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唱歌的發聲意識?】
【什麼是唱歌的發聲意識?】首先,大家不要糾結「發聲意識」這四個字,這是我創造出來的一個詞。它完全可以被別的說法代替,例如「發聲思路」、「發聲模式」、「發聲概念」、「發聲系統」、「發聲方程式」等等。總之,它們表達的就是一個意思:歌手大腦里對聲音運用的認知。
如果把人體參與發聲的所有器官和肌肉比作電腦的硬體,那麼發聲意識就是電腦里的操作系統,相當於軟體的部分,它直接指揮著硬體的運作。如果操作系統夠先進、夠完善,這台電腦是可以很高產的,而且還有相當長的工作壽命,甚至不需要更新換代,因為所有的Updates可以自動獲得。相反,如果操作系統落後,甚至殘缺,那麼就無法發揮出硬體的最大性能,即使是高配(條件再好)也枉然。操作系統影響著硬體的工作,硬體的好壞也影響著操作系統的運行。
什麼是唱歌的發聲意識?
當歌手的發聲意識發揮作用時,幾乎跟上面說的情況一樣。不同的是,如果歌手的發聲意識足夠完善和先進,歌手甚至可以讓硬體的部分進行「軟升級」,直接點說,就是讓所有的發聲肌肉群越唱越靈活,機能越來越強大。
(生病與衰老退化除外)
為什麼要有發聲意識?
發聲意識最主要的作用在於歌手能清楚的知道下一個音該怎麼唱,每高一音該怎麼唱,每低一個音又該怎麼唱;想要獲得不同的音色要怎麼調節,如何做到科學用聲喉嚨不緊張。
有了這種意識,歌手在唱歌時,可以隨心所欲的表達自己心中的內容,不會產生各種擔心,擔心下一個音能否上得去,下一句話的咬字會否緊張等等。這樣歌手就能自由自在地表達,不用分心顧及如何完成旋律。某程度上,這是歌手對自己聲音自信的來源。
對於那些仍然在學習聲樂的人來說,常常出現一種情況就是唱誰的歌像誰,總是不自覺模仿原唱的發聲和語感。這對於歌手來說是一個災難:沒有自己的聲音。有了完善的發聲意識,歌者完全可以拋棄原唱的影子,用自己的發聲系統去完成和處理歌曲。當然,更不用說拿到一首原創歌曲時,如何把它變成是自己的歌了。
另一方面,作為一個正常的人類,我們的身體狀態不會每天都一樣,尤其是聲音。在歌手的聲音不處於「最佳狀態」時(感冒、失眠、煙酒過後、舞台無監聽等等),發聲意識發揮出它最大的作用:讓你的聲音仍然保持著最好聽的質感。不僅如此,它還能讓你保持嗓音的健康,不會因為各種變化而導致喉嚨的緊張和失去發聲的方向。這是對歌手嗓音保健和職業生涯最重要的保駕護航技能。我們常常看到許多帶病演唱的歌手現場仍然技驚四座,全賴於他們對自己聲音的絕對了解和駕馭,擁有完整的發聲意識。
Whitney Houston曾經說過:「有時聲音有自己的思想,它很傲嬌,它對天氣、室溫、睡眠都很敏感,所以我們必須要有個『系統』,去維持它的狀態。當你把你的聲音駕馭得非常好的時候,你甚至會因為你自己嘴裡唱出來東西而感到興奮和爽快。」
發聲意識如何發揮作用?
首先,完善的發聲意識包含著清晰的「動作指令」,就是做什麼動作,就能讓聲音具備什麼樣的質感。例如,收緊小腹能唱高音和面罩共鳴,那麼把這個動作記住並且熟練的做出來,就是建立發聲意識和運用的過程。如果把聲音量化成N個要素,那麼就應該配套著N個指令動作;一個歌手腦里的指令動作越多,那麼聲音的色彩應用就越廣越豐富。
實際上,在我們目前主流音樂類型中,尤其是中文歌,聲音的色彩應用範圍還是相對比較小的,基本上來來去去都是那幾種聲音。所以作為及格的歌手,能具備最主要的幾種就夠了,大部人都不需要(聽或用到)太過獵奇和另類的聲線。
上面提到,發聲意識發揮最大作用是在歌手狀態不好的時候,因為它能將演唱對嗓音的損耗降到最低,也能讓聲音在有限條件下進行最大化呈現。
這裡就舉一個最常見的例子:女生來大姨媽時該如何唱歌?
