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墟古鎮:活著的詩意江南
來自專欄 行走印記
文圖/應志剛
走進蘆墟古鎮,彷彿回到了20年前我曾經生活的老城廂。
騎樓的這邊,是擁堵的集市。
說是集市,不過三四家店鋪,七八個小販露天經營,用篷布搭了個涼棚,多是鄉下的農民挑擔過來的菜蔬,也有一家肉鋪,幾爿肉鮮亮地招搖著蒼蠅。
生意最火爆的,當屬老鎮上唯一的一家餛飩店。街上的人都說這家店的餛飩好吃,有百年歷史。嘗了兩個,有些失望。
穿過騎樓,是以前的老城廂。一條市河將城分成兩半,兩岸的房屋與市河隔著一條窄窄的馬路,各種年代的建築安然共存。
上了年歲的老房子,已經破敗,但看得出當年的闊氣,雕磚的門樓里,天井、庭院,一進連著一進,門窗、斗樑上都有雕花,講述著當年的氣派。
這些老房子,有著典型的清、民時期的風格,二樓的美人靠或是護欄,縷空的圖案依稀可辨,大抵是一些財運亨通、花好月圓的故事。
站在底下往上看去,你能想像當年主人的意氣風發,或是女人、小姐們慵懶的姿容。
古鎮的馬路順著河道蜿蜒,走著走著會看見一處過街樓。陽光下向前望去,幽深昏暗,若不是盡頭的光亮提示,會令人誤會到了路的盡頭。
進去,恍惚走在了時光隧道里,忽明忽暗一段段交織。
暗的地方原先是商鋪,亮的地方,是商鋪間留出的河埠頭,或是古樸的駁岸。整個甬道在這樣的初夏,陰涼中挾裹著淡淡的水氣,很是愜意。
鎮上的老人說,以前古鎮的過街樓都是成片連在一起的,兩旁都是做買賣的商鋪,居民走在街上不用擔心風吹雨淋。
不過,現在過街樓里做買賣的,多是售賣小百貨的雜貨鋪,陳舊的像是歷史,由不得人想起幾十年前,街上的供銷社。
僅存的過街樓,都有一段介紹嵌於外牆上,大概是建於清朝中葉至民國時期,曾經風光無比,後來日本鬼子放火燒毀民房殃及過街樓,目前僅存沈氏、許氏、西柵等五段供人觀瞻云云。
如果不趕時間的話,古鎮值得你慢悠悠的走上一個下午。
高大的香樟樹未經修剪,肆意生長在河的兩岸,濃蔭密布,不但為行人遮擋著炎炎夏日,更是為河道覆上了一頂油綠綠的華蓋。
當你站在橋的中央,望著不知來自何方又去向哪裡的河道,似一條沒有盡頭的綠色長廊,心內無端生髮出人生苦短莫如就此停下的遐想。
當天僅尋訪到一座古橋,始建年代無考,只知道重建於清乾隆三十五年,橋額上的橋名、間壁上的楹聯、券石上的碑文都已模糊不清。橋頂望柱上有四頭石獅惟妙惟肖,注視著來往的過客和人間浮華。
市河的水從橋下緩緩淌過,匯入北面的北柵漾湖。橋畔經營雜貨鋪的老漢說,這座橋很早以前叫做泰生橋,因為橋邊有座觀音庵,所以改叫了觀音橋。
早些年,這橋的石縫裡還長著一株石榴,像這個季節,橋上一片翠綠,枝上花團錦簇,十分養眼。
至於這株石榴現在為何不見了,老漢沒有搭理我,看見我舉著相機對著他,突然提高了嗓門嚷嚷,「你不要拍我,這是我家!」
我倒是無心要拍他,只是受了他這一嚷嚷,心裡有種莫名的情愫湧起。
是啊,老漢說得對,這是他的家,蘆墟古鎮是他的家,因為是在自己的家裡面,他才有這般驕傲的拒絕的勇氣。
我走過很多古鎮,那些在古鎮上充當「演員」的居民,他們不曾這般拒絕過我。
關於蘆墟
位於蘇浙滬的邊界、江蘇省吳江市的蘆墟,是個具有2500年歷史、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這裡曾是春秋末年吳、越相爭的邊界,吳國水軍在此留下「伍子灘」、「點將台」等史跡地名,是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蘆墟周邊湖泊叢生,四面皆水,古時進鎮非舟渡不可,故有「四圍春水一蘆墟」之說。
宋元明三代,在此設分湖巡檢司署,蘆墟由村落發展為小鎮,清康熙年間(1662-1722),"居民至千家,貨物並集,設官將領之,乃始稱鎮",至乾隆年間(1736-1795),"民日增,貿易益盛"。
清末民國初,由於棉花布業的發展,松江,楓涇,嘉善的棉花,經蘆墟,同里送到蘇州,於是當時在水路通道上的蘆墟就有了更大的發展。
推薦閱讀:
※美景之為美景,乃是有過"美人」的造訪
※【尋】黔東南藏著一個「小上海」,曾經的繁華讓人想像不到
※正陽拾遺
※當你老了,還會懷念這片斜陽古樹嗎?
TAG:古鎮 |