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家會影響我的一生?

你記憶中沒有的部分,卻影響著你的一生。

人一般不會記得3歲前的事。因為「常規性失憶」——嬰童無法用明確的語言描述自己的感覺,所以缺乏記憶的編碼。

但是這三年卻是人生的底色,像是帆船上看不見的大龍骨架。搭建它們的,就是父母。

1963年,美國心理學家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們選了76個嬰兒和家庭,大多是中產階層白種人,通過錄像和訪談,跟蹤30年。

實驗成果收錄在下面這本書里,《情感依附》,非常值得一讀。我把印象最深的部分拎出來,記在下面。

1. 父母的財富、學歷、孩子的智商,對孩子都不起關鍵作用,起作用的是,父母的養育方式、父母的人格、和對孩子的期望。

2. 父母與孩子,特別是母子關係,製造了孩子最核心的人格,決定了以後的成績和敢於享受的幸福。然而,調查發現,僅有三分之一的嬰兒獲得了良好的母嬰關係。

3. 憑藉母親的關注、愛撫和回應,嬰兒形成了最初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4. 琪薇的媽媽經常對她不耐煩,在餵奶時會強扭過她的頭、硬生生把奶匙塞進嘴裡。嬰兒從媽媽眼裡看到的溫暖和慈愛,內射回自己,成為嬰兒的自我感覺。但琪薇從媽媽眼裡只看到了憤怒和空虛,這也成為了她的內射,成長過程是焦慮和憤怒的。

5. 烏拉也是如此。六周大時,有一次她餓了,媽媽把奶瓶放在溫奶器里,就開始坐下喝咖啡,她哭了20分鐘,媽媽才喝完,此時奶已經煮沸了。在生命的第一年,媽媽始終是如此機械地養著她,她顯得易怒而緊張。

6. 也有孩子逃出了這種傷害。瑞巴的媽媽是自我中心的,認為新生兒可以自己待著、響應嬰兒的哭聲等於被她控制。但成年後的瑞巴心理是健康的,因為她花了很久終於明白這不是自己的錯。

「我花了很長時間來消化她的自私,並讓自己能夠平靜的面對它。我在長大的過程中也許本來會對母親生氣,但是人們幫我了解到她對我所做的不是因為我做的有什麼不好,我學會在她心情不好的時候遠離她。」

7. 容易忽略的是「分離創傷」。母嬰分離會給孩子帶來創傷性體驗,雖然她不會說、甚至不記得。

比如蒂娜,八個月大時,父母離開她六周,再見時,她認父親、卻不認母親。心理學家說,分離痛苦使她調用了心裡的防禦機制,為了減輕喪失的痛苦,她在意識層面阻斷了母親的意象,通過拒絕認出母親給予報復。

8. 被調查的76個孩子里,7個人被最終歸為「成功者」。他們獲得了構成良好生活的基本要素:風度翩翩、令人愉快、沒有經歷過多痛苦、工作成功、關心他人,婚姻幸福。

9. 這七對父母也有共性,都會快速回應孩子的需求、都不會凶孩子、不會咒罵孩子,從沒有威脅離開孩子。

10. 這七個母親,至少在孩子一歲前,都是全職媽媽。

11. 總的來說,「完美家庭」有七要素:

  • 父母鎮定,善於反省,不控制孩子;
  • 父母兩情相悅,感情深厚;
  • 母親溫柔、慈愛、熱情,能感孩子所感;
  • 父母為孩子積極的能力感到驕傲;
  • 為孩子的創造性和獨立性感到愉悅;
  • 強調紀律而非懲罰,並首先以身作則;
  • 最早的幾年,密切關注並參與孩子的生活。

12. 孩子的成長不是教的,而是自己從父母身上「捕捉」的。


推薦閱讀:

面對歇斯底里的青春期我們該做些什麼
張韶涵:要幸福,學會甩鍋很重要
《怎樣愛自己?》——紅茶紫煙女人慧三八專題活動
《不確定世界的理性選擇》—只會概率論還遠遠不夠
音樂就是享受,真的不用聽懂的

TAG:育兒 | 心理學 | 母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