我常跟學生分享的一件趣事就是我能大致知道女同學的大姨媽日期,哈哈哈哈。Ok,just kidding。實際是這樣的,我在給女同學練聲的過程當中,能很容易發現她們在已經掌握的聲區上(尤其是第二換聲點後)出現了聲帶閉合不良和面罩共鳴缺失的情況,喉嚨已經處於打開的狀態,這是反常的。產生這種情況的直接原因就是小腹無法收緊,那這時就可以作出判斷,這位同學目前正在經歷著:大姨媽、睡眠不足、拉肚子、便秘、消化不良等狀況。(這種情況我會直接問學生是不是肚子不舒服;如果學生說不是,再問是否大姨媽,通常學生就會說:老師你怎麼知道的?哈哈哈哈哈哈)
在這種情況下:第一保嗓子;第二保音質;第三才顧及歌曲演繹。這個邏輯或許有人不認同,不過我想不用我解釋太多大家也能理解。對於我和我給學生灌輸的理念就是:保護嗓子永遠放第一,因為那是你可以繼續唱歌的首要前提。必要時,捨棄高音也是合情合理的(需要比較好的樂感才能做到,就是大家常說的躲高音)。作為舞台上表演的歌手,完美的躲掉一個自己沒有把握的高音,遠比冒險唱破一個高音來得更可取!(張靚穎的《Bang Bang》就是很不錯的示範)
從這個層面上出發,歌手的發聲意識就發揮作用進行聲音調整了:小腹用不了就不用,先把氣息下沉讓喉嚨得以放鬆;加強胸腔共鳴為單薄的音色增添質感;利用和聲理論把演唱的音區盡量維持在可控範圍內;實在躲不掉的高音可以通過彎腰卷腹臨時代替小腹力量去平衡聲音;Done!應急演唱聲音調整完成。
在歌手狀態極佳的時候,發聲意識紮實的歌手唱出每一個音的感覺是非常自信的,就像ta從來沒有想過某個高難度的音自己能不能hold住一樣,完全沉浸在歌曲表達當中,觀眾能真切地感受到歌手的情緒,而不是替ta感到擔心或者覺得ta齣戲。
悄悄的告訴大家擁有完善的發聲意識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你可以永遠不再需要僱用聲樂教練!!!因為你已經具備自己給自己進行聲音訓練的能力了,這真的能省不少錢。
如何建立發聲意識?
在我看來,目前國內無論是聲樂教師還是大部分歌手,都沒有類似這樣的概念。因為本質上他們的目標是唱出(訓練出)一種既定的音色,而不是一副靈活多變的聲音,所以多數是通過固定的練聲曲目來訓練發聲肌肉記憶(一般一段時間後就會消失,即為聲音失衡),實際演唱時依靠肌肉本能去完成發聲動作,所以自然也沒有想過「如何建立發聲意識」這個問題。這種歌手多數具有聲音表現力單一、歌曲演唱中規中矩、聲音應變能力差、感情表達機械膚淺的缺點。因此,建立和完善發聲意識,是優秀歌手的必修課。
如何建立發聲意識?答:僱用一位足夠優秀的聲樂教練。
這不是廣告,因為除此之外我想不到還有別的辦法了。就像是系統工程師,教練不但止把具體操作教給學生;學生在接受聲樂訓練的過程中,教練還要讓學生在自己腦里形成發聲意識,逐漸完善合理唱出每一個音的方法(男生G2到G5,女生從C3到C6);高級點,每個音可以唱出不同立體效果的方法(這個要很優秀才能做到)。好的聲樂教練會讓你明白和記住每一個音具體在不同的情況下該怎麼發,你腦里的發聲系統跟你的教練指導息息相關!
同樣,看一個歌手有沒有完善和良好的發聲意識,我們可以看幾個ta的live就能基本判斷出來ta的發聲意識是否完善。詳細請看後面的具體分析。
發聲意識的建立關鍵在於記,是腦力活。學生應該讓發聲變成一種十分理性的動作,在這個基礎上進行重複訓練,才能激活肌肉,產生肌肉慣性,形成肌肉記憶。因為在很多情況下,學生的發聲(思路)會被原有的肌肉緊張感、自己的內感聽覺還有各種心理障礙干擾,ta自己聽到和感覺到的聲音往往都跟教練實際要求的聲音有偏差;因此學生要學會克服各種慣性的錯覺,通過理性的(記住並做到)肌肉動作去讓正確的聲音被建立起來,同時感受聲音積極的反饋。這樣的訓練過程,才能有效建立發聲意識。這就是我經常給學生說的「動作第一」,是理性行為vs.本能行為的一個過程。總的來說,我希望所有學生學習聲樂時,不要盲目做,要帶著大腦的控制和思考去做!
最後,大家要區分好發聲意識和歌唱意識,這是兩樣截然不同的東西。當然,後面那個也是我創造出來的辭彙,意思大概就是:用聲音演繹一首歌的處理方式。比如哪一句要強,哪一句要弱,哪裡要用假音,哪裡要斷開等等這些細節問題。這個意識基本上人人都可以通過模仿或者聽歌自己獲得,因此我們經常會看到不會用聲音的人唱起歌來還有板有眼。當然咯,區分路人與專業歌手的標準就是有無發聲意識。
發聲意識完整:對自己聲音的應用有著清晰的概念,演唱時音區轉換自然流暢並且發聲統一,不猶豫,能高能低。
發聲意識缺失:在某些音區出現聲音不統一,喉嚨擠卡,無法控制高音。
發聲意識完善:聲音全方位被開發,歌手能自如控制聲音的多種狀態,能高低,能剛能柔,能亮能暗,甚至能駕馭多種唱法。這個是相對的。
贊是一種鼓勵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專業系統零基礎學唱歌微信:675744945】
推薦閱讀:
※【「用腰部去歌唱」!】
※【科學歌唱的傳世口訣「十要」和「十不要」】
※聲樂守則:入門練習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都2018年了,這個演唱壞習慣就別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