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區分太刀與打刀

之前做的一個回答,可能看到的人不多,單獨發一篇吧~

首先,想要準確區分太刀與打刀,必須先區分語境。

為何? 這兩個看似涇渭分明的日本刀分類概念,在各種文章引用提及和實際場景中,所指對象經常是含混和變化的。

比如太刀這個詞,原本是指「大刀」,即刃長(刀尖至刀鎺/刀柄前的直線距離)超過某規定尺寸(古代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寸法規定,現代的寸法規定是2尺即60cm以上),且本身的形制符合一定規範的長刀(例如長柄的刀矛類武器須排除在外)。因此在很多古代文獻中往往會把符合此要求的長刀,籠統的都稱為太刀。如江戶時代記錄刀匠們通過「天下鍛冶總匠」伊賀守金道家,向朝廷謀取受領「XX守」等官職時,除了黃白財物之外,還需向宮中及一些公卿貴人奉獻本人所制刀劍,有長有短,其中長刀統記為獻上「太刀」若干振,較短者記為「脇指」若干振;有時武士或刀匠向廟宇神社進獻刀劍以奉納神佛,相關記錄也往往直接寫作「某某太刀」。甚至明治時代重新整理正倉院寶物後所做的記錄,一部分刀劍也直接記作了「太刀」,如「金銅庄御太刀」等。在這些場合里,「太刀」即為大刀,表尺寸之分別。

「打刀」之名出現的很早,平安末期已見,但當時的「打刀」多是刃長一尺出頭,一般稱為「腰刀」,多數類似後世的寸延短刀,也是斜插入腰間攜帶,近身防衛用,一般無刀鐔。這種刀里比較出名的例子就是名物鷹巢宗近和鳴狐,前者作於平安末期,大坂落城之時被豐臣秀賴舉火燒失,後者是鎌倉前期作品,傳承至今,作為重要文化財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但這種「打刀」,並非後世所周知的,與「太刀」概念相提並論的「打刀」,僅僅是功用近似,從尺寸和功用來看更似脅差。符合現代打刀概念的長刀,在日本刀研究體系包括部分歷史資料中,一般就直呼為「」,而「打刀」作為分類名稱則很晚才出現。「刀」這個分類概念,以及符合其分類特徵(如刃長>2尺、銘法位置等)的產物,最早出現於南北朝時代,到室町初期開始流行,隨著日本劍術的不斷發展與流傳,在室町中後期到江戶時代,逐步明確下來,逐漸替代了太刀的地位,最後成為武士階級的身份象徵。甚至有時「刀」也被籠統指代定寸以上所有長刀,如江戶前期幕府頒布諸法度中有「町民帶刀禁止」的條文,這個刀並非指所有的刀劍,而是特指定寸以上長刀,包括形製為太刀、打刀、野太刀等等,明確攜帶長刀為武士階級特有權利,普通城下町的住民不可逾制(帶脇差則不算違法),在這裡也就類似前面所說以「太刀」之名籠統代稱長刀的效果,只是語境不同。

之所以在這點上啰嗦這麼多,就是因為在種種不同情況下,特別是古代,「太刀」與「刀」這兩個用語之間,被使用的場合很多種,並非總有十分明確的概念界限。前提在於以何來定義,即具體的語境是怎樣的。那麼,大致就要分以下幾種常見情形。

當有刀裝時,通常以刀裝來區分,這是從功用決定佩戴方式的角度來看待。太刀的佩戴方式是置於鞘內時刀刃向下,通過刀鞘上的系帶或金屬鏈懸掛於腰間,古時稱為「懸佩」,不僅用於騎乘馬上時,也可佩戴於站立行走之時,這種佩刀方式自隋唐刀劍引入日本時已有,太刀的形式則是進一步的演化發展。太刀的銘文位置與刀身兩面對應稱謂「佩表」、「佩里」,即由此而來。而打刀則是置於鞘內時刀刃向上,斜插入腰帶里,再以下緒與腰帶纏結固定,打刀的銘文位置與刀身兩面對應稱謂「差表」、「差里」亦由此而來。因為刀匠在刀莖上所刻銘文位置,應該是在佩戴後朝向體外側之方向,即所謂的「表」,靠身體一側稱之為「里」,所以太刀與打刀的銘文位置與對應「表/里」區別都恰好相反,在博物館中展示放置時的刀刃朝向也相反。

