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致癌」,別被標題誤導了該關注的焦點

最近兩天,大家是不是都被「星巴克致癌」的新聞所刷屏了,作為大眾喜聞樂見的一個消費品牌,尤其還是前幾年的小(裝)資(bi)標籤,怎麼就突然致癌了?!

有人在痛罵萬惡的美帝掩蓋真相,有人對此嗤之以鼻,也有人半信半疑,但依然我行我素,那麼,星巴克致癌到底是怎麼一個情況,我們不妨先來簡單梳理一下這條新聞的前因後果:

頭條的「星巴克致癌」

這一爆炸性的新聞來自於華爾街日報、路透社以及BBC等歐美媒體,美國洛杉磯法官29日裁定,星巴克和其他咖啡業公司在加州出售咖啡,必須在其產品顯著位置標示有致癌化學物的警語。

華爾街日報報道

路透社報道

美國咖啡協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穆雷(WilliamMurray)認為這起訴訟「無助於改善公共健康」,他反駁道「咖啡一次又一次地被證明是一種健康的飲料」。

但一石激起千層浪,「星巴克致癌」「咖啡致癌」「喝了星巴克能死人」等等標題瞬間吸引了大眾眼球,大家都言之鑿鑿的說咖啡裡面有致癌物,但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會有,以及究竟喝多少才能有害,似乎沒人關心。

罪魁禍首

這一事件的關鍵物質是星巴克咖啡中含有丙烯醯胺(acrylamide),一種已知的致癌物質。

為什麼咖啡中會有這一毒物呢,是因為咖啡豆在加熱烘焙時會產生丙烯醯胺,所以,關鍵在於烘培咖啡,跟星巴克本身的關係倒不大。其實,除了咖啡豆,像是麥片,薯片等很多含有澱粉類的食品在高溫下,都容易產生丙烯醯胺。

所以,星巴克不是唯一一個來背鍋的,此次判決對象還有麥當勞、當肯甜甜圈(Dunkin Donuts)、7-11和其他90家咖啡烘焙商及零售商。因為沒有證據來證明自身產品中含有的有害物質到底對消費者是否有害,因此必須在產品中標註其中含有的可能致癌物。

喝了就死的「鶴頂紅」?

武俠小說中暗殺高手都會用鶴頂紅,喝了就掛。那麼含有丙烯醯胺的咖啡是有多大毒性呢?根據世衛組織的分類,丙烯醯胺屬於可能的致癌物質,已經在動物實驗中被證實,但尚未有人體實驗證據。一般來說,動物實驗所用劑量都相對較高,對人體的具體影響還有待觀察。另外,退一步講,即使對身體真的有害,這一傷害的攝入劑量則是最需要關注的。像是我們普通人不拿咖啡當白水喝,一天甚至一周才喝上一兩杯咖啡,則沒有擔心的必要。

雖然咖啡是不是有益健康依然存在爭論,但要知道,世衛組織已經在前些年將咖啡從「可能的致癌物」名單中移除。而且,丙烯醯胺在薯片、薯條甚至是餅乾、曲奇等食品中的含量都很高。我們似乎也從來沒在吃這些食品的時候想著會致癌。

健康飲食最重要

對我們健康來說,或者透過這一新聞,最需要我們警醒的該是什麼呢?再也不喝咖啡了?全民抵制星巴克?其實說一句打擊大家的話,在天天吸著霧霾、喝著污染水、吃著地溝油的情況下,去擔心咖啡致癌,多少有點杞人憂天。與其對於這種尚待觀察的新聞報道大驚小怪,倒不如切實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與飲食方式。作為營養師的Lily爸,看著周圍人的各種錯誤飲食方式,真是痛心疾首。很多人寧可在這裡談咖啡色變,也不去想想自己吃了多少薯片,喝了多少碳酸飲料,每天攝入的大量反式脂肪酸和高糖分,比起咖啡的不健康,不知超過多少倍。還有很多人,想當然的去相信一些最新理念,比如不吃早餐,不吃主食,多吃糖對身體好,卻對早已被各種事實證明的膳食寶塔不屑一顧。還是希望大家能多相信科學,即使看不懂專業課本,也不要道聽途說,以訛傳訛。

居民膳食寶塔

公眾號「維也納的Lily」,工作於維也納的博士CP分享歐洲的生活和收穫


推薦閱讀:

為什麼知乎里普遍覺得星巴克工資很低?
為什麼星巴克的活動永遠沒有江浙滬的份?
星巴克怎麼拍出高逼格?
注意!小心咖啡的一些內幕!
星巴克的Wifi到底是誰家提供的?

TAG:星巴克 | 致癌 | 飲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