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要遠離「窮忙」?

by 張輝

我們在公司打招呼經常會問:「最近忙嗎?」或者「最近忙啥?」。彷彿在公司的環境下,「忙」是政治正確。殊不知,有一種看起來「忙」的狀態,其實是一種假象,這種忙的官方名字叫「窮忙」。經常處於窮忙狀態的人,總是抱怨沒有時間,也總是看起來很辛苦,但是工作產出不夠,到最後也容易怨天尤人。

窮忙表現出來是看起來很忙,但是效率不高,產出不明顯,個人和團隊也缺少提升。所以,窮忙是一種假象,基本上是在騙自己,有時候是有意欺騙,有時候是自己糊塗。偶爾能把同事和老闆騙了,但是只要時間一長,就會露餡,原因是:沒有真正的解決問題。

導致「窮忙」狀態有以下幾個因素:

  1. 逃避思考 - 有一句話:「很多人寧可去死也不願意思考」。聽起來很驚悚,但是只要你稍微觀察一下自己,觀察一下周圍的人,就會發現這種現象極為普遍。這種缺乏思考有一種非常明確的體現,就是無法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談論問題總是泛泛而談,談論解決方案總是簡單的照搬以前類似的方案。就解決方案而言,看起來 OK 的方案和真正 Greate 的方案差了十萬八千里。針對這個問題,也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改善方法,即一定要求產出「具體解決方案」,並且要深入細緻的闡明:為什麼要這樣做?關鍵的細節是什麼?為什麼?其實每個人都有懶惰的時候,如果你在自己身上發現了「泛泛而談」的情況,一定要保持警惕,逼迫自己重新思考,給出具體解答。如果不能出彩,要你做什麼?
  2. 做事缺乏節奏 - 時間看起來的是均勻的,等速流逝的。但是效率、效能卻大有不同。我在安靜的時候,無人打擾的情況下,如果正好精力充沛,則可以保持15分鐘寫800-1000字的效率。一篇完整的微信文章從構思,寫作,編輯,發送,也不過40分鐘,可謂效率!但是如果處於疲勞的狀態,則可能一個小時也無法完成初稿。所以,具體到做事效率上,請多休息。工作和思考時保持很好的精力,全面投入。這個節奏類似於運動里的 HIIT (HIIT是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的縮寫,意思是高強度間歇訓練法,用來練習心肺功能)。工作中很多事情需要冷靜的思考,也需要嚴謹的考慮,這種工作,最需要的是「高效率」,而非「長時間」。一旦你發現自己處於長時間疲勞作戰,就一定要有勇氣停下工作,找個舒適的地方睡15分鐘。我這兩天回到家之後都是先睡15-30分鐘,然後起來再工作1小時,效率極高!
  3. 時間被他人把控 - 如果在工作中你過於「唯唯諾諾」,為了討好他人,做了一個典型的「Yes-man」,那麼你白天的時間一定是支離破碎的。如果你碰巧很能幹,則你被其他人「徵召」的可能性更大。最近一段時間,我白天工作實在是太忙,導致工作效率下降很快。我做了初步反思,發現很多時間被會議佔用。於是在最近幾天開始「拒絕參加」一些「不合適的會議」,比如我是可去可不去,那我就不去;如果會議本身沒有明確的議程,我也是拒絕參加的;如果會議在其他辦公樓,我會盡量避免開車或打車過去,時間成本太高。選擇電話接入也是一個高效的方法;還有一些會議,既沒有我想知道的信息,又不需要我的獨特輸入,那麼我也會儘早從會議中逃脫出來。說到底,在開會這件事情上,一定要「自私」一點,一定要問自己:我為什麼要開這個會?我能從中得到什麼?這個會議如果有 ROE(投入產出比)的話,ROE 是否合理?所以,避免「窮忙」有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避免自己的時間被其他人有意無意的把控。如果要做自己時間的主人,首先要有足夠的勇氣說足夠多的「No」。
  4. 關鍵問題缺少深度思考 - 「窮忙」的根本特徵是「忙,但沒有實質成果」。如果你回顧一下最近一個月你、同事、老闆都很痛苦的事情,還是那有限的幾件事情。在這些「關鍵的難題」上,缺少真正深入的思考,結果一遍一遍的碰到同樣的問題,一遍一遍的浪費時間,這是最大的「浪費生命」。解決「關鍵的難題」首先需要的是契而不舍的精神,一定要像一條飢餓的狗,不吃到這塊肉決不罷休;然後需要你真正的花時間,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把這個「難題」寫下來,表述清楚,收集線索,尋找答案。「關鍵的難題」一旦解決,是系統性的優化,會極大的提高團隊的效率,也會給大家帶來極大的滿足感。工作中最怕的是「湊活」,湊合的本質就是企圖以「窮忙」,來代替真正的思考。
  5. 自己很難得到提高 - 「窮忙」就像吃飯,我們每個人基本上都是一日三餐,只要活著就一直能吃下去。但是,這樣的每日練習三次,並不能使我們成為真正的美食家。「窮忙」就像普通人的一日三餐,看起來勤奮、堅持,但不會讓你有真正意義的提高。「窮忙」和「拒絕成長」二者互為因果,構成惡性循環。
  6. 團隊無法成長 - 如果你正好帶團隊,那麼 leader「窮忙」的結果就是累死三軍。團隊會處於非常疲勞的狀態,一方面也沒有心思引入更牛的人,一方面現有的成員也無法成長。大家遲早會落入一種互相抱怨,互相推諉的狀態。

以上就是我眼中的「窮忙」,而我在過去的一段時間,有陷入「窮忙」的風險,於是立刻寫文章反思之。利用周末、工作日的晚上,深刻的反省,找到解法,降低陷入「窮忙」的風險,重回「高效與進步」的正軌。

想提升認知的朋友請加我微信 aadidi1234 認知是一場修行

推薦閱讀:

如何不被情緒影響理性
顛覆思維 | 深入淺出解釋「第一性原理」
18. 關於認知困境討論
學習臨界知識,提升認知能力

TAG: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