太刀拵各部位,柄頭金具稱為「胄金物」,鞘尾金具稱「石突」

打刀拵各部位,柄頭金具稱「頭」,鞘尾稱「鐺」

日本自古以來,由於種種原因,刻太刀銘卻入打刀拵的例子相當多,刻打刀銘的卻配了太刀裝的例子也並不少見(刀匠個人習慣導致刻銘位置與常規有異的情況另說)。還有更多的是原本的長刀被大幅截短(大磨上),導致原本的刀銘已不在(無銘),同時刀身外形也發生一定變化,然後有的被裝進太刀拵,有的被裝進打刀拵。當然,也包括了刀匠原本就沒打上刀銘的情況。這些情況,單獨看刀條本身,自然有不同的鑒定分類方式方法,但在有刀裝的情況下,即以刀裝來區分,稱其為太刀、打刀,以刀主所賦予其的功用而論身份。當然,這一前提是刀已配拵,莖藏柄中,不知其刀莖及銘文如何,那也就不用管它刀姿、長短、弧度(反)看起來像誰。【如果刀條本身也有獨立展示,從刀身至刀莖的姿態體配得以完全顯露,刀莖上銘文等信息可供參照,那就意味著多了一個重要的觀察角度,需要切換至對刀條的單獨鑒定判斷方向,後面會再細說。】

太刀條入打刀拵的著名例子之一:上杉謙信的愛刀「山鳥毛一文字」,配蠟色塗合口打刀拵,俗稱「謙信拵」

打刀條入太刀的一例,刀條是室町末期備前名匠長船勝光所作片手打

此外還有兩種常見的引申類型即野太刀和半太刀,後兩者僅僅針對刀裝本身,在刀條本身的分類上並無對應。野太刀本身應是一種作風比較粗疏,不如傳統太刀裝華麗精緻的大太刀拵,所對應的刀條里,刃長超過3尺(90cm)、刻銘為太刀位置的和無銘的,基本都歸屬於大太刀(另有少數本身刻打刀銘的3尺以上長刀,主要出現在向寺社的奉納物和極少數武士個人定製品或傳家寶);半太刀則屬於打刀拵的一種,使用部分太刀風格的金具,視覺效果較威武華麗,而攜帶方式還是打刀式的,甚至還出現了既可當打刀插入腰間攜帶,也可以通過刀鞘上附加的金屬吊環以太刀的方式來佩戴的刀拵式樣。它本質上還是打刀的功用,屬於打刀拵的一種衍生形式。所以面對刀拵俱全的場合,我們或可把它稱為半太刀,但它也只是一個刀拵的式樣,實際上它還是一口打刀,在日本刀劍里並不存在「半太刀」這麼個比肩太刀、打刀的分類,這點必須要明白。

半太刀拵一例,注意這支用了一節太刀足金物替代常見的栗形,而一般情況下,只要打刀拵的柄頭、鞘尾分別採用了太刀金具風格的胄金、石突,即符合半太刀拵的特徵,此外多數會加上一圈責金物

再說說單獨刀條的情況。這個方向上的定義基礎就是日本刀的鑒定鑒賞體系,但根據實際遇到的情況不同,也分幾種情形。

從太刀到打刀,是日本刀作為武器的演變過程。從歷史進程與時代背景這個角度來說,公認的打刀這種武器作為一大類別開始普遍出現的時間,是南北朝後期到室町初期,鑒別的特徵角度包括攜帶方式(刀裝)和刀銘位置(也是攜帶方式),刀條本身在外形特徵上的差異還要隨著後面的時代演化才慢慢明顯。因此,從時代的角度,南北朝中早期及前面的鎌倉時代和平安時代,還並不存在現代所公認的「打刀」這麼個類別,可以認為所有刃長2尺以上的日本刀一「出生」就是太刀,不管它們的刀銘怎麼打,或者當時有沒有打刀銘。然而,這些」先天屬性「的「太刀」,傳到後世,根據不同的保存狀態,在鑒定上就出現了分別。

以日本文化廳的鑒定判斷規則為例(所有日本國寶、重要文化財、重要美術品的刀劍鑒定分級都由文化廳的下屬機構給出):大體上,如果這些平安時代到南北朝早中期的「先天太刀」刀條整體保存完好,刀匠銘文也在,且沒有明顯截短;或刀條雖有一定程度的截短,但銘文尚存或銘文關鍵部分尚在可供辨識明確(磨上),或鑒定為原本就沒有銘文(刀條的尺寸、外形、燒落/燒出特徵、刀莖的狀態等條件符合對應刀匠的特徵,稱為生莖無銘),刀條本身也沒有被顯著截短過,等等,符合這三種情況,就鑒定為「太刀」。否則就鑒定為「刀」(包括各種大磨上無銘、額銘、折返銘及後世添銘、金象嵌銘、金粉銘等)。有興趣的刀友可以去看看諸如東京國立博物館、刀劍博物館等處的高級別日本刀展品及陳述就知道了。(其實也有個別例外,但就不在這裡過多贅述了)

