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批《南華早報》多次為中國宣傳:貿易戰未熄又挑文化戰?
4月2日,《紐約時報》發布了一篇名為《<南華早報>會變成北京的宣傳工具嗎?》的文章。
文中針對近期《南華早報》報導失實、數次撤稿,指出阿里巴巴旗下的《南華早報》已成為推銷北京「軟實力」的工具,並在言語中多次暗示《南華早報》已經失去了以往的公信力。
關於《南華早報》
南華早報創刊於1903年,是一份香港英文報紙。覆蓋中港兩地以至全亞洲,其報道具有權威性,且獨立中肯,在業內享負盛名。 過去百年來,南華早報一直是亞洲最具公信力的報紙。2015年12月11日,阿里巴巴與南華早報集團達成協議,收購《南華早報》以及南華早報集團旗下的其他媒體資產。
《紐約時報》認為最具有公信力的亞洲英文報紙被「玷污」
在文章開頭,《紐約時報》就指出《南華早報》被收購後大量產出宣傳中國的文章,試圖呈現我國更正面的形象。
文中主要指出:
1.被收購後大量產出介紹中國的文章,背離獨立新聞,進行政治宣傳;
2.阿里巴巴為取悅北京,放棄南華好鬥的風格;
3.寫文章受到壓力,編輯權被董事會幹涉;
4.賠錢也要大量報導阿里巴巴和馬雲。
我認為《紐約時報》話里話外,反反覆復都是在暗示阿里巴巴收購南華早報後,發文內容不符合西方媒體的心意,玷污了最具有公信力的亞洲英文報紙。然而南華早報董事會從來沒有干涉報紙的發文內容,向來都是在新聞編輯室由編輯們做出決定。南華早報作為一份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英文報紙,獨立編輯權是基礎,這一點牢不可破。
西方媒體提出這樣一個質疑的本身就戴著有色眼鏡。長久以來,西方媒體都對中國抱有偏見,他們的「客觀」,其實只想看到更多的批判我國的文章。
說的好像西方媒體一定是「偉、光、正」,而那些持有相反意見的媒體就肯定是不正確、不客觀一樣。
媒體本身帶有國家屬性,中國人的報紙不宣傳中國,難道還要宣傳美國不成?
我認為紐約時報在中美貿易戰時期故意激起內地與香港之間意識形態的衝突,撕裂民族共同體意識,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紐約時報還認為阿里巴巴收購南華早報,哪怕入不敷出也要強行宣傳馬雲和阿里巴巴。殊不知,當年馬雲收購南華,開創了互聯網巨頭+優質傳統媒體的模式,重構了傳媒生態。
同時在馬雲接手後,原本奄奄一息的《南華早報》網站的訪問量大約增長了兩倍。發行量漲到10.1萬份,網站上每月有1000多萬名活躍用戶。
阿里巴巴通過它互聯網巨頭的優勢,近一步擴大了南華早報的讀者群。甚至打破了付費牆,開放免費閱讀。賠錢也要強行宣傳阿里的言論,不攻自破。
我想也只有阿里才能和南華做到如此互補,共同發展。
樂此不疲的想要挑事的美國
自蘇美冷戰時期起,美國就通過在海外各國扶持舌喉,全面推進美國意識形態的輸出,干涉他國言論自由。2016年5月,據日本《朝日新聞》披露,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迄今為止向至少103個反華團體提供了約9652萬美元的資金援助。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其經費來源主要是美國國會撥款。在非政府組織外衣的掩護下,它經常赤裸裸地干涉其他國家的內政。
有秘密材料證實,由香港工黨主席李卓人擔任秘書長的香港職工盟自1994年起,收取來自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旗下組織上千萬港元捐款,搞亂香港,包括非法「佔中」行動。
近年來中國發展迅猛,崛起之勢無可阻擋,這自然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如今妄圖通過貿易戰、文化戰來扼制我國發展,企圖將中國引入困境。
但是中國終將用氣度和實力來證明,這些鬼蜮伎倆無法阻擋我們向前發展的磅礴氣勢,直至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央!
專註點評熱點時事,喜歡請點關注和轉發。
【管中窺世】窺世間萬象,說與你聽。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女子組合SNH48里的S隊正在籌備的新公演《第48區》的先行宣傳片?
※工作中如何與同事相處?
※現如今漢語中的髒話,起源是什麼?
※專訪李海鵬:跳槽去韓寒的電影公司後,他想談談媒體、故事IP和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