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背景深厚的文玩(一)
現如今,市場上的文玩幾乎每隔幾年就出一番新花樣,但真正有歷史淵源的那一批卻始終佔據著文玩市場,地位難以撼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盤點那些背景深厚的文玩。
小葉紫檀
小葉紫檀,產自印度,其密度大,質地堅硬,久而不腐,顏色或紅棕,或深棕,高貴典雅,因而被稱為「帝王之木」。雖然目前我們發掘出的紫檀木成品可考時間最早為明朝,但從晉·崔豹《古今注》中的「紫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謂之紫檀」一句可知,紫檀木的應用最早應始於東漢末期。而它的再次興起並廣泛使用則是從明朝開始,鄭和的七下西洋,讓這珍貴的木頭千里迢迢來到中國,並逐漸得到皇家的重視,甚至為此專門派官赴南洋採辦。到了明末清初,可以說全世界所產的紫檀木大多數都彙集在了中國。
黃花梨
黃花梨,因其木材堅韌穩定、紋理行雲流水而受到明代宮廷皇族的喜愛,而明式傢具也由此風靡一時。但它的使用最早卻可以追溯到唐朝,唐·陳藏器在《木草拾遺》一書中寫到:「花櫚出安南及南海,用作床幾,似柴檀而色赤,性堅好。」即黃花梨出自海南,用於製作床鋪茶几等傢具,顏色為紅,類似紫檀,質地堅硬。明代至前清時期,海南黃花梨獨受皇家偏愛,加之海南大力開發,因此大批量海黃遭致砍伐而喪失。至清末年間的短短百餘年,大材大料已基本絕跡。
金絲楠
金絲楠的使用也是從明朝開始,其流光溢彩的金絲光芒、堅韌不腐的優越質地、溫潤如玉的溫和手感、清透馥郁的獨特幽香一開始就受到皇室的喜愛,明皇帝甚至不惜花費90萬兩黃金將大批金絲楠木材從四川千里迢迢運到皇宮。而在清朝,乾隆帝因建造陵寢缺乏木材,甚至想盜取明十三陵內的金絲楠木材,幸虧紀曉嵐上奏阻止,才使得十三陵免於一難,也讓乾隆帝避免落下一個「盜墓賊」的罵名。可見金絲楠對於皇家而言,其珍貴與稀有的程度不是一般木材可比擬的。
以上三種木材都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他們一開始都是作為皇室貴族的傢具、建材使用,但由於一直以來無休止的開發,以上三種木材如今都面臨著絕跡的危險,價格也日稀而貴,使得很多有心收藏的玩主心有餘力不足。因此,有商家就將製作傢具後剩餘的邊角料製成手串出售,而玩主也樂於收藏這種金貴且價格更易於接受的文玩,以一睹良木的風采。
沉香
說到沉香的歷史就不得不提到中國的香文化。從屈原《離騷》中「紉秋蘭以為佩」一語可知,文人早已有佩香的風氣,以此修身養性。秦漢時期,王公貴族們開始使用沉香熏衣上朝,在吉慶的日子用沉香沐體迎神。至漢朝,由於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其妹趙合德二人均喜熏香,更是推動了香文化在宮廷中的興盛。而此時傳入宮廷的沉香,以其特有的淡香,很快得到了王公貴族的喜歡。至唐朝,由於經貿發達,沉香的供應也更為充足、使用也更奢靡,甚至在社會上層掀起「斗香會」的風潮。清朝,沉香更是成為僅供皇帝專用的香料製品。
由於沉香日漸稀缺,現在人們更多的是將其製為手串隨身攜帶而不輕易焚香。
核雕
說到核雕,明人魏學洢的《核舟記》大概是今人了解核雕的最早文字了,面對在「曾不盈寸」的核桃上雕刻出的眾多細節豐富,栩栩如生的人物、傢具等,無人不嘆為觀止。
核雕,正是在明朝進入全盛期,人稱「鬼工技」,達官貴人更視其為寶物。明宣宗朱瞻基、明熹宗朱由校都酷愛核雕,天啟帝甚至有一手高超的核雕技藝,他曾親自操刀刻立體果核雕「五鬼鬧判」,故史書上也有「玩核桃遺忘國事,朱由校御案操刀」的文字記載。晚清至民國間,核雕品種日趨豐富,不僅雕刻題材從神仙道人豐富為歷史人物,成品也出現了珠串、單枚等便於佩戴的形式。
文玩核桃
都說貝勒爺手中三件寶,核桃、扳指、籠中鳥。核桃的全盛是在清朝,但起源卻於漢隋,在這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文玩核桃一直盛傳不衰,至明清兩朝,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都喜好盤玩核桃,更推動了核桃文化達到鼎盛。清乾隆皇帝不僅是鑒賞核桃的大家,據傳還曾賦詩讚美核桃:「掌上旋日月,時光欲倒流。周身氣血涌,何年是白頭?」
文玩葫蘆
葫蘆的食用大概可以追溯到七千多年前,但作為文玩,葫蘆則是從明朝宮廷中逐漸被推廣的。至清朝,隨著國力日盛,社會上層對於享樂有了更豐富的需求,除了匏器,還出現了范制葫蘆、押花葫蘆、刀刻葫蘆等藝術品。至康乾盛世,葫蘆更是受到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的喜愛。在清宮,不僅開闢有專門養殖葫蘆的地方,還有專人負責照顧葫蘆,以供皇家使用,甚至,葫蘆工藝品還成為國禮被贈於各國。
推薦閱讀:
※蜜蠟手鐲大概價值幾何?
※剛串的大金剛,前期怎麼處理?順便請問下這串成色怎麼樣?
※手串的種類介紹
※中國大媽一句話,讓日本人得瑟不起來了!
※想自學文玩核雕,必看內容。
TAG:文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