PS. 很多日本刀的初級入門者喜歡根據日本美術刀劍保存協會(NBTHK,簡稱日刀保)或者其他機構所頒發的鑒定證書來輔助區分太刀、打刀,然而日刀保這些證書在太刀和刀的品種分類上相對沒那麼嚴謹,即使在那些相對還比較容易辨識的「先天太刀」里,類似時代、狀態的刀條,有的算做太刀,有的又算做刀。所以這些證書其實也沒什麼太大的參考價值,明白的人不主動看這個,不明白的人看這個也未必能得到準確的結果

那麼麻煩就來了,你去逛博物館時,可能並排兩口刀,還是同一個刀匠所做,然而左邊一口雖然在銘卻被截短,刃長只有60多公分,卻標著「太刀」,右邊一口刀是金粉銘,倒是又長又大又彎,刃長7、80公分,看起來更威武,卻標著「刀」,對於存心想分辨太刀與打刀之不同的人,估計就暈菜了。。。這小日本的花樣真尼瑪多! 從這一點上,也可以說明若簡單的以長度或弧度、刀姿來區分太刀和打刀的說法,是有失偏頗的,並非是可推而廣之的標準。其實,這也就是我為什麼要強調,不同的觀察角度產生不同的語境,導致區別的標準亦不相同。

總體來看,歷史演變給日本刀進化賦予了不同的時代背景,不同時代的作戰方式,對應著不同的刀身特徵演變,也演化出不同時代地區、流派的刀匠制刀風格與習慣,不僅是刀身長度、厚度、弧度特徵為適應從馬上騎乘作到地面步行戰鬥的變化而隨之變化,承平年代與戰亂年代交疊,實用與審美角度的變化也深刻影響著刀劍的變化,太刀、打刀的式樣都在變化,復古風也屢次流行,種種因素交織,從不同的語境出發,可能需要考慮時代、刀銘、刀匠/流派、刀身形製法量等特徵、刀莖狀態與特徵、相關鑒定結果、甚至是否配套刀裝等等。

前面說過,有刀裝時,簡單按刀裝來判斷即可。無刀裝的話,如果非要區分是算太刀還是打刀,如果是博物館之類或專業展會之類的場合,看刀條擺放,刀刃朝上橫放就是打刀,刀刃衝下橫放就是太刀。記住:橫放的規矩是刀尖向右,刀柄方在左手,反過來擺的基本都是二百五,不必再深究。

如果還要進一步,好比你單獨拿著一隻刀條的場合,沒有其他可供參考的話:

  1. 有銘刀,看刀銘位置。刀銘那一面朝上,刀刃在左邊的是打刀,右邊的是太刀。如果你不了解也不懂得分辨不同的日本刀匠刻銘習慣,那就到此為止,無法進一步細究。只要不碰上鎌倉時代的備中青江一派刀工、豐後行平等,或者江戶時期的肥前忠吉一門,山城守國清等等銘法異常者,大概率不會出錯,不管是真銘還是偽銘。
  2. 無銘刀,這個就太複雜,不管是從刀姿、長度等方面,初學者出錯的幾率都不小,在鑒定鑒賞基礎不夠十分紮實的前期下,基本上沒有一鍵掃雷的選項,所以更不用糾結了,那不是你需要關注的領域。從這個角度來說,大概你能百度到的,包括知乎上的相關答案,基本都是片面的。日本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雖然有種種大而化之的標準或規範,然而實際操作中卻總有各種各樣標準之外的答案,淺嘗即止也罷,基礎不紮實卻片面深究的結果很容易糾結到人仰馬翻,慎之。。。

上次被刀友提醒樓上某答主把我以前的回復都刪光了,就想索性單獨寫一篇,一不留神就拖了一年多,趁著今天想到了就抓緊寫一下。羅哩羅嗦糊弄了這麼多,也寫累了,各位將就著看吧。。。


推薦閱讀:

「燕返」是什麼樣的?
《刀使巫女》中一些關於日本刀及劍術的常識
武士刀的重量一般是怎樣的?
請問一把合格的打刀重心一般在刀的哪個部位(圖示)?
斯巴達輕量級直刀Formido測評:靠顏值取勝算不得好刀,精簡耐用才是實力派!

TAG:日本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