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臉見人了怎麼辦!!!
我就那麼一問。
答案當然是,把臉捂起來……
如果條(lian)件(tai)允(da)許,就戴個面具。
好了,說正經的。
今天跟大家聊聊 面具。
最近琢磨了一些文化對比,剛好趕上萬聖節,發現面具這個東西有些意思,就像衣服一樣,即便各大文明早期分散在世界各地獨立發展,卻還是因為我們的共同特徵而各自創造了這樣的捂臉道具,由於它不是日用品,於是又相比衣服、房屋之類的文化創造多了些許不同,更具儀式感和民族特徵。
1、早期的面具
目前出土的最古老面具來自於耶路撒冷,9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大概是閃族人正由游牧向農耕轉型的時期。就是下面這組了。
耶路撒冷附近出土的距今9000年的陶土面具
臉是人類表達感情的門面,因此無論是祭祀儀式,還是慶典活動,尤其在曾經刀耕火種,資源匱乏的時代,道具物料再不到位,最起碼錶情要到位對嘛?就算我再不入戲,也要給在場的各位一個神秘的圍笑,如果連強顏歡笑都沒法做到,那麼……戴個面具倒也能緩解下尷尬的氣氛不是?比如下面這套古希臘悲劇面具:
所以高情商的逢場作戲早早就被祖先精彩呈現出來了。
2、留給世人的遺容
到了青銅時代之後,手工藝得到進一步發展,輕便可塑性強的金屬面具多有出現,造型也更加多樣。對於使用者而言,面具的含義就如同我們的微信頭像,給你一個我想讓你看到的樣子,尤其是來自墓葬的面具:
古希臘邁錫尼國王面具
南美印加帝國陵墓出土的面具
公元1018年的岳雲鵬喔不契丹陳國公主面具
古埃及國王圖坦卡蒙的木乃伊黃金面具
當然還有主要表現我們東方極簡主義宅寂之美的金縷玉衣面具……
3、引導神靈、嚇唬信徒
不同於真人墓葬面具的平靜,祭祀用的面具通常更加張牙舞爪,並經常以駭人形象出現:
東南亞的面具,長得像不像《馬達加斯加》裡面的狐猴王?
四川三星堆的大面具
由於祭祀儀式上強烈的情感訴求,這一類面具無論是在色彩還是在造型上都運用了十分誇張的表現形式,如此折騰之下,藝術細菌就在這種地方加速滋生,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民俗藝術。一種不需要各民族交融的影響,完全靠獨立創作,盡全力表現自己民族內心所想的一個藝術載體。
祭祀面具不是擺件,而是配合活動的道具,用祭祀行為和舞蹈,配合面具表情和顏色的誇張使用,讓信眾們充分感受到這一活動中應有的情緒和氛圍,將自己的精神更好的融入其中。或者更直白地說,受到恐怖氛圍的威懾後,更加懼怕或相信信仰的力量。
馬來西亞部落祭祀面具
中美洲瓜地馬拉當地的面具舞蹈
儺(讀「挪」)戲是中國的戲曲劇種之一,最早源自於商周就有的祭祀活動,後來經過民間歌舞、戲劇的影響,使其變得更加娛樂化、戲樂感,成為一種酬神還願的戲曲。
說到演變,曾經紅極一時的美國街舞天團「假面舞客」也算是一種奇妙的延續吧(微笑):
4、用表情威懾敵人
表情包大戰之前數百年的古代,就有在戰爭中以猙獰表情向敵人示威的先例了,如今留存最完整的便是日本武士的盔甲。
這樣的裝飾既能在戰鬥中威懾敵人,同時又能保護面部,並且隱藏自己的面容或表情。當然這種高級的武裝加成,只有將軍才有資格,普通士兵就用顏料畫畫鬼臉就行了。
星球大戰中的黑武士就是沿用了日本武士頭盔中的造型,即便沒有臉也創造出了凶神惡煞的反派角色形象。
如今的作戰頭套,其實也可以間接達到些威懾的效果。
5、用面具隱藏身份
如今的西方文化中,面具形象在文化藝術領域的出現,基本上是要追溯到中世紀的威尼斯,著名的威尼斯面具。它的起源要從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狂歡節:威尼斯狂歡節說起。每年2、3月份的威尼斯狂歡節的起源,一說是源自神農節慶典,慶祝新一年農事的開始;另一說是慶祝1162年的戰爭勝利,那一年威尼斯經過戰爭成為稱霸一方的城邦。
總之,自打那時起,威尼斯城邦便愈加繁榮,民間慶典、文化娛樂活動不斷,而當時還是等級觀念森嚴的歐洲中世紀封建時代,貴族們眼瞅著民間歡天喜地的氣氛,卻因為身份的原因無法參與到其中,於是就有人戴上面具,隱藏住自己的身份來加入到形形色色的民間文娛生活中,一個簡單的遮掩,便抹去了不同階級見的隔膜。加上狂歡節的歡樂氣氛的熏陶,面具這個非常搭調的裝飾便在當地流行了起來。
再後來,有了「佐羅」這個非常具有時代延續性的創作,源自面具文化的一點變形,打造出了十分討喜的英雄形象:
蒙面英雄這個角色的樣本接下來層出不窮,以至於臉上不遮點什麼的超級英雄看上去總是欠火候……當然,通過面具隱藏身份在業務上還是很有必要的。
萬聖節的面具也隨著這些最早源自威尼斯的民俗,後來又經過娛樂文化的衍生而開始發展:
6、互聯網時代的虛擬面具
了解了上面這些面具的特徵和故事,我們再來看看如今互聯網時代的面具。無論我們是在用社交軟體的頭像,還是聊天中的表情,其實都是在用不同的面具表達。我們不可能把自己的每個表情都做成表情包,況且自己也沒那麼豐富的表情……
面具要麼用來突出表情,要麼隱藏表情,這也正是聊天表情包存在的意義,當然,頭像亦是如此。
當然,還有表情包大戰時的威懾:
時隔千年,面具這個介質不管如何演變,它所代表、衍生出的含義依舊沒變,我們始終在用當下的文化生活來不斷的重塑、再造這個元素,最終萬變不離其宗。無論是對一樣文化現象追根溯源,還是由這個現狀展望未來,摸索中間演變的過程都是一個極好的參考。
嗯,如此的總結,不知道有沒有旁友來噴點評論,只可惜留言功能還沒能開啟,筆者只好再戴上面具隱藏起來,深藏功與名。
文章最早發表於本人公眾號:罔山札記
推薦閱讀:
※建盞沒什麼,中國故宮收藏它,日本奉為了國寶,拍賣會7800萬成交
※跟玉雕藝人談創新,沒實質性建議,請閉嘴!
※《周易》這玩意兒其實挺好玩兒(二十)——河圖洛書
※省城太原呂梁臨縣百人秧歌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