這一點等咱到了下一篇章還要說明。總而言之混沌絕對不會有宇宙黑洞那麼大的存在感和吞噬一切的巨大威力,它也許近似於數學上的「奇異點」?它能使所有的追問和推導到此終結,因而有時被我們拿來作為宇宙的起始點和終結點使用。如果一定要給其找一個用來類比的概念的話,康德的「自在之物」還比較合適一點。你們應該記得那個關於被幾個大神意外玩兒死的「渾沌」的神話故事吧,混沌概念在我們的哲學中的地位和威力就跟那故事中的「渾沌」差不多,屬於經常被拿來把玩的東西,或是作為「未知領域」及「不可知」的代名詞。
我們已經知道,在有任何經驗(這些經驗毫無疑問只能是由客體的界限構成的)進入之前,嬰兒的主觀能力應當是已經存在的了(至於這主觀思維的機能是如何形成的,比起俺,你顯然更適合去問人工智慧或者神經生物學專家們的意見,反正在我們的時代,這隻被當成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可是,由於不存在一丁點可以用於形成概念的形式材料,這時的主觀世界根本是一片混沌,除了有,什麼都找不到,包括概念空間在內的一切都尚未成形。
隨著外部界限的進入,經驗造成的形式化印象開始在幼稚的腦海中呈現,當然都是些具象化的東西。只要嬰兒的五種感官都是健康的,那麼進入其腦海中的感覺信息也將是多維的、準確而清晰的,並且是豐富多彩的。聲音、圖像、氣味、味道、觸感,這些信息各不相同,而且各自本身又有著天差地別的變化,會引發他本能中潛在的識別和判斷能力,因為那些生命功能就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自然造化的精品傑作。尤其當嬰孩對作為話語的聲音的分辨和對立體空間及時間變動所引發的感官知覺的改變熟悉起來之後,他們在受到教育者的引導時,便會開始自覺地模仿並嘗試理解那些行為的含義,同時預測某些事情的發展結果是否符合自己想要的預期,在強烈的目的性和本能慾望的驅動下,他們會渴望著把握和了解外部世界的所有界限,因為他們通過經驗知道,把事物觀察得越細緻、越透徹,就會有越多的不同材料可供自己思考。
當那許許多多雜亂無章的直觀形象讓人感到無所適從的時候,在年長者的教導下,作為人之所以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最重要的一個智力環節將會顯現出來——他們開始學習反思和抽象。概念空間在此時才真正開始建立,因為據我們觀察,很多動物都能達到上一段所說的那個層次,至少在行為表現上是這樣。但極少有其它動物能表現出自覺、自主的反思,即使偶爾有,也往往是轉瞬即逝的短暫表現。至於抽象,由於動物不能說出複雜的語言,或者由於我們不能聽懂,所以看不出什麼表現。但就算是人,如果沒有長者的長期教導,反思和抽象的能力也往往不能很好地開發出來,即便開發出來了,人與人之間的能力差異也是大相徑庭,而且幾無規律可循。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