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用戶體驗五大要素的理解

在做一款產品之前,我們先嘗試著問自己幾個問題

(1) 為什麼做?

我們要做的產品是幹什麼的,為用戶解決什麼問題?我們做的產品以後怎麼賺錢,或則不賺錢,我們總得得到什麼好處吧?

(2) 做什麼?

我們的產品要有哪些功能?

(3) 怎麼做?

我們的產品具體做成什麼樣子?

針對這3個問題,《用戶體驗要素》一書從以下5個層面來進行闡述。

1. 戰略層

戰略層,是對產品總體方向的把控,這個是根本中的根本。在這一層面上需要解決兩個問題:

(1) 產品的目標,即商業目標。比方說,先賺它一個億。再比如,我們先干一年,目標積累100萬用戶。

(2) 用戶需求:比方說,我們覺得有的用戶打車困難,有的用戶的汽車總是自己一個人開,浪費空間,所以我們想來個共享經濟,做個滴滴,讓沒車的用戶可以方便地做有車的用戶的車。

在這一層面上,我們不要去創造需求而要去發現需求,真正地去滿足目標用戶的特定需求,因為這樣的產品才能具有商業價值。

在企業內,這一層面的工作一般由PM負責,但是作為UI設計師,我們也需要對這一層面有所了解,我們需要知道這個產品的屬性,是功能產品還是信息型產品?背景是什麼?產品的目標用戶是怎樣的?品牌理念是什麼?了解這些之後,我們才能更精準地確定產品的視覺風格。

2. 範圍層

在上一步,我們把戰略定好了,目標很美好,那麼,接下來是不是就該想想怎麼做了呢。

在這一層面,我們需要考慮我們的產品需要做哪些功能,不需要做哪些功能,哪些功能先做,哪些後做。需要注意的是,此時明確不需要做什麼要比列出需要做什麼更重要。太多的產品一上線便拖著一副臃腫的身軀,夾雜著大量產品經理自以為絕妙確一無是處的功能,最終落得失敗的結局。

這一層面主要由PM負責。(具體根據公司內部環境而定)

在前面的戰略層,解決的是為什麼做的問題,在範圍層,解決的是做什麼的問題。那麼,接下來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都是解決怎麼做的問題的。只是由抽象到具體,由框架到細節,步步推進的。

3. 結構層

在這一層面,我們要考慮兩個問題:交互設計和信息架構。

(1) 信息架構

在明確了產品的商業邏輯和核心功能後,我們可以開始搭建產品的業務架構和相應的信息架構,信息架構是指信息的組織方式。在進行信息架構的時候,我們可以把自己的一個個的產品內容當做一個節點node,然後將這些節點有序的組織起來。具體的結構方式有層級結構、矩陣結構、自然結構、線型結構等,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產品特點來進行針對性的設計。

(2) 交互設計

在信息架構的基礎上進行交互設計,確定頁面之間的層級和跳轉關係。需要注意的一點,我們設計的交互方式不要與用戶默認的思維習慣相背離。比如,在移動設備上,我們習慣於通過點擊來放大、縮小圖片,習慣於通過手指上下滑動來瀏覽長圖。而微博客戶端Weico曾經推出一個版本,修改了這一用戶行為習慣,使得用戶很容易進行誤操作。

當然,如果我們對用戶的行為習慣有了深刻的研究,以至於我們認為我們比用戶更了解自己,我們設計的操作方式是最適合用戶的。那麼我們可以嘗試推廣自己的交互設計方式,慢慢培養用戶習慣。當然,這是需要時間和代價的。

這一層面主要由交互設計師負責。

4. 框架層

是在交互設計的基礎上進行整個原型設計製作的階段,包括導航設計、界面設計和交互細節的設計。該階段的工作可由交互設計師完成,輸出物一般為交互低保真原型及功能說明。

5. 表現層

主要是視覺設計,在這一階段由UI設計師或視覺設計師主導。在這一層,可以通過設計產品的配色方案、排版、對比、風格統一,充分研究和使用用戶的感知方式(嗅覺、味覺、觸覺、視覺、聽覺等),將產品的風格完整呈獻給用戶。

在這一環節,產品經理需要在設計評審中對視覺設計是否符合產品整體規划進行把控。

完成以上步驟並通過需求評審後,產品將進入開發階段,在開發、測試和後續的運營中,產品經理依然需要對開發模塊劃分、數據埋點需求和運營方案規劃提供自己的意見和幫助,為後續產品的迭代做準備。

最後,切記在產品的整個設計開發流程中,都要堅持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原則,把用戶列入考慮範圍,要考慮到用戶有可能採取的每一個行動的每一種可能性,並且去理解在這個過程的每一步驟中用戶的期望值。


推薦閱讀:

UI設計師必須要懂的用戶體驗
關於互聯網的一些思考
用戶體驗詞條-45.眼動研究
用戶體驗詞條-17.什麼是信息(Information)?
如何衡量一個購物類產品APP?(有哪些指標)

TAG:用戶體驗 | 讀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