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倫理漫談:先秦道德的優雅

古典主義總是帶著優雅。西方如此,中國的古人更是如此。

《詩經》是中國人情感的最唯美的表達。我喜歡通過口口相傳的民風歌謠,遙想先秦時期的社會。

那時的人類與草木甚近。民間歌謠和百姓的口頭禪中隨口搖曳著蒹葭、桃花、艾草、蘭芷的樸素浪漫。人的理想也是質樸的。

社會發展還處在雛形,物質沒什麼束縛力,制度沒發展到成為體系,經濟也只是古樸的社會交換,思想家們的智慧卻耀眼得令其後中國數千年的後代矚目。直至當今,中國最引以為傲,視若珍寶的華夏文明仍然是以千年前諸子百家的言談學說為魁首。

這個時期人們沒必要叛逆,因為一切都沒有範式。也許正因稚嫩的社會條件,先秦的思想才最具獨立意識和人類個體獨特的個性,最貼近人性的根源和本質。

其中,在我心目中最注重,最接近後世所謂道德二字的,當屬孔子和老子。一個奠定了中國延續千年的封建社會倫理道德主流基調,一個寫了一部惜字如金、諱莫如深、今天仍然名揚中西的理論專著喚作《道德經》(後續再談)。

孔子是教師屆的鼻祖人物。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傳道口訓成為教授行業最本質,最理想的職業道德。倘若究其最本質的道德,其一是仁,其二是禮。

儒家的主要學說想必大家耳熟能詳,在次不必一一列舉。此刻,我的問題是,仁是善良嗎?禮是繁文縟節嗎?I mean,仁和禮的選擇背後的邏輯是什麼,怎樣的行為算是冒犯。回答了這些問題之後,才涉及到是否遵循的道理。

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五者:指恭 寬 信 敏 惠)

剛,毅,木,訥,近仁。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仁乎遠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子張問仁便回答:」莊重,寬厚,誠信,勤敏,慈惠。「子路問仁,孔子便答」剛強,果決,樸質,鈍於言。「樊遲問仁,孔子便只說一句愛人。

由此可見仁不是善良,也不單是又仁而組成任何一個辭彙。在我看來,孔子所主張的」仁「,倒不如說,就是今天我們口中的:道德(Ethics)。所以孔子才說:」克己復禮為仁。「。

孔子心中的」仁「和」禮「,背後的意義是統一的。所謂的」仁「,所謂」禮「,實際上就是道德概念演化的前身。極端了甚至可以說,沒有」仁「和」禮「,便沒有當今的道德形態;從歷史發展的必然性角度來說,也許形態相似,但道德可能不完全是現在的模樣。

觸碰到生活中司空見慣的概念的源頭,往往會讓人產生一種奇異的陌生和新鮮感。另外,有趣的是,孔子因材施教,不同的人問仁,仁便有不同的形態,那他教的一定是子張、子路、樊遲的道德了?還是孔子自己的道德呢?

既為教人者,必不可少傳輸自己的主觀觀點和經驗,其實這些都是孔子的道德,只不過是孔子的道德中不同的側面罷了。

孔子的理想嚮往周王,而周王為人,心向天地,因而今天來看,孔子的道德是帶有濃厚的社會意味和莊重色彩的。妙就妙在,孔子為道德修養的規範性質中加入了個體自覺的成分——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

當仁,不讓於師。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與夷狄,不可棄也。

所謂當仁不讓,孔子個人退居於其道德理論之後。為仁由己,仁就這樣變成一種個人的道德選擇與修養。儘管如此,孔子的「仁」的動機背後的魅力仍然在於兩個字:忠誠。

道德,是一念而起,而後不可棄也的自覺的心理狀態。

這種忠誠,既來自於孔子性格中代表的人心中最為執拗的那個部分,也來自他的人生理想和美好嚮往。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且不論後世是如何運用的,其中最無聊的部分,就是史學家和政治家所解讀的:人們想要維護自己或者群體的利益,提倡人們要以此來調和社會矛盾。

這四個字字擲地有聲的排比句,克,是內心力量的來源,禮,也就是道德,是去向。克己復禮,實際上是道德背後的邏輯。

人類的一切美好品格都與剋制有關。

這也是道德本質的方法論背後的魅力:剋制所帶來的分寸和優雅。這種通向理想和美好的心理狀態,通過克制來展現出人格的魅力,才是先秦乃至後世決定是否 遵循道德、判斷自己遵循何種的真實且唯一的道理。


推薦閱讀:

西班牙流感與電車悖論
為什麼會恐同?——同性戀恐懼、歧視的觀點總結與證偽
性倫理
關於儒教的一些思考。
真與假,善與惡,耶和華、撒旦與路西法

TAG:道德 | 孔子 | 倫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